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八下法律效力

八下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0-12-23 23:05:45

㈠ 七八十歲的老人,頭腦清醒,說話在法律上有沒有法律效力

我感覺七八十歲的老人,即使是頭腦清醒說話在法律上也沒有法律效力的,因為老人到了七八十歲看似頭腦清醒,但是思維想法與年輕時不能比了。

㈡ 八十歲簽名還有法律效力嗎

本人簽字就有效

㈢ 八年級(1)班同學在學習《神聖的憲法》一課後,對一下幾個觀點進行了激烈的討論。觀點一:憲法是我國的

我同意第二個觀點。(1分)
⑴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內,這是因為:第一容,憲法規定了國家 生活的根本問題;第二,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第三,憲法的制定跟修改程序最為嚴格。認為憲法可以取代普通法律的觀點是錯誤的,因為普通法律是憲法內容的具體化,規定的是更加具體的某一方面的問題。(2分)
⑵憲法最高法律效力表現在:第一,憲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據和基礎;第二,普通法律不得與憲法相抵觸;第三,憲法是一切組織或個人的根本活動准則。憲法是母法,其他普通法律是子法。(2分)

㈣ 抵押的優點及法律效力是什麼

抵押是屬於融資擔保的一種手段。在擔保法和物權法中均有體現。
抵押權本身屬於擔保物權,是對世的權利。而一般債權是相對權,僅在合同雙方間有效。
在有抵押的情況下,貸款方的風險會得到相應降低,而融資方也可以憑借抵押獲得超出原本自身資信的貸款額,這是抵押對於借貸雙方的好處。
其實,現在的融資環境內,抵押已經擺脫原先單純的擔保手段的性質,而是成為一種輔助融資的工具或途徑。
至於抵押的法律效力問題,簡單的說,就一句話,適格的抵押下,抵押權人即貸款人,在借款人無力依約償還貸款的情況下,可以針對被抵押財產優先受償,這個有限權是排他的。
而新物權法對於老的擔保法在抵押效力的認定上作出了部分調整。主要是簽訂合同生效,辦理登記等公示手續後可以對抗善意第三人。當然,也有例外,不逐一描述。
引用物權法抵押權部分以供參考:
第十六章 抵押權

第一節 一般抵押權

第一百七十九條 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財產的佔有,將該財產抵押給債權人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該財產優先受償。

前款規定的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抵押人,債權人為抵押權人,提供擔保的財產為抵押財產。

第一百八十條 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有權處分的下列財產可以抵押:

(一)建築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

(二)建設用地使用權;

(三)以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

(四)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

(五)正在建造的建築物、船舶、航空器;

(六)交通運輸工具;

(七)法律、行政法規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財產。

抵押人可以將前款所列財產一並抵押。

第一百八十一條 經當事人書面協議,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業生產經營者可以將現有的以及將有的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抵押,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實現抵押權時的動產優先受償。

第一百八十二條 以建築物抵押的,該建築物佔用范圍內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一並抵押。以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的,該土地上的建築物一並抵押。

抵押人未依照前款規定一並抵押的,未抵押的財產視為一並抵押。

第一百八十三條 鄉鎮、村企業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得單獨抵押。以鄉鎮、村企業的廠房等建築物抵押的,其佔用范圍內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一並抵押。

第一百八十四條 下列財產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權;

(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但法律規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三)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和其他社會公益設施;

(四)所有權、使用權不明或者有爭議的財產;

(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監管的財產;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財產。

第一百八十五條 設立抵押權,當事人應當採取書面形式訂立抵押合同。

抵押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被擔保債權的種類和數額;

(二)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

(三)抵押財產的名稱、數量、質量、狀況、所在地、所有權歸屬或者使用權歸屬;

(四)擔保的范圍。

第一百八十六條 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前,不得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

第一百八十七條 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的財產或者第五項規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築物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登記。抵押權自登記時設立。

第一百八十八條 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條第一款第四項、第六項規定的財產或者第五項規定的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一百八十九條 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業生產經營者以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條規定的動產抵押的,應當向抵押人住所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條規定抵押的,不得對抗正常經營活動中已支付合理價款並取得抵押財產的買受人。

第一百九十條 訂立抵押合同前抵押財產已出租的,原租賃關系不受該抵押權的影響。抵押權設立後抵押財產出租的,該租賃關系不得對抗已登記的抵押權。

第一百九十一條 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第一百九十二條 抵押權不得與債權分離而單獨轉讓或者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債權轉讓的,擔保該債權的抵押權一並轉讓,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一百九十三條 抵押人的行為足以使抵押財產價值減少的,抵押權人有權要求抵押人停止其行為。抵押財產價值減少的,抵押權人有權要求恢復抵押財產的價值,或者提供與減少的價值相應的擔保。抵押人不恢復抵押財產的價值也不提供擔保的,抵押權人有權要求債務人提前清償債務。

第一百九十四條 抵押權人可以放棄抵押權或者抵押權的順位。抵押權人與抵押人可以協議變更抵押權順位以及被擔保的債權數額等內容,但抵押權的變更,未經其他抵押權人書面同意,不得對其他抵押權人產生不利影響。

債務人以自己的財產設定抵押,抵押權人放棄該抵押權、抵押權順位或者變更抵押權的,其他擔保人在抵押權人喪失優先受償權益的范圍內免除擔保責任,但其他擔保人承諾仍然提供擔保的除外。

第一百九十五條 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抵押權人可以與抵押人協議以抵押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協議損害其他債權人利益的,其他債權人可以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該協議。

抵押權人與抵押人未就抵押權實現方式達成協議的,抵押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抵押財產。

抵押財產折價或者變賣的,應當參照市場價格。

第一百九十六條 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條規定設定抵押的,抵押財產自下列情形之一發生時確定:

(一)債務履行期屆滿,債權未實現;

(二)抵押人被宣告破產或者被撤銷;

(三)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

(四)嚴重影響債權實現的其他情形。

第一百九十七條 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致使抵押財產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權人有權收取該抵押財產的天然孳息或者法定孳息,但抵押權人未通知應當清償法定孳息的義務人的除外。

前款規定的孳息應當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費用。

第一百九十八條 抵押財產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後,其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第一百九十九條 同一財產向兩個以上債權人抵押的,拍賣、變賣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依照下列規定清償:

(一)抵押權已登記的,按照登記的先後順序清償;順序相同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

(二)抵押權已登記的先於未登記的受償;

(三)抵押權未登記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

第二百條 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後,該土地上新增的建築物不屬於抵押財產。該建設用地使用權實現抵押權時,應當將該土地上新增的建築物與建設用地使用權一並處分,但新增建築物所得的價款,抵押權人無權優先受償。

第二百零一條 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的,或者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以鄉鎮、村企業的廠房等建築物佔用范圍內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一並抵押的,實現抵押權後,未經法定程序,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和土地用途。

第二百零二條 抵押權人應當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行使抵押權;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第二節 最高額抵押權

第二百零三條 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對一定期間內將要連續發生的債權提供擔保財產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抵押權人有權在最高債權額限度內就該擔保財產優先受償。

最高額抵押權設立前已經存在的債權,經當事人同意,可以轉入最高額抵押擔保的債權范圍。

第二百零四條 最高額抵押擔保的債權確定前,部分債權轉讓的,最高額抵押權不得轉讓,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二百零五條 最高額抵押擔保的債權確定前,抵押權人與抵押人可以通過協議變更債權確定的期間、債權范圍以及最高債權額,但變更的內容不得對其他抵押權人產生不利影響。

第二百零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抵押權人的債權確定:

(一)約定的債權確定期間屆滿;

(二)沒有約定債權確定期間或者約定不明確,抵押權人或者抵押人自最高額抵押權設立之日起滿二年後請求確定債權;

(三)新的債權不可能發生;

(四)抵押財產被查封、扣押;

(五)債務人、抵押人被宣告破產或者被撤銷;

(六)法律規定債權確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百零七條 最高額抵押權除適用本節規定外,適用本章第一節一般抵押權的規定。

㈤ 《房屋登記辦法》第八十一條中的「行政機關發生法律效力的文件」包括哪些,怎麼取得這樣的文件

行政機關發抄生法律效力的襲文件有很多,例如行政處理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復議決定書,當事人沒有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起訴,就發生法律效力。你如果想獲得這樣的文件,就必須通過向行政機關申請、舉報等形式作出一定的行為,行政機關作出相應的處理。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㈥ 初二下學期政治憲法為什麼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因為憲法所規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是國家立法活動的基礎,因此,它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我國憲法明確規定,「本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現在:
第一,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據。1999年憲法修正案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而依憲治國的內在要求是憲法至上。這就意味著憲法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具有至高的法律地位。同時,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市場經濟需要統一的市場規則,更需要統一的法律制度。保持法制統一,首先要保持法律體系內部的和諧統一。統一到哪裡?統一到憲法。憲法所確立的原則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憲法與法律的這種關系,通常被稱為「母法」與「子法」的關系,即:憲法為母法,法律為子法。
第二,憲法與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第五條第三款規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憲法在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權威,法律、行政法規的內容和精神都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規定相抵觸、相違背,否則,就會因違憲而無效。
第三,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准則。憲法第五條第四款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㈦ 八部委下達的通知 有法律效力嗎

屬於行政依據,也可以成為判案的依據(即法律法效力)。

㈧ 中國採用北京東八區的區時是誰規定的具有法律效力嗎

沒有法律效力,你可以按舊時標准時間,但會很難受

北京時間,又名中國標准時間,是中國的標准時間。在時區劃分上,屬東八區,比協調世界時早8小時,記為UTC+8,與香港時間、澳門時間、台北時間及新加坡時間相同。當格林威治時間為凌晨0:00時,中國標准時間剛好為上午8:00。

北京時間其實並不是北京市的地方平太陽時間(東經116.4°),而是東經120°的地方平太陽時間,二者相差16分鍾左右[1]。北京時間甚至都不是在北京確定的,而是由位於中國版圖幾何中心位置陝西臨潼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的9台銫原子鍾和2台氫原子鍾組通過精密比對和計算實現報時,並通過衛星與世界各國授時部門進行實時比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的兩三年內,全國各地所用的時間比較混亂。根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地球物理所1952年編撰出版的《天地年冊》,截止到1952年年底,全國至少在理論上仍然實行五時區的舊制,甚至連時區名稱都照舊。在該書「時政」一章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藏時區、隴蜀時區、中原時區被分別列入世界標准時區的東六、東七和東八時區,就表明了這一點。在這期間,出現了北京時間。

[編輯] 北京時間的出現1950年後的短短幾個月內,除新疆、西藏外,全國各地都採用北京時間為統一的時間標准。值得指出的是,初期使用的「北京時間」不是我們今天理解的北京時間,也就是說它不是標准時,甚至不是北京地方的平太陽時,而是北京地方的視太陽時。[9]

北京時間的出現,最早很可能只是因廣播報時的急需而產生。作為大眾化的民用時的一種稱謂,其初期的含義是模糊的,隨著無線電廣播報時系統的高效傳遞,全社會幾乎都毫無保留地接納了北京時間這一概念。但北京時間作為一個重要的時間計量概念,未經科學的嚴格界定,缺乏嚴謹的科學內涵,學術界並不認同。而且,北京時間作為民用標准時間的制度,也未經國家正式規定,中國《天文年歷》迄今從未使用過「北京時間」一詞,只是在1954年年歷中才第一次使用「北京標准時」這一名稱,並說明:「我國舊分中原、隴蜀、新藏、昆侖、長白五個時區,解放以後,全國除新疆、西藏外,都都暫用東經120度標准時,即東八標准時區的時間」:這一說明,標志著北京時間一詞所反映的時間概念,已經由北京地方的視太陽時直接過渡到了北京標准時。

19世紀中期至1997年、1999年,香港和澳門分別為英國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雖然港澳主權先後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根據「一國兩制」政策,港澳兩個特別行政區各自維持自己的時區政策。由於港澳地理位置都在東八區,港澳的時區在事實上與中國大陸和台灣相同。

㈨ 勞社頒發【1999】8號文是法律法規,那粵勞社【2000】200號是否屬於法律法規是否有法律效力

粵勞社【2000】200號是否屬於法律法規?
屬於地方性法規

是否有法律效力?
有法律效力,效力范圍僅在廣東省境內有效

熱點內容
2016商法答案 發布:2025-02-05 22:24:37 瀏覽:897
對教師宣傳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5 22:23:04 瀏覽:81
法院的業務庭 發布:2025-02-05 20:06:51 瀏覽:974
黃驊司法輔警 發布:2025-02-05 19:26:40 瀏覽:910
怎樣用物理方法治晚上打呼 發布:2025-02-05 19:07:27 瀏覽:407
刑事司法學英文 發布:2025-02-05 17:37:59 瀏覽:903
城陽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2-05 17:37:47 瀏覽:250
法院杜雲發 發布:2025-02-05 16:57:31 瀏覽:449
這得問候南京那位法官 發布:2025-02-05 16:30:58 瀏覽:497
保安法律知識培訓ppt 發布:2025-02-05 16:22:37 瀏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