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簽名法律效力
1. 業主聯名簽字有法律效果嗎
法律分析:有,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證人證言要真實,同時要獨立,只有能夠證明案件的真實情況的獨立的證人證言才有法律效力,另外各個證人對事件的感知程度,文化水平,社會閱歷等均決定了證言的效力,所以群眾聯名的證據,只是一個材料,需要法院認真的核對,需要當事人指證。未經出庭當庭質證的證據,不得作為判案的依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2. 簽字與簽名的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簽名是不承擔責任的,如作者的售書簽名、歌星為歌迷的簽名等。 簽字則是必須承擔責任的,如在合同書、起訴狀上的簽字等。 有經驗的簽名者往往是把所簽的名隨意寫得很大,大到填滿整頁紙,意在防止被人填上其他內容。簽字則必須簽在固定的格式上的指定位置。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特定形式的,應當採用特定形式。
3. 簽名真的具有法律效力嗎
簽字當然具有法律效力了,當然需要旁證,比如他的其他手寫文字證據,以便用作回筆跡鑒定。國答外簽字的效力是很大的,簽章沒有國內那麼重要。
至於指紋,那也不見得是本人的真是意志表達,比如摁著他的手,比如把手紙剁下來之類的,所以任何署名方式都有缺陷,不可能求全責備。
4. 和業主簽裝修協議具有法律效力責任
這是裝修合同。
適用於合同法。
當然具有法律效力了。
如果違法其中的合同條款,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5. 業主簽名超2/3的公約有法律效率嗎
我國小區內業主可以通過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實行業主自治,對小區公共事務進行管理。小區業主達成共識的自治規約,在小區內部對全體業主具有約束力。當然這種自治規約應該通過召開業主大會進行表決,由住戶面積總數超過三分之二的業主同意後即可產生效力。一定要注意程序的合法性問題。
6. 物業偽造業主簽名應該負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他偽造他的,不過給業主帶來任何損失。這屬於民事無權代理,若物業造假欺詐數額巨大可能被追究刑責。
7. 業主代表簽訂協議對於認可的可以參照執行嗎
如果是代表全部業主,並且其他業主也知情的情況下可以執行,但是如果有私自簽訂行為那麼就不算數,
最近幾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商品房買賣中的問題日益突出,在這些糾紛中,也包括一些集團訴訟或群體爭議。這類糾紛中,經常有眾多業主聯名推舉3人以上的人作為業主代表,由業主代表與開發商交涉。然而在最近的某個樓盤所發生的糾紛中,業主代表中的極少數人違背業主們的意志,在其他業主代表不知情的情況下,與開發商達成私下交易,「出賣」業主利益。因此,本律師認為有必要在此給業主們提個醒兒,希望業主們在推選代表時,不要將這類的人物推選出來,並明確「代理」、「共同代理」、「代言」之間的關系。 《民法通則》規定,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范圍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為民事法律行為,所產生的法律後果直接歸屬於被代理人。 而共同代理是指代理人為2人或2人以上,同時代理被代理人處理同一委託事項。其特徵為:1、代理人應為2人或2人以上;2、共同代理人共同享有並行使一個代理權;3、共同代理人同時代理被代理人處理同一法律事務或同時為同一民事法律行為。其中,共同代理人的意思表示應當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應認定為可撤消的民事行為,相對人可據此請求損害賠償。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通知第79條規定:「數個委託代理人共同行使代理權的,如果其中一人或者數人未與其他委託代理人協商,所實施的行為侵害被代理人權益的,由實施行為的委託代理人承擔民事責任。」 而代言人是指被委託人接受委託人的委託,向第三人代為表述、轉達委託人的意願和決定,其作用一般為傳達委託人的意思表示,並無《民法通則》規定的代理人的其他許可權,也不發生法定的代理後果。 有鑒於此,下面提出幾條建議供業主們參考: 明確業主代表的身份只是業主們的「代言人」,非代理人。其職責僅限於開發商之間的溝通、轉達業主意見,或按照業主們擬訂好的具體意見與開發商進行談判,以促成業主們意志的實現。 2、如果業主們向業主代表們出具授權委託書(業主代表3人以上),應明確是共同代理且業主們應在授權委託書上明確「只有全體業主代表共同的意思表示所做出的決定或談判結果才對業主們有約束力。」 3、如果授權委託不是共同代理形式,應明確「只有業主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多數」或「業主代表半數以上多數」簽字同意,才對業主們發生法律效力。 但是,這三點只是防患於未然,如果已經發生本文開頭所述的情況怎麼辦?這就要從授權委託書的具體內容上來加以認定,主要考慮這些業主委員的行為是否有越權代理的情況?其身份是「代言人」的身份還是「代理人」的身份?是否存在與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情況等?是否應認定為共同代理?只要有這些情況,這些業主代表的行為就是無效的,就對業主們不發生法律效力
8. 物業偽造業主簽字犯法嗎
法律分析:物業偽造業主簽字犯法,偽造他人簽名構成詐騙罪,如果以此製造偽證,則構成偽證罪,如果用以偽造政府公文,情節將更為嚴重。簽名具有法律效力,偽造簽字是要負法律責任的。但是僅僅偽造簽名並不當然構成刑事犯罪,還需要結合偽造後的具體行為,社會危害性,危害後果等綜合判斷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種犯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9. 業主公約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有法律效力。(一) 地域效力。業主公約的地域效力是整個物業管理區域,包括業主物業的專有部分、共有部分、共有設備設施等,具體應以城市房地產登記部門登記的四至界限為准。 由於在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物業共有部位、共有設備設施等在構造和權利歸屬上的整體性,為了保障廣大業主的民主意志能夠得到統一的體現,法律規定一個物業 管理區域內只能成立一個業主大會組織,因此業主公約只對物業管理區域以內的人的行為發生效力,包括居住區、大廈區、工業區等。因此,很難對物業管理區域作 一個統一並且具體的規定,為了便於各地針對具體的情況進行管理,物業管理區域的具體劃分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但是,目前很少有地方出 台詳細專門的物業管理區域劃分辦法,造成事實上的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多家管理問題,我們應該注意。
(二)對人的效力。由於業主公約必須經過物業管理區域內業主簽字承諾,因此業主公約的效力范圍當然涉及全體業主。在這里,有如下幾點值得說明:
1、業主公約對業主的效力僅限於業主進行的有關物業管理的行為,對其他行為沒有效力。如業主出租自有物業,應受業主公約的約束,但業主出租自己的其他物品,則不受業主公約的約束。
2、 業主公約對非業主物業使用人也發生法律效力。非業主物業使用人一般指物業的承租人、借用人、代管人、典用人等實際使用物業的人,由於業主公約的一項核心的 內容是規范對物業的使用秩序,而非業主使用人基於其實際的物業的使用,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物業的狀態,而且業主委員會或者物業管理企業對物業進行管理勢必 要直接的與非業主物業使用人打交道,因此客觀上需要將其納入到物業管理活動中來。作為物業管理區域內最高自治規范的業主公約當然能約束非業主物業使用人。
3、 業主公約對物業的繼受人(即新業主)自動產生效力。在物業的轉讓和繼承中,物業的所有權要發生變動移轉給受讓人。但業主公約無須新入住的繼受人作出任何形 式上的承諾,就自動地對其產生效力。在這一點上可以理解為繼受人在取得物業時,對已經生效的業主公約存在默示,自願接受業主公約的約束。
4、 業主公約對物業管理事務的具體承擔者物業管理企業具有約束力。物業管理企業獲得物業管理許可權的法律基礎是物業管理服務合同。一般認為物業管理服務合同屬於 委託合同的一種。在物業管理合同關系中,業主處於委託人的地位,而物業管理企業屬於受託人的地位。在邏輯上,物業管理企業是業主管理意志的延伸。在實務 中,作為管理依據的業主公約是物業管理企業的進行管理。
業主公約是業主做出的一個承諾,在享受權利的時候要承擔一定的義務,很顯然這涉及到了業主的利益,因此在簽業主公約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哪些是自己可以處理 的,哪些是要受物業的限制,把這些搞清楚了,才可以保護自己的利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條 第一款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