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早婚法律責任

早婚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0-12-24 12:15:25

① 早婚應付怎樣的法律責任

你說的情況應該是沒到法定年齡而結婚的人吧。這種情況確實違反法律規定,在沒登記之前是同居關系,雖然舉行結婚儀式。補救辦法是到法定結婚年齡後到相關的婚姻登記機關補辦登記證。

② 貴州省計劃生育條例村居早婚早育規定

1998年7月24日貴州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貴州省計劃生育條例》根據2002年9月29日貴州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的《關於修改〈貴州省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修訂自2002年9月29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了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為在我省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富民興黔步伐提供良好的人口環境,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促進家庭幸福、民族繁榮與社會進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公民有生育的權利,也有依法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夫妻雙方在實行計劃生育中負有共同的責任。 第四條實行計劃生育,堅持宣傳教育為主、避孕為主、經常工作為主,輔之以必要的行政、經濟措施;堅持與發展經濟相結合、與幫助群眾勤勞致富相結合、與建設文明幸福家庭相結合,著重抓好與新階段扶貧開發相結合。 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領導,負責組織本條例的實施。實行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把計劃生育工作作為考核主要領導人政績的重要內容。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人口與計劃生育經費列入財政預算,隨著財政收入的增長增加對計劃生育事業的投入,逐步提高人口與計劃生育經費投入的總體水平,並予以保障。對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給予重點扶持。 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安排經費,保證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開展。 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推行計劃生育工作中應當嚴格依法行政,文明執法,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 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受法律保護。 第七條省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負責全省計劃生育工作和與計劃生育有關的人口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計劃生育工作和與計劃生育有關的人口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對在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中有突出成績或者特殊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章 規劃與管理 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上一級人民政府制定的人口發展規劃,結合當地實際,編制本行政區域的人口發展規劃和年度人口計劃,並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人口發展規劃和年度人口計劃,制定人口與計劃生育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負責組織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實施方案的日常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本轄區內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貫徹落實人口與計劃生育實施方案。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依法做好計劃生育工作。村(居)民委員會可以配備計劃生育管理服務人員,村民小組可以設育齡婦女組長和計劃生育中心戶戶長,協助村(居)民委員會開展計劃生育的具體管理和服務工作;育齡婦女組長和計劃生育中心戶戶長由村民推選。 第十一條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工作由其戶籍所在地和現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負責管理,以現居住地為主。 第十二條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計劃生育管理工作,實行主要領導人負責制,並接受所在地人民政府的領導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的檢查、監督。 實行人口與計劃生育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制,有關部門應當履行職責,並接受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考核。 第十三條公安部門應當協助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做好人口核查工作;在辦理成年流動人口暫住證時,應當核查其現居住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查驗過的婚育證明,並將辦理結果通報其現居住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沒有婚育證明的,不得辦理。 第十四條工商行政部門在辦理成年流動人口的營業執照時,應當核查其現居住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查驗過的婚育證明,並將辦理結果通報其現居住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沒有婚育證明的,不得辦理;應當協助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對違反計劃生育法律、法規的個體工商戶落實處理措施。 第十五條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應當監督用工單位在辦理成年流動人口用工手續時,核查其現居住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查驗過的婚育證明,並督促用工單位將辦理結果通報其現居住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沒有婚育證明的,不得辦理。 第十六條建設部門應當協助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做好建築施工單位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第十七條民政部門應當依法開展婚姻登記工作和收養管理工作;對實行計劃生育的貧困家庭給予社會救濟。 第十八條農業部門在實施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規劃時,應當把計劃生育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制定有利於計劃生育的具體措施。 第十九條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會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做好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指導、質量監督及技術人員培訓工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做好證照頒發和計劃生育技術人員的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鄉村醫生、護士資格的考核認定工作;指導醫療、保健機構開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 第二十條人事部門應當會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穩定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並做好計劃生育技術人員職稱評聘工作。 第二十一條教育部門應當在學校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徵的適當方式,有計劃地開展生理衛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組織有條件的大專院校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理論科研活動,指導培訓計劃生育專門人才。 第二十二條司法行政部門應當配合計劃生育行政部門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律、法規的宣傳和咨詢服務工作。 第二十三條科學技術部門應當把人口與計劃生育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納入科學研究規劃;指導計劃生育科研成果的評審、鑒定、轉化和推廣工作。 第二十四條民族宗教事務部門應當配合計劃生育等行政部門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引導少數民族實行計劃生育,對實行計劃生育的少數民族貧困家庭給予重點扶持。 第二十五條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等部門應當組織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大眾傳媒負有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的社會公益性宣傳的義務。 第二十六條工會、共青團、婦聯、計劃生育協會及個體勞動者協會等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公民應當協助人民政府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第二十七條人口與計劃生育統計必須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虛報、瞞報、偽造、篡改和拒報人口與計劃生育統計數據。 第三章 生育調節 第二十八條提倡和鼓勵晚婚、晚育。晚婚指按照法定婚齡推遲3年以上的初婚;晚育指已婚婦女24周歲以上或者晚婚後懷孕生育第一個子女。 推行和鼓勵一對夫妻只生育一個子女。 第二十九條公民依法結婚後生育第一個子女,應當在孕期內憑《結婚證》和相關證件到女方戶籍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登記,辦理生殖保健服務證。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應當及時提供生殖保健服務。 第三十條夫妻雙方或者一方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城鎮居民,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生育第二個子女: (一)第一個子女為非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 (二)夫妻雙方均為獨生子女的; (三)夫妻結婚5年以上,因患不孕症,依法收養一個子女後,經治癒要求生育的; (四)一方或者雙方是再婚的夫妻,一方生育過一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過子女的。 第三十一條夫妻雙方是農民,除適用第三十條規定外,符合下

③ 國家規定的法定結婚年齡

我國現行《婚姻法》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22周歲,女不得早於20周歲。回法定婚齡的確定,一答方面要考慮自然因素,即人的身體發育和智力成熟情況,另一方面要考慮社會因素。

婚姻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要求,結婚只有達到一定的年齡,才能具備適合的生理條件和心理條件,也才能履行夫妻義務,承擔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所以,盡管我國法律賦予每個公民結婚的權利能力,但並非所有公民都可以成為婚姻法律關系的主體,只有達到法律規定的結婚年齡的人,才享有結婚的權利。

(3)早婚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婚姻法規定的婚齡具有普遍的適用性,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法律也允許對婚齡作出例外規定。比如考慮我國多民族的特點,婚姻法第五十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結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規定。」

我國一些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機關對婚姻法中的法定婚齡作了變通規定。比如寧夏、新疆、內蒙古、西藏等自治區和一些自治州、自治縣,均以男二十周歲,女十八周歲作為本地區的最低婚齡。但這些變通規定僅適用於少數民族,不適用生活在該地區的漢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法定結婚年齡

熱點內容
山西財經大學法律碩士的學費 發布:2025-02-07 13:12:45 瀏覽:303
勞動法是雙休 發布:2025-02-07 13:12:28 瀏覽:841
律師外語 發布:2025-02-07 13:07:13 瀏覽:950
南寧工傷保險條例 發布:2025-02-07 12:24:46 瀏覽:648
法院證詞 發布:2025-02-07 12:07:51 瀏覽:757
欠條的法律效力幾年 發布:2025-02-07 11:57:28 瀏覽:827
法學張曉晨 發布:2025-02-07 11:41:41 瀏覽:449
城區法院纏 發布:2025-02-07 11:29:53 瀏覽:621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5 發布:2025-02-07 11:22:18 瀏覽:643
1953年新婚姻法的宣傳 發布:2025-02-07 11:06:53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