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軌保證書有法律效力
Ⅰ 丈夫出軌後寫的保證書有法律效力嗎
一般來說,常見的男方出軌後寫的保證書大概內容都會有例如:本人以後不再與某人(即婚姻專的第三者)來往屬,否則共同財產房子全部歸妻子所有。
根據《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如果丈夫出具的保證書所約定的內容並未超出夫妻共有財產的范圍,亦不違反強製法的規定,則屬於該丈夫本人真實意願表示,不存在受女方脅迫的情形,可以認定為離婚財產分割的依據,且附條件而生效。
Ⅱ 老公出軌後寫的保證書有法律效力嗎
保證書中對夫妻共同財產的處分具有法律效力,但對小孩撫養權的約定則不具有法律效力。理由如下:
一、保證書具有法律效力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1、保證書是一方真實的意思表示;
2、保證書的內容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
3、保證書的內容沒有違反公序良俗原則。
二、關於保證書中關於財產條款的約定,《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夫妻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權屬進行約定,但是其約定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由此看來,當事人一方在保證書中約定有「凈身出戶」的條款也並非全都為法律所禁止。
如果保證書是經過考慮後同意簽署的,是真實意思表示,且對財產的歸屬有明確的約定,沒有違反公序良俗,那該條款就可視為夫妻雙方對其所屬財產的約定。因此,這部分關於離婚財產處分的承諾,應當具有法律效力,在離婚訴訟中應當予以認定。
但是,若書寫該財產處分條款的當事人有證據證實其在做出該意思表示時有被脅迫等情形,依據民法上的意思自治及公平原則,該條款亦屬可撤銷情形。
三、保證書中「自願放棄孩子撫養權」的承諾條款,是否合法有效,受到法律保護這個問題,在司法實踐中存在爭議。
婚姻關系具有人身關系,不同於僅限於調整財產關系的《合同法》所說的合同關系。放棄撫養權的承諾並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但因為《婚姻法》並未賦予婚姻當事人在離婚訴訟之外的其他階段可以對離婚後子女撫養權進行協商或作出單方承諾的權利。
(2)出軌保證書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在婚姻糾紛的審判實踐中,經常會看到有的當事人拿著對方寫的保證書,作為對方存在過錯、請求法院支持其訴訟請求的證據。那麼,到底怎樣的保證書才是合法有效的呢?近日,西固法院受理了一起離婚糾紛案,法官解析說明保證書的法律效力。
原告汪某稱夫妻雙方感情破裂,無法繼續生活,雙方無婚生子女,也無共同財產和債權債務,請求法院判決離婚。被告朱某應訴後,向法官講述了汪某婚內出軌的情節。朱某說:發現對方出軌後,汪某曾多次保證以後再也不會,並寫了保證書,內容為「若汪某婚內再出軌就賠償朱某2萬元,並打斷其一條腿」雲雲。可保證書寫了之後,汪某再次出軌。
在這場離婚官司中,朱某認為:汪某既然寫了婚內保證書,就應該按照保證書的內容履行義務。同時,朱某還向法庭提交了汪某向其母親高某借款10000元的借條,稱只要汪某按照保證書內容兌現承諾,履行義務,並償還高某1萬元,自己就同意離婚。
針對以上說法,汪某辯稱自己從未出過軌,保證書是在朱某的母親威脅下寫的,保證書中「打斷一條腿」的內容也是違法的,汪某認為自己寫下的保證書是無效的。
西固區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原告汪某承認了出軌的事實,並表示願意向被告朱某支付賠償款,也願意償還朱某母親的借款。汪某、朱某二人最終達成了調解協議:雙方自願離婚,原告汪某向被告朱某給付補償款共計2.6萬元。
Ⅲ 出軌男人的保證書是否有法律效力
這份
保證書
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即便出現離婚,也不能按照《
協議
》上所寫版「男方不權要任何財產」來不給他任何財產。
因為婚姻、繼承等與人身有密切聯系的關系,是不能以協議的方式來確定的。
但是,如果男方真出現了出軌行為,您可以以他以前寫好的這份保證來向法院證明他有過錯,可以少分給他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