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後法律責任
Ⅰ 如果交了辭職信後直接走人,會有什麼法律責任
一、個人提出離職分三種情況:
1、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你書回面提出解除勞答動關系後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准,並可以要求支付剩餘的工資及經濟補償金(每工作1年支付1個月工資)及辦理離職手續等;
2、依據《勞動合同法》37條,你提前30天提出的書面離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准就可以離職。其中,試用期提前3天書面提出;用人單位有義務結清工資辦理離職手續。
3、沒有提前30天提出離職,用人單位也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你直接提交辭職信就走人,這個時候就是你違法了,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招聘你產生的費用,用人單位可以要求你承擔。
二、你可以通過快遞或掛號信郵寄給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通知(也就是通俗說的辭職信、辭職報告),這樣便於保留證據。用人單位不支付你工資或不為你辦理離職手續,你可以通過申請勞動仲裁解決;
三、相關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37、38、46、47、50條!
Ⅱ 公司制度不合理,直接不去上班,自行離職需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勞動者自動離職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對於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當按照規定承擔版賠償權以下損失的責任:
1、用人單位招收錄用所支付的費用;
2、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3、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4、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2)離職後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Ⅲ 員工擅自離職應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從目前企業抄的實際操襲作來看,除非員工離職給企業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或者員工與企業有簽訂了競業限制協議、保密協議等限制性條款,否則,員工自動離職,一般企業只會做出解除勞動合同處理,並停發當月工資,並不會追究勞動者的刑事或民事責任。
不過本人建議,盡量還是雙方協商後和平解除勞動合同為好,因為這樣勞動者也可以獲得之前企業的祝福和開取的離職證明,對接下來的重新就業幫助很大。
Ⅳ 自動離職要付什麼法律責任嗎
雖然已經提出離職,但是還沒有到最後工作日就不去上班,按照你原來的公司制度內,是可以按照曠容工給你處理,連續曠工達到三天以上,公司就可以對你做除名處理,且會被扣相應的曠工款項,但是屬於你的工資,應在你辦理好離職手續,照常發放給你。
只要連續曠工達到三天以上,公司對你做除名處理,您就與公司解除勞動關系了。不存在什麼經濟賠償,只能扣除你無故曠工的款項。關於曠工的扣除標准 可以根據你們公司的制度才進行。
Ⅳ 請問辭職之後,證還在公司掛著要負法律責任嗎
執業印章一定要拿在自己手裡,而且一般用人單位是不可以扣押員工的證件回的,這個證使用答要求必須是在此單位任職的員工,如果你離職,單位繼續以在職員工的名義使用此證,是不允許的,保留好離職證明解除勞動協議等,將來如果單位違規使用,可以作為證據。
Ⅵ 離職並完成工作交接後,對之前的工作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員工離職後工作未交接完全,但交接單已經公司敲章認可完成交接,有證據的,可以訴訟解決。只要能夠證明沒有交接好,還是可以起訴救濟的。
如果出現問題:
1、以交接單為准,不存在可以去法院起訴或者報警的可行性。
2、及時溝通,曉之以利,動之以情。
如果是公司的正式員工,要辦理個人辭職手續的話需要提前一個月告知公司,並且提前一個月填寫辭職報告書,內容包括:部門負責人姓名、你的姓名、申請時間、離職時間。大致這些就可以,可能有些單位還需要別的信息。
要注意一般都是一式兩份的,都需要加蓋公司公章的。等離職了之後,連同你們公司給你的從入職到離職所有的人事檔案外加一份蓋有公章的辭職信都會放到你們的檔案里,這樣資料都給了,你的工作也就交接完了。
(6)離職後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工作中員工需要負的法律責任:
1、國家法律、法規及本公司有關規章制度,遵守本崗位所屬部門的各項管理細則。
2、遵循公司利益第一的原則,自覺維護公司的利益和形象,嚴格保守公司的商業秘密。
3、嚴格按公司的管理模式運作,確保工作流程和工作程序的順暢高效,對工作流程、工作程序及工藝流程中不合理之處及時提出,並報直接上級,確保工作與生產的高效。
4、積極學習,刻苦鑽研,努力提高業務水平,提高職業技能水平,積極參加培訓和考核。除了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 ,還有些要根據公司內部自定的也要遵守
Ⅶ 如果在公司辭職後還需要負相關法律責任么
你要先抄確定你與原公司簽訂的協議內容
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一般情況下,如果是與你無關的事情。是不需要你負責的,但你要把情況再描述詳細點
Ⅷ 挪用公款後離職會追究法律責任嗎
挪用公款後離來職一樣會追究法律責任。源《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是挪用公款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數額巨大不退還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Ⅸ 員工離職後還可以追究法律責任嗎
可以得,只要是在職期間犯罪的 ,造成企業經濟損失的是可以向公安報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