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責任與義務的關系

法律責任與義務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2-07-20 07:09:40

① 責任和義務有什麼聯系

法律責任和權力的關系:
權利越大責任越大
特定的權力總是與責任聯系在一起的。回擁有某種權力,得到了答與這一權力相聯系的權利,同時也就承擔了相應的責任。只有正確認識權力與責任的關系,才能正確對待權力,正確運用權力,爭取承擔責任。

網友說法:以責任制約權力   以責任監督權力

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統一性。
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

② 法律責任與法律義務的關系600字

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是構成法律關系內容的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他們都作為民事主體實現利益的手段和工具,必然在其間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關系。概括言之,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有如下關系。
第一、法律關系中的對應關系。
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的對應關系是指法律權利一般有相對的法律義務存在。二者共同處於法律關系的統一體中。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1)在任何法律關系中,一方主體有法律權利,對方主體就必然承擔相應的法律義務,反之亦然。2)在特定的法律關系中,每一主體在享有權利之時都對應承擔一定義務。如雙務合同中。
第二、社會生活中的對等關系。
社會中的權利義務的設置是對等的。主要表現在:1)社會生活中權利總量大於義務總量,有些權利就會行同虛設;反之,社會容易產生特權;2)在有的具體法律關系中,權利與義務也是對等的。當權利義務處於分離狀態時,一方享有權利的量和對方承擔的義務的量是對等的。如債權債務關系中,債權與債務是對等等。
第三、功能發揮中互動關系。法律功能常常是通過它所設定的權利與義務得以現實表現出來的。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在功能上的互動關系主要體現在:1)法律義務的履行促進法律權利的實現;2)法律權利的享有也有助於法律義務的積極履行。
第四、價值選擇中的主從關系。
現代立法總體上講是以權利為本位。權利本位在現代社會中包括個人權利本位和社會權利本位。所謂權利本位就是說法以權利(個人權利或社會權利)為起點或出發點。以權利為重心是現代法律制度的特徵。我國支持了權利本位,因為:1)市場經濟對法律的要求主要是設定權利和保障權利;市場經濟模式的建立體現了權利本位的要求。2)人權受到了國家和社會的普遍關注。法律權利就是人權在法律中的體現。

③ 責任與義務的關系

義務偏向於指代任務,或者說偏向於指代任務本身,責任偏向於指代完成這個任務的約束。兩者意思相近。
法律分析
如果流量遠遠低於保證精確度的最小流量,將導致無輸出(如渦街流量計)或輸出信號被當作小信號予以切除(如差壓式流量計),這對供方來說都是不利的,有失公正。為了防止效益的流失,對於一套具體的熱能計量設備,供需雙方往往根據流量測量范圍和能夠達到的范圍度,約定某一流量值為「約定下限流量」,而且約定若實際流量小於該約定值,按照下限收費流量收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可以根據需要設置計量檢定機構,或者授權其他單位的計量檢定機構,執行強制檢定和其他檢定、測試任務。執行前款規定的檢定、測試任務的人員,必須經考核合格。這一功能通常在流量顯示儀表中實現。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根據本地區的需要,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准器具,經上級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後使用。企業、事業單位根據需要,可以建立本單位使用的計量標准器具,其各項最高計量標准器具經有關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後使用。計量檢定工作應當按照經濟合理的原則,就地就近進行。計量檢定必須按照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進行。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由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制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五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
第五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
第五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不得有危害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
第五十五條 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的神聖職責。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光榮義務。
第五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

④ 法律責任和法律義務的關系是什麼

法律責任與法律義務二者為因果關系,當事人不履行或違反了法律義務,專即產生相應的法律責任。
法律要屬求當事人應為的行為,稱為法律義務。如果不履行法律義務即發生責任。可見,法律責任以法律義務的存在為前提。要先有義務,然後才談得上責任。無義務,即無責任。雖有義務存在,如果義務人能正確履行義務,也不發生責任。只在義務人違反義務時,才發生責任。換言之,法律責任為違反法律義務的當事人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⑤ 法律義務與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法律義務,是指法律關系主體依法承擔的某種必須履行的責任。是設定或隱含在法律規范中、實現於法律關系中的,主體以相對抑制的作為或不作為的方式保障權利主體獲得利益的一種約束手段。是指法律關系的主體依據法律規范必須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以保證權得人的權利得以實現,當負有義務的主體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自己的義務時,要受到國家強制力的制裁,承擔相應的責任。

法律責任是指因違反了法定義務或契約義務,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產生的,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後果。就其性質而言,法律關系可以分為法律上的功利關系和法律上的道義關系,與此相適應,法律責任方式也可以分為補償性方式和制裁性方式。法律責任分為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與違憲責任和國家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六條 民事主體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當事人約定,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

⑥ 法律責任與法律義務的關系是什麼

基本權來利與基本義務的辨證統一關系自
關於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的關系,馬克思主義認為:"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這個一般原理,為現代人權觀念所公認。正如《世界人權宣言》所強調的:"人人對社會負有義務",人人在行使他的權利和自由的時候,只受法律所確定的限制,而確定該限制的唯一目的就在於保證對他人的權利和自由給予應有的承認和尊重。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性,由公民基本權利的社會屬性所決定。因為人的權利只能在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中存在。在個人與個人、群體與群體、個人與群體及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之中,某一主體享有某項權利,就意味著要求其他主體有尊重並不得侵犯這項權利的義務。否則,任何人的權利都無法實現和得到保障。但是,權利和義務又有可分性的一面。因為權利和義務是兩個相對獨立的概念與范疇。在實際行使當中,有的主體可能只享有權利而不承擔義務,有的主體則可能只承擔義務而不享有權利。

⑦ 法律與義務的關系

法律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法律基礎是思想道德修養的根本,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是相統一的,有權利就有相應的義務。
比如說選舉權是公民的合法政治權利。只要是沒有被剝奪政治權利的年滿十八周歲的中國公民就擁有選舉權。那麼同時只要他具備參加選舉的能力,也就是行為能夠自理有政治理解、行為能力的人,他就應該參加選舉。他在人大選舉的時候就應該參加並慎重投票。這就是他在行使權力的同時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
法學理論的角度對二者關系的研究論述,主要是以下四點。
1、法律關系中的對應關系。這種對應關系是指任何一項法律權利都有相對應的法律義務,二者是相互關聯、對立統一的。正如馬克思指出的:「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173頁)。勞動和受教育等則既是權利,又是義務。
2、社會生活中的對等關系。這主要表現在權利義務的總量是大體相等的。如果權利的總量大於義務的總量,有的權利就是虛設的;如果義務總量大於權利總量,就有特權。在具體的法律關系中,二者的總量也是相等的,如債權與債務是對等、等量的。
3、功能上的互補關系。法律權利的享有有助於法律義務的積極履行。在許多情況下,不主張權利,義務人就不去履行義務。
法律義務也是法律責任,義務規范要求的作為與不作為要令行禁止。法律主體如果都能這樣對待義務,就必然有助於權利的實現,建立起良好的秩序。
4、價值選擇中的主從關系。在任何類型的法律體系中,都是既有權利又有義務的,這樣,才能通過法律對人們的社會行為進行調整。但是由於國家本質和社會性質的不同,決定了人們的價值選擇不同,因而,有的法律體系以義務為本位,如從奴隸社會開始有法的時候起,歷史上一系列法律體系,就「幾乎把一切權利賦予一個階級,另方面卻幾乎把一切義務推給另一個階級。」(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174頁。)
在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由於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基本權利義務分配上一視同仁。正如鄧小平同志指出的:「人人有依法規定的權利和義務,誰也不能佔便宜,誰也不能犯法。」也就是說權利義務統一,任何人都既是權利主體、也是義務主體。在國際上,對這個問題有一個新的動向,國際間行動理事會於1997年9月1日,提出了一個《世界人類責任宣言》,認為「權利更多地與自由相關,而義務則與責任相連。」
作為一名大學生,樹立法律意識,是現代化法制建設的要求,也是成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因此,我們要培養依法辦事的思想觀念,不僅要遵紀守法,而且要監督社會主義法律的遵守和執行, 堅決同一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使社會主義法製得以真正實現。其次,培養憲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權威的觀念。最重要的是,要培養權利義務相一致的觀念。人類如果只強調權利和自由,盡情地享受,而不顧及人類的責任和義務,資源被浪費、生態遭破壞,經濟不能持續發展,世界就不可能變得更美好。

⑧ 請問,什麼叫法律義務法律責任跟法律義務有什麼關系

法律義務,簡單來說,就是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譬如,子女有贍父母的義務。
區別:法律義務,是法律規定的了,一定要承擔的,而法律責任是違反法律而承擔的一種後果,有懲罰的意味。

⑨ 權力、責任、義務三者之間的關系

法律規定公民享有一定的權利,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是相輔相成的。世界上沒有不享有權利的義務,也沒有不履行義務的權利。權利可以放棄,而義務則必須履行。

1、領導者是具有職位和相應權力的人。一個組織或團體的領導者,一定具有一定的職權。領導者的職權是領導者從事管理活動的資格,領導者的職位越高,其權力越大。組織或團體必須賦予領導者一定的職權,領導者的權力是法定的,與職位相關聯,它不因人而異,誰處在那個職位上,誰就具有那個職位的相應法定權力,職位越高,責任越大,權力也越大。
2、領導者的權力是有限的。各級領導幹部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持正確的權力觀,堅決反對脫離群眾、以權謀私。最終形成了比較系統的、體現我國現階段國情的科學權力觀。

3、權力的行使必須承擔相應責任。對於領導人而言,有權必有責,這是領導權力的本質性決定的。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要落實在明確責任和主動接受監督上面。任何組織或團體的領導者,都具有一定的職位,都要運用和行使相應的權力,同時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權力和責任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一定的權力又總是和一定的責任相聯系的。

4、責任與權力的統一存在。責任是對領導者的基本要求,領導者被授予權力的同時,應該對組織或團體的命運負有相應的責任,對組織或團體的成員負有相應的義務。權力和責任應該同步消長,權力越大,責任越重。比較而言,責任比權力更本質,權力只是盡到責任的手段,責任才是領導真正的象徵。 在現代法制社會,行政機關的權力與職責、權力與責任是緊緊相連的。行政機關的行政權力就是行政職責,既不能擅自放棄,也不能任意轉讓。同時,行政機關行使權力,實施行政管理,必須對自己行為負責,不允許行政機關只行使權力而不承擔責任。無責任即無授權,權力與責任必須一致。

熱點內容
食品檢驗的法規 發布:2025-01-21 11:49:43 瀏覽:643
民法總則考試答案 發布:2025-01-21 11:37:25 瀏覽:609
刑法教學法規 發布:2025-01-21 11:26:37 瀏覽:155
經濟法出現於什麼時期 發布:2025-01-21 11:25:40 瀏覽:724
辭職報告與勞動法之間的關系 發布:2025-01-21 11:17:32 瀏覽:779
辦理法律援助案件補貼標准 發布:2025-01-21 11:13:03 瀏覽:802
泗洪縣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1-21 10:03:11 瀏覽:920
涉外經濟合同法等其他合同法 發布:2025-01-21 10:01:42 瀏覽:621
80歲以上老人法律援助 發布:2025-01-21 10:01:41 瀏覽:827
行政法控權理論 發布:2025-01-21 10:01:33 瀏覽: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