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貸款法律責任
A. 我被人冒名貸款,卻數額巨大,雖然還上了,但是我可以追究他的法律責任嗎
可以,要求侵權賠償。侵犯姓名權
根據《民法通則》第99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回、使用和依照答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和假冒」。從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來看,要成立侵權行為不僅要行為人實施了侵權行為,主觀上存在過錯,還要有損害結果,而且這種損害結果和行為人的行為之間要有因果關系。也許有人認為如果冒名貸款已還清就不存在任何損害結果,銀行也就不構成侵權。這是對公民姓名權的曲解,姓名權不同於名譽權,只要有了冒用別人姓名的行為,損害事實就已出現,受害人只要能證明有侵害姓名權的行為存在,不需要舉證證明實際損害的發生,就可以認定侵害姓名權。
B. 夫妻間存在冒名貸款信貸員是否付法律責任
信貸員有法律責任;
辦理貸款是一定要出示本人的戶口本、包括已婚的結婚證和身份證。
C. 客戶借名冒名貸款作為銀行放款的信貸員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瀆職
D. 個人信用報告不好怎麼辦
信用報告不好要看具體是哪方面的原因,如果是貸款逾期的話,那麼需要還清貸款以後等待12個月才能繼續申請網貸。
一般來說,看一個人的信用是否好的標准主要就是看網黑指數分,網黑指數分分數越高,信用越好,當分數低於40分時就屬於網貸黑名單了。
很多人誤以為網貸只要不逾期就不會成為網貸黑名單,實際上,只要網貸申請過於頻繁就會成為網貸黑名單。
一旦成為網貸黑名單,不光網貸申請不了,就連花唄與借唄都會被降額,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被關閉。
因此,長期申請網貸很有必要查詢自己的網黑指數分,防止因為盲目申請導致信用受損。
只需要打開微信,搜索:松果查。點擊查詢,輸入信息即可查詢到自己的百行徵信數據,該數據源自全國2000多家網貸平台和銀聯中心,用戶可以查詢到自身的大數據與信用情況,可以獲取各類指標,查詢到自己的個人信用情況,網黑指數分,黑名單情況,網貸申請記錄,申請平台類型,是否逾期,逾期金額,信用卡與網貸授信預估額度等重要數據信息等。
相比央行的個人徵信報告,個人信用記錄的氛圍更加廣泛,出具的機構也更加多元,像松果查、芝麻信用分等,都屬於個人信用記錄的一部分,整體而言更類似於網上說的大數據徵信,是傳統個人徵信報告的有益補充。
目前,國家正在構建一張全方位無死角的「信用大網」,聯通社會,信息共享,無論是徵信報告還是個人信用記錄,都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好自己的信用,對每個人來說,信用才是最大的資產與財富。
E. 冒名貸款銀行應承擔什麼責任
冒名貸款在現實生活中多有發生,冒名貸款是屬於騙取貸款罪,還是屬於普通的貸款糾紛,應當具體分析,司法實踐上認識不一,司法機關常以騙取貸款罪追究冒名貸款人的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