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事故車的法律責任

事故車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0-12-23 23:06:28

A. 貨車超載造成交通事故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具體要看事故認定書確定雙方責任。超載造成事故罪行加重。致人重傷或死亡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對於交通肇事中的歸責原則來說,屬於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超過責任限額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採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關於交通事故責任原則的確定,符合各國侵錯推定責任原則。即推定行為人是有過錯的但行為人如果能夠證明自己不存在過錯的就不承擔責任。該案件中,車子已經超載,是罪行加重情節。

(1)事故車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一、貨車超載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影響

當事人的責任是指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履行行政管理職責時所認定的責任,實際上是指當事人的行為是否構成交通違章、是否構成過錯,以及當事人行為對交通事故形成的影響力的大小。因此,車輛超載是會影響事故責任認定。

(一)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製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並送達當事人。

(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三)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經過調查後,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二、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1)全部責任和無責任

完全由當事人中一方違章造成的事故,由違章者負全部責任,而與事故無直接因果關系的另一方無責任。如某司機由於醉酒開車突然把車開入左側,把正常騎自行車行駛的某學生撞倒。被撞人員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這起事故就是完全由於駕駛員一方的違章行為造成的,因此該司機應負全部責任,而被撞人由於無違章行為而無責任。

(2)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

主要因一方違章,另一方或第三方也有違章行為造成的事故,主要違章者要負主要責任,另一方或第三方負次要責任。

如某地的一起交通事故,一女學生騎自行車由北向南行駛,在百貨大樓轉盤處騎入快車道,與某司機駕駛的由東向西行駛的解放牌掛斗車相刮,汽車從女學生胸部軋過,經搶救無效死亡。

在這起事故中,女學生騎自行車侵佔快車道,避讓措施不當,應負主要責任。司機開車不注意觀察,負有次要責任。

(3)同等責任

造成交通事故的各方當事人均有違章行為,情節相當,各方負同等責任。如某物資運輸公司的司機陳某,駕駛大貨車以五、六十公里的速度從北向南行駛。行至這條公路19公里處時,在陳前方六、七十米處,某單位司機張某駕駛130貨車,以60多公里的時速相對駛來。

陳某不顧會車危險,仍然強行超越車前右側一行駛馬車,結果在兩車接近時,雙方司機驚慌失措,加之車速快,躲讓不及,造成兩車相撞,130貨車被撞後栽入旁溝內。這起事故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但由於兩車司機忽視交通安全,違反交通法規,釀成災禍,理所當然地應負同等責任。

三、超載的處罰

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條規定:公路客運車輛載客超過額定乘員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罰款;超過額定乘員20%或者違反規定載貨的,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

貨運機動車超過核定載質量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超過核定載質量30%或者違反規定載客的,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有前兩款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扣留機動車至違法狀態消除。

運輸單位的車輛有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情形,經處罰不改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B. 開報廢車上路造成事故應該負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謝謝~!~!

根據法律規定,交通事故發生後,交警部門應該做出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
.事故雙方根據責任大小承擔相應
民事責任
,後果嚴重的承擔刑事責任。

C. 未過戶車輛發生交通事故,但是有買賣協議,原車主是否承擔責任其法律依據有哪些

不需要承擔責任。

根據《關於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原車主是否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的復函》

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因車輛已經交付,原車主既不能支配該車的營運,也不能從該車的營運中獲得利益,故原車主不應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但是,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的行為,違反有關行政管理法規的,應受其規定的調整。

上述法律條文所規范的情形,當事人之間已經以買賣等方式轉讓交付機動車但未辦理所有權轉移登記,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後,將機動車的實際所有人即受讓人定認為損害賠償責任的主體,名義所有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主要基於以下考慮:首先,就判斷機動車保有人的二元標准——運行支配與運行利益而言,機動車一旦交付給買受人或受贈人,該機動車的運行支配以及運行利益皆已歸於後者,原所有人盡管在機動車登記上仍是名義上的所有人,但顯然已經不對該機動車享有運行利益,也不能夠進行運行支配了,再讓其承擔責任也有失公允。

其次,目前我國的法律、法規並未明確以過戶登記作為機動車所有權轉移的生效要件。因此,機動車所有權轉讓以交付作為生效要件。既然如此,只要機動車已經交付,受贈人即為機動車的所有人,其造成他人損害時,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承擔責任。

(3)事故車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五十條 當事人之間已經以買賣等方式轉讓並交付機動車但未辦理所有權轉移登記,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受讓人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一條 以買賣等方式轉讓拼裝或者已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由轉讓人和受讓人承擔連帶責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D. 借車撞死人,車主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車與老婆概不外借!這句話看似玩笑的話,其中包括著機智。當有朋友向自己借車時,直接拒絕有失對方臉面,以這種詼諧幽默的語言婉轉拒絕對方,又不得罪人,妙!車主不願意將車輛出借,除了怕車被弄臟、弄壞以外,最主要的是怕出了交通事故,自己也得跟著麻煩。「四哥有法」想要告訴大家的是:借出去的車出了交通事故,車主不承擔責任是原則,承擔責任是例外。

三、車主承擔什麼責任?

對於超出交強險限額的損失,應視出借人即車輛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無過錯來分擔。如果出借人有過錯,則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例如出借人明知肇事者無駕駛資格而借車,再如出借人明知肇事者飲酒而借車,又如出借人明知肇事者超載而借車。這種情況無法列舉窮盡,應依據個案的具體情況而定,有時生活細節也可能成為判斷是否有過錯的依據。如果出借人沒有過錯,依一般人的注意義務未發現肇事者存在可能引發交通事故的情況,則出借人不承擔賠償責任,由肇事者自行承擔。

E. 高速事故車撞死人如何判定法律責任

高速公路撞死違章行人,行人承擔主要責任的,至於工作人員(保潔工),他是否違章和你當時是否在正常行駛道行駛...需要事故認定...一般不會追究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2016商法答案 發布:2025-02-05 22:24:37 瀏覽:897
對教師宣傳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5 22:23:04 瀏覽:81
法院的業務庭 發布:2025-02-05 20:06:51 瀏覽:974
黃驊司法輔警 發布:2025-02-05 19:26:40 瀏覽:910
怎樣用物理方法治晚上打呼 發布:2025-02-05 19:07:27 瀏覽:407
刑事司法學英文 發布:2025-02-05 17:37:59 瀏覽:903
城陽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2-05 17:37:47 瀏覽:250
法院杜雲發 發布:2025-02-05 16:57:31 瀏覽:449
這得問候南京那位法官 發布:2025-02-05 16:30:58 瀏覽:497
保安法律知識培訓ppt 發布:2025-02-05 16:22:37 瀏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