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承擔法律責任
A. 承擔一切法律責任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就是獨自承擔所有的法律方面的責任。能夠承擔法律責任的是,具有獨立的人格,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能獨立承擔民事義務的法人、其他組織、個人。從整體上講,法人分為兩類:一類是營業性的法人,即企業法人,屬於經濟組織;一類是非營業性的法人,包括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法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二百一十四條 公司違反本法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的,其財產不足以支付時,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第二百一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B. 一般民事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和承擔責任的構成要件有那些
一、民事責任歸責原則的歷史演進及簡要評價
歸責原則是責令加害人承擔責任的依據。在民法史上,概括地說共出現過四種類型
的歸責原則。最早的是古羅馬法奉行的結果責任原則,即只要給他人造成損害,就負賠
償責任。該歸責原則雖有利於對受害人的救濟,卻對加害人的要求過於嚴格,容易造成
人們在日常行為中的縮手縮腳。
植根於文藝復興與啟蒙思想承認人的個體主體性—平等、自由、人格尊嚴基礎上的法國民法典首次提出了過錯歸責原則。其哲學基礎是每個人都有行為自由,除了他應
為其自身的原因(過錯)承擔責任外不應再受到其它外在的限制。這一原則在當時與私
有權神聖不可侵犯、契約自由並稱為法律的三大基石。直到今天在民法領域仍有著重要
影響。其基本內涵是加害人有過錯則承擔責任,無過錯則不承擔責任。
過錯歸責原則從其出發點來說賦予民事主體以行為自由盡管有積極意義,但給受害
人實現損害賠償造成了一定困難。因為受害人如果要獲得損害賠償,必須證明加害人主
觀上有過錯,有時卻難以證明。所以為了保護受害人的利益,法律又在過錯原則的操作
手段上作了技術處理,即特定情況下讓加害人負舉證責任,證明其對損害的產生無過錯,
這就是過錯推定原則的初衷和來源。過錯推定原則在一定程度上對受害人的保護有積極
作用,但在特定情形下即使運用該原則仍達不到保護受害人的目的。如特定的工業污染,
要加害人舉證其無過錯非常容易。因為加害人很容易列舉大量事實如技術設備已採用了
最先進的,亦徵得了特定行政機關的許可和環保部門的同意等。在各方面都盡到了足夠
謹慎的情況下,我們很難再說該工廠有過錯。可是如果不讓該工廠承擔損失,該損失實
際上全部轉嫁給了受害人。這對無辜之受害人實在不公平。即使我們可以找到社會發展
有時必須以損害環境為代價之理由,損害也不應只由受害人承受,而應由整個社會承擔。
在環境、產品質量問題等方面,由於涉及大量專業知識,要受害人證明加害人的主觀過
錯極其困難,需要的時間、資金等成本也很巨大。這樣,加害人和受害人在經濟地位、信
息和科技的掌握程度等方面存在事實上不平等的情形下,法律又設計了專門的無過錯歸
責原則來保護處於弱勢一方受害人的利益。
所謂無過錯原則,即只要加害人的行為或物體給他人造成了損害,就承擔損害賠償
責任,而無其它任何特殊免責事由。一定要說有的話,那就是當受害人對該損失存有故
意時,可免除加害人的責任,但這又是所有責任形態的一般免責事由。所以說,諸如不
可抗力、意外事故等都不是無過錯責任的免責事由。在這一點上,有些學術研究者和法
律實踐者是存有誤解的。無過錯原則非常嚴格,在英美法上相類似的責任形態稱作嚴格
責任。該責任形態包含了一定的價值取向,即法律保護社會上相對於大工業者、經營者
來說,在經濟、信息、科技力量等方面處於弱勢地位的單純社會個體如消費者等,從而
加重加害人的責任。由於該歸責原則對加害人過於嚴格,必須有條件地予以適用。該條
件的設定取決於特定歷史條件下法律的價值判斷,只有法律明文的條件下才可以適用。無
過錯原則並不是一個普遍適用的原則。因為其明確的價值取向一開始就是在雙方當事人
事實地位不平等的情形下保護特定受害人的利益而加重加害人的責任。
社會上仍有些案例無論適用無過錯歸責還是過錯歸責都不能達到公平的結果。那就
是如果雙方當事人在事實地位方面各種實力差別不大,加害人主觀無過失造成他人損失,
適用無過錯原則對加害人則過於苛刻。舉例說,一汽車駛過帶起的石子把行人打傷;到
朋友家做客,與朋友共坐一長凳,凳腿折而同時被摔傷。若適用無過錯歸責原則,該司
機或受害人的朋友必須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且沒有任何免責事由。這對即使做到了足夠
謹慎也無法避免事故發生的司機或出於好意且做到日常生活之注意的朋友實在不公平。
那是否可以適用過錯責任(含過錯推定)原則呢?若適用該原則,受害人很難證明對方
有過錯,加害人卻相對容易證明自己無過錯。因為加害人可證明無論如何注意也避免不
了損害的發生如第一例,或者自己置於相同危險之下並無過錯害及他人如第二例。這樣,
無論是無過錯原則還是過錯原則都很難達到令雙方當事人滿意的公平結果。
無過錯原則對受害人保護有利,但對無辜之相對人(加害人)實在苛刻。過錯原則
增加了受害人的舉證困難,有時並且因此得不到損害救濟,後果更不公平。因為當受害
人的損害得不到賠償時,其實質是由受害人自己承擔了全部損失。我們可以認為加害人
沒有任何過錯或者過錯不能被證明而令其承擔責任不公平,但讓無論從那一個方面來說
都無任何過錯的受害人承擔全部損失,無論從法理還是從社會常情更不易被理解和接受。
正是為了解決這一矛盾現象,法律又創設了公平責任原則,即由雙方當事人合理分擔損
失的原則。該原則包含了合乎法律宗旨和社會常情的最新理念。
二、現代意義民事責任歸責原則的確立
通過對民事責任歸責原則的歷史分析,我們發現以往的歸責原則種類繁多,功能和調整對象又各不相同。它們在各自發揮其制度設計的作用的同時,又都存在自身缺陷。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是對民事責任目的或者功能的誤解。
以往我們提到民事責任首先想到的是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的保障手段。這種理解本
身並非不正確,但它側重的是對加害人的制裁。傳統民法基於過錯歸責原則令加害人承
擔的懲罰性損害賠償,目的就在於通過「使加害人不得利」的價值取向使其得到懲罰、制
裁。「如果法律允許某人從其不法行為中牟利,法律就是一紙空文」,就是該傳統觀點的
典型反映。民事責任的功能主要是制裁加害人嗎?主要是通過制裁加害人使其不再犯錯
誤、不再有過失嗎?不是的。民事責任是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的最後保障,其功能應
該放到民事活動整個環節中考慮。這樣,民事責任功能的出發點至少應和民事活動所欲實現的目的相一致。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實現其正當利益,基本利益形
式是人身利益和財產利益。民事責任目的應是如何保障受害人的這些利益得到恢復和彌
補,而不是懲罰加害人。這一點恰恰與公法責任有很大的區別。公法責任旨在嚴懲對社
會公共安全造成重大危害之人,體現懲罰性理所當然。私法責任主要調整當事人之間在
日常民事交往中因生活環境、知識背景等方面的不同經常產生的誤會和分歧以及在日常
生活中因人自身或者人之外的意外變故時常發生的爭議,因此如何平衡日常生活中這種
正常的利益失衡狀態才是民事歸責原則首要的考慮。
如果按照這種回歸本原意義下的民事責任目的考慮歸責問題,那麼填補損害才是最
主要的,主觀過錯與否將不再是主要考慮的問題。其實,從過錯歸責、無過錯歸責到公
平責任反映出的從側重保護加害人、到絕對保護受害人再到合理分擔損失的制度價值取
向,也說明把歸責原則的功能定性為填補損害是符合責任制度發展趨勢的。何況,以當
事人的主觀過錯來考慮歸責問題並不是思考這一問題的必然思路,因為過錯與責任很難
說有必然的聯系。要說明這一點,必須從檢討過錯歸責原則開始。
過錯歸責原則的最大價值體現在尊重主體之人格,維護人類之尊嚴。它使民事主體
可以依其自身意志自由為民事行為,基於其自身的理性思考自由選擇、自由判斷其行為。
同時過錯歸責原則也要求行為主體對其行為後果負責。這是該原則對加害人行為高要求
的一面,即如果加害人造成的損害是因過錯引起,法律不但令其承擔全部損害賠償,必
要時還附以其它懲罰性的制裁手段。過錯歸責原則通過制裁過錯來保障實現人的基本價
值。人格尊嚴的承認和背後蘊含的對加害人行為的高度要求,是過錯歸責原則的最大特
征。對過錯歸責原則的這些積極價值,學者也都持肯定態度。「過失責任肯定人類自由,承認個人抉擇、區別善惡之能力。個人基於其自由意思決定,從事某種行為,造成損害,因其具有過失,法律予以制裁,使其負賠償責任,最可表現對人類尊嚴之尊重。』,「主張以過錯為根據的侵權行為法與人的尊嚴相聯系,看來並非武斷,它有著一定的教育意義。』,在實踐中,如果站在加害人的角度,令其對過失負責是自明之理;加害人如沒有過失則不必負賠償責任,也是自然地符合邏輯。過錯歸責原則操作上的困難和認識上的局限卻阻滯了現代民事責任制度的發展。操
作上的困難體現在實踐中主觀過錯很難認定,從而使受害人不能獲得賠償。正如有學者指出的:「在許多案件里,因為不可能認定侵權行為人的主觀責任(故意或過失),而主
觀責任是任何侵權行為請求權的要素,於是就不能有賠償。』,認識上的局限體現在過錯
歸責原則哲學基礎的歷史錯位。過錯責任從一開始就是站在獨立的個體角度來思考和認
識間題,這是與當時承認個體性的哲學基礎相吻合的。過錯原則的出發點是,人應是獨
立的自由的理性個體,可對自己的行為做出理性選擇,當然亦應對其錯誤行為負責。其
歸宿點是,通過制裁該行為,以減少或避免之。但當我們轉換一個視角即從社會的角度
重新審視和觀察該歸責原則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時,就會發現人犯錯誤原來是一種常態、不
可避免。
先來重新分析過錯歸責原則的出發點,人是否永遠能夠做出理性選擇,人的理性能
否阻止人不會犯錯誤。當從一個具體的案例如汽車司機把人撞傷,我們認為該司機有過
錯從而令其承擔責任時,理由似乎很充分。可是當從社會的角度來重新觀察汽車肇事時,
就會發現汽車肇事原來是社會常態。今天該司機可以說有過錯,但你能說全國各地乃至
世界各地每天都發生的類似事件,司機都有過錯嗎?今天該司機可以保證不犯錯誤,但
他能保證永遠不犯錯誤嗎?對於具體一個人來說,過錯或許有些偶然,但相對整個社會
來說,過錯卻是必然,因為人犯錯誤是一種客觀存在。「任何一個正常的人,每天都在犯
錯誤。從社會角度出發,讓有過失之人承擔責任似乎並不能讓人信服,因為「大多數侵
權行為從道德角度講是無辜的。吻詹姆斯也指出:「招致侵權事故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大
量的交通事故是工業化社會不可缺少的副產品,把這樣的責任歸咎於個人是毫無意義
的。」再從過錯歸責的歸宿點來說,其本意是通過懲罰有過錯之人以減少或避免過錯行
為的發生。但從法國民法典到今天為止的近兩個世紀里,人犯錯誤的行為一點也沒有得
到避免和減少。理由很簡單,那就是人犯錯誤的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根本就沒有必然的
直接聯系。「當一個小心的司機造成交通事故時,另一個醉酒的、大意的司機可能很幸運
地安全行駛到目的地。」「侵權行為人過錯的承擔程度與造成損害的程度無關,因此,與
民事責任也無任何關系。這並不是在為有過失之人尋找法理上的免責事由。過錯歸責原則的反面是無過錯便無責任,「意味著大多數事故受害者必須自己承擔它們的損失,而不問他們是否有過
錯。」即如果不讓造成他人損害的無過錯或不能證明其有過錯的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其實質便是有時讓無辜之受害人承擔了全部損害後果,這更不符合法律之本意與社會常
情。我們所要做的不是談論要不要由加害人承擔責任,而是怎樣合理分擔受害人的損失。
民事法律責任之本意亦應是如何合理分配不幸損失,而不是如何企圖制裁和消滅侵權和
違約行為。從對過錯歸責原則的檢討中,也說明了對責任之本質重新理解的必要性,即
應回歸到對受害人補救的目的上來。現代意義的歸責原則應以填補受害人的損害為原則。
這也不是又回到結果責任上來了。因為在填補受害人的損害時必然要考慮諸多因素,
如加害人有無免責事由,受害人有無過錯等。如果要對我所理解的民事責任用簡短的術
語概括,可概述為「填補損害,免責除外」歸責原則。
三、「填補損害,免責除外」歸責原則的具體理解
「填補損害,免責除外」歸責原則首先意味著以損害的發生作為責任的唯一構成要件。
加害人只要給他人造成損害就應承擔責任,受害人只要無辜受損就應該得到填補。同時
該原則下加害人也有特定的免責事由存在,但他必須負舉證義務。免責事由的確定沒有
公式性的規則,只能具體案例具體分析。有以下幾點須強調指出:
1.為了保護在佔有信息、掌握科技、控制財力等方面處於事實地位不平等的弱者一
方當事人的利益,主要是指與廠礦企業相對應的單純的自然人(消費者個體)而言,法
律明確規定只要消費者個體受有損害,就應獲得賠償。此即傳統意義上大陸法系的無過
錯責任和英美法系的嚴格責任形態。該情形下,一般沒有免責事由。
2.一般情況下,加害人只要舉證不出免責事由都要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要根據侵
權或者違約的具體情形如有無不可抗力、意外事故、當事人的主觀過錯、因果關系等因
素來確定加害人的具體賠償范圍。該歸責原則並沒有取消過錯、因果關系等要素的作用,
只是認為其作用不應體現在判斷責任的是否成立上,而應被用來判斷損害賠償范圍的大
小上。實踐中,如果加害人舉證不出免責事由,受害人對其損害無任何過錯,加害人就
應負全部賠償責任;受害人對其損害有過錯,可相應減少加害人的部分賠償責任。如果
加害人盡管舉證不出免責事由,但能證明其對加害無過錯如損害是因不可抗力引起,而
受害人亦無過錯的,由雙方當事人依具體情形分擔損失,受害人有過錯的,由受害人承
擔主要損失。至於損害賠償的具體范圍,主要應把過錯和因果關系結合起來考慮。筆者
以後對此會有專文論述。
3.在該歸責原則下,如果損害是因加害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則不存在任
何免責事由。因為任何法律制度之本質都是保護善意之人,懲誡惡意之人。如果損害是
因受害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該原因則是一切損害的免責事由。因為任何法律
制度都不保護惡意之人。
這一歸責原則使責任承擔(損害賠償)的價值取向完成了從「使加害人不得利」到
「使受害人無辜不受損」的轉變,使得加害人在通常情形下的責任承擔具有了嚴格性。在
這一歸責原則下,加害人想免除責任很困難,因為他要尋找一個令法官信服的免責事由
並不容易。但該原則的確立卻是符合社會常情、法律及社會發展趨勢的。
受害人受到損害理應獲得賠償,這是自明之理。如果加害人找不到免責事由而承擔
賠償責任,對其也沒什麼不公平。所以該歸責原則易於被人們理解和接受。何況從社會
實證考慮,在受害人提出的侵權或違約訴訟中,只要受害人不是故意受損,得不到保護
的案例很少。這是該原則符合社會常情之處。
該原則的確立又符合了法律發展趨勢。現代私法領域關於責任歸責,已有從淡化考
慮當事人的主觀因素轉向著重考慮損害事實因素的趨勢。「幾十年來,技術進步造成的危
險有必要免除侵權行為請求權的主觀要件。』,在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的合同法廣泛採用
嚴格責任制度就是明證。在侵權責任中,也已有越來越多的學者意識到「侵權賠償的根
據是補償,而不是過失。」
新歸責原則側重對受害人補償而非對加害人懲罰的價值取向,也促成了責任(損
害)向社會轉化和社會保障(保險)制度配合法律制度的良性互動。由於該原則使加害
人很難逃避賠償責任,他如果要減輕賠償責任的話,最好的途徑就是通過投保的方式把
責任向社會轉化。正是法律責任制度才促成了保險制度的豐富和發展,沒有民事責任制
度諸如責任險、交通事故險等社會保障制度根本不可能出現。同時也是法律制度保障著
保險制度實現其基本價值。反過來,又是社會保險制度的出現使新的法律歸責原則有了
堅實的基礎和保障。如果嚴格貫徹新的歸責原則,當加害人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時,該
歸責原則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但當加害人就此相關項目投了保時,對受害人來說就加強
了保護祛碼。還有,該歸責原則本身由於加重了加害人的賠償責任,所以社會保障制度
的配合對加害人來說多了一條保護途徑,對受害人來說也增加了獲得完全賠償的可能。最
後但又是最重要的一點,社會保障制度的出現產生的新理念—風險不僅存在於人之外,人自身也存在風險,因為每個人都會犯錯誤,轉嫁自己風險和承擔他人風險是現代社會
健康有益的機制。這種新理念促進了人們對新的歸責原則的理解和接受,因為在新的歸
責原則下,由於多數情態下民事責任關心的是對受害人的補償,而不再關心最後由誰實
際承擔賠償,最後即使由保險公司承擔了完全賠償,人們也不會對加害人逍遙法外有什
么憤憤不平。這樣被學者譽為「人類文化史上史無前例法律制度之創舉」的紐西蘭「意
外損害賠償法"(TheAeeidentCompensationAet.1972)的出現,也就不難理解和不足
為奇了。依該法規定,「任何謀生者(Earner)因意外災害而遭受身體傷害,不論其發生
地點、時間及原因為何,及任何在紐西蘭因機動車車禍而受傷者,均得依法定程序向意
外事故補償委員會()請求支付一定金額。」
責任承擔向社會的轉化,或者說社會保障制度承擔了損害賠償責任,並不會出現有
些學者擔心的這會對「傳統侵權法予以致命打擊』,或者其「生存正受到威脅的現象。其
實,正是由於民事責任制度的存在,社會保障制度才得以豐富和發展。社會保障制度的
出現確實對傳統的民事責任制度產生了沖擊,但這恰恰是民事責任制度發生變革和進化
以適應新的社會形勢的契機。我們所提出的新的歸責原則,就順應了這一新的社會發展
趨勢。
社會保障制度是新的歸責原則得以實現其基本價值的後盾和基石;新的歸責原則又
是保險制度得以豐富和發展的推動力。這一價值就是該歸責原則的生命力和現代性之體
現。
C. 法律上說的連帶責任具體是怎樣的
所謂連帶責任,是指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的約定,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當事人對其共同債務全部承擔或部分承擔,並能因此引起其內部債務關系的一種民事責任。當責任人為多人時,每個人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責任,各責任人相互間有連帶關系。
它屬於共同責任中的一種。傳統民法並無並行的連帶責任概念。該概念頗具中國特色,大概是指與補充性連帶責任相對立的連帶責任形態。連帶責任確定後,依債務人承擔責任的先後順序不同,可將連帶責任劃分為並行的連帶責任與補充的連帶責任。並行的連帶責任的各債務人之間不分主次,對整個債務無條件地承擔連帶責任,債權人可向任一債務人主張清償全部債務。補充連帶責任須以連帶責任中的主債務人不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為前提,從債務人只在第二次序上承擔補充性的連帶責任,例如,保證人的保證責任、合夥人與合夥企業的對外債務、負有安全保障義務的經營者對受第三人侵害的人等。
具體地說:(1)連帶責任是一種多數主體責任,即與債權人相對應的債務人在數量上為兩個以上。(2)連帶責任是違反法律義務所承擔的民事責任。這種法律義務首先是合同法上的義務,即給付義務,表現為作為。合同法上的義務可以是合同當事人的約定(如約定的連帶保證責任),也可以是對合同當事人權利義務的法定(如法定的合夥人對合夥債務的連帶責任)。其次是侵權法上的義務,即不得侵害他人人身、財產權益的義務,表現為不作為(如共同侵權的連帶責任)。(3)連帶責任人中任何一人對違反法律義務的後果都必須負全部責任。
D. 中國法律傳統的特點是什麼
民刑有分復、重刑輕民,以禮制代法和行政監理。
禮法合一,禮法並重因歷史時期不同而不一樣,強調天賦神權,重刑輕民。
拓展資料:
古代漢語中的 「法」、「律」、「刑」等詞語之間彼此有關聯。傳說,商鞅變法,「改法為律」,最早將「法」「律」二字合而為「法律」一詞以指稱一種規范體系的人,是春秋時代的管仲。但無論是「刑律」還是「法律」,都沒有現代法律具有的豐富內涵。
這是商鞅變法之前的常用法律形式,春秋戰國時期,各國變法時都以法為名稱,如魏國的《法經》,晉國的《被廬之法》。到商鞅變法將法改為律後,法僅僅在廣義上使用。
這是商鞅變法後中國古代常用的法律形式,應用廣泛,如秦的《田律》,漢朝《九章律》,魏晉之後,有《魏律》、《晉律》、《北齊律》、《隋律》、《唐律》、《大明律》、《大清律》。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古代法律
E. 對中國傳統法律的基本特徵的個人看法
中華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之一,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正確地表述中國傳統法制的基本特徵,有助於揭示中華法系區別於世界其它法系的特色,也有助於人們從整體上認識古代法制。鑒於不少法史教材都在其《前言》、《序》或《總論》中論述古代法制的特徵,對中國古代法制特徵的表述是否得當,直接影響著後學者對中國法律史的認識。
傳統觀點對古代法制特徵的論述各種各樣,概括起來無非是「德主刑輔,禮法結合」、「家族主義」、「義務本位」、「以刑為主,民刑不分」、「司法行政合一」這幾點。全面審視中國法律發展史,我認為傳統觀點對於古代法律制度特徵的概括,尚有不全面乃至偏頗之處,應當重新進行探討。譬如,「以刑為主,民刑不分」、「司法行政合一」這類表述,並不完全符合中國古代法制的實際情況,似應予摒棄。傳統觀點認為「德主刑輔,禮法結合」、「家族主義」是中國古代法制的特徵,這種提法應當說是成立的,問題是在論述這些特徵時,往往局限於對其消極方面的揭示和批判,沒有對當時形成這種特色的原因及其歷史作用給予恰當的分析,也沒有對其中發揮過積極作用的部分,如慎刑、恤刑精神等,給予必要的論述。
又如,不少著述認為「義務本位」是中國傳統法制的一大特徵,並把這一特徵視為「民主」、「權利本位」的對立物加以批判。與古代希臘、羅馬及中世紀的西歐國家的法律制度比較,不難看出,無論是古代希臘的雅典「憲法」、古代羅馬的羅馬法,還是中世紀西歐的羅馬法、城市法、商法和英吉利王國的普通法等,都滲透著一定的民主氣息,法律上規定了社會成員的「權利」、「義務」或「自由」等。而中國傳統法律只規定義務,不書權利,說它具有濃厚的「義務本位」的色彩,這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用「義務本位」表述中國傳統法制的特徵似不夠全面,也不能明確地界定它與其他法系中「義務本位」的區別。中國古代法律中的義務同古代埃及、印度法律中的義務有所不同,後者系個人對君主、奴隸對奴隸主的單方面義務,是一種片面的義務。中國古代法制則不同,法律規定的義務是社會各階層的相互之間的義務,體現了為社會、國家和他人盡義務的精神。中國古代把人際關系概括為「五倫」,即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其相互的義務關系是君禮臣忠、父慈子孝、夫良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法律中凡與五倫相涉者,均體現了相互的義務關系。按照法律規定,官吏必須恪守職責、忠君報國;朝廷給予官吏一定的俸祿和禮遇。平民必須按時交納稅糧,承擔差役;國家有「愛民」、「教民」、「保民」之職責。在家族內部,尊長有撫養、教育、保護卑幼之責任,卑幼有服從、贍養尊長之義務。家庭以家長為中心,但同時對於出現脫漏戶口、欺隱田糧、稅糧違期、逃避差役等承擔法律責任。在朋友之間,彼此承擔互信的義務。在無服制的社會成員之間,彼此對侵犯他人人身、財產承擔法律責任。在長官和下屬之間,彼此因公務失錯承擔連帶責任。歷朝法律對各階層人士違背法定義務的行為如何懲處,都做了詳細的規定。所有這些都說明,中國古代法律中的義務,在許多方麵包涵著屬於社會義務、國家義務的內容。社會成員在對他人、社會、國家履行義務的同時,也接受他人、社會、國家對自己的義務,具有「義務互負」的性質。因此,在研究中國傳統法制的這一特徵及進行中外法律比較時,一定要堅持全面而不是片面的、辯證而不是形而上學的思想方法論,不能因為古代法律中未有「民主」、「權利」的字樣,就不加分析的全面否定。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表述中國古代法制的特徵時,應當對中華法系區別於世界其它法系的、具有積極意義的重要特徵,也給予實事求是的表述。
「以民為本」、「抑強扶弱」,就是我國古代法制的最本質特徵之一。與世界上延續時間較長的其他法系相比,中華古代法律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把法律視為人的行為的規范體系,奉行民本主義,而不像其他法系那樣把法律視為神的直接或間接旨意。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豐富的民本思想。漢朝以後各代,幾乎所有的王朝都把「以民為本」作為治國的指導思想和法制建設必須貫徹的原則。民本思想貫穿於古代法制的許多方面,主要表現為:一是嚴法治吏,打擊官吏迫害和盤剝百姓的行為。歷朝法律中相當部分的內容,都是用以治吏的。法律嚴厲打擊官吏貪贓枉法、賦役不均、丁夫差遣不平、私役部民夫匠、上下勾結盤剝平民等不法行為,其目的是為了肅整吏治,防止「官逼民反」。二是法律嚴厲打擊地主、強豪兼並土地、盜耕種官民田、強占良家妻女、欺行罷市、哄抬物價、違禁取利等不法行為。三是法律對契約關系、商業貿易、度量衡器、器物製造、物價評估、買賣自由等做了詳細規定,維護市場交易秩序,為平民百姓提供安定的生產和生活環境。四是法律上對老小、廢疾、婦女等弱勢群體給予適當優待。如規定老少廢疾犯罪,審判時不予拷訊;犯流罪以下可以收贖;犯殺人應死者,議擬奏聞,取自上裁。規定婦人犯罪應決杖者,除奸罪外,均不去衣受刑,並免除刺字。犯徒流罪,決杖一百,餘罪收贖。女性死囚犯懷孕者,暫不行刑,待產後方執行。五是救濟災民,對官吏坑害百姓和隱報災情的行為予以嚴厲制裁。六是制定了不少便民訴訟的法律措施,實行了匭函、登聞鼓等制度,以方便百姓申冤和減少冤獄。
「追求和諧」、「注重調解」,是中國古代法制的又一突出特徵。中國古代和諧觀念十分突出,主張法須與天道相和諧,與社會相和諧。《中庸》說:「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文子·上仁》:「夫萬民不和,國家不安。」基於這一理念,「刑期於無刑」被視為刑罰的根本目的,「以德去刑」、「先教後刑」、預防犯罪成為法制的重要指導思想,「貴存中道」成為必須遵循的立法原則。從現存的歷朝發布的勸民息訟的告示看,息爭化訟成為評價官吏德化、政績大小的標准,也是各級官吏特別是地方官吏的重要職責。注重調解是中國傳統法制的一大創造。為了盡量減少社會紛爭,實現社會和諧,歷代都建立了調解制度。就民事糾紛的審理或處理而言,漢代鄉為初理,唐代由里正初理,元代由社長初理,明代由里甲老人初理。這些所謂初理,實際上屬於民事調解。清代民事糾紛由族正房長、村正及村之賢德者調解,不果,再由巨紳里保評之,然後上達官府。不少朝代為了防止大量戶婚田土糾紛矛盾上交官府,也為了更好的息訟寧人,對民事糾紛案件上訴官府的范圍作了嚴格限制。如通行於有明一代的《教民榜文》規定:「民間戶婚、田土、斗毆相爭一切小事,不許輒便告官,務要經由本管里甲老人理斷」;「鄉里中,凡有奸、盜、詐偽、人命重事,許赴本管官司陳告」。也就是說,除涉及刑律的案件外,其他均先由里甲老人調解審理,不服者方可上訴官府。其他朝代處理民事案件的辦法亦大多如此。中國古代實行的由鄉里組織調解解決民事糾紛的制度,使民間發生的絕大多數糾紛得以解決,既有利於正確處理鄉里發生的矛盾,息事寧人,也極大地減少了官府的負擔,應當說是一種值得肯定的法律措施。
陳顧遠先生在《從中國法制史上看中國文化的四大精神》一文中,將中華法系的特質和基本精神概括為:「天下為公的人文主義」、「互負義務的倫理基礎」、「親親仁民的家庭觀念」、「扶弱抑強的民本思想」。我贊同陳先生的見解,並在吸收其他學者論述的基礎上,認為應把中國古代法制的特徵概括為五點,即「禮法結合,一準乎禮」、「以民為本,抑強扶弱」、「家族主義,家國一體」、「天下本位,義務互負」、「追求和諧,注重調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b3644e0100lbu4.html
F. 法律責任分為哪幾種
題主您好,之了很高興為您解答
法律責任包括了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
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返還財產,修理、重作、更換,繼續履行,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
【方向】懲罰力度較小
行政責任
1. 行政處罰(針對行政管理相對人)
警告
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財產)
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行為)
2.行政處分(針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刑事責任
1.主刑
管制(期限通常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最高不超過3年);
拘役(期限通常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最高不超過1年);
有期徒刑(期限通常為6個月以上15年以下)
無期徒刑
死刑(包括死刑立即執行和死刑緩期2年執行)
2.附加刑(可與主刑一起適用,也可以獨立適用)
罰金
剝奪政治權利(「當官權」和「說話權」)
(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2)擔任國家機關職務的權利
(3)擔任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領導職務的權利
(4)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沒收財產
【區別】沒收非法財物
驅逐出境(適用於外國人)
希望能夠幫助您,我是之了,您的會計摯友!望採納!免費領取2019初級會計全套課程,歡迎一起探討會計問題,不定期分享干貨哦~
G. 承擔法律責任的原則,主要包括哪四種
在我國,承擔法律責任的原則主要有合法性原則、公正性原則、合理性原則專、及時性原則、不可避屬免性原則。
承擔法律責任的原則,通俗的將稱為歸責原則。不同的法律關系歸責原則不同;刑事責任需按照罪刑法定規則;行政法的歸責原則為過錯原則;民法的歸責原則有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公平責任、嚴格責任都屬於歸責原則。
(7)傳統上承擔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在法律上有明確具體的規定;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執行,由國家授權的機關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實施法律制裁,其他組織和個人無權行使此項權力。
法律責任分為:刑事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責任、經濟法律責任、違憲法律責任。追究法律責任的原則包括:個人負責,不株連原則;重在教育原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原則。
H. 付法律責任和負法律責任的區別
「負」,「擔負」的「負」。不是「付出」的「付」。
負責任的意思是:做每一項工作回都能認真去做,而且無論工作結果好壞,自己都能承擔,這就是負責任。
【責任來源】:責任產生於社會關系之中的相互承諾。對他人的承諾、分配的任務、上級的任命、職業的要求、法律規定、傳統習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則等。責任來自於社會道德、習俗及法律等方面的要求。一些責任可能只有一個來源,也可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來源。
(8)傳統上承擔法律責任擴展閱讀社會在發展,責任內涵也在不斷發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賦予責任日益豐富的時代內容。負答責任的大國,負責任的政府,負責任的的公民——中國以更加鮮明地形象呈現在世界面前。責任能力簡單地說就是指一個人對其違法行為承擔責任的能力。不同的法律部門對責任能力的定義也是不同的。
民事責任能力指民事主體據以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法律地位或法律資格。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行為性質、意義、作用和後果,並能依據這種認識而自覺地選擇和控制自己的行為,從而對自己所實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會行為承擔刑事責任的能力。
I. 什麼是傳統的侵權行為什麼是新類型的侵權行為,二者如何界定以及二者的規則原則是什麼
我們可以對這個侵權行為首先下一個定義,這就是:侵權行為就是指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他人的人身和財產並造成損害,違反法定義務,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 傳統的侵權法 ,保障的對象主要是物權,但是現代侵權法的發展已經突破了這個范圍,就是說侵權的對象不限於物權這個范疇。因為隨著多年來科技的發展等等,知識產權領域發展非常快,。而且知識產權的內容也發展得非常快,這樣知識產權作為侵權的對象,已經越來越普遍。特別是從上個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人格權這個概念的產生和發展,侵權的對象又擴大到人格權的領域。所以下面我想談一下,就是在這個侵權的對象方面或者說侵權法的保障的范圍方面,侵權法的總的發展趨勢。這裡面存這么幾個趨勢我覺得是比較明顯的: 第一個趨勢,就是隨著人格權的擴張,當人格權和物權的保護形成了一種權利沖突的時候,侵權法的一個明顯的價值取向就是應當向對人格權的保護傾斜。這一點,在兩大法系我認為都表現得非常明顯。我可以舉一個很簡單、很重要、很典型的一個美國案例,就是反映了這個侵權法在這個領域發展的趨勢。這個案件就是美國伊那伐州的一個高級法院的一個案件,在這個案件裡面,簡單的案情就是這樣,這個原告他是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他有一次到這個被告的已經長期沒有使用的小棚子,一個小屋吧,他想到裡面去找一些水喝,結果等他剛剛把這個門推開進入這個屋子裡面,被告就是這個屋子的所有人,正好在這個屋子裡面收拾東西,那麼當他發現原告闖進來以後,沒有做任何的警告,馬上就拿起槍把原告的腿打斷了。那麼開槍打斷以後,被告的理由就是說他為了捍衛自己的物業,捍衛自己的財產不受他人的侵害,他有權自衛。但是原告在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賠償。這個案件引起了很廣泛的爭論。那麼,這個爭論的問題在哪裡?就是一種觀點認為,按照英美法古老的法律有一個規則,就是叫做禁止非法闖入。按照這個規則,就是說,任何人不得非法地侵入他人的物業,否則,所有人有權自衛。有一句古老的諺語叫做,對私人的物業而言呢,「風可以進,雨可以進,但是這個國王不可進」,這是一句古老的諺語,表達了對私人物業神聖不可侵害。那麼,在個人物業受到侵害的情況下,所有人可以採取一切防衛,包括開槍。這些都是合法的。另一觀點認為,盡管原告已經構成了非法侵入,但是,當他進入到這個房間以後,他並沒有對被告的生命構成任何威脅。被告在沒有做任何警示的情況下開槍打傷原告,實際上是以傷害對方的生命健康權來捍衛自己的物業,保護自己的財產。按這種觀點認為,當兩種「法意」現在發生了沖突,一種是原告的生命健康要求受到保護,另一種是被告的私人財產要求受到保護,當這兩種權利受到保護的時候,侵權法應該優先保護的是生命健康柵L所以這個觀點後來被這個法官採納,他在這個判決裡面表述了一段話,後來這段話為美國「侵權法重述」把它這個記載下來,而且直接規定到美國「侵權法重述」裡面。他在這個判決裡面他說,個人財產它必竟是私有的,是屬於個人的,但是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屬於整個社會的,人的生命的價值高於土地佔有者的一切利益。所以最後判決被告敗訴,賠償造成對原告的傷害的一切損失。這個案件就是體現了現代侵權法的價值取向,這個是叫做「以人為本『』的這樣一種價值取向,這是人格尊嚴、人身價值和人格的完整,他應當並可以說它應當置於財產權更為重要的位置。法律裡面最高的」法義「,這是侵權法發展的第一個趨向。 第二個趨向,就是隨著保護的權利的范圍的擴張,責任形式隨之而多樣化,民事責任形式或者說侵權責任形式越來越豐富。傳統上,侵權法的主要責任形式就是損害賠償。這種損害賠償我們通常把它稱為叫一般的損害賠償。它主要是一種財產的損害賠償,是基於一種等價交換的原則而確定的這樣一種賠償,當你造成了我多少損害那麼就應該以同等的財產來補償,來彌補你給我造成的損害,這樣的話,實際上就形成了一種交易。所以損害賠償它是保護財產的最有效的方法,原因就是在於它是一種體現了公平交易的一種補救方式,但是它這種方式的主要適用的對象是財產權,是物權。當侵權法的保護對象向人格權,向知識產權等權利擴張以後,那麼這個責任形式就完全多樣化了,不僅僅是損害賠償,那麼還包括比如說對名譽權的損害裡面的恢復名譽、停止損害、賠禮道歉、精神損害賠償等。甚至在某一種情況下,我們說賠禮道歉這種形式可能比損害賠償更為有效,對受害人的補償更為有效。受害人可能並不要求你做出多少賠償,而只是希望你向他作出一個道歉,彌補心理上的一種撫慰,一種安慰。特別是,我想介紹在英美法特別在美國最近這幾十年,在侵權法領域出現了比較廣泛的,也比較多地運用的懲罰性賠償。這個懲罰性賠償,它和我們剛才講的一般的賠償的區別,就是表現在:這種賠償它主要是由法官做出的高於一般的財產損失的賠償數額的賠償。那麼這種賠償它針對的是故意的或者說惡意的侵害他人的人身的這種行為,某些情況下它也包括侵害財產,但是主要適用的是故意或者惡意地侵害他人人身這種行為。在很多案例裡面法官說,被告毫不顧及他人的生命、財產,所以應當判罰為懲罰性賠償。這個懲罰性賠償出現有很多人也不理解,說為什麼這樣覺得不可思議。這主要是因為一般損害賠償存在一些缺陷。一般損害賠償完全體現了形式正義的要求,在某些情況下也能體現實質正義的要求。一般的損害賠償是對受害人的損害進行補救的最公正的手段。因為一般損害賠償是反映交易關系的產物,其充分體現了民法的公平和等價有償原則。這就是說,行為人實施一定的不法行為致他人損害,應當根據其造成的實際損失予以賠償。造成多少損害賠償多少損失,從經濟上看實際上就是行為人通過賠償的支出購買其給受害人造成的損害。從這一點上來看,一般的損害賠償實際上一種等價交換的轉換形式,它充分反映了交易中的價值法則。所以,在一般情況下,一般的損害賠償是對受害人進行保護的最公正的方法和最有效的途經。然而,一般的損害賠償畢竟不能夠公正地解決各種民事違反行為所造成的損害糾紛。但畢竟此種規則考慮的只是損害事實的判斷,而沒有考慮到在賠償能力方面因為社會貧富差距所造成的差別。這就使它不能完全兼顧到個別情況下的實質正義。由於在許多情況下,實際損害以金錢價值計算的困難性,法律上對損害賠償的限制以及因貧富的巨大差距導致加害人對其支付的賠償毫不在意,這些都決定了一般的損害賠償在許多情況下不足以彌補受害人的損失,同時也不能完全體現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所以,美國的懲罰性賠償制度應運而生,它作為一種彌補一般損害的缺陷、實現實質正義的一種方式、方法,無疑是十分有效的。懲罰性賠償運用得特別多就是像打架,打人這種行為。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就是討論這種案件,比如說打了一拳,受害人到法院去告,法官說就是打了一拳嘛,是吧,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必要到法院來起訴,覺得這好像都不值得。有的出現了,到法院以後,你說你把醫葯費拿出來!醫葯費證明拿出來,那麼醫葯費就是50塊錢,掛號費,打的費,最後就賠償50塊錢。所以被告說如果我早知道就是賠50塊錢的話,我還不如真多打幾耳光。一般的損害賠償的弊病就在這個地方。所以,我們說,一般的損害賠償是公平的,但是在特殊的情況下對一些特殊的案件,可能,它不一定是公平的。這就是民事的現象非常復雜,就在這個地方。所以在例外情況下適用懲罰性賠償這是有它深刻的原因的。而且我覺得這是有它一定的合理性。我也曾經呼籲,就是說我們在一些特殊的案件裡面,考慮是可以應該適用懲罰性賠償。那麼,隨著責任形式的多樣後,這樣,又產生了對侵權法的一個沖擊。這個沖擊是什麼呢?就是傳統的侵權法責任形式就是損害賠償。因此,我們把侵權行為,侵權行為法在民法上又稱為叫侵權損害賠償之債,或者,就叫侵權損害賠償。為什麼大陸法系要把侵權法放在債法裡面,原因就在於它產生的就是一種損害賠償之債。受害人是債權人,加害人是債務人,受害人有權請求債務人賠償損失。因此,它要適用債法的一般規則,但是,因為責任形式多樣化以後,侵權行為產生的不僅僅是一種損害賠償之債,還包括多種責任。這樣,就決定了傳統的民法典,整個大陸法系民法典在侵權法的構建,體系的構建上,現在出現了重大的缺陷。就是說,還是用傳統的債法來包容侵權法,這個已經是不適應侵權法發展的趨勢了。所以,我們正在制定的民法典,絕大多數人的意見認為,我們在這點上一定要突破大陸法的體系,使侵權法從僨法裡面獨立出來,形成一個專門的領域,就是相對於合同法和知識產權法等法律平行的這樣一部重要的法律,我們把它稱為侵權行為法。這可以說是對大陸法體系的一個重大的變革。那麼,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責任形式多樣化了。 第三個發展趨勢,就是這個侵權法保護的人格利益的范圍,發展得非常快,而且擴張得也越來越寬泛。不僅僅是在法律上逐漸確認了有關象名譽、肖像、隱私等等這些人格具體的人格利益,而且現在又出現了所謂一般的人格利益。這個主要在德國法出現的一般人格權。一般人格權,我的理解,實際就是要解決具體人格權在列舉具體的權利方面的不足,實際上要起到一個「底『』條款的作用。因為,比如說我們的民法通則列舉了各項人格權,但是遺漏了很多重要的人格權。比如說最重要的,現代社會最重要一種人格權,非常重要的,這個隱私權,在我們的民法通則裡面就遺漏了。這就是具體人格權的例舉方法必然造成的弊病。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法律上就是要通過一般人格權這個概念來形成一種底餘款,我們建議我們的侵權法和人格權法應當採用人格尊嚴、人身自由和身體完整,這三句話作為我們一般人格權的定義。任何新的人格利益出現以後,既使他沒有在法律上確認為一種人格權,但是可以用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和身體完整這樣的一般人格權來概括。所以,也為法官對這些人恪利益提供保護,進行保護也提供了依據。這里,我想也特別要強調一下這個隱私權的發展也非常快的。這不僅僅是因為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得侵害隱私的工具和手段也越來越先進而且也變得越來越容易。比如說這個高倍望遠鏡,什麼針孔攝像機,那麼這個什麼透視的照像機,都對個人的身體的隱私等等構成了嚴重的威脅。特別是網路技術的發展造成了通過計算機,通過網格來收集個人的信息,也越來越容易,同時對個人這種隱私的信息的傳播,也會帶來更為嚴重的後果,因為一且這個在網上發布個人的隱私以後,它是向全世界傳播,而且可以無數次地下載,這個侵害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因此,世界上絕大多數西方國家大多都在制定有關電子商務以及制定有關計算機的這些法律的同時,專門頒布有關法律保護個人的隱私。有人說這個計算機的保護,對網路信息這些法律保護,另一方面或者說他的重要方面就必須要包括對個人隱私的保護,這是不可分割的。有些學者說隱私權可以說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一種權利。如果我們說,對政府現在是越來越要求他公開透明,但是對個人,我們是要求越來越保護個人的隱私。這可以說這是現代社會的法律的一個重要的職責。總之,這個侵權法保護的權利范圍盡管擴張了,但是我們都可以說用這個把它和違約行為相區別,仍然我們把它限定在絕對權的范圍。所以我們說侵權行為,首先,我們認為一個定義就是它是侵害財產、人身、知識產權等絕對權的行為。 我們要給侵權行為下得第一個定義是:侵權行為是侵害他人財產權和人身權等絕對權利的行為。需要指出的是,近幾十年來,一些國家的法律確認了引誘違約、第三人侵害債權等制度,開始將第三人對債權的侵害作為侵權行為對待,這是侵權法發展的一個新的趨向。侵權法對債權的保護主要原因在於,就對外效力來說,債權與其他民事權利一樣都具有不可侵害性,如果第三人基於故意和惡意侵害該權利之後,債權人有權獲得法律上的救濟。在第三人故意侵害債權的情況下,第三人與債權人之間已經形成為一種侵權損害賠償關系,因此不能用合同相對性的規則來否定 債權人對第三人所享有的侵權法上的權利。然而,債權畢竟主要受合同法的保護,侵權法只是在例外情況下對其進行保護,因此在法律上不能以例外保護的存在而否認侵權法對絕對權的特別保護。 我們要給侵權法下的第二個定義,就是侵權行為也是一種因故意和重大過失侵害他人的合法利益的行為。現代侵權法為了強化對公民的保護,那麼,這也是現代法制的基礎,這就是保護公民的權利那麼,這個保障的范圍越來越寬泛,它還不僅僅限於對絕對權的保護,還包括了對一些盡管沒有形成為權利、法律上正式確認它是為一種權利,而只要可以在侵權法上能夠提供救濟的各種利益?所以現在兩大法系在我看基本上在這點上總的趨勢完全一致,就是任何一種新的案件出現以後,只要法官認為這種利益是在這種權利盡管或者是利益只要它能夠在民事上,在民法上提供一種補救,或者換句話說能夠找到一種補救措施,那麼,就有可能把它作為侵權對待,把它作為侵權的對象,並且對他進行提供對受害人的這種利益進行保護。除非是不能提供一種救濟,這個就像我們討論報紙上前一段出現的很多案件,實際上,我覺得法官都判決要求賠償,這個實際上我認為是符合了這個趨勢。比如說一家裡的父親去世以後,骨灰盒拿回來了,拿回來以後的話哩,正在開追悼會,全家召集了親朋好友開追悼會,而且也哭得非常的傷心,突然,殯儀館的找來了。說這個骨灰盒拿錯了,什麼原因拿錯,是他們把它拿錯了。那麼,全家就非常地氣憤,就說這個我們在一起開追悼會啊,非常傷心,哭了這么半天,誰也不知道究竟哭的是誰。後來,在法院起訴,要求賠償,但是,這個究竟侵害了什麼權利,說不清楚。實際上是一種合法利益的侵害。再比如像上海出現的那個案件,小兩口剛剛分得一套房子,裝修,請這個裝修公司裝修。那麼,一個裝修工人,不知道什麼原因想不開,在那個裝修的房子裡面上吊自殺了,後來,小兩口就告了裝修公司,要求賠償,原因說自從他上吊自殺後我們就再也不敢進到這個房間去了。造成了損失。但是,究竟侵害了什麼權利啊?侵害了財產權利?他這個房子也沒受到任何損害。侵了人格權啊?健康權啊?好象都沒有受到影響。但是,最後法官還是按侵權做出了賠償
J. 法律責任的承擔方式主要包括懲罰和什麼
法律責任的承擔方式主要包括懲罰和補償。
法律責任根據追究責任的目的分為補償性責任和懲罰性責任:
1、懲罰,即法律制裁,是國家以法律的道義性為基礎,通過強制對責任主體的人身和精神實施制裁的責任方式。
2、補償,是國家以功利性為基礎,通過強制力或當事人要求責任主體以作為或不作為形式彌補或賠償所造成損失的責任方式。
(10)傳統上承擔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法律責任的 構成
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指構成法律責任必須具備的各種條件或必須符合的標准,它是國家機關要求行為人承擔法律責任時進行分析、判斷的標准。根據違法行為的一般特點,我們把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概括為:主體、過錯、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五個方面。
1、主體。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者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同於違法主體。
2、違法行為或違約行為。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所規定的義務、超越權利的界限行使權利以及侵權行為的總稱,一般認為違法行為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
3、損害事實。損害事實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對人身、對財產、對精神(或者三方面兼有的)的損失和傷害。
4、主觀過錯。過錯即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觀故意或者過失。
5、因果關系。因果關系即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它是存在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各種因果關系的特殊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