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程序違法的法律責任
⑴ 行政機關違反法定程序實施行政強制,應當承擔什麼法律後果
《行政強製法》 第六十一條行政機關實施行政強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專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屬門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
(二)改變行政強制對象、條件、方式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實施行政強制的;
..........
針對行政相對人的後果更多的是造成的損失予以賠償(包括精神賠償)。
⑵ 具體行政行為程序違法的法律後果
法律分析:行政行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導致被判決撤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五十四條 違反法定程序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第五十五條 人民法院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實和理由作出與原具體行政行為基本相同的具體行政行為。
⑶ 行政處罰程序違法的後果
法律分析:行政處罰程序違法行政機關應當在三日內撤回行政處罰決定信息並公開說明理由。行政機關違法實施檢查措施或者執行措施,給公民人身或者財產造成損害、給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予以賠償,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四十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必須查明事實;違法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
第四十八條 具有一定社會影響的行政處罰決定應當依法公開。公開的行政處罰決定被依法變更、撤銷、確認違法或者確認無效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三日內撤回行政處罰決定信息並公開說明理由。
第八十一條 行政機關違法實施檢查措施或者執行措施,給公民人身或者財產造成損害、給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予以賠償,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十三條 行政機關對應當予以制止和處罰的違法行為不予制止、處罰,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遭受損害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⑷ 行政行為程序違法的法律後果
法律分析:實質違法所引起的法律後果主要是承擔懲罰性行政責任 (如 行政處罰 、行政處分),而形式違法所引起的法律後果主要是承擔補救性行政責任 (如撤銷違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八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認為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一)被訴行政行為是依法當場作出的;(二)案件涉及款額二千元以下的;(三)屬於政府信息公開案件的。除前款規定以外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當事人各方同意適用簡易程序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發回重審、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不適用簡易程序。
⑸ 行政處罰違法如何處理
法律分析:違反法定的行政處罰程序的,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可以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行政處罰法。有權機關應當依照規定的程序實施處罰;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有權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不依法向當事人告知給予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和依據,或者拒絕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有權機關實施行政處罰,違反法定的行政處罰程序的,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可以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行政許可法。對違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或者其上級行政機關,可以撤銷行政許可。行政強製法。有權機關違反法定程序實施行政強制,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行政復議法。復議機關對違反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可決定採取「撤銷、變更或者確認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決定撤銷或者確認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可以責令被申請人在一定期限內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方式處理。行政訴訟法。人民法院對違反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可採取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實和理由作出與原具體行政行為基本相同的具體行政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七十條 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一)主要證據不足的;(二)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三)違反法定程序的;(四)超越職權的;(五)濫用職權的;(六)明顯不當的。
第六十九條 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請被告履行法定職責或者給付義務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第七十一條 人民法院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實和理由作出與原行政行為基本相同的行政行為。
⑹ 行政法律責任有哪幾種形式
行政法律責任有以下10種形式:
1、通報批評;
2、賠禮道歉,承認錯誤;
3、恢復名譽,消除影響;
4、返還權益;
5、恢復原狀;
6、停止違法行為;
7、繼續履行職責;
8、撤銷違法的行政行為;
9、糾正不適當的行政行為;
10、行政賠償。
行政法律責任特徵如下:
1、是行政法律關系主體違反行政法律義務的後果;
2、這種違反義務的行為沒有超出行政法規定的違法限度,因而適用行政法上的制裁措施;
3、責任措施是由行政違法行為實施者向國家承擔的責任;
4、對於責任承擔者來說,是一種否定性的評價,是體現社會譴責和國家懲罰性的一種法律上的負擔;
5、只能由有關的國家機關依照規定的條件和程序予以追究。
行政法律責任范圍包括:
1、行政機關的行政法律責任;
2、國家行政工作人員的行政法律責任;
3、行政受託人的行政法律責任;
4、相對人的行政法律責任;
5、行政機關,國家行政工作人員和行政受託人的行政責任形式是行政處分和行政損害賠償;
6、相對人的行政責任形式是行政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三十八條 在起訴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案件中,原告應當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請的證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被告應當依職權主動履行法定職責的;
(二)原告因正當理由不能提供證據的。
在行政賠償、補償的案件中,原告應當對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提供證據。因被告的原因導致原告無法舉證的,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第六十六條 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中,認為行政機關的主管人員、直接責任人員違法違紀的,應當將有關材料移送監察機關、該行政機關或者其上一級行政機關;認為有犯罪行為的,應當將有關材料移送公安、檢察機關。
人民法院對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將被告拒不到庭或者中途退庭的情況予以公告,並可以向監察機關或者被告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提出依法給予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處分的司法建議。
⑺ 程序違法的法律後果
【法律分析】
法律責任的產生總是和違法行為相聯系的,行政機關的違法行為是追究其法律責任的前提條件,沒有違法行為就不會產生法律責任。因此,追究行政程序違法法律責任的前提條件是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違反法定程序,即行政程序違法。要界定行政程序違法,則必須明確其概念、主體及認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八條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提出抗訴。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並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也可以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審判監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審判程序中審判人員的違法行為,有權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
⑻ 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所應當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依據法律規定,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可以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法律依據】
《行政處罰法》第五十五條,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可以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沒有法定的行政處罰依據的;
(二)擅自改變行政處罰種類、幅度的;
(三)違反法定的行政處罰程序的;
(四)違反本法第十八條關於委託處罰的規定的。
⑼ 行政機關程序違法的法律後果
法律分析:在我國已有的無效、撤銷、確認違法、責令履行職責、賠償這幾種責任形式之外,還可考慮確定補正、轉換等責任形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三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
⑽ 程序違法要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
程序違法是指違反了法律規定的程序要件,包括方式、步驟、順序和期限等等。如違反法定時限實施的許可、省略、顛倒行政步驟、形式要件不足、缺少程序要求等等。如果一審程序嚴重違法,足以影響實體公正的,二審法院可以撤銷原判決,發回重審。:程序違法具體表現為方式違法和步驟違法兩大類。程序違法是指違反了法律規定的程序要件,包括方式、步驟、順序和期限等等。如違反法定時限實施的許可、省略、顛倒行政步驟、形式要件不足、缺少程序要求等等。法律責任的產生總是和違法行為相聯系的,行政機關的違法行為是追究其法律責任的前提條件,沒有違法行為就不會產生法律責任。因此,追究行政程序違法法律責任的前提條件是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違反法定程序,即行政程序違法。要界定行政程序違法,則必須明確其概念、主體及認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第二十三條 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應當自行政復議申請受理之日起七日內,將行政復議申請書副本或者行政復議申請筆錄復印件發送被申請人。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申請書副本或者申請筆錄復印件之日起十日內,提出書面答復,並提交當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申請人、第三人可以查閱被申請人提出的書面答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行政復議機關不得拒絕。
衍生問題:
什麼是違法?
違法,也稱違法行為,是指特定的法律主體(個人或單位)由於主觀上的過錯所實施或導致的、具有一定社會危害性、依法應當追究責任的行為。違法行為表現為超越法律允許限度的權利濫用、作出法律禁止的行為以及不履行法定的積極義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