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證筆錄在我國的法律效力如何
Ⅰ 行政處罰聽證筆錄效力
法律分析:1、聽證筆錄應當作為行政處罰決定的重要依據。理由是:經過聽證之後的證據和陳述筆錄,應該說比行政機關案件調查人員的調查終結報告更客觀、真實,與其他證據相比,聽證筆錄及確認過的證據更有說服力,因此,應當作為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重要依據,對其他證據也應當作全面分析,作出決定;2、聽證筆錄只能作為行政處罰決定的依據之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二條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減損權益或者增加義務的方式予以懲戒的行為。
第三條 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適用本法。
第四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第五條 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
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Ⅱ 行政處罰聽證的筆錄效力是怎樣的
法律分析:1、聽證筆錄應當作為行政處罰決定的重要依據。理由是:經過聽證之後的證據和陳述筆錄,應該說比行政機關案件調查人員的調查終結報告更客觀、真實,與其他證據相比,聽證筆錄及確認過的證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
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
聽證應當製作筆錄;筆錄應當交當事人審核無誤後簽字或者蓋章。
Ⅲ 聽證會是否具有法律效應
依法舉行的聽證會是法律規定的,當然有法律效力。
Ⅳ 聽證筆錄的效力在行政處罰法中是怎樣表示的
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版額罰款等行政權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聽證依照以下程序組織:(一)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行政機關告知後三日內提出;(二)行政機關應當在聽證的七日前,通知當事人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三)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聽證公開舉行;(四)聽證由行政機關指定的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當事人認為主持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迴避;(五)當事人可以親自參加聽證,也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代理;(六)舉行聽證時,調查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和行政處罰建議;當事人有權進行申辯和質證;(七)聽證應當製作筆錄;筆錄應當交當事人審核無誤後簽字或者蓋章。當事人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有異議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規定執行。第四十三條 聽證結束後,行政機關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作出決定。[1]
Ⅳ 聽證筆錄是證據的種類之一嗎
法律分析:聽證筆錄不是證據的種類之一。證據是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證據問題是訴訟的核心問題,全部訴訟活動實際上都是圍繞證據的搜集和運用進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Ⅵ 聽證筆錄是不是行政處罰的唯一依據
法律分析:聽證筆錄只能作為行政處罰決定的依據之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第四十六條 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實施行政許可應當聽證的事項,或者行政機關認為需要聽證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許可事項,行政機關應當向社會公告,並舉行聽證。
Ⅶ 聽證筆錄有效力么
當然有效力
這是關於聽證過程的文字記載。
Ⅷ 聽證會的筆錄具不具有法律效力
我想你此處法律效力的意思,是對法律關系的主體均能產生約束力並可以受到司法內救濟之意容。
根據我國目前部門法的規定(如《信息公開條例》《行政處罰法》《法律法規備案條例》)等來看,聽證會只是一種依職權或相對人申請發起的,必經的或可選擇的程序,至於聽證會筆錄的效力,目前並無明確的規定,一般來說,組織聽證會的主辦方應在充分吸收聽證會上的相關意見後,再作出決策或決定,但我個人認為,規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來源於法律的明確授權,既然法律目前並沒有賦予聽證會筆錄明確的效力,現實中聽證會的落實情況也有很多不盡如人意之處,目前我國聽證會的筆錄只具有參考作用,並不具有嚴格意義上的法律效力。
Ⅸ 關於聽證筆錄的效力問題,請大家幫我答一下。
在行政許可上聽證筆錄有排他效力,其他的還沒有 行政相對人的權利只能通過服役於訴訟來保障,但是勝訴率不高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