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股東只分紅不參與決策協議法律效力

股東只分紅不參與決策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0-12-24 15:29:43

㈠ 股東協議有法律效力

股東協議具有法律抄效力。訂立協議書,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從制度上乃至法律上,把雙方協議所承擔的責任固定下來。作為一種能夠明確彼此權利與義務、具有約束力的憑證性文書,協議書對當事人雙方(或多方)都具有制約性,它能監督雙方信守諾言、約束輕率反悔行為,它的作用,與合同基本相同。

㈡ 占股100%的全資股東不是法定代表人而對外簽訂協議,協議有具有法律效力嗎

在簽署協議的股東之間具有法律效力,對於合同以外的善意第三人不發生法律效力。

㈢ 股東攻守同盟有法律效力嗎只有義務沒有權利的協議。

這條是無效的約定,股權轉讓是公司法的半強行性規定,保障股東可以退出公司,內公司章程可容以規定更寬松的轉讓條件但不得更嚴格,私人協議就更不能禁止股權轉讓了。

你們定的協議等於在修改法律,法律說可以轉讓,你們的協議說不得轉讓。法律說章程可以對轉讓股權另行規定,但沒說可以股東自行約定排除公司法的規定。如同婚姻法規定公民有結婚的自由,奇葩戀人寫個協議不準對方跟他人婚嫁,你說有效沒。

第七十一條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㈣ 股東放棄管理權和分紅權的約定具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尊重意思自治,如果是自願放棄的,應該是有效的。

㈤ 內部股東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從民事角度來看能否法律支持

在簽署協議的股東之間具有法律效力,對於合同以外的善意第三人不發生法律效回力。

有法律支持,按答照《合同法》的規定:合同有效需要具備如下幾個條件:

1、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根據上述三個條件來看,內部股東協議具備了生效的要件。所以是有效的。

㈥ 請問公司給我「乾股」,這有法律效力嗎

具有法抄律效力。

「乾股」本質是襲贈與關系,只要符合贈與的法律規定及公司法的規定,「乾股」是可以受到法律保護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十五條規定:

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第三條第二款規定: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6)股東只分紅不參與決策協議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常見的乾股取得方式:

1、股權贈送

公司設立後,股東直接將部或者一部份股份贈與他人,受贈人就成為「乾股」股東。

2、股權激勵(無償或低價轉讓部分股權)

一些高科技類、管理類或者其他企業,為了留住人才,大股東將自己手中的部分股權無償獎勵、或者優惠價格轉讓給受激勵對象。

受激勵對象往往都是對企業貢獻較大的技術性、管理性人才或者其他核心人員,這樣股權激勵以後,他們與公司不僅僅是勞動關系,還有望與老闆一樣取得利潤分紅,更加具有吸引力。

不過,因股權激勵獲得的乾股,其權利會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股許可權制轉讓,業績達到一定標准,工作滿多少年等等。

㈦ 只有股份轉讓協議書具有法律效應嗎

1、從民事角度,只要該協議是合同雙方真實意思的表達即為有效;但回涉及公司股份,就答必須符合公司法相關規定。
2、公司法規定:股份轉讓人必須書面向股東會提出申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超過1/2以上股東同意即可轉讓。股東既不同意轉讓又不在30日內購買股份,視為自動同意。
3、股東會通過轉讓的決議後,股份轉讓協議書才能生效,然後受讓人憑股東會決議和股份轉讓協議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備案,才能收到法律保護。
4、如果未取得股東會決議,那麼這份協議對公司無約束,受讓人只能向轉讓人追索損失。
5、如果取得股東會決議未辦理工商備案,你享有股東權利,但不能對抗第三方,比如你以股東名義簽署相關文件無法律效力,而轉讓人以股東名義從事的行為從法律上繼續有效,因此給第三人造成的損失應當先賠償再向轉讓人追索。

㈧ 後面股東入股,只有口頭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承擔相應的責任

法律規定,訂立合同的形式可以是書面的方式,也可以是口頭合同。而口內頭合同只要是雙方真實容的意思表示,也同樣是有效的。

國家法律規定的必須要採用書面協議的方式,比如建設工程合同、技術開發合同、房屋銷售合同等,如果這類合同採取口頭約定的形式,那麼可視無效,不受法律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六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定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

《合同法》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因此,可以認為口頭協議也是合同的一種表現形式,如果雙方都認可的口頭協議,在法律上認定為有效,但如果一方違約,主張一方的舉證能形成完整的證據鏈,口頭協議也具有法律效力。國家法律規定的應當採取書面合同的,當事雙方卻僅進行口頭約定,主張方能舉證證明自己已經履行了協議,可以視為有效。

㈨ 內部股東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從民事角度來看呢能否可以法律支持

不論是拿到工商局備案的協議還是內部股份協議,均為合同。對於合同是否有效,專需要根據合同屬法的規定來確定。
按照合同法的規定:合同有效需要具備如下幾個條件:1、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3、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根據上述三個條件來看,你們簽訂的協議具備了生效的要件。所以是有效的。
在工商局備案的信息具有對外公示的效力,但是法律並未規定,不進行備案,協議就無效,即無強制性法律法規限制隱名股東。
因此,我認為你們簽訂的協議是有效的,可以據此執行。
當然你們之間的協議應當明確他人名下的股份多少是屬於你們的,即將份額確定清楚,並標明對方的代持身份。
實踐中代持股份的情況也很多的。

熱點內容
司法部門投票 發布:2025-02-07 17:32:33 瀏覽:298
環境衛生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2-07 17:26:05 瀏覽:626
大法官五行 發布:2025-02-07 17:13:28 瀏覽:567
國有企業改製法律法規 發布:2025-02-07 16:26:57 瀏覽:380
法學好找女 發布:2025-02-07 15:59:52 瀏覽:96
公司聘用法律顧問一年多少錢 發布:2025-02-07 15:55:39 瀏覽:35
道德一般屬於 發布:2025-02-07 15:50:27 瀏覽:370
民法通則92條 發布:2025-02-07 15:01:48 瀏覽:583
律師擔任法律顧問如何考核 發布:2025-02-07 14:39:47 瀏覽:619
法官詢問證人 發布:2025-02-07 14:31:30 瀏覽: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