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0-12-24 18:50:37

① 民間協議有法律效力

民間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前提是協議是在雙方都自願的前提下簽訂,而且沒有違背國版家的法律法規權,協議所具備的格式都齊全,比如標題、正文、簽字、日期等等。

還有一點,雙方都沒有欺騙的行為,舉個例子,比如你二舅騙你大舅說這房子就值8千,我現在多給你2千,給你一萬吧,而其實這房子值2萬,如果你大舅能拿出證據證明你二舅說過類似欺騙的話,那麼這份協議是沒有法律效力的。

拓展資料:

協議書是雙方在平等自願基礎上簽訂,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立約雙方有符合法律規定的立約能力,約定標的不違反國家強制性法律行政法規等規定,約定條款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沒有欺詐脅迫情形,合同條款沒有對一方不公平,經過了雙方簽字蓋章。這樣的協議有法律效力。

② 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1. 協議有很多種,合同也是協議的一種。具體的如購房協議、租房協議、車輛轉版讓協議、就業權協議等等,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是雙方意志的體現,就具有法律效力;

  2. 只要當事人具備民事行為能力,協議的內容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不違反社會公德,不侵害國家、集體或者他人的合法權益,就有法律效力,雙方應該按照協議履行各自的義務;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條規定,合同是指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③ 請問一下這個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若違反現行的國家法律、法規、政策等,此協議無效。

④ 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有法律效力

⑤ 三方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三方協議抄通常襲只三方當事人簽訂的協議,此類協議如果是依法簽訂的,並且不存在法定合同無效的情形,就是合法有效的。三方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答案是肯定的,三方協議中的一方一般是中介方或者見證方,只要訂立的三方合同不違反相關的法律條例,且訂立的三方都具有訂立合同的條件,訂立的三方合同就視為有效。

⑥ 沒看就同意的用戶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目前,各種互聯網產品已經進入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家應該都發現了,我們經常被要求勾選一個「用戶協議」,以表示自己已經了解並同意相關的條款,但在實際操作中,大量用戶根本沒有仔細看過其中的條款,不了解自己擁有什麼權利和需要承擔怎麼樣的義務,那麼這個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合同法》中對於格式合同中的條款給出了明確的定義:「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並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

由於合同條款制定的時候是沒有經過雙方協商的,所以《合同法》對於格式合同特別作出了以下規定,以保障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1)提供格式條款一方有提示、說明的義務,應當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並按照對方的要求予以說明;(2)免除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當事人主要義務、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當事人主要權利的格式條款無效;(3)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

因此,只要一份用戶協議符合《合同法》中對於格式合同的要求,而且不存在其他法定無效的情形,那麼在原則上基本可以認為它具備法律效力。



  • 那麼有用戶協議,企業就能「為所欲為」嗎?

並不是的,這個時候有一個操作,叫做「主張合同無效」。

《合同法》對於格式合同條款的無效判定,在第四十條中給出了自己的解釋:「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

此外在國家工商行政總局頒布的《網路交易管理辦法》中第十七條也規定:「網路商品經營者、有關服務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使用合同格式條款的,應當符合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按照公平原則確定交易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採用顯著的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並按照消費者的要求予以說明。網路商品經營者、有關服務經營者不得以合同格式條款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合同格式條款並藉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格式條款的,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價款或者費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項和風險警示、售後服務、民事責任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內容,並按照消費者的要求予以說明。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並藉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也就是說,雖然這些條款是當事人雙方沒有協商就制定出來了,用戶也在各種原因下自願簽署了,但如果企業想要依靠這樣的協議文件免除自己理應擔負的責任,加重用戶需要承擔的責任,這都是行不通的。在合同條款中存在明顯的不平等、不合理之時,用戶是有權主張合同文件無效的。

熱點內容
法治的精神方面是指 發布:2025-02-08 01:06:26 瀏覽:654
檔案法規檔案政策 發布:2025-02-08 00:26:39 瀏覽:335
道德經都 發布:2025-02-08 00:20:03 瀏覽:489
民事訴訟法判決給錢沒錢 發布:2025-02-08 00:04:29 瀏覽:767
二建法規編 發布:2025-02-08 00:03:48 瀏覽:359
法律援助向哪裡申請 發布:2025-02-07 23:53:51 瀏覽:236
行政法學綜述 發布:2025-02-07 23:31:58 瀏覽:38
食品安全法中的社會共治 發布:2025-02-07 23:25:06 瀏覽:441
思想道德文獻 發布:2025-02-07 23:19:44 瀏覽:87
法律的效力大於行政法規 發布:2025-02-07 23:07:21 瀏覽: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