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行政法律責任承擔方式

行政法律責任承擔方式

發布時間: 2022-07-25 15:37:16

Ⅰ 行政主體承擔行政責任有哪些方式

法律分析:行政責任按承擔的主體不同可分為行政主體及其公務員承擔的行政責任和行政相對方承擔的行政責任。行政主體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1)通報批評:(2)賠禮道歉,承認錯誤;(3)恢復名譽,消除影響:(4)返還權益:(5)恢復原狀;(6)停止違法行為;(7)繼續履行職責;(8)撤銷違法的行政行為;(9)糾正不適當的行政行為;(10)行政賠償等。公務員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1)通報批評;(2)賠償損失;(3)行政處分等。行政相對方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1)承認錯誤,賠禮道歉;(2)接受行政處罰;(3)繼續履行法定義務;(4)恢復原狀,返還財產;(5)賠償損失;(6)僅對外國人適用的限期離境、驅逐出境、禁止入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第四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二)違法對財產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三)違法徵收、徵用財產的; (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Ⅱ 行政責任的承擔方式是什麼

行政責任的承擔方式:
(一)行政主體的行政責任承擔方式
(1)通報批評內
(2)賠禮道歉,承認錯誤容
(3)恢復名譽,消除影響
(4)返還權益,恢復原狀
(5)停止違法行為
(6)撤銷違法決定
(7)撤銷違法的抽象行為
(8)履行職務
(9)糾正不當
(10)行政賠償
(二)行政主體的執行公務的人員承擔行政責任的方式
(1)通報批評
(2)賠禮道歉,承認錯誤
(3)退賠、恢復原狀
(4)停止違法行為
(5)採取經濟制裁措施
(6)賠償損失
(7)行政處分
(8)罷免

Ⅲ 行政主體承擔行政責任有哪些方式

行政責任按承來擔的主體不同可源分為行政主體及其公務員承擔的行政責任和行政相對方承擔的行政責任。行政主體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1)通報批評:(2)賠禮道歉,承認錯誤;(3)恢復名譽,消除影響:(4)返還權益:(5)恢復原狀;(6)停止違法行為;(7)繼續履行職責;(8)撤銷違法的行政行為;(9)糾正不適當的行政行為;(10)行政賠償等。公務員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1)通報批評;(2)賠償損失;(3)行政處分等。行政相對方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1)承認錯誤,賠禮道歉;(2)接受行政處罰;(3)繼續履行法定義務;(4)恢復原狀,返還財產;(5)賠償損失;(6)僅對外國人適用的限期離境、驅逐出境、禁止入境。

Ⅳ 行政違法行為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依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的規定,行政責任的承擔方式是行政處罰,而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警告、罰款、行政拘留等。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九條 行政處罰的種類:(一)警告、通報批評;(二)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三)暫扣許可證件、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四)限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Ⅳ 承擔行政責任的方式包括什麼

可分為懲罰性行政責任、強制性行政責任和補救性行政責任。懲罰性行政責任的行專政責任主要形式有屬:通報批評、行政處分等;強制性行政責任包括強制劃撥、執行罰等;補救性行政責任的形式較多,主要有:認錯道歉、恢復名譽、消除影響、撤銷違法、糾正不當、返還權益、行政賠償等。 行政責任按承擔的主體不同可分為行政主體及其公務員承擔的行政責任和行政相對人承擔的行政責任。 (1)行政主體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有:①通報批評;②賠禮道歉,承認錯誤;③恢復名譽,消除影響;④返還權益;⑤恢復原狀;⑥停止違法行為;⑦履行職務;⑧撤銷違法的行政行為;⑨糾正不適當的行政行為;⑩行政賠償等。 (2)公務員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有:①通報批評;②承擔賠償損失的責任、接受行政處分等。 (3)行政相對人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有:①承認錯誤,賠禮道歉;②接受行政處罰;③履行法定義務;④恢復原狀,返還財產;⑤賠償損失等。 此外,外國人及外國組織在我國境內活動時,屬於我國行政管理相對方,如違反了我

Ⅵ 承擔法律責任的形式有哪些

一、民事責任形式:1、停止侵害。2、排除妨礙。3、消除危險。4、返還財產。5、恢復原專狀屬。6、修理、重作、更換。7、賠償損失。8、支付違約金。9、消除影響,恢復名譽。10、賠禮道歉二、刑事責任形式: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此外,對於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三、行政責任形式:可分為懲罰性行政責任、強制性行政責任和補救性行政責任。懲罰性行政責任的主要形式有:通報批評、行政處分等;強制性行政責任包括強制劃撥、執行罰等;補救性行政責任的形式較多,主要有:認錯道歉、恢復名譽、消除影響、撤銷違法、糾正不當、返還權益、行政賠償等。

Ⅶ 行政主體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有

法律分析:行政主體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有:根據行政法的規定,行政主體承擔行政責任的方式有:
1、通報批評;
2、賠禮道歉,承認錯誤;
3、恢復名譽,消除影響;
4、返還權益;
5、恢復原狀;
6、停止違法行為;
7、繼續履行職責;
8、撤銷違法的行政行為;
9、糾正不適當的行政行為;
10、行政賠償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三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拘留或者違法採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
(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三)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四)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五)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Ⅷ 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要形式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民事責任形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刑事責任形式: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對於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行政責任形式:可分為懲罰性行政責任、強制性行政責任和補救性行政責任。懲罰性行政責任的主要形式有:通報批評、行政處分等;強制性行政責任包括強制劃撥、執行罰等;補救性行政責任的形式主要有:認錯道歉、恢復名譽、消除影響、撤銷違法、糾正不當、返還權益、行政賠償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三條 主刑的種類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無期徒刑;(五)死刑。

第三十四條 附加刑的種類如下:(一)罰金;(二)剝奪政治權利;(三)沒收財產。附加刑也可以獨立適用。

第三十五條 對於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七十六條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有下列情形之一,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一)沒有法定的行政處罰依據的;(二)擅自改變行政處罰種類、幅度的;(三)違反法定的行政處罰程序的;(四)違反本法第二十條關於委託處罰的規定的;(五)執法人員未取得執法證件的。行政機關對符合立案標準的案件不及時立案的,依照前款規定予以處理。

第七十七條 行政機關對當事人進行處罰不使用罰款、沒收財物單據或者使用非法定部門制發的罰款、沒收財物單據的,當事人有權拒絕,並有權予以檢舉,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機關對使用的非法單據予以收繳銷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七十八條 行政機關違反本法第六十七條的規定自行收繳罰款的,財政部門違反本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向行政機關返還罰款、沒收的違法所得或者拍賣款項的,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Ⅸ 行政責任的形式是什麼

行政責任的形式又有兩種,即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承擔行政法律責任的具體形式:

(1)有關機關責令設定行政許可的機關改正,或者依法予以撤銷;

(2)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

(3)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所在單位、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9)行政法律責任承擔方式擴展閱讀: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

第十九條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條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收到起訴狀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一條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自己管轄時,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自行移送。

第二十二條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人民法院對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報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第二十三條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判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也可以把自己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移交下級人民法院審判。

下級人民法院對其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決定。

熱點內容
法是社會現象 發布:2025-01-21 06:05:45 瀏覽:875
反家庭暴力法法律知識有獎問答題及答案 發布:2025-01-21 06:05:45 瀏覽:805
勞動法基本原則論述題 發布:2025-01-21 05:37:36 瀏覽:599
四川內江司法局 發布:2025-01-21 05:18:32 瀏覽:854
湖北省十堰市法官 發布:2025-01-21 05:18:29 瀏覽:3
泰國國立法政大學排名 發布:2025-01-21 04:33:05 瀏覽:894
敖漢旗法院院長 發布:2025-01-21 03:57:20 瀏覽:622
法院執行經驗 發布:2025-01-21 03:51:29 瀏覽:809
石家莊律師查詢 發布:2025-01-21 03:32:42 瀏覽:108
具有法律效力的購房合同模板 發布:2025-01-21 03:23:46 瀏覽: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