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效力來源

法律效力來源

發布時間: 2022-07-24 08:39:35

『壹』 法律約束力和法律效力的區別

法律約束力和法律效力的區別就是:法律效力與約束力是包含與被包含關系,法律效力等同於法律約束力,是約束力的一種,是法律強制力保障,而約束力包括很多,比如道德、宗教等。

『貳』 法律的效力來源於哪裡

理論上法律的效力來源於國家機構之一的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
這是制定法律的機關,在建國之後召開的會議上決定有全國人大來制定法律,由於全國人大的召開不經常,所以設立了個常委會,常委會來代執行法律的制定和通過。
非得溯源,就是來自於憲法的規定。

『叄』 國際法的效力依據是什麼

關於國際法的淵源的權威論述見於《國際法院規約》第38條之規定。

一、法院對於陳述各項爭端,應依國際法裁判之,裁判時應適用:

1、不論普遍或特別國際協約,確立訴訟當事國明白承認之規條者。

2、國際習慣,作為通例之證明而經接受為法律者。

3、一般法律原則為文明各國所承認者。

4、在第59條規定之下,司法判例及各國權威最高之公法家學說,作為確定法律原則之補助資料者。

二、前項規定不妨礙法院經當事國同意本「公允及善良」原則裁判案件之權。

國際法的淵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條約;

2、國際習慣法;

3、一般法律原則;

4、司法判例及學說。

(3)法律效力來源擴展閱讀:

《國際法》的效力的作用:

1、它規范國家行為,並在國家之間因經濟、政治等利益發生沖突時進行糾紛解決。

2、明確國家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在肯定國家依國際法享有權利的同時,也要求其善意履行相應國際義務。在一國的合法權利受到侵犯時,國際法也為其提供應有的法律救濟。

3、在國家間建立平等關系,要求國家不分大小強弱,相互尊重,不容許以任何方式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他國,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和發展國家間的正常關系提供強大武器。

4、建立起相對有效的國際爭端解決機制,並針對國際法破壞者的不法行為,建立責任追究機制,維護國際秩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際法

『肆』 法的效力來源

法的效力,即法律的約束力,指人們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那樣行為,必須服從。通常,法的效力分為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狹義的法的效力,即指法律的生效范圍或適用范圍,即法律對什麼人、什麼事、在什麼地方和什麼時間有約束力。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決書、裁定書、逮捕證、許可證、合同等的法律效力。這些文件在經過法定程序之後也具有約束力,任何人不得違反。但是,非規范性法律文件是適用法律的結果而不是法律本身,因此不具有普遍約束力。

『伍』 法的效力從哪幾個方面理解,如何理解

可以從三個方面:

1、時間效力,指法律開始生效的時間和終止生效的時間;

指法律何時生效、何時終止效力以及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有無溯及力。

2、空間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領海、領空),通常全國性法律適用於全國,地方性法規僅在本地區有效;

指法律在哪些地域有效力,適用於哪些地區。一般來說,一國法律適用於該國主權范圍所及的全部領域,包括領土、領水及其底土和領空,以及作為領土延伸的本國駐外使館、在外船舶及航空器。

3、對人的效力,指法律對什麼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適用於全國公民,有的法律只適用於一部分公民。

①對中國公民的效力中國公民在中國領域內一律適用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外的中國公民,也應遵守中國法律並受中國法律保護。

②對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適用問題,包括兩種情況:

一種是對在中國領域內的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法律適用問題;另一種是對其在中國領域外的法律適用問題。

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在中國領域內,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適用中國法律。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外對中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中國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5)法律效力來源擴展閱讀:

1、對事的效力

指法律對什麼樣的行為有效力,適用於哪些事項。這種效力范圍的意義在於:

①告訴人們什麼行為應當做,什麼行為不應當做,什麼行為可以做。

②指明法律對什麼事項有效,確定不同法律之間調整范圍的界限。

2、生效時間

①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

②由該法律規定具體生效時間

③規定法律公布後符合一定條件時生效

3、終止生效

法律終止生效的時間法律終止生效,即法律被廢止,指法律效力的消滅。它一般分為明示的廢止和默示的廢止兩類。

明示的廢止,即在新法或其他法律文件中明文規定廢止舊法。

默示的廢止,即在適用法律中,新法與舊法沖突時,適用新法而使舊法事實上被廢止。

『陸』 和解的法律效力來自哪裡

執行和解協議是雙方當事人行使處分權並達成合意的結果,除雙方當事人外,任何第三人都無權對法律文書確定的實體權利義務行使處分權。執行和解協議中約定變更、增加履行義務主體的(主要指涉及第三人執行中擔保的問題),也必須有原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的權利義務關系人的參與。
2、主觀要件執行和解協議的簽訂應當具備主觀要件,即要求和解主體在處分實體權利義務時,必須是發自內心的真實意思表示,這種真實意思表示還應當是雙方面的,而不得是單方面的。任何受制於對方或第三方的壓力、脅迫、不當干預而表達出的執行和解的願望,任何在發生重大誤解、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等情形下所為的執行和解的意思表示,都是不真實的,都破壞了執行和解的主觀基礎,因而也是不合法的,即為無效的。
3、內容要件執行和解協議的內容必須合法。和解主體在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一致基礎上所為的執行和解行為,其內容必須正當合法。雖意思表示一致,卻系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第三人的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以及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都足以導致執行和解協議的無效。
4、時限要件執行和解協議的簽訂只能發生在執行程序啟動之後至終結之前這個特定的時段,執行程序尚未啟動或者業已結束時,均無執行和解的可能和必要。
5、形式要件當事人達成的執行和解協議所具備或應當具備的形式規范特徵,執行和解的形式與效力的關系因國而異。在大陸法系國家,訴訟中和解包括執行和解的具體形式一般不影響和解的法律效力,只要依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將和解協議記入法院的有關手續中,和解即可發生終局的法律效力。但在英美法系國家,訴訟中和解的形式,則對和解的法律效力有著直接的影響,在英美法系國家,訴訟中的和解主要有和解契約和和解裁判兩種,英國的和解契約許多是由組織和解的律師負責進行的,律師代表當事人將和解的有關條款記載在律師所寫的案情大綱上,就意味著和解作為契約的成立,這種和解契約是純粹私法意義上的,相當於成立一個取代原先訴訟原因的新合同,不具有訴訟法上的強制執行力,當事人若有違反,對方只能以違約為由請求新的救濟,在美國的民事訴訟中,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並不當然終結訴訟,要想終結正在系屬的訴訟程序,根據美國《聯邦地區法院民事訴訟規則》第41條第1款1項的規定,當事人須向法院書記室提交雙方當事人簽署的終結訴訟的書面協議,以此來終結訴訟程序。[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第207條規定,執行員應將執行和解協議的內容記入筆錄,《執行

『柒』 法律效果、法律後果、法律效力分別指什麼

1、法律效果,是指法律運行對社會和個人所產生的效果,如經濟的、政治的、社會的、文化的影響。

2、法律後果,是指行為人做出具體行為時,依法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如賠償損失,承擔違約責任,承擔刑事責任、行政責任等。

法律後果大體上可以分為肯定性法律後果和否定性法律後果兩大類。法律規則不等於法律條文。法律條文是法律規則的裁體,但是並不總是一個包含著一個規則,有時候一個條文包含著幾個規則,有時候幾個條文結合在起才能夠產生一個完整的規則。

在法律中,規則是數量最多的構成要索,是法律的主體。法律規則可以為人們的行為是供用他的標准,便於人們依法辦事它們使法律具有可操作性,為國家權力的行使提供了標准和制約的依據。

3、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或者賦予的約束力,也就是法律能夠作用的時間范圍和空間范圍。規范性法律文件與非規范性法律文件都有一定的約束力,要求人們按照法律文件規定的那樣行為。

法律效力有時還指某種行為或事實在法律上的效果,即能夠獲得肯定性法律後果,例如一份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能夠獲得法律的保護。

(7)法律效力來源擴展閱讀

法律效力包括以下三類:

①空間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圍。一般來說,它包括一國主權管轄范圍所及全部領域。但就具體法律來說,其生效范圍又有不同。主要有在全國范圍內有效,在局部地區有效以及在本國領土以外有效三種情況。

②時間效力,指法律的有效期限,包括法律何時生效、何時終止以及對其實施前的行為有無溯及力等問題。

③對人的效力,指法律對哪些人適用。我國法律對人的效力包括對中國人和對外國人的效力。

『捌』 什麼是法的淵源 書上說現在普遍認為法的效力來源是法的淵源,但是又說中國法的淵源是具有法律

法的淵源是指效力來源,你可以理解為它的表現形式。

『玖』 試述法律適用及其效力范圍和方法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在屬時、屬地、屬人、屬事四個維度中的國家強製作用力。人版們應當按照法權律規定的那樣行為,必須服從。自然法學派認為法律效力或來自於自然或來自於理性或來自於神等等;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派認為法律效力來源於權力;社會法學派認為法律效力來源於社會的事實。

『拾』 憲法的最高法律效力首先源於憲法的正當性對嗎

不對。
憲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1)憲法是制定普通法律內的依容據,任何普通法律、法規都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對此,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2)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准則。對此,我國憲法第5條規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熱點內容
婚姻法一妻二夫 發布:2025-01-21 08:23:50 瀏覽:25
技術秘密許可使用合同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1 07:56:14 瀏覽:388
婚姻法離婚債權 發布:2025-01-21 07:45:43 瀏覽:618
轉包後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1 07:05:28 瀏覽:901
開展法律法規政策宣傳培訓包括哪些 發布:2025-01-21 06:39:48 瀏覽:434
工地處罰條例 發布:2025-01-21 06:39:44 瀏覽:93
安徽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2016 發布:2025-01-21 06:30:36 瀏覽:326
有關法治的歌 發布:2025-01-21 06:30:36 瀏覽:346
法治網是法治日報 發布:2025-01-21 06:29:18 瀏覽:293
山杠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1 06:29:11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