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農民法律知識讀本

農民法律知識讀本

發布時間: 2022-07-06 03:50:34

㈠ 肖義舜的學術成果

主編或參編《西方律師業務》(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版)、《律師公證實務操作指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2年6月版)、《法治的力量:「12·4」全國首屆法制宣傳特別報道》(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版) ;《各國司法體制簡介》(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問答/「五五」普法讀本》(法律出版社2010年1月版)、《農民工法律知識讀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6年版)、《農民工法律 法規 政策匯編》(中國工人出版社2006年版)、《公證-面向新世紀》(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依法治理概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共和國法制建設50年》(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0年4月版)等。
在報刊雜志上發表文章《假釋批准權應屬司法行政部門》(《現代法學》)、《再談假釋批准權之歸屬》(《現代法學》)、《土地管理與行政訴訟》(《法律學習與研究》)、《論我國律師的性質》、《立法誤區及其對策》(《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自然減刑」初論》(《法學》)等 。

㈡ 緊急求助,五五普法統一讀本<幹部法律知識讀本>的電子版或主要內容,復習資料.

幹部法律知識讀本

第一章 社會主義法制理念概述

第一節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思想的統一

社會法制理念是社會主義法治的精髓和靈魂,是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等法治領域的基本指導思想,其內容博大精深。

第二節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科學的、先進的法治理念

一、社會主義法治林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根本指導思想

二、新中國民族法治的實踐為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形成提供了堅實基礎

三、我國古代法律文化和外國法治文明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第三節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重要意義

一、社會主義法制理念是社會主義立法的思想前提

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社會主義執法和司法的重要保障

三、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社會主義守法的必要保證

四、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社會主義法律監督的科學指導

第二章 牢固樹立依法治國的理念

第一節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

一、依法治國是我們黨治國理政觀念的重大轉變

二、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第二節 准確把握依法治國林的深刻內涵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二、樹立和維護法律的威嚴

三、嚴格依法辦事

第三節 努力實踐依法治國理念的基本要求

一、提高法律素養

二、堅持嚴格執法

三、模範遵守法律

第三章 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的理念

第一節 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

一、執法為民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法為民」執政理念的必然要求

二、執法為民是「一起權利屬於人民」的憲法原則和具體體現、

三、執法為民是始終保持正確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證

第二節 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利益是執法為民的核心

一、一切為了人民

二、一切依靠群眾

三、尊重和保障人權

第三節 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執法為民

一勤政守法

二、甘當公僕

三文明執法

四、清正廉潔

第四章 牢固樹立公平公正的理念

第一節 公平正義是執法公正的生命線

一、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目標

二、實現公平正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

三、公平正義是新時期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願望

四、維護和實現公平正義是領導幹部、執法和司法人員的神聖職責

第二節 深刻理解公平正義理念的豐富內涵

一、合法合理

二、平等對待

三、及時高效

四、程序公正

第三節 公平正義理念對執法工作的具體要求

一、堅持秉公執法

二、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三、堅持實體工作和程序公正並舉

四、堅持工作與效率並重

第五章 牢固樹立服務大局的理念

第一節服務大局是法治工作的重大政治責任

一、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

二、服務大局是各級領導幹部、執法和司法人員有效履行職責的必然要求

三、服務大局是解決執法、司法實踐中現實問題的客觀需要

第二節 服務大局就是要保障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與和諧社會建設

一、保障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二、保障社會主義政治建設

三、保障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四、保障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第三節 服務大局必須胸懷大局,立足本職,全面正確履行職責

一、胸懷大局

二、立足本職

三、全面正確履行職責

第六章 牢固樹立黨的領導理念

第一節 堅持黨的領導是必須遵守的政治原則

一、堅持黨的領導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和黨的執政地位決定的

二、堅持黨的領導是我國憲法確定的一項基本原則

第二節 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一、正確認識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關系,自覺地把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維護人民利益和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統一起來

二、正確認識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與執行國家法律的關系,自覺地把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與嚴格執法有機結合起來

第三節 堅持黨的領導要求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

一、切實增強黨的觀念

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三、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部署

四、充分發揮黨組織和共產黨員的作用

第七章 人民主權

第一節 主權與人民主權的概念

一、主的含義

二、人民主權及其相關概念

第二節 人民主權與人民民主

一、人民主權與人民民主的關系

二、堅持人民主權原則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職要求

三、人民主權與人民民主的制度設計——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四、人民主權與堅持黨的領導

第三節 人民主權與憲政

一、憲政的含義

二、社會主義憲政

三、社會主義憲政的主要作用

第四節 人主權的法治保障

一、憲法對人民主權的保障

二、立法對人民主權的保障

三、執法與司法對人民主權的保障

第八章 法律權威

第一節 法律權威的含義和特點

一、法律權威的含義

二、法律權威的特點

第三節 法律權威的意義和作用

一、法律權威是法治理念的要求

二、法律權威是推行法治的前提

三、司法權威是法律權威的基礎

第三節 維護法律權威與堅持黨的領導

一、維護法律權威需要堅持黨的領導

二、黨的領導是維護法律權威的保障

第四節 維護法律權威與人民當家作主

一、人民當家作主需要法律權威

二、法律權威需要人民的維護

三、人民民主何以維護法律權威

第九章 保障人權

第一節 社會主義人權觀

一、馬克思主義人權觀

二、人權的概念與特徵

三、社會主義人權綱領

第二節人權入憲的意義

一、人權的一般價值

二、人權入憲的意義

第三節 人權的法治保障

一、人權的國內發保護

二、人權的國際法保護

第四節 依法享有權利與履行義務、承擔責任

一、權利和義務的釋義

二、法與權利和義務

三、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四、權利界限與權利濫用

第十章 民主立法

第一節 民主立法的概念

一、馬克思主義對民主立法的認識

二、民主立法的意義

三、民主立法的實現形式

四、我國民主立法的發展

第二節 民主立法與人民民主

一、民主立法是人民民主的內在要求

二、立法機關的民主性

三、公民對立法的參與

第三節 民主立法與法治建設

一、民主立法為法治建設奠定基礎

二、立法程序民主化

三、立法活動過程的公開性

第四節 民主立法與提高立法質量

一、民主立法有利於提高立法質量

二、立法內容民主化

三、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十一章 依法行政

第一節 依法行政概述

一、依法行政的含義

二、依法行政在國家行政管理中的意義和作用

三、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第二節 依法行政與依法治國

一、依法治國的內涵

二、實行依法治國必須處理好的關系

三、依法行政再依法治國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節 依法行政與執法為民

一、執法為民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政府屬性的本質體現

二、執法為民的內涵

三、當前踐行執法為民應當注意的問題

第四節 依法行政與構建和諧社會

一、依法行政及時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也是促進社會和諧運作的關鍵因素之一

二、和諧社會中依法行政的根本宗旨在於保障公民的權益

三、和諧社會必須完善糾紛解決機制

第五節 依法行政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一、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關鍵

二、我國政府職能轉變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存在的問題

三、依法行政與政府職能轉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

十二章 公正司法

第一節 工作司法的內涵和意義

一、公正概說

二、司法概說

三、公正司法的內涵

四、實現公正司法的意義

第二節 公正司法的基本原則

一、公正司法的本質要求——堅持合理合法性原則

二、公正司法的具體體現——貫徹平等對待原則

三、公正司法的程序性保障——堅持程序正義原則

四、公平司法的效率保障——及時高效原則

五、公正司法的組織保障——法律職業化原則

第三節 公正司法的基本制度

一、司法組織制度

二、訴訟制度

三、司法行政制度

四、司法監督制度

第四節 公正司法與司法體制改革

一、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原則

二、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法治原則

三、必須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

四、必須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同時借鑒人類法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的原則

第十三章 權利的監督與制約

第一節 權利受監督制約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要求

一、我國憲法、法律確立的國家權利機構

二、權利受監督制約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要求

三、權利不受監督制約必然產生腐敗

第二節 以權利和權利監督制約權利

一、國家性質決定了「一切權利屬於人民」

二、人民行使權利的機關是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三、國家權利機關與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的監督制約

四、權利對權利的監督

第三節 以法治監督制約權利

一、觀測落實「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二、建設以法治監督制約權利的機制

三、以法治監督制約權利,必須加強廉政法治建設

第十四章 科學發展觀與法治建設

第一節 堅持科學發展觀對法治建設的指導

一、科學發展觀是指法治發展的科學理論

二、科學發展觀指導法治發展的體現

第二節 科學發展觀對法治建設提出的新要求

一、法律制度要更好地反映社會發展的時代特徵

二、立法發展要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

三、法律實施要更有力地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第三節 以法治保障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一、法治科學決策是提供程序保障

二、法治為重大失誤提供救濟程序

第四節 促進法治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科學發展觀指導法治協調發展

二、法治協調發展要遵守從科學的法學理論

三、法治協調發展要符合和社會法治的客觀規律

第十五章 法治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

第一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

一、以法律為行為准則

二、依照法律運營

三、依照法律調控、監管

四、依照、法律與國際市場相通

五、依照法律保障

第二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治原則

一、以人為本,確立市場主體資格

二、堅持基本經濟制度,一體保護財產所有權

三、尊重意思自治,維護合同自由

四、保護知識產權,推動自主科技創新

五、堅持經濟民主,維護公平競爭

六、國家適度干預,政府宏觀調控

七、維護社會公正,保護弱者利益

八、誠信自守,互利共贏

第三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治的制度建設

一、健全民事法律制度

二、完善商事法律制度

三、健全經濟法律制度

四、完善行政法律制度

五、健全社會法律制度

第四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治的保障

一、樹立崇高的法治觀念

二、健全嚴格的行政執法制度

三、完善公正的司法制度

四、建立有效的監督制度

五、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第十六章 法治與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關於政治文明的基本觀點

一、關於「文明」一詞

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於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論述

三、中國共產黨人對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概念的歷史性貢獻

第二節 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特徵

一、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主要內容

二、中國制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徵

第三節 發展史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基本途徑和根本保障

一、法治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

二、法治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基本途徑

三、法治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保障

第第四節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一、堅持黨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

二、充分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三、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第十七章 法治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第一節 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一、文化概說

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與「先進文化」

第二節 法治文化

一、發展文化概說

二、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要素

第三節 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對法治的促進作用

一、法治文化對於立法和法律實施的作用

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有利於促進全面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的樹立

三、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有利於促進執法和司法環境的改善

第四節 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法治保障

一、憲法確定了文化建設和法治的一系列原則

二、國家建立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制度體系

三、法治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主要保障措施

第十八章 法治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第一節 和諧與和諧社會

一、如何理解和諧?

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內涵和基本特徵

第三節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法律機制

一、引導和維護人與人和諧的法律機制

二、引導和維護人與社會和諧的法律機制

三、引導和維護人與自然和諧的法律機制

四、引導和維護中國與世界和諧的法律機制

第三節 和諧社會的法治保障

一、立法保障

二、執法保障

三、守法保障

第十九章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法治保障

第一節 新農村建設對法治發展的意義

一、農村法治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新農村建設為法治發展提供了廣泛的社會基礎

三、新農村建設對法治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二節 新農村建設的法治問題

一、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法治問題

二、發展農村生產力的法治問題

三、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法治問題

四、培養造就新型農民的法治問題

五、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法治問題

六、建立鄉村治理新機制的法治問題

七、保障農村權益的法治問題

八、農村糾紛解決機制的法治問題

第三節 新農村建設的法治保障

一、法治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障

二、新農村建設法治保障的重要環節

第四節 黨的農村法治建設的任務

一、建立完善農村法治運行機制

二、新農村法治建設的制度構建

第二十章 法治與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第一節 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法治意義

一、執政能力建設是黨執政後的一項根本建設

二、黨的執政能力的含義及其法治意義

第二節 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

一、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是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目標

二、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基本含義

第三節 依法執政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執政的基本方式

一、依法執政是現代政黨政治的普遍要求

二、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的客觀要求

三、依法執政是現代法治發展的普遍規律,是全面落實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的關鍵

第四節 提供依法執政水平

一、正確處理黨與國家政權的關系

二、正確處理黨與法的關系

㈢ 求:落實科學發展觀人大副主任個人剖析材料

民主生活會

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根據縣委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具體要求,在前一階段深入學習與調研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思想工作實際,根據群眾反饋的意見,按照「五對照五檢查」要求,自己進行了深刻的分析檢查,認識到自己在思想觀念、工作態度、領導能力、生活作風、廉潔自律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並制定了整改措施,現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理想信念、宗旨觀念有所弱化,思想解放還不夠、與時俱進意識還不強、工作還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用統籌兼顧的思維方式去開拓性的創新人大工作還有缺陷。
(二)雖然平時自己也比較注重理論學習,但離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還有所差距,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論體系和科學內涵理解還不深、把握還不透。
(三)同過去相比,自我要求有所放鬆,不能很好地運用科學發展觀去指導實際工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力度還不太大,不能很好地創新人大工作,不能很好地發揮和調動機關每個人的工作積極性。
(四)對拒腐防變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認識不到位。
二、問題存在的根源
以上問題的存在,雖然有一定的客觀原因,但主要是主觀原因造成的。問題出在表面上,根子卻在思想上,從深層次上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年齡上的變化,帶來了思想上的滑坡,積極開拓的創新精神有所削弱,不能很好地適應科學發展觀要求
由於年齡上的變化,多多少少在思想上產生了工作只要不出差錯,不受批評,符合要求就等於做好了工作的想法,進而導致了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識上的弱化和思想上因循守舊,創新理念不強,不能更好地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去工作。
(二)堅持學習還不夠自覺,總認為自己從事領導工作多年,只要把握住大方向,學習少點也影響不了正常工作的開展。
日常工作有意無意地放鬆了自我學習,忽視了知識能力的培養再造,缺乏對科學發展觀深入研究。多忙於工作、事務、應酬,很少擠出時間主動學習,即使有了時間也坐不下來,鑽不進去。與自己本職工作有關的就多學一點,與本職工作聯系不緊相對學習就少一點,存在著學習上的實用主義現象。
(三)對廉政建設緊迫性認識不深。
作為共產黨員,自己對黨懲治腐敗的決心和力度是堅決相信的,然而看到日益嚴重、不斷滋生的腐敗現象,深感憂慮,總覺得只要把好自己的門,教育好自己的家庭子女和身邊同志,社會上的事情雖然看不慣,但自己也無能為力,隨大流,保持住潔身自好的心態就行了,不願同不正之風和腐敗行為做堅決地斗爭。
三、整改措施與今後的努力方向
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究其出現問題的根源,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在縣委、縣人大黨組的領導和指導下,我一定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堅定理想信念,增強科學發展意識。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又是領導幹部,應該時刻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在具體工作中,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不斷增強科學發展意識,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自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扎實工作,開拓創新,為促進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貢獻。
(二)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政治上的堅定來自於理論上的清醒,只有勤奮學習,才能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定是非的具體標准。今後,無論工作多忙多累,我都要把學習科學發展觀當作自己的第一需要,自我加壓,認真研究,勤於思考,提高用科學發展觀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工作上的原則性和創造性,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三)樹立開拓創新的意識,充滿活力地干好本職工作。
對組織和人大常委會交給自己的工作任務,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勤於思考,多發現工程中出現的問題,多想解決問題的辦法,多出有效果的好點子,把服務工業企業的工作做深做細,要不斷增強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和帶動力,為推動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四)不斷完善提高自己,實現人生價值。
努力做到善於克服消極思維、模糊認識所造成的各種束縛,破除急躁情緒,迎難而上,積極工作;善於對遇到的問題進行理性的思考,深究其中的規律性;善於用事物之間的種種聯系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善於從科學發展觀的高度認識、理解、圍繞縣委中心工作去開拓;善於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和自身工作特點,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用全新的理念和思維方式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五)廉潔自律,保持先進,努力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牢記黨的宗旨,牢固樹立為黨、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事業之中,正確對待權力、金錢、名利,時刻遵守黨的章程,認真履行黨員的義務,自覺維護好黨的形象,做到思想上、言行上與黨組織保持一致。從思想上築起抵禦腐朽思想侵蝕的堅固防線,增強拒腐防變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堂堂正正做人,真心作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經得起考驗,始絡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在生活上嚴格要求自己,敢於抵制各種不正之風和腐敗行為,努力做到勤政廉政。堅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時刻用共產黨員的高標准嚴格要求自己、約束自己,練好自身內功,增強拒腐防變的自覺性。
總之,面對新的要求、新的任務、新形勢下的人大工作,自己要更加努力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加倍努力,開拓創新,出色地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為促進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二○○九年五月七日

㈣ 社區居民法律知識讀本的內容簡介

為貫徹實施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的《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於在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五個五年規劃》和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緊密配合法律進社區活動,深入開展社區法制宣傳教育,不斷提高社區居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積極推進社區法治建設,滿足社區居民學法用法的需要,中央宣傳部宣傳教育局、民政部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司、司法部法制宣傳司組織編寫了這本《社區居民法律知識讀本》,做為全國「五五」普法統一讀本。
深入開展社區法制宣傳教育,加強社區民主法治建設是開展「法律六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國開展「法律六進活動」中,明確提出要認真總結「法律進社區」的經驗,積極探索社區法制宣傳教育的新途徑,要結合各個時期的熱點、難點問題和發生在居民身邊的典型案例,有針對性地為居民開展公益性法制講座、居民法制論壇活動,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務。加強社區居民法律知識學習,提高社區居民的法律素質是廣大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也是每個社區居民的義務。
本讀本本著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原則,採用問答的形式,從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婚姻家庭、未成年人保護、房屋買賣、房屋租賃、物業管理、交通安全、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民事官司及信訪十個方面,全面而深入地闡述了社區居民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法律問題,較好地把渾身的法學理論化為居民的日常生活知識,通俗易懂,非常適合社區居民學習使用,是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的好教材。

㈤ 社區居民法律知識讀本的圖書目錄

一、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1.什麼是公民?
2.什麼是權利與義務?
3.什麼是公民的基碎:權利?
4.什麼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5.公民的基本權利包括哪些方面?
6.什麼是平等權?
7.公民在政治生活方面具有哪些基本權利?
8.什麼是選舉權與被選舉權?
9.什麼是言論自由?
10.什麼是出版自由?
11.什麼是結社自由?
12.什麼是集會、遊行、示威自由?
13.什麼是宗教信仰自由?
14.什麼是人身自由?
15.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含義是什麼?
16.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的含義是什麼?
17.住宅不受侵犯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8.通信自由和秘密受法律保護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9.公民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具有哪些權利?
20.公民財產權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1.勞動權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2.休息權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3.物質幫助權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4.公民在文化教育方面具有哪些權利?
25.受教育權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6.文化權利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7.公民具有的監督權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28.批評、建議權的含義是什麼?
29.控告、檢舉權的含義是什麼?
30.申訴權的含義是什麼?
31.公民的基本義務包括哪些方面?
32.為什麼公民維護國家統一與民族團結的義務是首要義務?
33.維護國家統一的義務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34.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35.公民遵紀守法的義務包括哪些內容?
36.保守國家秘密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37.愛護公共財產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38.遵守勞動紀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39.遵守公共秩序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40.尊重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41.維護祖國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包括哪些內容?
42.維護祖國安全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43.維護祖國榮譽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44.維護祖國利益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45.為什麼要依法服兵役?
46.為什麼要依法納稅?
二、婚姻家庭
三、未成年人保護
四、房屋買賣
五、房屋租賃
六、物業管理
七、交通安全
八、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
九、民事官司
十、信訪

㈥ 六五普法系列叢書具體內容是什麼

《國家「六·五」普法宣傳系列教材》,一共有17種。
1、《「六五」普法知識學習問答》(漫畫插圖版)
本書首先簡要介紹了"六五"普法規劃、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核心內容,為廣大讀者學法用法奠定理論基礎。
之後按照七大法律部門的劃分,用問答形式介紹了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常用的法律知識。最後則重點介紹了信訪、人民調解以及法律援助知識,以便廣大讀者更好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六五」普法 公民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本書的內容與《普法知識學習問答》相近,全面詳細地介紹了公民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常用的法律知識,重點介紹了信訪、人民調解以及法律援助知識,以使廣大公民更好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六五」普法 領導幹部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前面內容基本相近,後面部分,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七大部門的劃分,對中國的主要法律制度進行了全面、系統的介紹。最後則重點介紹了與領導幹部關系密切的廉政建設與職務犯罪預防,使廣大領導幹部通過學習提高防腐拒腐能力。
4、《「六五」普法 公務員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全書採用專題形式,分為上下兩篇。上篇著重介紹了憲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及刑法、民法、商法及經濟法等重要法律部分,便於公務員對現有法律體系有更為清晰的了解。下篇以與公務員依法行政密切相關的行政法為主線,理論聯系實際,對當前社會熱點、重點、難點問題進行了全面深入地闡釋。
5、《「六五」普法 企事業經營管理人員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本書以講座的形式,對當前經濟形勢下,企業人員應當特別關注的重要法律問題進行了講解。涵蓋了公司法律制度、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法律制度、企業糾紛處理法律制度及企業的社會責任等方面內容。以案例與知識點相結合的方式有針對性地予以講解和指導,是企業人員普法學習的權威教材。
6、《六五普法 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管理人員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本書重點對「兩新」管理人員在實際管理過程中需要了解學習的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概述、新經濟組織法律知識、新社會組織法律常識、「兩新」組織經營法律制度、「兩新」組織人力資源法律制度、「兩新」組織財稅法律制度、「兩新」組織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兩新」組織常見法律風險防範、「兩新」組織常見刑事犯罪預防等法律制度進行了全面、細致地解讀。
7《「六五」普法 職工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本書後面部分,主要對與職工密切相關的憲法、公民權利義務、職業培訓、勞動合同、社會保險和福利、勞動安全衛生及特殊群體的權益保護等知識作了全面、系統的介紹。最後用經典案例講解的方式對職工進行了形象生動、深入淺出的普法,使得職工通過學習增強法律意識,爭做學法守法用法的職工
8《「六五」普法 社區居委會幹部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本書後面部分,主要對社區居委會、社區物業、社區治安、社區服務、社區特殊群體權益保障、社區矛盾糾紛處理及社區居民依法維權等相關知識作了全面、系統的介紹。最後則重點介紹了與社區居委會幹部關系密切的廉政建設與職務犯罪預防。
9《「六五」普法 村兩委幹部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本書首先扼要介紹了「六五」普法規劃、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核心內容,以及憲法的基本知識,之後全面介紹了農村的基層黨組織與村民自治、土地管理、生產經營、環境與資源保護、金融、城鄉一體化、教育醫療和兵役、社會保障、婚姻家庭與計劃生育、農民工權益保障、糾紛解決、治安管理與刑事犯罪等,農村管理中最重要的法律制度,最後著重介紹了農村「兩委」幹部廉政建設。
10《「六五」普法 社區居民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本書首先簡要介紹了「六五」普法規劃、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核心內容,以及憲法基本知識和公民基本權利義務。之後全面介紹了社區基層自治、社區物權、社區物業管理、社區婚姻家庭、社區勞動就業、社區治安綜合治理等居民社區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常用的法律知識,以提高廣大社區居民的法律素養。最後則重點介紹了依法維權與法律救濟,以及安全防範知識,以使廣大居民更好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1《「六五」普法 農民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本書採用問答和典型案例相結合的方式,以農民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將農民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法律問題分為憲法、村民自治、土地承包、生產經營等十九個部分予以展開,聯系實際,通俗易懂,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本指導農民學習法律、理解法律、應用法律的權威指導用書。
12《「六五」普法 農民工學法用法讀本》(漫畫案例版)
本書後面部分,主要從憲法和公民權利義務、外出務工常識、培訓和就業、勞動合同、工作時間與工資、勞動保護、社會保險制度、勞動爭議、法律援助、農民工日常安全知識、依法維權案例分析等方面,全面、詳細地介紹了農民工工作、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常用的法律知識,使廣大農民工更好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3《「六五」普法 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小學漫畫案例版)
14《「六五」普法 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初中漫畫案例版)
15《「六五」普法 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高中漫畫案例版)
《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小學版以小學生日常生活中身邊發生的事情為導引,運用漫畫的形式,從最基本的規劃入手,深入淺出地講解相關法律問題。《青少年法制教育讀本》初中版和高中版則側重該年齡段青少年特點及實際生活、學習中會遇到的相關法律問題,以案說法的形式配以必要的漫畫予以講解。
該套教材適應法律進課堂的需要,在內容和版式設計上力求適合青少年學習和教師課堂教案特點,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可操作性。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首選教材。
16《「六五」普法 大學生法制教育讀本》(漫畫案例版)
本書以提高大學生法律素質為目標,注重知識性、實用性的結合,簡明扼要地介紹了法律法規,強化大學生正確的權利義務觀,並注重大學生實際運用法律能力的訓練等。
17《「六五」普法 兼職法制副校長培訓教材》
本書主要編寫了兼職法制副校長制度的基本知識、兼職法制副校的法制宣傳教育、教師管理、學生管理、校風校紀建設、青少年犯罪預防等主要內容,並選編了各地優秀兼職法制副校長法制教育的材料和講話。
上述17種教育讀本,在書後都附有「『六五』普法法律知識競賽參賽須知及試卷。

㈦ 誰有關於農村法律方面的畢業論文

論農村法律援助機構的建設
作者:盧明威
內容提要:
歷史傳統與教育因素導致農民缺乏法律意識,不能利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如何為農民提供法律援助事關大局。現有農村社會組織無法滿足農民的法律需要,造成機構制度性缺失。從成本效益看加強鄉鎮司法所建設將其作為農村法律援助機構是較為切實可行的方案。
關鍵詞:
農村法治 法律援助 鄉鎮司法所

由於歷史原因,農民的身份問題、貧困問題、公平問題、政治參與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雖然是中國改革的試驗起點,但到今天,在基礎設施、人口素質、經濟建設等方面等問題已經凸現,無法滿足國家法治與現代化的需要。從上世紀末開始,「三農」問題就已成為政府高層的「心病」。如何解決「三農」問題,見仁見智,但農村制度建設尤其是法治建設問題是無法迴避的,它是農村各方面建設的基礎,並決定了農村發展可持續性和依法治國目標實現的可能性。本文擬從農村社會法治狀況及各種組織對農民權利的影響論述農民法律援助機構的建立與完善。

一.農民法律意識及其影響因素
影響農村法治建設的因素可以分為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兩方面。內在因素是農民的法律意識,它是農民關於法律現象的思想觀念、知識和心理的總稱。對廣大農民而言,法律意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他們能否以法律支配自己的日常行為,能否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外在因素則指社會組織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處理涉農問題時是否依法辦事,能否滿足農民的法律需求及其對農民心理的影響。
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法律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一旦形成就有傳承作用,而法律意識的內在因素有歷史傳統、法制教育等。
首先,在農村歷史傳統中,農民行為的指導思想是「禮治」多於「法治」,並深深影響著農民的法律意識。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說的「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在「鄉土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生的」。j中國傳統社會中充滿著王權至上、權大於法,倫理至上、情大於法的與現代法治相矛盾的禮法觀,強調德禮教化而忽視法治,強調家庭團體而忽視個人權益。「宗法制度在兩重意義上塑造了中國農民的法律心理:一是它通過血緣連結的人情,把國家法律的強制、習慣法的自然約束和道德法庭的社會監督有機地統一為一體,使用權其在某種程度上取代了國家正式法律;二是在宗法制度的面紗下面,農民自動解除了作為獨立個體即自由民的可能,從而從根本上剝奪了農民以個體名義爭訟的自主性。」k習慣中農民之間一旦發生沖突或糾紛,往往是請聲望較高的長者以人情、禮俗來調解和緩和從而保持秩序的穩定,其注重的是互相忍讓而不是追求明辨是非。在廣大的農村尤其是經濟文化較落後的地區,這種意識仍決定著農民解決糾紛的方式。
其次,法制教育對農民的傳統法律思想產生了一定沖擊。自1986年開始,我國全民普法已歷經「一五」、「二五」、「三五」三個階段17年時間。第一階段以公民的法律啟蒙為主,對農民而言填補了法律常識的空白。不可否認,普法教育在提高社會整體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方面有了明顯的效果,廣大民眾普遍承認了法律在國家和社會中應有的崇高地位,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糾的觀念深入人心,也對廣大農民重情禮輕法紀的傳統法律意識產生了一定的沖擊。但由於缺乏對受眾的細分和濃厚的行政主導性,使得普法效果在農村大打折扣。北京大學法學院朱蘇力教授幾年前在某地進行基層司法調查時看到一本發給或是要求農民購買的,由該省司法廳編印的「農村普法讀本」。讀本匯編的第一部法律是《憲法》,第二部竟然是《反不正當競爭法》。l普法成了一些公職人員必須完成的表面文章。即使在經濟文化較為發達的山東「從總體上看,普法教育的廣度和深度還遠遠不夠,在普法教育中強調普法重點的多,強調普法教育的少,普法布置多檢查落實少,形式單調缺乏吸引力。特別是對某些偏遠農村來說,普法教育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有些地區甚至從沒有開展過。」m對農民真正有意義的普法活動應該是第一階段,然而受限於農民文化程度瓶頸,缺乏對農民法律需求的分析,尤其是上述一些走過場的行為影響了普法效果。

二.農民權利保護機構的制度性缺失
對農民權利產生影響的農村社會組織有鄉鎮政府、村委會和村民調解委員會等。
從歷史角度看,解放前農村處於相對封閉獨立的境地,血緣性與地域性相互結合使宗族保持了對農民的相對強大的控制。建國後,中國共產黨通過土地改革、互助合作甚至公社化手段有力沖擊了農村的基本組織和控制手段,國家權力得以滲透到農村基層,但這種沖擊是以行政權力擴大化來進行,農民對這種國家政權與農民之間關系是基於對強力行政權的服懾而非內心的需要和自覺認同。更為消極的是文革期間砸爛公、檢、法等極端左側行為使農民加深了權大於法的觀念。從現實的一些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人治的強大慣性至今使一些基層工作人員在處理涉農問題時仍更多依靠行政權力來解決而不是在這過程中強調依照法律處理問題,它留給農民的印象是權力的強大而不是法律的神聖:廣西南寧市所屬農村生產基本實現了小機械化,是廣西農村較為發達的地區。今年3月,城北區一鄉村部分村民以圍牆圈地企圖繼承其地主祖父解放前所有的土地。處理該事件的鄉司法員和另一工作人員因與該部分村民有親戚關系,初期偏袒其主張。但現已取得使用權和其他交通嚴重受阻的其他村民不服,認為解放後這些土地已經處理,使用權已變更,強行拆除圍牆導致發生群架的劇烈沖突,鄉政府最後不得不強令拆除圍牆,恢復原狀。對法律的無知要求繼承地主土地的主張固然荒唐,反映了部分農民極低的法律意識,但鄉政府在處理事件中的反復使我們看到提高鄉鎮基層工作人員法律素質與提高農民意識同樣緊迫。其實我國法律對這類問題已有明確規定,適用1955年最高人民法院對相關問題的批復和《民法通則》關於財產權和相鄰權的規定就可得到解決。但鄉政府工作人員並未明示其決定的法律依據,當事人只知政府的決定不得不服從,卻無從知悉法理依據。n在一份對山東農民法律意識的調查中有66%的人認為我國目前是權大於法。o現實中一些基層執法、司法、法律監督機關公職人員法律意識淡泊,甚至曲解法律、知法枉法,造成農村法治氛圍嚴重不足,農民缺乏法律信仰,遇事沒有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的習慣。
在涉及農民權益維護的社會組織中,村委會是一個特殊的主體,一方面它是農民自己選舉,代表著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種特殊的基層政權組織,客觀上肩負著一些諸如計劃生育、稅費徵收、秩序維護等責任。與改革開放前相比,鄉政村治後行政權力在農村受到壓縮,村委會的一些權力讓渡給了分散的家庭,不再是過去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的全能調控型組織,權力與經濟控制能力的下降導致權威的喪失。在經濟貧困地區,村委會沒有多少剩餘索取權,不能吸引有能力的人進入村委會,致使基層組織渙散,機構不健全,幹部大量流失,後繼乏人,甚至有的村組織名存實亡。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村集體擁有相對豐富的財產,村委會有一定的管理職權,也就有較多的剩餘索取權,在村委會選舉中候選人代表著不同的利益集團,出現操縱選舉的非正常現象。無論是發達地區還是貧困地區,村委會正處於由原來以集體所有制為經濟基礎的政權組織過渡到村民自治組織的時期。這一時期由於法律不健全、規范不到位,社會體制與農民之間的紐帶發生斷裂,國家法律、方針政策難以得到貫徹執行。農村基層組織的弱化一方面導致宗族勢力復甦,一方面使村委會失去保護農民利益的功能,在被某些利益集團控制後可能成為危害農民利益的新威脅。
宗族勢力由同血緣的同姓家庭擴展而成,建立在血緣認同基礎上。改革開放前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息息相關,宗族利益一般並不重要。但如今農民在經營上不再依賴集體組織和基層政權,宗族成員間的相互依靠重新變得重要,導致宗族勢力日益膨脹。廣東湛江市公安局在調查中發現,不少鄉鎮基層能夠當村委會主任或村長的,其家族大、兄弟多是一個重要原因。如雷州市沈塘村捐花村,族頭族老鼓動、威逼村民選舉「爛仔」當村長,成為該村黑惡勢力的操縱者。p在宗族勢力的影響下,村民之間因祖墳、山林、土地許可權之間的糾紛不再通過法律途徑解決,而是訴諸武力。宗族勢力比較強大的地方往往是農民沖突不經法律途徑解決,發生大規模械鬥的地方。廣東省湛江市自改革開放至1987年,共發生宗族械鬥1300多次,吳川市僅2000年1月至高無8月共發生群體性沖突39起。q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村委會選舉受到宗族勢力的影響,但在村委會選舉規則進入鄉村社會後,宗族力量對選舉的影響並非都是負面影響,它可以成為村委會選舉法的動員力量,在參與選舉中摒棄以武力解決爭端的方式,並在選舉博弈中形成競爭、妥協、寬容等民主品格,同時村委會授權來源的改變使村委會幹部由眼睛向上變成向下,使村委會以維護農民利益為已任。
在當前情況下,鄉鎮政府以行政手段解決農民糾紛,村委會正處於轉型時期,選舉中的一些問題使其尚未成為新的保護機制。如果國家不能杜絕基層政權行政執法中傷農坑農問題,不能及時為農民糾紛提供法律幫助必然會影響法律在農村社會中權威的樹立。
習慣上農民糾紛的傳統解決途徑是村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作為一項法律制度,在現行《憲法》第111條、《民事訴訟法》第16條和《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條例》等法律中有相關規定。村民調解委員會根據法律、政策和社會公德,通過說服、教育、疏導等方法化解了許多民間糾紛。但作為一種民間組織,其缺陷也非常明顯。一是調解委員會委員缺乏法律知識,二是因基層法院履行各種審判職能,工作繁重,幾個鄉鎮才設一個派出法庭,很難對散落農村中的調解組織進行指導,造成調解主要以一般的公序良俗作為指導而非以法律為依據,缺乏統一的標准,往往達成協議後一方反悔難以執行,造成調解組織的威信降低。甚至在有的地方根本就沒有建立過調委會。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民間糾紛出現許多新情況新特點,農民越來越重視自身利益的追求,利益沖突加劇,可調解性下降。尤其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口號的指引下,村委會、鄉鎮政府職能轉變,對農民利益的影響越來越大。如果說農民之間的利益紛爭可以通過完善人民調解制度等傳統途徑來解決,而當行政性質的權力介入糾紛時,這些傳統途徑就會變得無能為力:村委會、鄉鎮政府對農村集體經濟資源如土地、山林、池塘水庫、集體企業的承包權的管理,公共基礎設施和其他項目開發對農村土地的徵用、拆遷中對農民權利的侵害等。當權益受到侵害時,農民或因缺乏法律知識無法尋求幫助,或因無力支付律師費用無法得到應有的幫助而處於被動地位。在失去了維護農民利益的農民協會後,如今的村委會、調解委員會無法肩負起保護農民利益的重任。何況法律援助應該是國家對貧者弱者所負有的一種責任,民間機構往往因經費、人員、機制等因素而力不從心,在為農民提供法律救濟方面存在機構缺失的制度性問題,為社會秩序的動盪留下了隱患,以下事例可見一斑:2002年11月29日,廣西防城港市政府以「保證港口至防城航道暢通,減少港池淤積」為由,通告責令全部一千多養殖戶在2002年12月20日前將防城入口到江山一帶淺海養殖設施全部自行拆除。這些養殖戶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使用該海域,都有持有海域使用證,其海產以三年為一周期,大部分都是在2000年先後投養,尚需一年到收獲期,而該市已無其他淺灘可以移殖,此時拆除損失巨大。同年12月9日養殖戶向市政府申請行政復議被告知不予受理,12月12日又遞交《關於要求延期拆除西灣養殖設施的報告》 ,請示政府體察困難待該批海產品收成後再自行拆除,但市政府置之不理。12月25日政府組織300多民工,兩百多公檢法和其他政府部門人員強行拆除養殖設施,導致全體養殖戶到市政府門前請願,又被公安人員驅趕。為此,眾多養殖戶通過各種渠道申訴上訪。市政府在拆除部分設施後卻又停止了拆除行動,在設施已被拆除的養殖戶中有的損失將近四十萬元,東拼西湊借貸而來的財產毀於一旦。被拆的怨聲載道,未被拆的暗自慶幸,可見行政行為的隨意性對農民利益,對政府形象,對法律尊嚴的巨大損害。r回顧整個事件,且不論政府的行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養殖戶在法律上的孤立無援顯而易見。由於缺乏組織,他們沒能聘請律師提供法律幫助;由於缺乏法律知識,他們不知行政復議應向市政府的上一級即自治區政府提起;由於海域爭議案件是復議前置,不經復議他們也不能提起行政訴訟;更沒有法律援助機構給予任何幫助。這種現象促使我們對農民法律援助的機制進行檢討。

三.對現存法律援助制度的反思及機構選擇
法律援助定位於為那些由於經濟狀況貧困,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而不能進行訴訟等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公民或法人提供法律幫助,使其權利得以實現的一種法律制度。在我國現行法律中,為了保證貧者和弱者能夠行使訴訟權利,《民事訴訟法》第107條規定了訴訟費用的緩、減、免。《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了法院可以或應當為當事人指定律師提供法律援助的幾種情形。除此以外的民商事、行政案件都沒有有關於法律援助的規定。在涉農利益案件日益增多而農民法律意識未得到顯著提高時,現有規定已經不能滿足農民的法律需求。如果農民沒有法定的可尋求較低費用或免費法律幫助的渠道,就不能切實保障農民尋求司法保護的權利,無法實現農村法治的目標。因此,建立農民法律援助制度是現代法治社會要求政府必須承擔的國家義務。
作為法律援助機構應具備一些必備條件:有完善的組織機構,有較高法律知識水平的工作人員,有一定的經費保障。縱觀我國各種組織,滿足上述條件的機構並不少,有各級人民法院、檢察院、人大和政府的法制工作部門、司法廳局、律師事務所和法科大學設立的法律援助中心等。但由於它們各自的性質或地位、布局、運行機制、輻射力等因素,作為農村的法律援助都存在不足。
在當代中國社會,在縣這一級,公檢法司都有自己的延伸,有比較完備的體系,但到了鄉這一級就有了一些變化。s在鄉一級許多機關只有少數的派出機構。況且,法院作為一種裁判機構它的特點是地位中立,對雙方當事人都要保持適當距離。如果由法院來充當法律援助機構,會造成法官先為當事人從法律上設計一個較為安全的訴訟安排然後再行裁判的印象,從法理上看這是不當甚至應該禁止的,也與法官的司法職業道德相沖突。檢察院因為工作職責的規定,鄉一級沒有檢察系統的工作人員,即使設立檢察所也是為了調查、監督的方便。總體上檢察院和公安系統工作人員主要職責是為了維護社會治安,與農村大量的日常糾紛的司法解決關系不大。換言之,檢察院與公安系統的工作內容主要涉及治安和刑事案件,而大量的農民權益沖突已超出了這一范圍,檢察、公安機關顯然不適合作為農民的法律援助機構。
至於各級人大和政府法制工作機構大都設立在縣級以上,也是遠鄉村,無法提供及時的法律幫助。由於律師事務所的營利性質,農民往往無法或是不願支付律師費用,要求一種營利機構長期法定地負擔起公益性質的工作也不切實際。而法科大學中設立的法律援助中心從性質上最適合承擔這一任務,但這些機構往往都地處大中城市,布局和經費問題使其無法肩負起為廣大農村提供法律援助的重任。
在幾乎所有政府部門中,最適宜擔任農民法援機構的就是鄉鎮司法所。

四.加強鄉鎮司法所建設,規范法律援助運行
司法所是設置於鄉鎮人民政府的國家司法行政機關,是縣司法行政機關的派出機構,司法助理員則是基層政權的司法行政工作人員,他們是中國司法行政機關的神經末稍。在我國農村,大部分的鄉鎮不是設立了司法所就是在鄉鎮政府中設置了司法助理員這一職務,他們在鄉鎮政府和縣司法局的指導下工作,主要負責調解委員會和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工作范圍從解決打架斗毆到山林地界糾紛和離婚調解等。可以說鄉村司法所覆蓋面廣,根扎農村,熟悉農民經常面臨的法律問題,而且可以作出較快的反應,能夠避免矛盾的激化,最適合作為農民法律援助機構。早在1995年2月,時任司法部部長的肖揚在全國司法廳(局)長會議的報告明確提出:「要積極探索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的有效途徑和辦法,給經濟困難的當事人提供無償的法律幫助。今年要把這項工作正式提上議程,充分論證,抓緊制定可行方案使我國的法律援助制度盡快建立起來。」11從成本效益角度看,法律援助機構可以設立在鄉鎮司法所之內,或「一套人馬,兩塊牌子」,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是切實可行的。
一方面農民迫切需要法制宣傳,只要工作有針對性和實用性,農民都會樂意接受;另一方面,從黨政部門來說也需要司法所做好參謀以實現依法治鄉和依法治村。一些鄉鎮領導也認識到司法所就象農村衛生院那樣不可缺少,一個緩解了農村缺醫少葯的問題,一個緩解了農民對法律援助的迫切需要。一些地方司法所定下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的目標,客觀上為農民提供了法律援助。因此把鄉鎮司法所建設成農民法律援助機構和現實與需要相符合。
但是把鄉鎮司法所作為農民法律援助機構顯然加大了司法所的工作負擔,必須加強建設力度。一是要得到黨政領導的重視,一是要提高隊伍的素質。現實中有的鄉鎮司法員是兼職從事,專職司法助理員中很多以工代干、以農代干,缺乏人員編制,文化程度偏低,形成成分多元化、管理多重化、待遇多樣化,對開展基層法律援助工作非常不利。要建立健全法律援助機構就要積極推進鄉鎮司法所的建設。
首先,要加強司法所的組織建設。鄉鎮司法所要發揮作用必須要身份合法,機構的立戶和列編問題是關鍵。機構列入鄉鎮政府管理系列有利於把法律援助工作納入鄉鎮工作規劃,促使鄉鎮領導將其作為一項工作職責,有利於理順管理指導和改善辦公條件及工作經費的解決,同時便於在法援工作中協調各個部門。其次,要加大對鄉鎮司法所人員的政治、業務素質培訓,提高全心全意的整體水平和業務能力,通過吸收法律專業畢業生等途徑來壯大法援隊伍。最後,要明確鄉鎮司法所有關法律援助的職責和制度建設。司法所作為政府機構系列之一,其本職工作是指導村民調解委員會,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進行法制宣傳及刑釋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如果將其作為法援機構,它要負責免費為農民提供法律咨詢,提供能最大限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的解決方案,及作為農民的代理人進行維權行動。這就必須處理好與現存鄉鎮法律服務機構的關系。與律師在城市提供法律服務相對應,鄉鎮司法服務所主要在農村為農民進行服務。到1997年底,全國已經建立了鄉鎮(街道)法律服務所近3萬5千多個(其中至少3萬2千個是鄉鎮所),法律工作者近11萬5千人(其中有10萬多人是鄉鎮法律工作者)12鄉鎮法律服務機構的工作性質與律師相類似,獨立於政府機構,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機制。但在許多鄉鎮,法律服務機構就在司法所下設立,人員也多有交差。如果不能理順法援機構與法律服務機構的關系,農民在尋求法律援助時很可能被以各種理由推到法律服務所進行有償服務,法律援助就會有名無實,司法所就變成法律服務機構的「掮客」。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首先要明確法律服務所的獨立性,要求其與司法所進行「脫鉤」;同時制定完善的制度,對於符合援助條件的不得推諉,也不得要求農民到法律服務所尋求幫助,進行援助工作的定崗、定人、定責、定目標,建立工作責任制和監督投訴機制。
其次,要明確法律援助的范圍和程序。范圍應包括刑事、民商事和行政案件。只要農民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都有可以尋求法律援助。程序上要先由農民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放寬援助條件;有的人擔心法律援助成為所有人的免費午餐導致無理纏訟,其實農村中先富起來的農民為了得到更優質的法律服務會選擇聘請律師等方法維護自己的權益。不能因為這一擔心而使大部分農民支付較高的維權成本或失去維權機會。
一般而言,如果不涉及行政權力,鄉鎮司法所援助機構可以完成農民的法律要求,但當行政權不當運作侵害農民權益時,鄉鎮司法所出於行政級別和當事人一方的地位,就不再適合作為援助機構。這時應建立某種制度要求律師介入。司法所作為援助機構的便利之處是其上級主管部門縣司法局負責對律師的管理。按刑法和律師法的規定,司法局、法院有權指派律師承擔一定的法律援助任務。通過制定相關條例要求基層司法所在發現法律援助涉及行政機關時,應向上級司法行政部門請求指派律師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任務,使當事人得到更優質的服務。

五.結語
農村法律援助制度是國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必須承擔應有的責任,將其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制度性安排,使所有人無論貧者弱者都得到平等的司法保護,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加速農村發展和依法治國的偉大目標。

㈧ 《法律知識讀本》讀後感好題目

就個人而言,《法律的概念》有精讀的必要性,,原因大致如下:研習法理學繞不過的幾本專經典書,赫然就屬有哈特的《法律的概念》,分析論證對於我們法學研究的重要性在日漸顯現。無論是語義正式,還是邏輯論證,都有純化某些粗糙的理論的作用,此其二也;除了以上客觀因素,個人口味的轉換也驅使著我把目光從當初《為權利而斗爭》投向了一些理性冷靜而不乏睿智的文學。

㈨ 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學習讀本的圖書目錄

[本章導讀] 1
1.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有哪些? 2
2.村民委員會是什麼性質的組織? 3
3.如何選舉村民委員會? 4
4.怎樣罷免村民委員會成員? 6
5.破壞村民委員會選舉有什麼樣的後果? 6
6.涉及村民利益的哪些事項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方可辦理? 6
7.村民委員會應當及時公布哪些事項,接受村民的監督? 7
8.對村民委員會成員實行的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包括哪些事項? 7
9.鄉鎮黨委和村黨支部的主要職責有哪些? 8
案例分析
未經村民大會討論決定村委會與他人簽訂的合同無效 9 [本章導讀] 12
1.簽訂土地承包合同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13
2.發包方或承包方可以單方面收回、
交回或調整承包地嗎? 14
3.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包、出租、互換和轉讓嗎? 14
4.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15
5.發生土地承包經營糾紛後應該怎麼辦? 15
6.購買種子時有哪些權利? 16
7.因種子質量出現問題造成的損失應由誰承擔? 18
8.國家對農村糧食流通有哪些規定? 18
9.國家徵收耕地應該支付哪些補償費用? 20
10.國家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歸誰所有? 21
11.為了保障房屋被徵收群眾的利益,《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對補償作了哪些規定? 22
12.我國對農業生產給予什麼補貼? 22
13.畜禽養殖場應當建立養殖檔案,應載明哪些內容? 23
14.農業機械生產者和銷售者對其生產、銷售的農業機械產品應承擔什麼責任? 23
15.農業機械產品因不符合質量要求,給農業機械使用者造成損失的,該怎麼辦? 24
案例分析
農村在校大學生應享有承包地收益分配權 24 [本章導讀] 27
1.進城務工對務工人員有什麼限制嗎? 28
2.怎樣辦理暫住證? 28
3.什麼是勞動合同,勞動合同包括什麼內容? 29
4.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權益能否得到保障? 30
5.用人單位要求交納保證金的行為合法嗎? 31
6.《勞動合同法》對試用期有什麼規定? 31
7.什麼是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33
8.勞動合同法是如何規定非全日制用工的? 34
9.勞動合同法對勞務派遣有哪些規定? 35
10.勞動合同法對違約金有哪些規定? 35
11.勞動者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36
12.用人單位可以隨便解除勞動合同嗎? 37
13.最低工資標准對農民工適用嗎? 39
14.哪些情形可以認定為工傷? 40
15.工傷事故發生後,勞動者應該關注哪些問題? 41
16.《認定工傷決定書》應當載明哪些事項? 42
17.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農民工在勞動中受傷,是否適用《工傷保險條例》? 42
18.農民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後怎麼辦? 43
案例分析
工傷索賠遙遙無期 法律援助幫助解決糾紛 44 [本章導讀] 46
1.什麼是鄉鎮企業? 47
2.哪些鄉鎮企業可以享有稅收和貸款方面的優惠? 47
3.設立和經營鄉鎮企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48
4.登記機關對申請成為個體工商戶材料依法審查後,應如何辦理? 49
5.個體工商戶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49
6.個體工商戶可以到異地經營嗎? 51
7.設立合夥企業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51
8.合夥企業的財產和經營管理權歸誰所有? 52
9.合夥企業的盈利和債務怎麼分配? 53
10.怎樣設立個人獨資企業? 53
11.設立公司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54
12.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投資人)有什麼權利和義務? 55
13.房屋和土地使用權等可以作為出資嗎? 56
14.一個人可以設立公司嗎? 56
15.成為注冊鄉村醫生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 57
16.鄉村醫生在執業活動中不得從事哪些行為? 58
17.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遵循哪些原則?成員享有哪些權利? 59
案例分析
在鄉村非法行醫案 60 [本章導讀] 62
1.怎樣訂立書面合同? 63
2.什麼樣的合同才是有效的? 63
3.什麼情況下可以變更和撤銷合同? 64
4.合同履行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64
5.合同當事人可以單方面解除合同嗎? 66
6.簽訂購銷合同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67
7.簽訂借款合同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68
8.簽訂租賃合同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70
9.簽訂承攬合同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73
10.購票乘坐交通工具的旅客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74
11.簽訂和履行貨物運輸合同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76
12.設定擔保有哪幾種方式? 77
13.哪些人不可以作保證人? 78
14.怎樣訂立保證合同? 79
15.哪些財產可以抵押?哪些財產不能抵押? 80
16.抵押房屋和土地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81
17.怎樣訂立抵押合同? 81
18.辦理抵押登記的部門有哪些? 82
19.怎樣訂立質押合同? 83
20.使用留置擔保方式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83
21.使用定金擔保方式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84
22.哪些發明創造可以申請專利? 84
23.怎樣申請商標注冊? 86
24.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會導致什麼後果? 86
25.經營者在經營中不得從事哪些不正當競爭行為? 87
26.消費者有哪些權利? 89
27.在展銷會上購買的商品質量出現問題應該找誰退換? 90
28.因為虛假廣告上當,可以找廣告商索賠嗎? 91
29.鄰里之間如何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關系? 91
30.埋藏物、隱藏物、遺失物、漂流物等歸誰所有? 93
31.農業環境保護包括哪些方面? 93
32.保護農業環境應該採取哪些措施和禁止哪些行為? 94
33.民間借貸受法律保護嗎? 95
34.怎麼防止因農村非法集資而上當受騙? 97
案例分析
農民進城後能反悔所賣的農村住房嗎 98 [本章導讀] 101
1.如何正確理解婚姻自由? 102
2.男女雙方結婚需要什麼條件? 102
3.怎樣進行結婚登記? 103
4.哪些情況下婚姻無效? 103
5.結婚後夫妻之間有什麼權利和義務? 104
6.結婚後家裡的財產歸誰所有? 105
7.重婚要承擔什麼法律後果? 105
8.怎樣辦理離婚? 106
9.哪些情況下男方不得提出離婚? 106
10.離婚後子女撫養問題怎麼解決? 107
11.離婚時怎樣分割財產和債務? 107
12.離婚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是否應給予適當幫助? 108
13.什麼情況下可以要求離婚損害賠償? 108
14.對軍婚有什麼特別規定? 109
15.法律對遭到家庭暴力和虐待的受害者有哪些救濟措施? 109
16.婚前給付的彩禮可以要求返還嗎? 110
17.父母子女間有哪些權利義務? 111
18.祖孫之間、兄弟姐妹之間有撫養或贍養義務嗎? 111
19.收養子女應該具備什麼條件? 112
20.收養關系可以解除嗎? 113
21.收養關系解除會產生哪些法律後果? 113
22.怎樣立遺囑? 114
23.哪些人有權繼承死者的遺產? 115
24.遺產應該怎樣分配? 116
25.國家對土葬有什麼要求? 117
26.遺體處理和喪事活動管理必須遵守哪些規定? 117
案例分析
有過錯一方離婚案 118 [本章導讀] 120
1.我國公民在計劃生育方面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121
2.我國公民的生育權包含哪些內容? 122
3.是否可以進行胎兒性別鑒定? 122
4.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由哪些部門負責和管理? 123
5.流動人口怎樣辦理婚育證明? 124
6.流動人口夫妻擬生育子女時,應辦理哪些手續? 125
7.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的獎勵和優惠政策由誰落實? 126
8.什麼情況下要繳納社會撫養費? 127
案例分析
是否侵犯被告的生育權 128 [本章導讀] 132
1.什麼是農村社會保障制度? 133
2.什麼是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134
3.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如何籌集資金? 134
4.農民參加新農保,享受什麼待遇? 135
5.農民領取養老金待遇要符合什麼條件? 136
6.新農保與舊農保如何銜接? 136
7.為什麼要建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136
8.為什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要以保大病為主? 137
9.參加農村合作醫療對農民有什麼好處? 138
10.為什麼要農民出資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138
11.為什麼農村合作醫療籌資不屬於農民負擔? 139
12.為什麼農村合作醫療要以農民自願參加為原則? 139
13.為什麼要提出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目標? 140
14.為什麼合作醫療資金要量入為出、略有節余? 140
15.農村五保供養的對象有哪些? 140
16.怎樣申請農村五保供養? 141
17.農村五保供養的內容有哪些? 142
18.農村五保供養一般採取什麼形式? 142
19.國家對婦女的勞動和社會保障權益有哪些特別的規定? 143
20.國家對婦女的人身權利保護有哪些特別的規定? 144
21.婦女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怎樣尋求救濟? 144
22.什麼是九年制義務教育? 145
23.可以放棄讓孩子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權利嗎? 145
24.農村貧困孩子考上高中、大學交不起學費怎麼辦? 146
25.義務教育法對校園安全方面有哪些規定? 148
案例分析
該不該給楊光學報銷醫療費 149 [本章導讀] 151
1.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152
2.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有哪些? 153
3.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誰承擔責任? 153
4.危險作業造成的損失由誰負責? 154
5.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造成損害需要承擔責任嗎? 154
6.未成年人、精神病人造成他人損害的民事責任由誰負責? 155
7.行政處罰有哪些種類? 156
8.哪些情況下可以從輕、減輕和免除行政處罰? 156
9.行政處罰過程中,被處罰人有哪些權利? 157
10.哪些違法行為應該受到治安管理處罰?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有哪些? 158
11.哪些人違反治安管理可以從輕、減輕或者不予處罰? 158
12.哪些違反治安管理的情形應該減輕處罰或者不予處罰? 159
13.違反治安管理在哪些情形下應該從重處罰? 159
14.哪些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人受到行政拘留處罰可以不執行? 160
15.治安管理處罰怎樣執行? 160
16.什麼是犯罪? 161
17.哪些人犯罪可以或者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162
18.刑罰的種類有哪些? 163
19.什麼是自首和立功?自首和立功對判刑有什麼影響? 163
20.什麼情況下可以被宣告緩刑? 164
21.什麼情況下可以減刑? 165
22.什麼情況下可以被假釋? 166
23.哪些情況下可以申請監外執行? 167
24.犯罪行為在什麼情況下可以不再被追訴? 168
案例分析
筆跡鑒定讓他瓜分別人土地補償金的美夢破滅 169 [本章導讀] 171
1.民事訴訟,應該向哪個地方的法院提起? 172
2.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必須符合哪些條件? 174
3.收集和提交證據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175
4.哪些情況下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176
5.哪些情況下可以申請先予執行? 177
6.在訴訟過程中沖擊法庭、作偽證等行為要承擔什麼責任? 178
7.上訴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179
8.怎樣申請執行? 180
9.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緩交、減交或者免交訴訟費用? 180
10.什麼情況下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181
11.怎樣申請法律援助? 182
12.遭受人身損害後,可以要求賠償哪些費用? 184
13.遭受人身損害後,怎麼計算賠償額? 184
14.哪些情況下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 187
15.精神損害賠償有哪幾種方式? 188
16.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時效是多長? 189
17.哪些糾紛可以通過仲裁解決? 189
18.怎樣訂立仲裁協議? 190
19.怎樣申請仲裁? 191
20.哪些情況下可以申請撤銷仲裁裁決? 192
21.哪些情況下可以申請行政復議? 193
22.怎樣申請行政復議? 194
23.哪些情況下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197
24.什麼情況下可以向有關行政機關提出信訪事項? 197
25.信訪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198
26.信訪過程中禁止的行為有哪些? 199
27.信訪人對信訪處理意見不服怎麼辦? 200
28.哪些情況下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 201
29.關於國家賠償的賠償方式和計算標准有哪些規定? 202
30.怎樣申請國家行政賠償? 203
31.國家行政賠償的范圍是什麼? 204
案例分析
法律援助為百姓 交通事故終維權 205
後記 207

㈩ 如何有效開展"法律六進"活動

」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簡稱為法律六進。
(一)積極開展「法律進機關」活動,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的水平。
1、適用范圍及對象:辦事處各級領導幹部、公務員、納入公務員序列的事業單位人員。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依法治國、依法執政理論,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理論,和諧社會理論,憲法、重要法律法規以及與機關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幹部法律知識讀本》、《鄭州市領導幹部依法執政理論學習參考》等。
3、方式方法
(1)繼續堅持領導幹部法制講座制度、法律知識年度考核制度、以進一步發揮領導幹部學法用法的帶頭示範作用。
(2)加強機關公務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使廣大公務員牢固樹立依法治國、執政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的理念,帶頭學習法律、自覺遵守法律、忠實執行法律、維護法律權威的概念。
(3)加強公務員學法制度建設,把法律知識納入日常學習計劃,定期開展法律知識培訓工作,逐步實現機關公務員法律知識考試考核工作規范化。
(4)積極參加全省評選100名「學法用法模範公務員」和建立100個「學法用法示範機關」的「雙百」工程活動,在全轄區開展學法用法模範和學法用法示範單位評選活。
4、活動目標
(1)辦事處各科室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風氣,參學率達到100%,尤其是各級領導幹部做到帶頭學法用法。
(2)全體機關工作人員法制觀念、法律素質顯著增強,實現三個提高一個具備:即各級領導幹部普遍提高依法執政、依法決策的能力和水平,公職人員普遍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權力的能力和水平,社會組織普遍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行政執法和司法人員普遍具備履行職務所需要的職業法律知識和職業法律素質。
(3)以言代法、以權代法現象得到有效遏制,不發生集體或個人重大違法犯罪案件。
(二)積極開展「法律進鄉村」活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1、適用范圍及對象:農村幹部、農民、外出務工的農民。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憲法、刑法、民法、物權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婚姻法、農業法、農村合作醫療章程等與農民生產、生活相關的法律法規。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農民法律知識讀本》,全省五五普法教材《農民法律知識簡明讀本》和《農村黨員幹部法律知識問答》、《農民進城務工法律知識問答》等。
3、方式方法
(1)加強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農村法制宣傳教育投入 , 達到「五個一」,即建立一個法制輔導站,每個行政村建立一個法律圖書角、一個法律學習室(農民夜校),每個村民小組建立一個法制宣傳欄,每戶家庭每年新增一本法律學習書籍。
(2)開展「法律五進鄉村」活動和「一村一師(律師)」活動,每年至少組織一次較大規模的送法下鄉宣傳活動,律師、公證員、法律援助工作者每季度要參加一次農村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詢活動,每位村民每年至少參加一次有組織的法律知識學習教育。
(3)「五五」普法期間,對農村黨員幹部分期、分批進行集中教育培訓,每年集中培訓率達到20%。
(4)開展農村學法考核測驗活動,檢驗農村學法效果,組織農村黨員幹部進行書面測驗、案例討論分析、法律知識競賽、學法演講比賽等,以激發廣大農民學法熱情。
(5)根據轄區實際情況,針對普遍性問題,集中進行農村法紀教育整頓活動。
(6)加強農村法治文化建設,要規劃建設農村法治文化景觀景點,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農村基層法治文化活動,組織專業和業余文藝團體為農民演出法制文藝節目。
(7)利用現代宣傳工具向農民進行法制教育,區廣播電視台開辦學法專欄,引導農民收聽收看中央、省、市電視台、廣播電台的法制節目。
(8)開展「民主法治村」創建活動,把法律進鄉村活動與依法治村相結合,依法解決農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促進農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
4、基本目標
(1)轄區農村初步形成學法用法的氛圍,農民群眾學法用法的興趣逐漸增強。
(2)農民群眾普遍了解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了解掌握解決矛盾糾紛、維護合法權益的法律途徑,樹立基本的法制觀念,每戶家庭有一名法律明白人。
(3)農村基層幹部帶頭學法用法守法,較好地樹立以憲法意識為核心的法律意識,逐漸學會依法管理農村各項事務,依法解決農村的矛盾問題。
(4)農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全面加強,農村各項事物逐漸納入依法管理軌道,農民的各種權利得到切實尊重和保護,農村法治環境不斷優化,保持農村社會治安大局穩定。
(三)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促進和諧法治社區建設
1、適用范圍及對象:社區管理人員、社區居民、社區流動人口、社區單位。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憲法、刑法、民法、物權法、婚姻法、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婦女權益保障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社區居民法律知識讀本》等。
3、方式方法
(1)加強社區法制宣傳教育陣地建設,達到五個一,即:每個社區建立一個法制工作站(設在調解委員會)、一個法制宣傳櫥窗、一個法律圖書角、一個法制學習室(社區居民學校)、每個居民家庭每年新增一本法律學習書籍。
(2)抓好社區幹部、社區管理人員帶頭學法,對社區幹部進行法律知識集中培訓,社區幹部、管理人員堅持每季度集體學法制度。
(3)開展有組織的社區居民法制宣傳教育活動,辦事處每季度、社區每半年舉行一次公益性法制講座或社區論壇,社區每年組織一次社區居民法律知識學習測驗答題活動,適時舉辦社區法律知識競賽、法制演講比賽等。
(4)加強城市法制宣傳志願者隊伍建設,建立1支志願者隊伍,人數不少於3人;鼓勵並支持志願者經常深入社區,結合各個時期的熱點、難點問題和發生在居民身邊的典型案例,有針對性地為居民開展公益性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5)開展社區法律服務活動,組織律師、公證員、法律援助工作者和法律服務人員為社區居民提供法律服務。
(6)加強社區法治文化建設,建立1個普法廣場和1個普法長廊等融標志性、藝術性為一體的固定性普法設施,逐步建立一些社區法治文化景觀景點,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區法治文化活動。
(7)加強社區青少年法制教育,組織閑散青少年進行集中法律知識學習,組織好中小學生暑假、寒假期間的課外法制教育活動。
(8)協調抓好社區單位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9)開展民主法治社區創建活動,推進社區依法治理,把社區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
4、基本目標
(1)轄區各社區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氛圍,社區居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普遍增強,普遍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識。
(2)社區幹部、管理人員做到帶頭學法用法,逐步學會依法管理社區事務、依法處理社區出現的矛盾和糾紛。
(3)社區居民家庭家家都有法律明白人,居民家庭成員依法辦事的能力普遍提高。
(4)社區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全面加強,70%的社區達到民主法治社區創建標准,城區基層法治化管理水平顯著提高,促進和保障城區的和諧穩定發展。
(四)開展法律進學校活動,推進青少年學生法律素質教育。
1、適用范圍及對象:轄區內在校學生、教師、員工。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憲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職業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物權法等。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五五普法公民讀本》,全國青少年學法教材《中學生法制教育讀本》、《小學生法制教育讀本》等。
3、方式方法
(1)要堅持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結合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教育廣大青少年學生學法律、知榮辱、明是非,使廣大青少年從小懂得應遵循的基本行為准則,養成學法守法的行為習慣。
(2)要發揮好第一課堂的主渠道作用,採用有效措施確實推進學校法制教育計劃、教材、課時、師資的落實。
(3)要積極開辟第二課堂,通過各種形式對青少年進行生動、直觀、形式多樣的法制教育;加強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網路建設,依託家庭、社區、村開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營造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4)要積極開展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形成一定宣傳教育規模。
4、基本目標
(1)轄區內學校形成學習法律知識的氛圍,引導廣大學生樹立起尊重法制、學習法律的興趣。
(2)中小學生受到法律啟蒙和法律常識教育,培養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分辨是非能力,養成守法習慣。
(3)大中專學生學習掌握法律基礎理論知識,樹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識,基本具備現代社會必需的法律素質。
(4)學校教師、員工帶頭學法用法守法,具有較高的法律素質,做到依法執教育人。
(5)學校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全面加強,學生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違法犯罪現象減少。
(五)開展法律進企業活動,促進企業依法經營、誠信經營。
1、適用范圍及對象:轄區內各類企業、企業領導層、經營管理人員、職工及農民工。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憲法、刑法、物權法、合同法、公司法、勞動法、環境保護法、工會法、產品質量法、稅收徵收管理法、職業病防治法等。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法律知識讀本》、《社區居民法律知識讀本》、《農民進城務工法律知識問答》等。
3、方式方法
(1)建立健全企業學法用法考試考核制度,各個企業要制定年度法制宣傳教育計劃,建立企業領導班子成員集體學法制度(每半年1次);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法律知識學習培訓,並參加全區年度法律知識學習考試活動;對企業職工每年進行一次有組織的法律知識學習培訓,並參加全區年度法律知識學習測驗答題活動。
(2)加強對企業領導層的法制培訓。
(3)加強企業職工學法陣地建設,建立職工法制學習室或園地,在個體經營者集中的市場聯合建立職工法制教育陣地,為經營管理人員和職工配備必要的法律學習書籍。
(4)加強企業法律顧問隊伍建設,五五期間,國有大中型企業、大中型私營企業都建立起法律顧問制度。
(5)加強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常年使用農民工的企業普遍達到「五個一」要求:每個用工單位有一個法制宣傳教育兼管機構,每個農民工有一本法律學習書籍(參考書《農民進城務工法律知識問答》),每個用工單位每年度為農民工集中講一次法制課,每個農民工每年參加一次法律知識書面答題活動,每個用工單位的管理人員每半年進行一次集中法律知識學習活動。
(6)加強企業法治文化建設,組織開展企業職工法制文藝演出、法制書畫展覽、法律知識競賽、法制漫畫、法制宣傳櫥窗等形式多樣的法治文化活動。
(7)加強企業職工及農民工維權工作,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維護其合法權益。
(8)開展「依法治企」、「依法經營、誠信服務」教育活動和「爭創誠信守法企業」創建活動,促進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進企業民主法制建設。
4、基本目標
(1)轄區各類企業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氛圍,企業法治文化建設得到普遍重視和加強。
(2)企業領導層和經營管理人員帶頭學法用法,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經營的意識和能力顯著提高。
(3)企業職工及農民工的法制觀念普遍增強,依法參與企業管理、依法表達訴求的能力顯著提高。
(4)企業民主法制建設全面加強,生產經營管理工作基本納入法治化軌道,職工及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80%以上的企業達到「誠信守法企業」標准。
(六)開展法律進單位活動,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1、適用范圍及對象:轄區內科學研究機構、公益性機構、公共服務機構等機關、鄉村、社區、學校、企業未能涵蓋的單位、單位管理人員、科學技術研究人員、醫療衛生人員、服務人員及職工。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憲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物權法及與本單位業務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五五普法公民讀本》、《醫療衛生人員法律必讀》等。
3、方式方法
(1)規范單位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做到六有,即有組織、有計劃、有教材、有陣地、有學習、有考試考核。
(2)建立單位領導幹部學法制度,領導幹部每半年要集體學習法律知識1次。
(3)採取上法制課、法制培訓等多種形式,組織單位職工學習法律知識,並積極參加全區年度法律知識學習考試測驗活動。
(4)公共服務單位要結合服務工作,向社會宣傳與本單位業務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公園、車站等管理單位在人員流動密集地點設立固定法制宣傳設施。
(5)組織豐富多彩的單位法治文化活動,讓群眾享受法治氛圍,感悟法治文化,培養法律信仰。
(6)深入開展基層依法治理,積極參加全省「依法辦事示範單位」創建活動,推進單位民主法制建設,把單位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
4、基本目標
(1)各個單位形成學法用法的氛圍,普遍建立法律知識學習考試考核制度。
(2)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和管理人員帶頭學法用法,依法管理、依法辦事能力顯著提高。
(3)科技人員及廣大職工掌握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識,法治觀念和依法辦事能力普遍增強。
(4)各個單位的民主法制建設普遍得到加強,法治化管理和服務社會的水平顯著提高,五五期間,30%以上的單位達到全省「依法辦事示範單位」創建標准。

熱點內容
西鄉有按勞動法的廠沒 發布:2025-01-22 12:28:09 瀏覽:832
小學生簡單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22 12:16:55 瀏覽:277
企業管理法律知識培訓 發布:2025-01-22 12:11:37 瀏覽:464
法律部門規章 發布:2025-01-22 12:07:27 瀏覽:727
松原市法律咨詢 發布:2025-01-22 12:04:49 瀏覽:602
酒店大廳保安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22 11:21:37 瀏覽:936
盱眙法院庭長 發布:2025-01-22 11:06:23 瀏覽:950
吳惠芬的姐姐是法官嗎 發布:2025-01-22 10:43:29 瀏覽:728
駐馬店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22 10:24:45 瀏覽:970
法院立案管轄 發布:2025-01-22 09:57:12 瀏覽: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