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審計的法律效力
㈠ 國家審計的法律效力
(一)國家審計基本准則、通用審計准則和專業審計准則,是審計署依據《審計法》專規定製定的部門規章,具有屬行政規章的法律效力,全國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依法開展審計工作時必須遵照執行。
(二)審計指南,是指導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辦理審計事項的操作規程和方法,全國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應當參照執行,不具有行政規章的法律效力。
㈡ 給審計寫的東西有法律效力嗎
當然不具法律效力
㈢ 所有審計的審計報告對外是否均具有法律效力,必須執行
不是的。
審計報告時出具審計意見的,所謂的審計意見,是一個結論,主要就說明你的做法是否合合規等。審計報告不能代替審計決定的法律效力。
《審計法》第三條第二款規定,「審計機關依據有關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的法律、法規和國家其他有關規定進行審計評價,在法定職權范圍內作出審計決定」。
第四十一條規定,「審計機關按照審計署規定的程序對審計組的審計報告進行審議,並對被審計對象對審計組的審計報告提出的意見一並研究後,提出審計機關的審計報告;對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處理、處罰的,在法定職權范圍內作出審計決定或者向有關主管機關提出處理、處罰的意見」。
(3)工程審計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審計報告是對被審計單位財政財務收支行為的一種評價,如果被審計單位存在應當給予處理、處罰的行為,則必須依法作出審計決定或向相關機關提出處理、處罰的意見。
也就是說,如果審計機關沒有作出審計決定或向相關機關提出處理、處罰的意見,只出具審計報告,則說明被審計單位不存在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行為,或者被審計單位即使存在上述行為,但審計機關認為無需進行處理、處罰。
因此,即使審計報告中針對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行為,提出了具體的處理、處罰意見,如調整帳目、調減投資額等,如果沒有作出審計決定,那麼被審計單位只需認可報告內容,無須按照報告要求作出改正行為的義務。
㈣ 工程造價審計公司報告有法律效力嗎
審計報告的有效與否,得分情況情況來看,一般來說,如工程所涉各方均簽字確認,則難以推翻。當然了,如果理由充分且有證據支撐的話,則可以推翻審計報告作出的結論。
㈤ 業主委託的工程審計單位,在審計報告書上只有業主蓋章法人簽字了,業主不付尾款。審計報告具有法律效力嗎
一、審計報來告是否有效,與業源主是否把尾款付清了,二者之間互不幹涉,毫無關系。
二、審計報告有沒有效,要審查審計報告本身,是否符合審計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
三、業主不付清尾款,這是履行委託合同後的債務關系,與審計報告本身無關。
即有時即使業主未依合同約定付清尾款,但審計報告照樣生效;有時即使業主尾款已付,審計報告也可能是無效的。
㈥ 工程結算中,單方面委託審計的造價,是否有法律效力
單方委託審計的造價結論需要對方認可,如果將該結論作為主張證據向人民法院提供,對方提出異議並申請重新鑒定審計的話,人民法院會准許重新鑒定審計,如果對方沒有要求重新審計,可以作為定案依據。
㈦ 審計報告是否有法律效力
審計報告具有有限的法律效力。
1. 審計報告只對報告本身的內容負責,對報告使用者的內使用後果不承擔責容任。說白了,它只是提供一種參考依據,只要其披露的內容沒有故意虛假或重大遺漏,它就不承擔責任。
2. 就法律效力而言,完全取決於使用者的主觀判斷,可以將其作為重要依據,也可以不予理睬。至於「執行」,就更不靠譜,審計報告最多隻能提出一些建議,使用人可以採納,也可以不採納。
3.另外還要注意的是,審計報告只針對被審計人提供的材料,對其真實性沒有偵查的義務,也就是說,如果材料是假的,審計人員只要按照規定的程序,對相關材料認可或不認可,就不承擔責任,畢竟他們沒有偵查能力。
因此,審計報告仍有可能出現錯誤,因此,審計報告只能作為參考依據,其效力取決於使用人的主觀判斷能力
㈧ 如何提高審計意見書的法律效力
審計的項目事實清楚、運用法律條款得當;
審計意見直接對待審計問題,單刀直入、一針見血;
審計意見表述恰如其分,扣題;
審計意見被審計單位主觀上有難度、客觀上努力可以實現。
㈨ 誰能快點告訴我國家審計法律效力
1、審計決定書,既屬於行政監督行為也屬於行政處理、處罰行為,具有強制執行內力。容
2、審計決定書,是一種可訴的具體行政行為,可以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該審計決定書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承包方,可以根據《行政復議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要求撤銷或變更審計決定!
3、承包國家建設項目時應視為無條件接受以審計結論作為竣工結算的依據。
國家建設項目的竣工決算須經強制審計,施工單位一旦對提交投標書,就意味著無條件接受了以審計機關的審計結論作為工程竣工決算的依據,即使實際簽訂的合同條款中排除了審計機關的審計,也因為違反了《審計法》和《審計法實施條例》的強制規定而無效。
即便雙方當事人已確認了工程決算價款,如該價款與審計部門審計決定書確定的工程決算價款不一致,審計決定書也可以否定當事人之間工程決算協議的法律效力。
㈩ 求助,專項審計報告的法律效力問題
審計結論只能作為間接證據。
審計結論只是證明你們的核算符合公允會計准則,專而所有提供材料的真實性、合屬法性以及有效是由你們負責的。
審計結論應該不是債務真實性、合法性以及有效的直接證據,效力有多大要看法官的採納程度。
建議:此問題最好請教一下律師,這已經不是會計業務范圍的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