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票的法律效力
『壹』 發票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票的主要作用及法律效力體現以下方面:
1、發票是記錄經營活動的一種原始證明。由於發票上載明的經濟事項較為完整,既有填制單位印章,又有經辦人簽章,還有監制機關、字軌號碼、發票代碼等,具有法律證明效力。它為工商部門檢查經濟合同,處理合同糾紛,法院裁定民事訴訟,消費者向銷貨方要求調換、退貨、修理商品,公安機關核發車船牌照,保險公司理賠等,提供了重要依據。所以消費者個人養成主動索取發票的習慣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保障。
2、發票是加強財務會計管理,保護國家財產安全的重要手段。發票是會計核算的原始憑證,正確地填制發票是正確地進行會計核算的基礎。只有填制合法、真實的發票,會計核算資料才會真實可信,會計核算質量才有可靠的保證,提供的會計信息才會准確、完整。
3、發票是稅務稽查的重要依據。發票一經開具,票面上便載明徵稅對象的名稱、數量、金額,為計稅基數提供了原始可靠的依據;發票還為計算應稅所得額、應稅財產提供必備資料。離開了發票,要准確計算應納稅額是不可能的,所以稅務稽查往往從發票檢查入手。
4、發票是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工具。發票具有證明作用,在一定條件下又有合同的性質。多年來的實踐證明,各類發票違法行為,不僅與偷稅騙稅有關,還與社會秩序的諸多方面,如投機倒把、貪污受賄、走私販私等案件關系甚大。發票這一道防線一松,將為經濟領域的違法犯罪打開方便之門。所以,管好發票,不僅是稅務機關自身的責任,也是整個社會的工作。
綜上所述,發票是有法律效力的。
『貳』 合同書和發票的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能夠與原件相核對的復印件具有證據效力。無法與原件核對的復印件,版且無其他證權據佐證的,由法院根據具體案情確定其證明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一十一條 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規定的提交書證原件確有困難,包括下列情形:
(一)書證原件遺失、滅失或者毀損的;
(二)原件在對方當事人控制之下,經合法通知提交而拒不提交的;
(三)原件在他人控制之下,而其有權不提交的;
(四)原件因篇幅或者體積過大而不便提交的;
(五)承擔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通過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或者其他方式無法獲得書證原件的。
前款規定情形,人民法院應當結合其他證據和案件具體情況,審查判斷書證復製品等能否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叄』 發票和收據有什麼法律上的效應不同
1、發票與收據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只是公司不開發票,偷逃稅收 2、如可以證明事實,當然皆有法律效力。當然作為消費者,可索要發票,這是你的權利。只要不是假發票就是證據。 發票屬於正規報銷憑證,收據不可以做為報銷憑證,財務不收! 從會計角度講,不能入賬充當費用。 發票要比收據好的多,可以作為你消費得依據,在哪都說的通,也可以入賬走費用,或是抵扣。 現在買東西或賣東西的時候大多數都存在開發票的價格和不開發票的價格一說,弄得人也不知道要不要好,不知你是因此而產生的問題嗎?要不要發票就看你本人或是您公司需要了。 如果不存在以上兩種價格,那乾脆就要發票,最起碼還支持一下國家政策,還可以刮一下獎,萬一中個獎啥的,呵呵! 如果存在以上兩種價格: 公司買東西(或是服務),首先看一下是什麼發票,如果公司可以做抵扣用就要發票。如果只是充當費用,首先看公司費用缺不缺,如果缺不多就不要,可以從不存在以上兩種價格的地方補回來(例如:計程車票、停車費、過路過橋費等等);如果很多就要發票。賣東西(或提供服務)也沒什麼好說的,一般顧客是上帝,都要遵從對方意思,沒什麼主動權。你們也可以給客戶用兩種價格來降低公司稅額。到時候對方要不要發票也就根據自己情況了。 發票是指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勞務和其他經營活動中,開具、收取的收付憑證。由稅務機關統一印製、發放和管理,納稅人根據經營范圍向稅務機關領購相關發票。發票最主要的作用有兩個:一是經營活動的原始憑證,這既是買方的支出證明,同時也是賣方收入證明,是單位和個人生產經營會計核算的重要憑證。二是買方維權的合法憑證,萬一質量有問題時,就可以索賠。 收據僅適用於與經營無關的往來款項的憑證。目前正規的收據有兩種,一是稅務部門監制的收據,二是財政部門監制的收據。如果要進入成本費用的,必須是發票!
『肆』 用列印機列印的紙質發票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1、發票就是列印機列印的
2、關鍵看列印的發票是不是稅務局的發票紙
3、是否具備法律效力這個分兩個方面講,從合同上講證明事實合同關系,有效力,從稅務來講,是否能抵稅等是需要稅務的標准發票
『伍』 電子發票具有法律效力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2015年11月,《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推行通過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開具的增值稅電子普通回發票有關問答題的公告》表示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的開票方和受票方需要紙質發票的,可以自行列印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的版式文件,其法律效力、基本用途、基本使用規定等與稅務機關監制的增值稅普通發票相同。
『陸』 請問收據具有法律效力嗎它與發票的區別是什麼
收據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借款時一定要打借條,不能用收條來代替。
收據與發票的區別主要有以下三點:
1.定義不同:收據是資金流交割的憑據,同納稅不直接相關。發票是業務流交割的憑據,同納稅直接相關。
2.會計記錄不同:收據收取的款項只能是往來款項,收據所收支款項不能作為成本、費用或收入,只能作為收取往來款項的憑證,而發票不但是收支款項的憑證,而且憑發票所收支的款項可以做為成本、費用或收入,也就是說發票是發生的成本、費用或收入的原始憑證。
3.憑據不同:發票只能證明業務發生了,不能證明款項是否收付,可以作為報銷的憑證,列入成本費用;而收據是收付款憑證,僅僅能夠證明發生的現金關系,而無法列入成本費用。
(6)發票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案例:
黃某向何甲、何乙和盧某供應乳膠,並於2006年12月11日向黃某出具欠條一張,確認欠黃某貨款63590元。此後,黃某又向何甲、何乙和盧某供應了價值4900元的乳膠,兩筆貨款共計68490元。
何甲、何乙和盧某對欠條真實性及其又收取黃某價值4900元乳膠的事實均予確認,但辯稱欠條是在2006年12月11日上午出具,當天下午三人即清償了30890元,並提交了由黃某出具的收據一份。該收據載明黃某已收取貨款30890元,出具時間與欠條形成時間為同一天。
黃某對收據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稱該筆款項系其與何甲、何乙和盧某另外一筆貨物交易的貨款,當天上午,其收取了該筆貨款並出具了收據。當天下午,雙方經結算,何甲、何乙和盧某在清償30890元貨款後仍欠63590元。何甲、何乙和盧某出具的欠條即屬對該欠款金額的確認。
一審判決:何甲、何乙和盧某應向黃某清償欠條上載明的欠款金額63590元及其新收的貨物價款4900元,合計68490元。何甲、何乙和盧某不服該判決,提起上訴。
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何甲、何乙和盧某辯稱其已部分清償欠條所載欠款金額,則應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因其不能舉證證明,故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後果。遂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柒』 電子發票能列印么 有法律效力么
電子發票可以列印,具有法律效力。電子發票突破了傳統紙質發票的概念,版採取電子簽章實權現發票簽名、電子蓋章,實現電子發票唯一性、不可抵賴性、防篡改;通過數字媒體形式傳送與保存發票內容,可通過網路、移動通信等方式傳送給接收方。
電子發票的法律效力、基本用途、基本使用規定等與稅務機關監制的增值稅普通發票相同。消費者可用於維權或報銷。
(7)發票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2016年初,財政部、國家檔案局聯合公布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中已明確了電子會計檔案的法律地位,只要滿足該辦法規定的條件,電子發票的開票方或受票方,可僅以電子形式對發票進行歸檔保存。開票方或受票方需要紙質發票的,可以自行列印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的版式文件。
開票人和受票人可以自選紙張列印(彩色、黑白均可)電子發票的版式文件,其法律效力、基本用途、基本使用規定等與稅務機關監制的增值稅普通發票相同。
『捌』 普通稅務發票和增值稅發票都有法律效力嗎
當然都有法律效力。增值稅發票主要是用來給一般納稅人抵扣增值稅的銷項稅。你個人購買只要拿到的是正規發票,兩者對你來說沒區別。
『玖』 發票簽收回執,有法律效力嗎
回執的含義是明確收到了什麼物品或者資料,那發票回執的含義就是明確收到了發票的原件,是對這個客觀事實進行的明確自認,形成了法律事實,當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