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寵物法律責任

寵物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0-12-24 08:53:07

⑴ 教唆寵物傷人法律責任

此種情形中,受害人遭受的損害是因為第三人的過錯行為致使動物造成他內人損害的,實際容上動物只是第三人實施侵權的工具,動物的飼養人或者管理人不是引起損害發生的原因,對損害後果的發生沒有因果關系。沒有因果關系本不應承擔侵權責任,但為了充分保護受害人,使受害人遭受的損害能夠得到填補,《侵權責任法》規定此種情形下,受害人既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動物的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請求賠償,動物的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這種規定的責任形式屬於不真正連帶責任,在不真正連帶責任中,不真正連帶責任人任何一人為清償完畢後,受害人即喪失了向其他不真正連帶責任人請求清償的權利,但是由於存在終局的責任承擔者,承擔了清償責任的不真正連帶責任人有權向最終承擔賠償責任的人進行追償。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三條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⑵ 請教一個關於寵物方面的法律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很多家庭都有飼養寵物的習慣。但寵物的不斷增加,相對的因寵物傷人的糾紛呈逐年增多趨勢。近幾個月來,全國各地陸續出現了多起因惡犬傷人事件,不僅給受害人的身體造成嚴重傷害乃至剝奪了生命,這讓公眾惴惴不安,聞犬色變。那麼當寵物傷人事件出現後,動物的飼養人或管理人應承擔何種法律責任呢,本文予以探析。

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

我國《民法通則》和《侵權責任法》等多部民事法律對動物傷人案件都有明確的規定。《侵權責任法》第七十八條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同時,該法第八十條規定:「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從上述法條規定的內容來看,首先,動物致人損害行為屬特殊侵權行為,該類案件實行的歸責原則是無過錯原則,只要發生寵物傷人事件,對該損害結果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的行為人,不論其是否具有過錯,都要承擔侵權賠償責任。其次,關於舉證責任的分配問題,受害方承擔的舉證責任包括:受到損害的事實;損害結果是由侵害方所飼養或管理的動物造成的。實踐中一般的證明應有事件發生的錄音、錄像、報警後的詢問筆錄,正規醫院的診斷證明以及證人證言等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第(五)項的規定,由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就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有證據證明的可以適當減輕或免除自己所應承擔的賠償責任。再次,此類案件應賠償的項目包括:醫療費、伙食補助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誤工費等;造成殘疾的,還應賠償殘疾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造成他人死亡的,還應賠償死亡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和喪葬費。但筆者認為,此類案件精神損害撫慰金則不應賠償。

二、應承擔的行政責任

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七十五條規定:「驅使動物傷害他人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罰款。」從該條可以看出,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應承擔的行政責任為罰款和拘留。

三、關於承擔刑事責任的思考

在我國大型犬是指犬成年時體重在30-40公斤,身高在60-70厘米的犬。超大型犬是指成年時,體重在41公斤以上,身高在71厘米以上的犬種。大型犬和超大型犬只適合特種職業飼養,適用而不能由一般民眾飼養。在發生大型犬或超大型犬傷人的事件後,是否應當追究犬主人的刑事責任上,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惡犬傷人即使嚴重也不能追究主人的刑事責任,而只能是承擔民事責任或者行政責任。其理由如下:首先,從我國的司法實踐中來看,只有一種特殊情況那就是犬的主人故意唆使犬去咬傷他人(此時犬作為主人侵害他人的犯罪工具),否則,幾乎還沒有因為犬主人的過失而由主人承擔刑事責任的案件;其次,目前為止,追究犬主人的刑事責任還缺乏法律的明文規定。我國《刑法》和其它刑事法律並未明確規定犬傷人後可追究主人的刑事責任。雖然國家衛生部於1980年頒布的《家犬管理條例》第七條規定「如有違本條例者,按照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罰款直至起訴追究刑事責任。」但是該條例僅屬部門規章,缺乏與刑事法律的有機銜接,具體如何追究,以哪條追究,定什麼罪處什麼刑,在刑法上都缺乏規定。有的專家學者提出應以「過失致人死亡罪」來追究「惡犬殺人」,但根據刑法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罰。還有的專家學者提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這一口袋罪來追究,但《刑法》中同樣缺乏明確規定。面對這一法律難題和現實困境,基於刑法理論中規定的罪刑法定原則,惡犬傷人案件只能「民事賠償」和「行政處罰」賠錢了事。最後,刑事責任的追究是對當事人最為嚴厲的處罰,牽涉到人的權利和自由。「犬犯罪」是否應追究犬主人的刑事責任尚需全國人大常委會拿出意見或由「兩高」出台相關的司法解釋才能為之。

另一種觀點認為,惡犬傷人嚴重的應當追究主人的刑事責任。持這種觀點的專家學者認為,追究犬主人的刑事責任已有法可依。只是長期以來,很少對犬主人實行刑事追究,在一定程度上放縱了犯罪,主要是司法機關在對於此類案件的處理存在著刑事法律上認識不足,沒有充分把現有法律規定用足用完,並不能說是無法有依。其次,從立法上看,國家衛生部1980年頒布的《家犬管理條例》第七條就有追究犬主人刑事責任的規定。同時,我國《侵權責任法》將《民法通則》中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應承擔的「民事責任」換成了「侵權責任」,其目的就是一改往日對該類案件從輕處罰的弊端,把輕視刑事犯罪行為升格。再次,根據犬主人的主觀惡性程度,依照《刑法》按「過失致人重傷、死亡罪」追究犬主人的刑事責任,同時對受害人家屬承擔民事責任;或者以「危險應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來處罰。惡犬傷人歸根到底還是主人的失職,隨著社會發展,諸如惡犬傷人等一些嚴重危害社會公共安全的行為不斷出現,國家為了嚴重此類行為,在刑法修改時必須與時俱進增添這些新的內容,把其與故意放火、冰火、爆炸、投毒相當的危害方法,足以危害社會公共安全的行為合為一類,來加以懲處,這是人民群眾的呼聲,也是國家對人民群眾生命的極大尊重。

筆者贊同第二種觀點,應當追究犬主人的刑事責任。但筆者認為在追究犬主人的刑事責任時,可能會存在一些疑難、復雜問題,即通常情況下,犬的飼養人或管理人為整個家庭的成員,在犬致人傷亡的情況下,該如何追究犬的飼養人或管理人的刑事責任呢?是追究整個家庭中每個成員的刑事責任還是他們當中的一個或幾個呢?更為復雜的情形是:分別屬於不同家庭飼養的兩只以上的動物在打架過程中共同致人傷亡時,該如何追究飼養人或管理人的刑事責任呢?動物致人傷害要達成何種程度才能被追究刑事責任呢?因此,筆者認為上述問題都需要我國的立法機關通過立法形式或者授權「兩高」出台相關的司法解釋,進一步予以明確和細化,便於在司法實踐中進行操作和實現裁判的公平與公正。

⑶ 動物傷人,法律責任如何認定

一、飼養動物傷人責任怎麼認定
(一)須為飼養的動物。飼養的動物是相對於野生動物而言的,指被人所佔有、控制並喂養的動物。不包括微生物(細菌、病毒),因微生物致人損害的,應依照《侵權責任法》第72條規定的高度危險物致人損害承擔責任。
(二)須因飼養的動物獨立加害造成他人損害,換言之,「動物危險實現」。所謂動物「獨立加害」,指動物自主或者在外界刺激下基於其本能而不是在人的有意識的強制或者驅使下實施自身動作,從而導致他人人身、財產損害。
(三)須給他人的財產、人身造成損害。動物致人損害的形態可分為:
1、動物致人損害的獨立動作多為積極動作,如牛抵人,馬踢人等;但在某些具有造成損害的特別危險情況下,動物的消極動作也可構成動物致人損害,如牛卧於鐵軌導致火車出軌。
2、動物致人損害,既可以是直接加害於他人;也包括動物的動作間接致人損害,如馬受驚後撞翻路旁的車輛,因車輛翻到而致人損害。
3、動物致人損害除包含積極的人身、財產損害外,還包括動物造成妨害狀態,如惡狗當道,阻嚇未成人致無法通行。受到妨害者自可請求排除妨害,因此受有損失的(如因繞道多支出的費用),有權請求賠償。
二、寵物傷人要怎麼賠償
寵物致人損害,其損害後果往往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單純的財產損害,如財產被動物撞擊導致損壞;
(二)對人身造成暫時損害,如被動物追趕導致腳扭傷,被動物咬傷肌肉等;
(三)對人身造成永久性損傷,如致殘或在顯著部位留下永久性的疤痕等;
(四)致人死亡。動物致害造成的損害後果不同,其賠償范圍也不相同:造成單純財產損害的,只需就其直接損失進行賠償;對人身造成暫時損害的,受害人需一定時間恢復,除賠償直接損失外,還應支付醫療護理費用、失去的誤工工資或其他收入等;對人身造成永久性損傷的,應根據具體的傷殘程度,賠償醫療護理費用、失去的誤工工資或其他收入、殘疾生活補助金等;致人死亡的,還會涉及到救治費用、喪葬費、撫慰金、以及受害人生前撫養者(如喪失勞動能力的父母、未成年子女)的生活費用等。
在實踐中,對損害後果的計算,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動物致人損害案件中,很少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問題。因為採用無過錯責任的歸責原則,賠償額通常是受到限制的,而且原告不得主張「懲罰性賠償」;
(二)是有些受害人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識,往往忽視可得利益的喪失以及致殘的賠償;
(三)對賠償數額的確定,應考慮到經濟發展、物價不斷上升等因素,克服目前賠償額偏低的狀況。

⑷ 有關狗狗的法律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章 飼養動物損害責任

第七十八條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第七十九條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條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一條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園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第八十二條遺棄、逃逸的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三條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第八十四條飼養動物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妨害他人生活。

(4)寵物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養狗注意

1、遛狗拴根繩。我住的小區里老年人居多,養狗做伴的不在少數。每到清晨、傍晚遛狗「高峰期」,鄰居見面打聲招呼,狗也彼此叫喚兩聲,增進感情。

可仔細一看,許多狗主人遛狗時不牽繩,特別是有的老年人,背著手在前邊散步,狗在後面小碎步跟著,時左時右,看似溫馨,卻令人心驚。路上車多人多,狗容易亂跑被車撞到,不牽繩的狗還可能失控,咬傷行人和其他狗。所以遛狗時,別忘了戴上那根牽引繩,保證狗一直在自己的視線內。

2、減少噪音。「不是我讓它不叫,它就不叫了。」這是養狗族的普遍無奈。我家小狗也一樣,在家「彬彬有禮」,一出門就惹是生非,對著行人和別的狗吼叫示威。訓練狗不亂叫,得獎罰並進,當外人出現時給點獎勵安撫,若還不停止則及時懲罰,狗才能鎮定下來。

3、處理好排泄物。寵物狗出沒的小區、公園、人行道、樹坑、草叢里,總是處處「埋雷」。正是盛夏時節,誰也不想跟狗屎、狗尿「不期而遇」,更何況還會滋生細菌與蚊蟲。平時在家,我會訓練狗定點排泄,外出遛狗一定帶好糞便袋;愛干凈的甚至可以隨身帶瓶水,及時沖刷掉狗屎、狗尿給路面帶來的痕跡。

⑸ 請問中國法律中,虐待小動物致死違法嗎有多嚴重[不是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六個月以下拘役或者管制,可以並處罰金;情節相當嚴重或者造成相當嚴重後果的,處六個月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故意虐待動物,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
(二)開展虐待動物的表演或者活動,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
(三)不做區分,撲殺已經防疫的動物,或者採用非人道的方式撲殺動物,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
(四)以商業為目的,違反本法規定,從活體動物身上摘取器官及衍生物,販賣動物器官,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
本章所指的虐待,是指故意以殘酷的手段或者方式給動物以不必要的痛苦和傷害,或者以殘酷的手段或者方式殺害動物。
實行爭議編輯
一、立法不具備可操作性。何為虐待缺乏量化的標准,相關的司法鑒定也不成熟。比如獅子鑽火圈,就很難界定獅子是否受了「強迫」、是否因此受到了傷害。
二、人類對動物的態度更多表現在道德層面上,更多靠道德的約束,採用法律的手段來強制執行,矯枉過正可能會適得其反。
三、中國當前的司法資源和社會資源十分有限,在社會的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之前,動物立法顯得超前。
四、立法客觀上會提高飼養和保護動物的門檻,帶給動物的很可能不是保護,而是傷害。
五、對少數民族的民族傳統沒有進行適當的法律解釋,一些民族的傳統娛樂方式可能消失,比如斗雞和鬥牛。再如苗族的牯藏節是苗族最隆重的祭祖儀式,宋代至今是一項民族傳統。是否會因此消失。

⑹ 如果隔壁寵物被我家寵物傳染病死掉需要負責法律責任嗎

不會,最多隻會讓你家狗去檢查,然後你跟人家狗的主人好好溝通,看怎麼把這個事解決,不會負法律責任的

⑺ 開寵物店有什麼法律責任

現在的法律還沒有針對寵物店的專門條例。

開寵物店辦理相關的手續。寵物店不經營寵物醫療的項目,只要簡單的辦理個體戶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就可以了。店主可攜帶店面房產證復印件(如果是租的房子還需提供《租房協議書》),身份證復印件2張,一寸照片5張到當地工商所申領表格,領取工商營業執照。取得營業執照後,到當地稅務所申請稅務登記證。

若寵物店經營活體銷售或寵物醫療項目,還須獲得衛生部門的《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和畜牧部門的《動物防疫合格證》《動物診療許可證》。

⑻ 狗咬人,狗主人應承擔什麼責任,法律有沒有規定

被咬的人故意挑逗寵物,惹怒寵物造成其個人傷害的,由挑逗人自行負責,主人版不需要承擔任何權責任
如果因為寵物主人沒有盡到監管責任,造成寵物咬人(就是被咬人沒有過錯),則寵物主人對被咬人的醫療費,誤工費,交通費,護理費等費用都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如果被咬人屬於特殊職業,被咬傷後對其職業發展有影響的,還可以主張精神賠償金。

案例:月長石所在這里,前段時間發生一起一名十幾歲,學習舞蹈的小女孩在路上被狗咬傷,後來法院判決,狗主人賠償醫療等費用8000餘元,同時因為小女孩特殊的職業,咬傷對其舞蹈發展有影響,還支持了8000元精神損害賠償

⑼ 關於寵物傷人的相關法律條例

這是《侵權責任法》第十章 飼養動物損害責任中的相關規定:
第七十八條回 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答,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第七十九條 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條 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一條 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園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第八十二條 遺棄、逃逸的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三條 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第八十四條 飼養動物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妨害他人生活。

⑽ 開寵物店需要承擔的職業法律責任有什麼

您好!開寵物店無證經營是違法行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無照經營查處取締專辦法》第四條屬下列違法行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本辦法的規定予以查處:
(一)應當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營業執照,擅自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二)無須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即可取得營業執照而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擅自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三)已經依法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但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擅自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四)已經辦理注銷登記或者被吊銷營業執照,以及營業執照有效期屆滿後未按照規定重新辦理登記手續,擅自繼續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五)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擅自從事應當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從事的經營活動的違法經營行為。
前款第(一)項、第(五)項規定的行為,公安、國土資源、建設、文化、衛生、質檢、環保、新聞出版、葯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許可審批部門(以下簡稱許可審批部門)亦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予以查處。但是,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如能提出更加具體的問題,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熱點內容
邊緣性人格障礙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7 02:17:09 瀏覽:585
兒童道德發展包括兒童的發展 發布:2025-02-07 02:09:47 瀏覽:631
道德信念有 發布:2025-02-07 01:37:14 瀏覽:863
端正執法司法理念大討論活動 發布:2025-02-07 01:31:25 瀏覽:312
勞動法不能上夜班 發布:2025-02-07 01:24:16 瀏覽:565
李佳行政法精粹 發布:2025-02-07 01:14:10 瀏覽:532
婚姻法中關於性的認識 發布:2025-02-07 01:02:16 瀏覽:543
婚姻法解釋一不得已不知情 發布:2025-02-07 00:28:46 瀏覽:336
勞動合同法講座ppt 發布:2025-02-07 00:00:01 瀏覽:806
2017婚姻法婚前買房 發布:2025-02-06 23:41:18 瀏覽: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