銷售亂承諾導致的法律責任
㈠ 銷售人員無法兌現承諾觸犯什麼法律
銷售人員無法兌現承諾可能涉嫌欺詐,那麼可以主張合同無效,追回支付的錢款。
㈡ 銷售人員偽造協議承擔什麼責任
如果公章是真的,那就構成表見代理,由公司承擔責任,公司追究該銷售人員的賠償責任,
如果公章是假的,那就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
㈢ 違反承諾書的法律後果
法律分析:法律後果有:1、繼續履行,又稱強制履行;
2、採取補救措施;
3、賠償損失;
4、定金責任;
5、違約金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㈣ 如果銷售對產品過度承諾,離職後公司會追究責任嗎
這位網友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們在買賣商品時都要防上過度承諾,國家現在也很重視這個問題了!如果某個銷售對產品過度承諾,離職後是很難追責任的!
㈤ 違反承諾保證法律後果是什麼
違反承諾保證的法律後果是:
1、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2、合同約定了定金的,按照定金法則承擔責任;
3、合同約定了違約金的,按照約定的數額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四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㈥ 銷售承諾的事情有合同做不到犯罪嗎
是的。
如果是以合同的形式做的承諾,如果做不到,肯定會被法律追究。
但如果只是相互之間的口頭承諾,做不到的話只是道義上的譴責,沒有什麼法律責任。
如果你們之間沒有正常的合同,那法律上對他是沒有辦法的。如果你們之間對某一件事有合同,法律會來幫助你讓他來兌現他的承諾。
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留個心眼,不要盲目的去做任何事,損壞自己的利益,也不要感情用事,這樣會毀了自己的。
㈦ 銷售員虛假承諾怎麼辦
【法律分析】:虛假承諾屬於欺詐行為,可能構成詐騙罪。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騙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並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現在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雙方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㈧ 銷售口頭承諾與事實不符算欺騙銷售嗎
法律分析:
口頭作出的保障性承諾如果無法實現的,是屬於虛假廣告,作出口頭承諾的經營者要承擔法律責任。違反本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欺騙、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可以要求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先行賠償。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其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發布虛假廣告,欺騙、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可以要求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先行賠償。
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其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第二十八條 廣告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構成虛假廣告。
廣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虛假廣告:
(一)商品或者服務不存在的;
(二)商品的性能、功能、產地、用途、質量、規格、成分、價格、生產者、有效期限、銷售狀況、曾獲榮譽等信息,或者服務的內容、提供者、形式、質量、價格、銷售狀況、曾獲榮譽等信息,以及與商品或者服務有關的允諾等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對購買行為有實質性影響的;
衍生問題:
誘導消費可以認定為消費欺詐行為嗎?
大多不可以。一般的誘導不是違法行為也不是犯罪行為,因為營銷的目的就是希望沒有消費打算的人進行消費,或者使消費願望不是很強的人進行消費,特殊情形下對於老年人或者小孩等弱勢群體的誘導可能構成不道德的銷售行為,對於小孩可能可以通過撤銷合同來挽回損失。當然,使消費者陷入錯誤認識並且處分了自己的財產則可能會構成詐騙。
㈨ 銷售人員口頭承諾的法律效力
口頭承諾是不具法律效力的,所以承諾得很好卻不兌現,也是商家慣用的伎倆。如果消費者相信商家的口頭承諾,對於一些重要事項未在文字上落實,一旦出現問題,吃虧的自然是自己。
僅有口頭承諾不具法律效力
(2005年04月17日 09:08)
昨日,市民楊小姐向本報反映:她於去年購買了吉林某制葯有限公司的增高葯讓女兒服用,當時,推銷小姐曾向楊小姐許下無效退款的承諾,然而當楊小姐的女兒服用該葯後,以其無效為由要求該公司退款時卻遭拒絕。為此,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據楊小姐說,剛開始銷售小姐向她介紹該增高葯時,她還將信將疑,但後來銷售小姐表示,服用三個療程未長高3厘米可退款。在這一口頭承諾的吸引下,楊小姐花了1300多元購買了三個療程的葯給女兒服用。楊小姐的女兒服用該葯3個療程後,只長高了2厘米,楊小姐以該葯無效為由要求退款,但該公司只答應向楊小姐補償一個療程或更多的增高葯。楊小姐認為,該公司不守信用,此舉屬欺騙行為。
該公司孫經理則表示,公司從來沒有對外宣布過無效退款的承諾,而有關負責人也一直向銷售人員強調不能向顧客作出該承諾,只能答應消費者在服用該葯三個療程後如未長高3厘米,向其免費贈送一個療程的增高葯。孫經理認為,公司銷售人員不會向楊小姐作出無效退款的承諾,故公司不能給楊小姐退款。
那麼,口頭承諾在法律上是否具有效力,楊小姐是否可以追究該公司的責任呢?廣東南國德賽律師事務所張律師表示,在一般情況下,口頭承諾若要具有法律效力,往往需要相關證據支持,如在場的相關證人等。否則,口頭承諾在法律上是不具效力的。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張律師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不能輕信口頭承諾。假如銷售方對產品質量作出某種承諾,一定要使之形成書面材料,如在有關印有銷售方公章的收據上寫明有關保證及承諾等。只有這樣,一旦消費者認為銷售方有違承諾時才能以該材料為證明提出法律訴訟。
㈩ 售樓員口頭承諾需擔負責任嗎
售樓員口頭承諾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售樓員對其口頭宣傳與承諾不應該承擔法律責任。因為售樓員的口頭宣傳與承諾,還不是商品房的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僅僅是銷售策略,正如應該售貨員在吹噓其商品是全世界最好的由於,口頭的推銷與書面的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是有區別的。房產買賣合同最後都需要簽訂書面合同,簽訂書面合同本身就是雙方約定的,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因此之前的口頭宣傳與承諾,如果合同沒有規定,購房者簽訂合同,就是對合同的條款認可。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條 商品房的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為要約邀請,但是出賣人就商品房開發規劃范圍內的房屋及相關設施所作的說明和允諾具體確定,並對商品房買賣合同的訂立以及房屋價格的確定有重大影響的,構成要約。該說明和允諾即使未載入商品房買賣合同,亦應當為合同內容,當事人違反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第四條 出賣人通過認購、訂購、預訂等方式向買受人收受定金作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擔保的,如果因當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應當按照法律關於定金的規定處理;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雙方的事由,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未能訂立的,出賣人應當將定金返還買受人。第六條 當事人以商品房預售合同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辦理登記備案手續為由,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不予支持。
當事人約定以辦理登記備案手續為商品房預售合同生效條件的,從其約定,但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