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條有法律效力嗎
A. 啥是定金有法律效力嗎
定金是在合同訂立或在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數額的金錢作為擔保的擔保方式,只有內簽訂容合同的定金才具有法律效力。商品房交易中的定金,是指當事人在合同訂立前或支付房款前,由購房者向開發商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規定: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實際操作中,定金的數額及比例由開發商制定,但繳納定金的比例一定不會超過總房款的20%。
還要提醒購房者,在簽認購書時,關於定金的詳細細則,比如,什麼情況下違約等,都要寫在認購書里。
法律法規參考來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規定: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
B. 已簽訂但沒交定金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1、除非房屋買賣契約約定了定金交付為合同的生效要件,否則,定金是否交付與合同是否生效沒有法律關系。
2、定金約定屬於從合同,而且,屬於實踐合同,如果沒有交付定金,只能根據合同主張違約責任,不適用定金罰則,即不能要求雙倍返還定金。
(2)定金條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合同表述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85條:
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1]第2條:
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意思表示一致的協議。
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注1、上述是關於合同的傳統界定,所關注的是合同的行為側面,現代的學說則傾向於從過程的側面把握合同,認為合同是一種從合同締結前的階段到履行完畢後的一個連續的過程。
注2、《合同法》中第43條關於合同締結過程中的保密義務規定和第42條的締結過失責任規定以及第92條關於合同終了後的義務規定等等如果藉助合同過程論則可以獲得較好的說明。
1.3《法國民法典》第1101條規定:
合同為一種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數人對於其他一人或數人負擔給付某物、作為或不作為的債務。
這是大陸法系關於合同的經典定義。
1.4《德國民法典》第305條規定:
以法律行為發生債的關系或改變債的關系的內容者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必須有當事人雙方之間的合同。
1.5美國《法律重述:合同》(第2版):
合同是一個允諾或一系列允諾,違反該允諾將由法律給予救濟;履行該允諾是法律所確認的義務。
C. 定金合同有什麼法律效力
主合同訂立之後,定金之效力主要有:(1)預先給付的效力。主合同履行時,根據明版示或默示之約定,定權金或轉化為預付款,即作為給付之一部分,或返還交付定金一方,但一般不發生利息返還的效力。(《擔保法》89條前半段);(2)定金罰則效力。定金作為擔保,是以定金罰則作為表現形式的。即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擔保法》89條後半段;(3)主合同因特殊事由(主要是不可歸責於雙方當事人之原因)而導致履行不能時,不適用定金罰則,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定金應返還之。《解釋》122條規定,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致使主合同不能履行的,不適用定金罰則。在這種情況下,定金合同之目的已無法實現,受定金方應返還定金。
D. 已簽訂但沒交定金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只要是不違反法律的合同就有法律效力,至於定金,它不合同的必備條款,根據需要,可以約定定金,也可以不約定定金,這個與合同的法律效力無關。
E. 這樣的定金收條 有沒有法律效力
沒有雙方簽字的東西肯定是存在問題的不具有法律效力,定金盡量還是直接轉給出賣方比較穩妥
F. 定金有怎樣的法律效力
定金是在合同訂立或在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數額的金錢作為擔保的擔保方式,只有簽訂合同回的定金答才具有法律效力。商品房交易中的定金,是指當事人在合同訂立前或支付房款前,由購房者向開發商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規定: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實際操作中,定金的數額及比例由開發商制定,但繳納定金的比例一定不會超過總房款的20%。
還要提醒購房者,在簽認購書時,關於定金的詳細細則,比如,什麼情況下違約等,都要寫在認購書里。
法律法規參考來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規定: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
G. 已簽訂但沒交定金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已簽來訂合同但沒交定金的自,合同是否有有法律效力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
1、如果在合同中沒有約定以交付定金為合同成立或生效條件的,則定金是否交付對合同的效力不產生影響,要根據合同本身的內容來判斷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如果在合同中約定以交付定金為合同成立或生效條件,給付定金的一方未支付定金,但主合同已經履行或者已經履行主要部分的,不影響主合同的成立或者生效。
3、如果在合同中約定以交付定金為合同成立或生效條件,給付定金的一方未支付定金,但主合同未全部履行或者未履行主要部分的,則主合同的不成立或者生效,沒有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百一十六條:當事人約定以交付定金作為主合同成立或者生效要件的,給付定金的一方未支付定金,但主合同已經履行或者已經履行主要部分的,不影響主合同的成立或者生效。
H. 每日說法:定金與訂金有什麼不同,法律效力如何
定金和訂金雖然讀音一樣,但卻有本質區別。
「定金」是指當事人約定由一方向對方給付的,作為債權擔保的一定數額的貨幣,它屬於一種法律上的擔保方式,目的在於促使債務人履行債務,保障債權人的債權得以實現。簽合同時,對定金必需以書面形式進行約定,同時還應約定定金的數額和交付期限。給付定金一方如果不履行債務,無權要求另一方返還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如果不履行債務,需向另一方雙倍返還債務。債務人履行債務後,依照約定,定金應抵作價款或者收回。
而「訂金」目前我國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它不具備定金所具有的擔保性質,可視為「預付款」,當合同不能履行時,除不可抗力外,應根據雙方當事人的過錯承擔違約責任。
特別提示:並不是所有的「定金」都不能退還。我國《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22條規定:不符合商品房銷售條件的,開發商不得銷售商品房也不得收取任何預訂款性質的費用。因此,如果商品房不符合銷售條件,而購房者已經交納了「定金」,那麼無論雙方是否約定「定金」退還事項,開發商都應無條件退還定金給購房者。此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條的規定,因不能歸責於當事人雙方的事由,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未能訂立的,出賣方也是應當返還定金的
I. 定金收據條有沒有法律效力,受法律ぢ
如果沒有簽訂書面協議,但實際交付了定金的,所出具的定金收據有法律效力,定版金擔保有效。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一十五條當事人約定以交付定金作為訂立主合同擔保的,給付定金的一方拒絕訂立主合同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拒絕訂立合同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