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轉讓背書的法律效力

轉讓背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0-12-24 08:14:30

❶ 非轉讓背書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一、委任取款背書的法律效力
委任取款背書不產生轉讓票據權利的效力,給予被背書人的是代理權。如日內瓦《匯票和本票統一法公約》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如背書載有「價值在托收中」、「為托收用」、「委託代理」或任何其他詞語,以表明單純委託的聲明,持票人得以行使匯票上所有的一切權利,但只能以代理人資格背書。第二款規定:在此情況下,承擔責任的各當事人對持票人提出的抗辯以能對抗背書人者為限。又如《英國票據法》第三十五條中認為,非為轉讓票據所有權「付與丙或其指定人、作托收用」,給予被背書人以收取票款之權利,但並不授予作為被背書人所具有轉讓權利之權力。
從連續與不連續上分析,背書如果連續,就能夠證明這些權利;背書如果不連續,首先不能夠證明背書人享有票據權利,也就證明不了被背書人有通過「委託收款背書」享有的代理權。也就是說,當委託收款背書的被背書的持票人,行使他人請求付款的代理權的被背書人持票行使票據權利,也得憑背書的連續性證明其這些權利。如果背書不連續,被背書人應舉出其他相應的證據,否則,票據債務人具有抗辯權。
二、設質背書的法律效力
《票據法》第三十五條第二款規定:「匯票可以設定質押,質押時應當以背書記載『質押』字樣。被背書人依法實現其質權時,可以行使匯票權利。」由此可知,設質背書,是持票人以票據權利設定質權為目的所為的背書,不產生轉讓票據權利的效力,質押背書給予被背書人的是質押權。如《日本票據法》第十九條規定,背書人記載「因設質」或其他設定質權之文句時,票據債務人不得以基於人的關系抗辯背書人之事由對抗執票人,但執票人明知有害於票據債務人而取得票據者,不在此限。另外,如果背書不連續,同樣不能夠證明背書人享有票據權利,當然也證明不了被背書有通過「質押背書」而享有的質押權。
也就是可以這樣理解,當質押背書的被背書人持票行使票據權利以實現其質押權時,須得憑背書的連續性證明其這些權利。若背書不具有連續性,被背書人應當舉出其他的證據,否則,會遭到票據債務人的抗辯。在一般的情況下,設質背書應以未到期的匯票設定質押而為背書,被背書人只是取得質權,並非取得票據權利,因此設質背書必須記載設質文句,應記明「質押」字樣,否則對善意取得人應負轉讓背書的責任。設質背書的被背書人,即為質權人,有收取匯票金額的權利,雖然匯票所有權並未轉移,但是票據債務人不得以對抗背書人的事由,對抗作為被背書人的質權人,但是質權人有惡意或重大過失時除外。在理解質押背書的效力時,還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被背書人行使質權,必須以背書人不履行其債務為前提條件,如果背書人如約履行債務,則被背書人就不能行使質權。但是,被背書人為保證實現其質權,在所擔保的債務未屆履行期,而票據到期時,被背書人可以行使票據權利。
第二,被背書人實現其質權的方法,就是以自己的名義,通過行使票據權利,包括付款請求和追索權,從所得票款中優先受償;
第三,被背書人在行使票據權利時,可以進行與此有關的一切行為,如提示票據、請求付款、受領票款、請求作成拒絕證明、進行訴訟背書人之間的抗辯事由來對抗被背書人。第五,被背書人行使質權的方法以行使票據權利為限,不得將票據進行轉讓或者貼現;
第四,背書人應該對被背書人承擔提保付款的責任。在票據債務人不予付款的,被背書人可以對背書人及其前手行使追索權。
三、非轉讓背書的法律效力
與其他具有非轉讓性質記載內容的法律效力是一致的。即背書人其後手再背書轉讓的,原背書人對後手的被背書人不承擔票據責任。《規定》第四十八條規定,依照《票據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票據的出票人在票據上記載「不得轉讓」字樣,票據持有人背書轉讓的,背書行為無效。背書轉讓後的受讓人不得享有票據權利,票據的出票人、承兌人對受讓人不承擔票據責任。另外,《規定》第五十一條中進一步明確,通過非轉讓背書而取得票據的持票人,也不能再進行「委託收款」背書和「質押」背書。即其後手再進行「委託收款」或者「質押」的,原背書人對後手的被背書人不承擔票據責任。這一規定實際上旨在保護記載從廣泛含義上理解的非轉讓背書的背書人的權利。

❷ 一般背書產生的法律效力包括什麼


一般來背書產生的法律效源力包括:
1、票據背書的連續能夠在形式上證明持票人所取得票據的合法性。

只要持票人佔有背書的票據,立法上就推定其就是合法的票據權利人,除非有惡意或者重大過失存在的場合,都應當承認持票人可以依據票據行使權利,而無須提供另外的證據證明自己的合法地位或者票據權利的合法性。
2、票據付款人在向背書的票據持有人付款時,只須進行形式審查。
3、依背書而取得票據之人,當然享有票據權利。

❸ 一般轉讓背書的法律效率

(1)背書轉讓無須經票債務人同意。在票據背書轉讓時,行為人無須向票據債務人發出通知或經其承諾。只要持票人完成背書行為,就構成有效的票據權利轉讓。
(2)背書轉讓的轉讓人不退出票據關系。背書轉讓後,轉讓人並不退出票據關系,而是由先前的票據權利人轉變為票據義務人,並承擔擔保承兌和擔保付款的責任。
(3)背書轉讓具有更強的轉讓效力。通過背書的方式轉讓票據權利,能夠使受讓人得到更充分的保護。票據法設計了一系列特別的制度來保障票據受讓人的權利,首先,受讓人只需以背書連續的票據,就可以證明自己的合法權利人身份,而無須提供其他證明。其次,受讓人可以對票據債務人主張前收兌人抗辯的切斷,從而使其享有的票據權利不受票據債務人與前手背書人之間抗辯事由的影響;再次,受讓人可以主張善意取得。

❹ 快遞單背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一般背書產生的法律效力包括:
1、票據背書的連續能夠在形式上證明持票人所取得票據的內合法性。

只要持票容人佔有背書的票據,立法上就推定其就是合法的票據權利人,除非有惡意或者重大過失存在的場合,都應當承認持票人可以依據票據行使權利,而無須提供另外的證據證明自己的合法地位或者票據權利的合法性。
2、票據付款人在向背書的票據持有人付款時,只須進行形式審查。
3、依背書而取得票據之人,當然享有票據權利。

❺ 「背書」產生的法律效力包括什麼


一般背書產生的法律效力包括:
1、票據背書的連續能夠在形式上證明持專票人所取得票據的合法性屬。

只要持票人佔有背書的票據,立法上就推定其就是合法的票據權利人,除非有惡意或者重大過失存在的場合,都應當承認持票人可以依據票據行使權利,而無須提供另外的證據證明自己的合法地位或者票據權利的合法性。
2、票據付款人在向背書的票據持有人付款時,只須進行形式審查。
3、依背書而取得票據之人,當然享有票據權利。

❻ 持票人在被背書人欄內記載自己的名稱與背書人記載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應該是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

❼ 我國票據法對空白背書的法律效力有做出明確規定嗎另,我國匯票是否均為記名匯票,不記名匯票時無效的3Q

(一)對《票據法》第30條的理解及其存在的問題。我國年1月1日施行的《票據法》僅規定了記名背書方式,對空白背書未作規定。一般來說,人們認為《票據法》第30條的規定是對空白背書加以限制的一個條文——「匯票以背書轉讓或者以背書將一定的匯票權利授予他人行使時,必須記載被背書人的名稱。」 從立法角度講,此規定有兩個問題:第一,票據法學界和實務界一般認為,根據該條規定,我國票據背書一律為記名背書,但是也有少數學者認為,《票據法》第 30條只是確立了完全背書原則,並非絕對否定空白背書的效力。第二,該條文沒有指名「誰」有權利(實質是義務)必須記載被背書人的名稱,根據背書記載的一般理論,可知背書人有義務記載,他人記載即屬「偽造」。這點也為《支付結算辦法》所證實。
在審判實踐中,我們發現,在傳統的記名背書記載方式之下,離開原因關系,根本無法識別空白背書的存在,並因此無法禁止該行為。傳統的記名背書記載方式是:在背書人一欄由背書人簽章,在被背書人欄則由背書人作被背書人名稱的文字記載。這一記載方式也為《票據法》採納。《票據法》第 29條、第30條規定簽章、簽名是同一種性質的記載,具有可識別性(能科學地識別其真偽),而文字記載則是另一種性質記載,不具有可識別性,即不存在真偽問題。故對於空白背書,背書人以外的任何其他人可以用文字將之補充為記名背書,離開原因關系,無法識別這一補充是否為背書人所為,同樣,背書人也無法科學地否認不是其所為。而如上文所述,他人記載被背書人名稱即是對於記名背書的「偽造」,違反了《票據法》第30條的規定。如果要求票據受讓人通過審查票據原因關系,識別票據上是否曾經存在過空白背書而決定是否接受該票據,必然使票據無法流通。無法識別即無法禁止其存在,所以在傳統記名背書記載方式下,《票據法》第30條實際上是一無法實踐的條文。
(二)《票據法》應當承認空白背書的效力筆者認為,《票據法》應當刪去第30條,而增加承認「空白票據」的法律效力並對其加以規范的條文。這不僅是基於第30條本身所存在的致命缺陷以及國際慣例,還基於以下幾點原因:首先,我國已具備了在立法上承認空白背書效力的社會基礎。其次,承認空白背書的效力,有利於發揮票據的經濟功能,體現票據的效率價值。第三,承認空白背書的合法性,更能維護票據的交易安全。綜上,我國票據法應對空白背書作出相應規

我國票據法規定的票據均不包括不記名匯票。

❽ 非轉讓背書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如日內瓦《匯票和本票統一法公約》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如背書載有「價值在托收中」、「為托收用」、「委託代理」或任何其他詞語,以表明單純委託的聲明,持票人得以行使匯票上所有的一切權利,但只能以代理人資格背書。第二款規定:在此情況下,承擔責任的各當事人對持票人提出的抗辯以能對抗背書人者為限。又如《英國票據法》第三十五條中認為,非為轉讓票據所有權「付與丙或其指定人、作托收用」,給予被背書人以收取票款之權利,但並不授予作為被背書人所具有轉讓權利之權力。 從連續與不連續上分析,背書如果連續,就能夠證明這些權利;背書如果不連續,首先不能夠證明背書人享有票據權利,也就證明不了被背書人有通過「委託收款背書」享有的代理權。也就是說,當委託收款背書的被背書的持票人,行使他人請求付款的代理權的被背書人持票行使票據權利,也得憑背書的連續性證明其這些權利。如果背書不連續,被背書人應舉出其他相應的證據,否則,票據債務人具有抗辯權。 二、設質背書的法律效力 《票據法》第三十五條第二款規定:「匯票可以設定質押,質押時應當以背書記載『質押』字樣。被背書人依法實現其質權時,可以行使匯票權利。」由此可知,設質背書,是持票人以票據權利設定質權為目的所為的背書,不產生轉讓票據權利的效力,質押背書給予被背書人的是質押權。如《日本票據法》第十九條規定,背書人記載「因設質」或其他設定質權之文句時,票據債務人不得以基於人的關系抗辯背書人之事由對抗執票人,但執票人明知有害於票據債務人而取得票據者,不在此限。另外,如果背書不連續,同樣不能夠證明背書人享有票據權利,當然也證明不了被背書有通過「質押背書」而享有的質押權。 也就是可以這樣理解,當質押背書的被背書人持票行使票據權利以實現其質押權時,須得憑背書的連續性證明其這些權利。若背書不具有連續性,被背書人應當舉出其他的證據,否則,會遭到票據債務人的抗辯。在一般的情況下,設質背書應以未到期的匯票設定質押而為背書,被背書人只是取得質權,並非取得票據權利,因此設質背書必須記載設質文句,應記明「質押」字樣,否則對善意取得人應負轉讓背書的責任。設質背書的被背書人,即為質權人,有收取匯票金額的權利,雖然匯票所有權並未轉移,但是票據債務人不得以對抗背書人的事由,對抗作為被背書人的質權人,但是質權人有惡意或重大過失時除外。在理解質押背書的效力時,還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❾ 票據法中限制背書的法律效力

票據法中限制背書的法律效力
背書轉讓的限制情形。在背書中進行特別內容的記載,對背書轉讓加以一定的限制,就構成限制背書。限制背書實際上是對背書人擔保責任或被背書人權利加以限制的背書,主要有:

1.出票人的限制背書。根據我國票據法第27條第2款的規定,匯票的出票人在票據上記載「不得轉讓」字樣,匯票不得轉讓。這時,如果持票人背書轉讓的,背書行為無效。這並不意味著該匯票絕對不能再轉讓,而只是表明該票據不能再依票據法規定的背書方式進行轉讓,也不再可能發生背書轉讓的效力。這時的轉讓只是一般指名債權的轉讓,其效力與背書轉讓的效力有很大不同:(1)受讓人雖然取得轉讓人所有的票據上的權利,但無論受讓人的善意與否,均不承認對人抗辯的切斷。(2)受讓人即使經交付而取得票據,也並不承認其當然的票據權利人資格,所以,無論其善意與否,均不得主張善意取得。只有在受讓人持有票據,又無對抗事由的情況下,才能行使權利。(3)票據轉讓後,轉讓人不承擔擔保責任。出票人記載禁止背書的意義,在於排除背書轉讓的效力,保持對受讓人的抗辯權,並防止在受到追索時增加更多的償還金額。
2.背書人的限制背書。根據我國票據法第34條的規定,背書人可以在票據上記載「不得轉讓」字樣,如果其後手再背書轉讓的,原背書人對後手的被背書人不承擔保證責任。背書人記載的限制背書與出票人的限制背書都有避免對人抗辯切斷、防止償還金額增大的作用。不同之處在於,背書人的限制背書並不導致票據指示證券性的喪失,票據仍可背書轉讓,只是記載該限制背書的背書人將自己的擔保責任限制在對其直接後手一個人上,對此後的後手受讓人,不承擔任何擔保責任。對於持票人來說,背書人限制背書以外的各個背書,仍為普通背書,具有普通背書的一切效力。
3.回頭背書及其效力。回頭背書是指以先前已經在票據上簽名的出票人、背書人等票據債務人為被背書人的背書。回頭背書具有一般背書的效力,並不因被背書人是先前的票據債務人而使該票據權利歸於消滅,只是在權利擔保的效力上有所不同。被背書人是出票人的,由於他是最終的追索義務人,事實上是不能行使追索權的,只有在匯票已經承兌的情況下,才可以向承兌人行使追索權;回頭背書的被背書人是先前的背書人的,這時,他既是票據的債務人,又是票據的權利人,他要對其後手承擔擔保責任,所以也就不能向他們行使追索權。
4.附條件背書及其效力。我國票據法第33條第1款規定,背書不得附有條件,背書時附有條件的,所附條件不具有匯票上的效力。背書附條件和付款附條件具有完全不同的法律效力,付款附條件的,票據無效,任何人均不得以此票據主張任何票據權利;背書附條件的,票據依然有效,背書也依然有效,只是所附條件不產生票據法上的效力。
5.分別背書和部分背書及其效力。分別背書是指將票據金額分別轉讓給不同的被背書人的背書,部分背書是指將票據金額的一部分進行轉讓的背書。根據我國票據法第33條第2款的規定,將匯票金額的一部分轉讓的背書或將匯票金額分別轉讓給2人以上的背書無效。所以,分別背書和部分背書,背書無效,票據權利不發生轉移。
6.期後背書及其效力。期後背書是指在票據被拒絕承兌、被拒絕付款或者超過付款提示期限時所為的背書。根據我國票據法第36條的規定,期後背書應當屬於無效背書,不能發生一般背書的效力,而只具有通常的債權轉讓的效力。但期後背書的背書人仍需承擔票據責任。
是否為期後背書的判斷標準是票據上記載的背書日期,對該背書日期是否確實為實際的背書日期,持票人不負舉證責任。當票據上未記載背書日期時,依據票據法的規定,推定是在期限內所為。
7.委託收款背書及其效力。委託收款背書是指以委託他人代替自己行使票據權利、收取票據金額而進行的背書。委託收款背書不是實質上的票據權利轉讓,而是以背書形式進行的委託。背書人是委託人,被背書人是受託人。被背書人行使票據權利後,應將所得金額歸於背書人。委託收款背書的背書人在進行背書時,必須記載「委託收款」字樣。

❿ 空白背書的法律效力

空白背書是指背書人在背面書寫轉讓,但是沒有被背書人。合法持有人,或善意第三者,填寫自己名字就能擁有完全法律效力。

熱點內容
婚姻法解釋一不得已不知情 發布:2025-02-07 00:28:46 瀏覽:336
勞動合同法講座ppt 發布:2025-02-07 00:00:01 瀏覽:806
2017婚姻法婚前買房 發布:2025-02-06 23:41:18 瀏覽:868
怎麼樣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22:18:27 瀏覽:266
宋疃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22:11:37 瀏覽:186
泰州市姜堰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6 21:11:45 瀏覽:162
民事訴訟法監督程序 發布:2025-02-06 20:10:29 瀏覽:603
章程適用合同法嗎 發布:2025-02-06 20:08:19 瀏覽:562
北京市法律援助的困難證明 發布:2025-02-06 19:31:09 瀏覽:839
上海對外經貿法學調劑 發布:2025-02-06 18:04:15 瀏覽: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