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食品安全法的法律效力

食品安全法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0-12-24 00:34:01

① 違反《食品安全法》要負哪些法律責任

食品安全法 -法律適用和法律責任
1、正確把握食品安全法與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關系。
食品安全法確立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的基本原則、基本體制制度,對於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具有指導和規范作用,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基本精神應當與食品安全法相一致。如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是規范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專門性法律。在農產品生產加工領域,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有明確規定的,適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沒有規定的,應當適用食品安全法。又如產品質量法,是規范和加強對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明確產品質量責任的一般法。食品安全法則是規范食品安全的特別法。根據特別法優於一般法的原則,食品的安全監管應當適用食品安全法。關於乳品、轉基因食品、生豬屠宰、酒類等食品安全管理,法律和法規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食品安全法。
2、正確把握綜合協調與分段監管的關系。
食品安全監管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綜合協調和分段監管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一方面,沒有強有力的綜合協調,部門監管缺乏聯動,就難以形成監管合力,具體監管中會出現缺位、錯位和越位,容易埋下安全隱患。綜合協調部門應當按照食品安全法賦予的六大職責,結合各環節監管實際,從制度上確保食品安全工作的連續性和統一性,使各部門形成合力,不斷鞏固食品安全工作成果。另一方面,沒有職責分明的分段監管,就不能適應食品安全監管鏈條長、監管資源多的監管特點,不能有效調動各部門的積極性,也難以形成應對諸多復雜問題的合力,容易造成監管不力。因此,各監管部門既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的分工要求,明確職責,理清思路,加強職責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又要在綜合部門的統一協調下,發揮各自監管優勢,為保障食品安全的共同目標而努力。
3、正確把握地方政府負總責與監管部門各負其責的關系。
食品安全法確立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食品安全統一負責的制度,目的是強化地方政府屬地責任,加強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領導,克服地方保護對食品安全監管的干擾。縣級以上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依法行使職權,承擔責任,是為了強調各自監管職能,建立健全權責一致的職責體系。地方政府負總責和監管部門各負其責是高度統一、相輔相成的關系,它要求各級政府必須把食品安全作為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支持監管部門正確履行職責,創造良好的執法環境;也要求各監管部門恪盡職守,密切配合,責任到位,相互銜接,形成完整的監管鏈和責任追究體系。
4、正確把握食品生產經營者第一責任人與政府行政監管問責的關系。
食品安全法明確了食品生產經營者作為保證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法定義務,更加嚴格地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行為,促使食品生產者依據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在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中重質量、重服務、重信譽、重自律,對社會和公眾負責,保證食品安全,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這一制度與政府行政監管問責制度並行不悖,共同形成一個科學合理、層次分明的完整的法律責任體系,為追究食品安全責任和補償食品安全問題受害當事人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② 《食品安全法》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食品安全法》的制定依據是「為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符合公民的憲法權利;再則,從法律的根本屬性看,憲法是母法,故而,憲法是《食品安全法》的法律依據。

③ 《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的含義是

食品,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
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預包裝食品,指預先定量包裝或者製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
食品添加劑,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
用於食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指包裝、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用的紙、竹、木、金屬、搪瓷、陶瓷、塑料、橡膠、天然纖維、化學纖維、玻璃等製品和直接接觸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的塗料。
用於食品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指在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生產、流通、使用過程中直接接觸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的機械、管道、傳送帶、容器、用具、餐具等。
用於食品的洗滌劑、消毒劑,指直接用於洗滌或者消毒食品、餐飲具以及直接接觸食品的工具、設備或者食品包裝材料和容器的物質。
保質期,指預包裝食品在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進入人體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後出現的急性、亞急性疾病。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於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不好意思,我想問一下,您問這個是??

④ 違反食品安全法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食品安全法》中涉及行為人構成犯罪承擔刑事責任的條款如下:

第三十九條 第二款: 違反本法規定,生產經營不符合衛生標准和食品,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或者在生產經營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一條 衛生行政部門違反本法規定,對不符合條件的生產經營者發放衛生許可證的,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收受賄賂,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二條 食品衛生監督管理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營私舞弊、造成重大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十三條 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食品衛生監督管理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食品安全法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是為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2009年2月28日發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四條制定食品安全標准,應當以保障公眾身體健康為宗旨,做到科學合理、安全可靠。

第二十五條食品安全標準是強制執行的標准。除食品安全標准外,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強制性標准。

第二十六條食品安全標准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限量規定;

(二)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范圍、用量;

(三)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的營養成分要求。

(四)對與衛生、營養等食品安全要求有關的標簽、標志、說明書的要求。

(五)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的衛生要求。

⑤ 食品安全法的目的和意義

目的和意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條為了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

1、是維護社會穩定。

《食品安全法》建立和完善統一協調、權責明晰食品安全的監管體系,建立以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為基礎的監管制度,提高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整體水平,進一步保障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利維護社會穩定。

2、是促進經濟發展。

《食品安全法》堅持預防為主,有針對性地確定食品的生產、銷售各個環節有關制度,並打擊違法行為,雙管齊下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者行為,重塑市場信心,有利於促進經濟發展。

3、是提高國民身心健康水平。

食品安全是身心健康的基礎,《食品安全法》完整覆蓋食品生產、流通各個環節,為營造良好消費環境創造條件。

(5)食品安全法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法》的法律責任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法規定,生產經營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責令停止生產經營;

銷毀導致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1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

違反本法規定,生產經營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或者在生產經營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⑥ 食品安全法屬於什麼類型的法律

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8年發布的《中國的法制建設》白皮書附錄文件,中國現行有效法律分類目錄之規定《食品衛生法》屬於行政法范疇

⑦ 比較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經營管理的規定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是法律
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經營管理的規定是規章
前者法律效力比後者高。
立法法》第79條規定:「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⑧ 《食品安全法》法律責任的類型有哪些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第一款規定:「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第98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由此可見,違法《食品安全法》規定,違法者應當承擔的責任可能包括賠償責任和刑事責任,賠償責任又分為民事賠償責任和行政賠償責任。
例如:明知食品有安全問題還在銷售,造成嚴重後果的,屬於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並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判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嚴重後果的,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供參考。

⑨ 食品安全法的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頒布實施,對規范食品生產經營活動,防範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強化食品安全監管,落實食品安全責任,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一)食品安全法的實施是保障食品安全,保證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通過實施食品安全法,建立以食品安全標准為基礎的科學管理制度,理順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明確各監管部門的職責,確立食品生產經營者是保證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法定義務,可以從法律制度上更好地解決我國當前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防止、控制和消除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預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發生,從而切實保障食品安全,保證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食品安全法的實施是促進我國食品工業和食品貿易發展的需要。通過實施食品安全法,可以更加嚴格地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行為,促使食品生產者依據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在食品生產經營活功中重質量、重服務、重信譽、重自律,對社會和公眾負責,以良好的質量、可靠的信譽推動食品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市場不斷發展,從而極大地促進我國食品行業的發展。同時通過制定食品安全法,可以樹立我國重視和保障食品安全的良好國際形象,有利於推動我國對外食品貿易的發展。
(三)食品安全法的實施是加強社會領域立法,完善我國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需要。實施食品安全法在法律框架內解決食品安全問題,著眼於以人為本、關注民生,保障權利、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是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需要。同時,在現行的食品衛生法的基礎上制定內容更加全面的食品安全法,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業法、動物防疫法、產品質量法、進出口商品檢驗法、農葯管理條例、獸葯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相配套,有利於進一步完善我國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⑩ 食品安全法中規定了什麼行政責任

1.重大食品安全復事故責任。制

作為食品監管體系中不可或缺的政府部門,其應當積極履行相關職責,對食品安全的保障起到積極作用,而一旦政府部門違反了法律規定,也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中未履行職責,本行政區域出現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降級、撤職或者開除的處分。

2.行政首長的責任。

食品安全法的另一創新,在於開創了各級行政首長的引咎辭職制度。該法規定,縣級以上衛生行政、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不履行本法規定的職責或者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或者降級的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撤職或者開除的處分;其主要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

熱點內容
讓法治成為全民的信仰 發布:2025-02-06 00:55:22 瀏覽:695
我怎麼看新的勞動法 發布:2025-02-06 00:55:14 瀏覽:668
行政法和經濟法的區別 發布:2025-02-06 00:54:32 瀏覽:905
初級會計經濟法模擬題 發布:2025-02-06 00:40:59 瀏覽:822
海商法調整的船舶 發布:2025-02-06 00:40:22 瀏覽:638
刑法終審權 發布:2025-02-06 00:36:28 瀏覽:312
醫院執行勞動法情況 發布:2025-02-05 23:48:01 瀏覽:782
道德的歸宿 發布:2025-02-05 23:12:09 瀏覽:513
三部民法典 發布:2025-02-05 23:07:01 瀏覽:263
2016商法答案 發布:2025-02-05 22:24:37 瀏覽: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