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協議有錄音有法律效力嗎
1. 口頭承諾與手機錄音有沒有法律效力
口頭承諾是沒有法律效應的,因為法律講的是證據,口頭承諾如果有很多人在旁作證的話,就具有法律效應了。錄音的話是有法律效應的,在庭審上拿出錄音作為證據的有效力度還是很大的,
2. 口頭協議如果能提供錄音是否有法律效力
口頭協議的錄音有法抄律效力,但是只能做為一種在法庭上的一種輔助性的工具,另外一點,只有公安和國家安全部門的專業器材才能起到法律效力,因為代表著國家,國家當然代表著公正,另外一點,代表著,器材和處理事務的專業和權威性。在這時,這種證據才有實效,其它的形式,只能做為輔助證據。並不是主要的證點。
口頭協議是協議的一種,但有其非常明顯的局限性,它是指不用書面的形式,通過口頭達成的協議,這種協議一般是有法律效應的。
拓展資料:
口頭協議也是合同形式中一種重要的表現形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條關於「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的規定,人們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合同外,均可採用口頭形式訂立合同或協議。
口頭協議,只要其內容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一方沒有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雙方不是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雙方不是以合法的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沒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訂立合同的主體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和民事權利能力;意思表示真實,這個合同就成立並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護。
3. 一般情況下口頭協議有效嗎有錄音的。
口頭協議有效的,這是合同的一種,錄音是可以作為證據的,具體如下:
《中內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容
第十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3)口頭協議有錄音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合同和合同免責無效的特殊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三條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4. 中間人辦事的口頭承諾,對方錄音有法律效力嗎
要看具體獲取的情況是否合法,以及是否能夠滿足下列的一些條件,才能使口頭錄音具有法律效力。
一、錄音不得侵犯他人隱私:
《若干規定》第68條關於非法證據的排除范圍,限於「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前者包括以拘禁、脅迫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取得的證據,後者包括一切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
二、錄音的證據盡量不要單獨使用:
錄音、攝像等視聽資料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只有在有其他證據以佐證而補強的情況下,才能作為案件的定案證據。我國民訴法和司法解釋都有規定,如民訴法第69條規定,「人民法院對視聽資料,應當辯別真偽,並結合本案的其他證據,審查確定能否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而《若干規定》第69條則進一步明確規定,「存有疑點的視聽資料」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三、錄音要盡量保留原始載體: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 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第22條規定:「調查人員調查收集計算機數據或者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的,應當要求被調查人提供有關資料的原始載體。提供原始載體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復製件。提供復製件的,調查人員應當在調查筆錄中說明其來源和製作經過。
5. 口頭合同當時沒簽有錄音有效嗎
有效 但是你要證明你的錄音確實是關於你的訴求的錄音 而且你的錄音能否確實的證明內你們協議的內容也是個容問題
另一個問題就是對方是否有其他效力更高的證據 比如合同 律師鑒證 公證等等 總之 有錄音的口頭協議 要生效 1要沒有相反的證據 2要錄音本身具有效力
6. 口頭協議,有錄音是否生效,受不受法律保護。
視聽資料不能獨立作證 如果無其他證據佐證 則證明力不強
7. 口頭承諾的錄音具體法律效力嗎,起訴有勝算嗎
一、來錄音可以作為證據的一種,如源果具備證據條件是具有證據效力的。
二、承諾屬於諾允合同,只要其諾允事項不違反法律法規與公序良俗,承諾事項(責任義務)雙方認可,是有效的。但要是違反了法律法規、公序良俗或一般常理,在承諾人不履行時,這種承諾則是無效的諾允合同。(比如某女與某男產生婚外情期間,男方與女方在沒有其它合同債務責任時,向女方承諾為女方買一套住房,男方不履行時女方主張權利不會得到支持)。
8. 口頭協議提供錄音是否有法律效力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遇到過一些場景,和一些半生不熟的人談點不大不小的事情,專門寫個協議簽個合同顯得太正經,但沒有一點依據心裏面又很虛。這個時候,大家可能會用一個簡單的口頭協議來證明雙方的承諾,而這個口頭協議一般也就是用錄音的形式保存。
那麼,究竟口頭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呢?
《合同法》第十條規定:
「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也就是說,如果不是法律規定必須使用書面形式的合同,比如技術開發合同、建設工程合同、房屋銷售合同等,只要當事人願意用口頭協議的形式,那麼在理論上它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當然,口頭協議也不是萬能的,起碼它本身必須符合國家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比如協議中的當事人必須是擁有民事行為能力的;協議的內容必須不能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不能使對一些違法犯罪的事情進行協議等等。
接著,我們就來看看錄音這個事情。
錄音作為口頭協議最重要的載體,自然也是擁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卻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有這么幾條:
第六十八條 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第七十條 一方當事人提出的下列證據,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
(一)書證原件或者與書證原件核對無誤的復印件、照片、副本、節錄本;
(二)物證原物或者與物證原物核對無誤的復製件、照片、錄像資料等;
(三)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製件;
(四)一方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製作的對物證或者現場的勘驗筆錄。
也就是說,口頭協議錄音要具有法律效應,至少是在雙方都自願被錄音並以此作為省局的情況下獲取,而且裡面的內容必須是清晰的,沒有混淆性的。如果沒有保證這幾點,口頭協議錄音的真實可靠性就會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錄音在很多案件中只能作為一個輔助的證據,而非唯一證據,所以,如果要進行口頭協議,除了錄音之外,還要盡可能的多保留各種更加客觀真實可靠的證據,比如文字聊天記錄、郵件、轉賬記錄等等,用來保障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