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醫院傳染病防治法律知識培訓

醫院傳染病防治法律知識培訓

發布時間: 2022-06-26 18:21:23

㈠ 定期進行傳染病防治知識和技能培訓的內容或資料

1.傳染病防治法及相關法律法規
2.法定傳染病診斷標准
3.重點傳染病診療方案和監測方案
4.新發傳染病或當前熱議傳染病相關知識
5.其他

㈡ 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內容怎麼寫

院領導高度重視語言感染管理工作,院長直接擔任醫院感染管理領導小組組長,指導院感辦開展日常工作。

一、注重依法管理

按照規范開展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不斷學習法律、法規,貫徹執行《傳染病防治法》、《消毒技術規范》、《醫院感染管理規范》和各項政策法規,院領導強調依法行醫,規范管理。由於院領導的重視和院感辦主任認真負責的管理,我院職工的法律意識和控制院內感染的意識不斷強化。

二、為有效的控制醫院感染,保證醫療質量

院領導重視重點科室的建設,對產房、手術室、檢驗科等重點科室嚴格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要求配置基礎設施。

三、控制高危科室的醫院感染工作作為工作重點

經常到臨床第一線了解情況並檢查督促消毒隔離制度的落實,工作中發現問題和薄弱環節,及時與相關部門溝通設法解決,腳踏實地的開展工作。

㈢ 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內容是什麼

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內容:

一、傳染病的概念

傳染病,也就是傳染性疾病,是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染的疾病。傳染病都有潛伏期。所謂潛伏期,是指人們體內進入了各種引起傳染病的病原體到出現症狀的這段時間。

二、傳染病的特點

1、有病原性(每種傳染病都有其特異的病原體例如手足口病就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

2、有傳染性(乙肝、肺結核等疾病都傳染)。

3、有流行性、季節性、地方性。

1)流行性:按傳染病流行病過程的強度和廣度分為:散發、流行、大流行和暴發。

2)季節性:指傳染病的發病率,在年度內有季節性升高。此與溫度、濕度的改變有關。

3)地方性:是指某些傳染病或寄生蟲病,其中間宿主,受地理條件,氣溫條件變化的影響,常局限於一定的地理范圍內發生。如蟲媒傳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

4、有免疫性。(傳染病痊癒後,人體對同一種傳染病病原體產生不感受性,稱為免疫。不同的傳染病,病後免疫狀態有所不同,有的傳染病患病一次後可終身免疫,有的還可感染)。

三、傳染病的分類(甲乙丙類39種)

(一)甲類傳染病也稱為強制管理傳染病,2種:鼠疫、霍亂。

(二)乙類傳染病也稱為嚴格管理傳染病,26種: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細菌性和阿米巴痢疾、傷寒和副傷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質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猩紅熱、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鉤端螺旋體病、布魯菌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腦炎、肺結核、血吸蟲病、瘧疾、登革熱、甲型H1N1流感。

(三)丙類傳染病也稱為監測管理傳染病,11種: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絲蟲病、包蟲病、麻風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以及除霍亂、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手足口病。

四、傳染病的報告時限

責任疫情報告人(首診醫生)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立即填寫傳染病報告卡上報醫院感染監控科,專職疫情管理員2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路報告上級。

對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規定報告的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後,應於24小時內進行網路報告。

其他符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標準的傳染病暴發疫情,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管理規范》要求報告。

五、傳染病的常見症狀和體征

1、發熱。

2、發疹:(皮疹和粘膜疹)。

3、毒血症狀。

4、單核-巨噬細胞增生反應。

六、傳染病的預防

(一)管理傳染源

1、對病原攜帶者進行管理與必要的治療。特別是對食品製作供銷人員,炊事員,保育員作定期帶菌檢查,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和調換工作。

2、對傳染病接觸者,須進行醫學觀察、留觀、集體檢疫,必要時進行免疫法或葯物預防。

3、對感染動物的管理與處理對動物傳染源,有經濟價值的野生動物及家畜,應隔離治療,必要時宰殺,並加以消毒,無經濟價值的野生動物發動群眾予以捕殺。

(二)切斷傳播途徑

根據傳染病的不同傳播途徑,採取不同防疫措施。

1、腸道傳染病作好床邊隔離,吐瀉物消毒,加強飲食衛生及個人衛生,作好水源及糞便管理。

2、呼吸道傳染病,應使室內開窗通風,空氣流、空氣消毒,個人戴口罩。

3、蟲媒傳染病,應有防蟲設備,並採用葯物殺蟲、防蟲、驅蟲。

(三)保護易感人群

提高人群抵抗力,有重點有計劃的預防接種,提高人群特異性免疫力。

人工自動免疫是有計劃的對易感者進行疫苗、菌苗、類毒素的接種,接種後免疫力在1--4周內出現,持續數月至數年。

人工被動免疫是緊急需要時,注射抗毒血清、丙種球蛋白、胎盤球蛋白、高效免疫球蛋白。注射後免疫力迅速出現,維持1~2月即失去作用。

常規預防措施。

1、定時打開門窗自然通風。可有效降低室內空氣中微生物的數量,改善室內空氣質量,調節居室微小氣候,是最簡單、行之有效的室內空氣消毒方法。學校也會有計劃的實施紫外線燈照射及葯物噴灑等空氣消毒措施。

2、接種疫苗。常見的傳染病現在一般都有疫苗,進行計劃性人工自動免疫是預防各類傳染病發生的主要環節,預防性疫苗是阻擊傳染病發生的最佳積極手段。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預防春季傳染病的關鍵。要保持學習、生活場所的衛生,不要堆放垃圾。飯前便後、以及外出歸來一定要按規定程序洗手,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應用衛生紙掩蓋,用過的衛生紙不要隨地亂仍,勤換、勤洗、勤曬衣服、被褥,不隨地吐痰,個人衛生用品切勿混用。

㈣ 院感法律法規培訓內容

一、《醫院感染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48號,2006.7.6發布,2006.9.1起實施

1、《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對醫院感染管理組織有何要求?(全員知曉)

⑴住院床位總數在100張以上的醫院應當設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和獨立的醫院感染管理部門。

⑵住院床位總數在100張以下的醫院應當指定分管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門。

⑶其他醫療機構應當有醫院感染管理專(兼)職人員。

2、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應當由哪些人員組成?(委員會成員熟記)

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由醫院感染管理部門、醫務部門、護理部門、臨床科室、消毒供應室、手術室、臨床檢驗部門、葯事管理部門、設備管理部門、後勤管理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組成,主任委員由醫院院長或者主管醫療工作的副院長擔任。

3、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是什麼?(科主任熟記)

⑴認真貫徹醫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規及技術規范、標准,制定本醫院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規章制度、醫院感染診斷標准並監督實施;

⑵根據預防醫院感染和衛生學要求,對本醫院的建築設計、重點科室建設的基本標准、基本設施和工作流程進行審查並提出意見;

⑶研究並確定本醫院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並對計劃的實施進行考核和評價;

⑷研究並確定本醫院的醫院感染重點部門、重點環節、重點流程、危險因素以及採取的干預措施,明確各有關部門、人員在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工作中的責任;

⑸研究並制定本醫院發生醫院感染暴發以及出現不明原因的傳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體感染病例等事件時的控制預案;

⑹建立會議制度,定期研究、協調和解決有關醫院感染管理方面的問題。

⑺根據本醫院病原體特點和耐葯現狀,配合葯事管理委員會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葯物的指導意見。

⑻其他有關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宜。

4、醫院感染的報告制度有哪些?(全員熟記)

⑴散發醫院感染病例診斷後在24小時內報告院感科,出現暴發流行趨勢應及時報告院感科。

⑵發現以下情形時,應當於12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並同時向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1 5例以上疑似醫院感染暴發;

②3例以上醫院感染暴發。

⑶發生以下情形時,應當按照要求,在2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並同時向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1 10例以上的醫院感染暴發;

2 發生特殊病原體或者新發病原體的醫院感染;

③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響或者嚴重後果的醫院感染。

二、《醫院感染診斷標准(試行)》

衛醫發【2001】號,2001.1.2發布並實施

5、什麼是醫院感染?(全員熟記)

指住院病人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得出院後發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入院時已存在的感染。醫院工作人員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也屬醫院感染。

6、哪些情況屬於醫院感染?(醫生熟記、護士知曉)

⑴無明確潛伏期的感染,規定入院48小時候發生的感染為醫院感染;有明確潛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時起超過平均潛伏期後發生的感染為醫院感染。

⑵本次感染直接與上次住院有關。

⑶在原有感染基礎上出現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膿血症遷徙灶),或在原有感染已知病原體基礎上又分離出新的病原體(排除污染和原來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⑷新生兒在分娩過程中和產後獲得的感染。

⑸由於診療措施激活的潛在性感染,如皰疹病毒、結核桿菌等的感染。

6 醫務人員在醫院工作期間獲得的感染。

7、哪些情況不屬於醫院感染?(醫生熟記、護士知曉)

⑴皮膚黏膜開放性傷口只有細菌定植而無炎症表

⑵由於創傷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產生的炎症表現。

⑶新生兒經胎盤獲得(出生後48小時內發病)的感染,如單純皰疹、弓形體病、水痘等。

⑷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醫院內急性發作。

三、《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及處置管理規范》 (全員熟記)

衛醫政發【2009】73號,2009.7.20發布,2009.12.1實施

8、什麼是醫院感染暴發?(全員熟記)

是指在醫療機構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時間內發生3例以上同種同源感染病例的現象。

9、什麼是疑似醫院感染暴發?(全員熟記)

指在醫療機構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時間內出現3例以上臨床癥候群相似、懷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懷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徑的感染病例現象。

10、醫院感染暴發流行時該如何處置?(全員熟記)

⑴醫院發生疑似醫院感染暴發或者醫院感染暴發,應當及時採取有效處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積極實施醫療救治,保障醫療安全。

⑵醫院發生疑似或者確認醫院感染暴發時,應當及時開展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環境衛生學監測以及有關的標本採集、病原學檢查等工作。

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上報。

四、《醫院隔離技術規范》(全員熟記)

WS/T311-2009,2009-04-01,2009-12-01實施

11、 如何對不同傳播途徑的疾病進行隔離與預防?

⑴在標准預防的基礎上,應根據疾病的傳播途徑(接觸傳播、飛

沫傳播、空氣傳播和其他途徑的傳播),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隔離與預防措施。

⑵一種疾病可能有多種傳播途徑時,應在標准預防的基礎上,採取相應傳播途徑的隔離與預防。

3 隔離病室應有隔離標志,並限制人員的出入。

4 傳染病患者或可疑傳染病患者應安置在單人隔離房間。

5 受條件限制的醫院,同種病原體感染的患者可安置於一室。

6 建築布局符合相關規定。

12、隔離標志有哪些?

黃色為空氣傳播的隔離,粉色為飛沫傳播的隔離,藍色為接觸傳播的隔離。

13、普通病區的隔離要求有哪些?

⑴感染性疾病患者與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宜分室安置。

⑵受條件限制的醫院,同種感染性疾病、同種病原體感染患者可安置於一室,病床間距宜大於0.8 m。

4 病情較重的患者宜單人間安置。

⑷病室床位數單排不應超過3床,雙排不應超過6床。

14、常見多重耐葯菌感染患者的隔離措施有哪些?

常見多重耐葯菌感染患者的隔離措施

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

耐萬古黴素的金黃色葡萄球菌(VRSA)

其他多重耐葯菌

患者安置

單間或同種病原同室隔離

單間隔離

單間或同種病原同室隔離

人員限制

限制,減少人員出入

嚴格限制,醫護人員相對固定,專人診療護理

限制,減少人員出入

手部衛生

遵循《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

遵循《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

遵循《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

眼、口、鼻防護

近距離操作戴防護鏡(吸痰、插管等)

進入病室戴口罩,近距離操作戴防護鏡(吸痰、插管等)

近距離操作戴防護鏡(吸痰、插管等)

隔離衣

可能污染工作服時穿隔離衣

應穿一次性隔離衣

可能污染工作服時穿隔離衣

儀器設備

用後應清潔、消毒和/或滅菌

專用,用後應清洗滅菌

用後應清潔、消毒和/或滅菌

物體表面

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擦拭用抹布用後消毒

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抹布專用,擦拭用抹布用後消毒

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擦拭用抹布用後消毒

終末消毒

床單位清潔消毒

終末消毒

床單位清潔消毒

標本運送

密閉容器運送

防滲漏密閉容器運送,外包裝污染時加套袋

密閉容器運送

生活物品

無特殊處理

清潔、消毒後,方可帶出污染環境

無特殊處理

醫療廢物

防滲漏密閉容器運送,利器放入利器盒

雙層污物袋,防滲漏密閉容器運送,利器放入利器盒

防滲漏密閉容器運送,利器放入利器盒

解除隔離

臨床症狀好轉或治癒

臨床症狀好轉或治癒,連續兩次培養陰性

臨床症狀好轉或治癒

五、《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全員熟記)

WS/T311-2009,2009-04-01發布,2009-12-01實施

15、什麼叫手衛生?

為醫務人員洗手、衛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總稱。

洗手:醫務人員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膚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過程。

衛生手消毒: 醫務人員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以減少手部暫居菌的過程。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術前醫務人員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劑清除或者殺滅手部暫居菌和減少常居菌的過程。使用的手消毒劑可具有持續抗菌活性。

16、洗手與衛生手消毒的原則是什麼?

⑴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等肉眼可見的污染時,應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

2 手部沒有肉眼可見污染時,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

17、哪些情況下,醫務人員應選擇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

⑴直接接觸每個患者前後,從同一患者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

⑵接觸患者粘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後,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

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後。

3 穿脫隔離衣前後,摘手套後。

4 進行無菌操作、接觸清潔、無菌物品之前。、

5 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之後

6 處理葯物或配餐前。

18、醫務人員在哪些情況時應先洗手,然後進行衛生手消毒?

⑴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後。

⑵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患者污物之後。

六、《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防護導則》(全員知曉)

衛通【2009】4號,2009.3.2發布2009.9.1實施

19、什麼是標准預防?

是指認為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傳染性,必須進行隔離,不論是否有明顯的血液污染,是否接觸非完整的皮膚與粘膜,接觸上述物質者,必須採取防護措施。

20、標准預防防護措施有哪些?

包括手衛生,根據預期可能的暴露選用口罩、帽子、手套、隔離衣、護目鏡或防護面屏,以及安全注射。

七、《關於加強多重耐葯菌醫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

衛辦醫發【2008】130,2008.8.27發布並實施

21、多重耐葯菌定義?衛生部要求醫療機構應當對哪些耐葯菌加強目標性監測?(醫生熟記)

是指有多重耐葯性的病原菌,為一種微生物對三類(比如氨基糖苷類、紅黴素、B-內醯胺類)或三類以上抗菌葯物同時耐葯,而不是同一類三種。。

加強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耐萬古黴素腸球菌(VRE)、產超廣譜β-內醯胺酶(ESBLs)細菌、耐碳青黴烯類抗菌葯物腸桿菌科細菌(CRE)(如產Ⅰ型新德里金屬β-內醯胺酶[NDM-1]或產碳青黴烯酶[KPC]的腸桿菌科細菌)、耐碳青黴烯類抗菌葯物鮑曼不動桿菌等實施目標性監測。

22、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葯菌傳播的措施有哪些?(全員熟記)

⑴加強醫務人員手衛生;⑵嚴格實施隔離措施,必須進行接觸隔離,首選單間隔離,也可以將同類多重耐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不能將多重耐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與氣管插管、深靜脈留置導管、有開放傷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⑶切實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⑷加強醫院環境衛生管理。衛生潔具、醫療護理物品單獨使用;⑸加強抗菌葯物的合理使用;⑹加強對醫務人員的教育和培訓。

八、《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試行)》

衛醫發【2004】108號,2004.4.6發布,2004.6.1實施

23、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分幾級?(全員知曉)

分為三級,分別為:一級暴露、二級暴露、三級暴露

24、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如何處理?(全員熟記)

發生職業暴露後

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處理流程

















完整皮膚

用肥皂水或流動水清洗污染的皮膚

用生理鹽水沖洗粘膜,反復沖洗干凈

粘膜損傷

75%酒精或者0.5%碘伏消毒

皮膚刺傷

在傷口旁端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動水沖洗,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

報告科室負責人,24小時內上報醫院感染管理科,填寫職業暴露登記表

根據暴露源性質進行預防用葯和血清學追蹤

九、《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全員知曉)

國務院第380號國務院令,2003.6.26發布實施

25、什麼是醫療廢物?

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包括使用後醫療用品(如注射器、輸液管、棉簽、敷料、棉球、紗布、手套等)、使用後一次性醫療器械、各種傳染病人用品等。

26、醫療機構是是否需要對醫療廢物進行登記?

應當對醫療廢物進行登記,登記內容應當包括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重量或者數量、交接時間、處置方法、最終去向以及經辦人簽名等項目。登記資料至少保存3年。

27、醫療廢物在運送過程中應注意哪些?

⑴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轉讓、買賣醫療廢物。

⑵禁止在運送過程中丟棄醫療廢物;禁止在非儲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或者將醫療廢物混入其他廢物和生活垃圾。

⑶禁止郵寄醫療廢物。

⑷禁止通過鐵路、航空運輸醫療廢物。

1 禁止將醫療廢物與旅客在同一運輸工具上載運。

⑹禁止在飲用水源保護區的水體上運輸醫療廢物。

⑺有陸路通道的、禁止通過水路運輸醫療廢物;沒有陸路通道必需經水路運輸醫療廢物的,應當經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應採取嚴格的環境保護措施後,方可通過水路運輸。

28、醫療衛生機構產生的污水有何要求?

醫療衛生機構產生的污水、傳染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的排泄物,

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嚴格消毒;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後,方可排入污水處理系統。

十、《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全員知曉)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36號),二00三年十月十五日

29、醫療垃圾分哪幾類?

感染性垃圾、病理性垃圾、化學性垃圾、損傷性垃圾、葯物性垃圾。

30、盛裝的醫療廢物達到多少時應進行封口?

包裝物或者容器的3 /4時,應當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裝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緊實、嚴密。

31、包裝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廢物污染時該如何處理呢?

應當對被污染處進行消毒處理或者加一層包裝。

32、醫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和意外事故報告時限是多少?

在48小時內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因醫療廢物管理不當導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損害,應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因醫療廢物管理不當導致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健康損害,應在2小時內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33、醫療垃圾流失該如何處理?

⑴確定流失、泄露、擴散的醫療垃圾的類別、數量、發生時間、影響范圍及嚴重程度。

⑵組織有關人員盡快按照應急方案,對發生醫療廢物泄露、擴散的現場進行處理。

⑶對被醫療廢物污染的區域進行處理時,應當盡可能減少對病人、醫務人員、其他現場人員及環境的影響。

⑷採取適當的安全處置措施,對泄露物及受污染的區域、物品進行消毒或者其他無害化處置,必要時封鎖污染區域,以防擴大污染。

⑸對感染性廢物污染區域進行消毒時,消毒工作從污染最輕區域向污染最嚴重區域進行,對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過的工具也應當進行消毒。

⑹工作人員應當做好衛生安全防護後進行工作。

處理工作結束後,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對事件的起因進行調查,並採取有效的防範措施預防類似事件的發生。

十一、《關於明確醫療廢物分類有關問題的通知》(全員知曉)

(衛辦醫發[2005]292號),2005年12月28日實施

34、使用後的一次性醫療器械是否屬於醫療廢物?

根據衛生部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聯合下發的《醫療廢物分類目錄》(衛醫發〔2003〕287號)規定,使用後的一次性醫療器械,不論是否剪除針頭,是否被病人體液、血液、排泄物污染,均屬於醫療廢物,均應作為醫療廢物進行管理。

35、使用後的輸液瓶是否屬於醫療廢物?

使用後的各種玻璃(一次性塑料)輸液瓶(袋),未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屬於醫療廢物,不必按照醫療廢物進行管理,但這類廢物回收利用時不能用於原用途,用於其他用途時應符合不危害人體健康的原則。

十二、衛生部關於產婦分娩後胎盤處理問題的批復》(產科、病房手術室、總務科人員知曉)

衛政法發[2005]123號

36、產婦分娩後胎盤如何處理?

產婦分娩後胎盤應當歸產婦所有,產婦放棄或者捐獻胎盤的,可以由醫療機構進行處置。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買賣胎盤。如果胎盤可能造成傳染病傳播的,醫療機構應當及時告訴產婦,按照《傳染病防治法》和《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消毒處理,並按照醫療廢物進行處置。

㈤ 醫療機構應當定期對醫務人員進行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培訓,培訓應當包括哪些內容

醫療機構應當實行傳染病預檢、分診制度。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條,醫療機構應當對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提供醫療救護、現場救援和接診治療,書寫病歷記錄以及其他有關資料,並妥善保管。

醫療機構應當實行傳染病預檢、分診制度;對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應當引導至相對隔離的分診點進行初診。醫療機構不具備相應救治能力的,應當將患者及其病歷記錄復印件一並轉至具備相應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5)醫院傳染病防治法律知識培訓擴展閱讀:

指的實施辦法第四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在預防和治療傳染病的醫療衛生機構或者一個防疫機構,應當在2天內,使一個明確的診斷的疑似患者的a類傳染病診斷和治療過程中發現的。

指48條」措施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在預防和治療傳染病的」,A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密切接觸者,淋病和梅毒在B類傳染病必須按照有關規定,接受檢疫,體檢和預防措施。對前款規定以外的乙類傳染病病人和病原攜帶者的密切接觸者,應當進行醫學檢查,並採取預防措施。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第四十九條,甲類傳染病疑似病人或者病原攜帶者的密切接觸者,經留驗排除是病人或者病原攜帶者後,留驗期間的工資福利待遇由所屬單位按出勤照發。

參照實施辦法的第五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在預防和治療傳染病的健康和衛生防疫機構應當在收到的報告疫情,立即進行嚴格的衛生處理被污染的地點患者的A類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

第五十一條的法律的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預防和治療傳染病的,衛生行政部門各級地方政府,當他們發現前所未有的傳染病的發生或傳染病已經宣布取消的狀態,立即採取措施,必要時向當地政府報告。

的實施辦法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預防和控制非傳染病第五十二條,爆發的傳染病疫區,當地政府應當根據傳染病控制的需要,健康、醫療、公安、工商、交通、水利、城建、農業、商業、民政、郵電、電台及電視部門應採取以下預防及控制措施:

(一)搶救或者隔離患者;

(二)加強對糞便的管理,清除垃圾和污物;

(三)加強對自來水等飲用水的管理,保護飲用水水源;

(四)消滅昆蟲、釘螺、嚙齒動物等傳染病媒介動物;

(五)加強對可能傳播傳染病活動的衛生管理;

(六)傳播預防疾病知識;

(七)組織對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染疫動物密切接觸者的檢疫檢查,並採取預防醫學和應急接種;

(八)提供預防、控制疫情所需的葯品、生物製品、消毒葯品和儀器;

(九)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供應。

熱點內容
篡改文件還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22 18:48:32 瀏覽:278
國有企業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 發布:2025-01-22 17:29:17 瀏覽:398
2017勞動法補貼 發布:2025-01-22 17:23:24 瀏覽:63
小學生道德發展 發布:2025-01-22 16:47:07 瀏覽:412
新婚姻法女方多少歲 發布:2025-01-22 16:47:07 瀏覽:909
刑法66條 發布:2025-01-22 16:20:00 瀏覽:677
共青團工作條例 發布:2025-01-22 15:53:24 瀏覽:418
九江法院位置 發布:2025-01-22 15:45:06 瀏覽:734
聯考法律碩士國家線 發布:2025-01-22 15:38:07 瀏覽:508
公司法電影 發布:2025-01-22 15:10:56 瀏覽: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