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法律知識
⑴ 初一下的思政知識要點 要全面
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做自尊自信的人
第一課 珍惜無價的自尊
自尊自信人人都需要的
自尊的表現:注意容貌上的修飾、舉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為的後果。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別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許別人歧視、侮辱。
一般來說,一個沒有自尊的人,也很難得到別人的尊重。
別人欣賞我們的長處,不恥笑我們的弱點與缺點,這種被尊重更能使我們體驗到快樂與感動。自尊與被人尊重都是快樂的。
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恥的人。
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
虛榮心:是一種追求表面上的榮耀、光彩的心理。(認識生活中的虛心的具體表現)
世界上最名貴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羽衣霓裳,慚愧知恥是最美麗的服裝。
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道底線,是人生的一個亮點,自尊無價。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我們有責任去關心他人的自尊,維護他人的尊嚴。
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的表現:⑴欣賞、鼓勵、期待等角度來善待對方;⑵不做損害他人的事情。
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生活中有損人格的不良習慣:說謊、逃避責任、假公濟私、陽奉陰違等。
自尊者達觀: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議論和態度,要適度自尊。
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表現,就是對人有禮貌,尊重他人的勞動,尊重他人的人格。
怎樣尊重他人? ⑴首先,要善於欣賞、接納他人;⑵其次,不做有損他人人格的事情。
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過,尊重可以喚醒人的良知,產生無法估量的下面效應。
第二課 揚起自信的風帆
「我能行!」
每個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
「我能行」的經歷歸結起來,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為上表現我能行,情感上體驗我能行。
自信,是對自身力量的確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實現所追求的目標。
自卑與自負都是自信的誤區。⑴自卑的人,輕視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嘗試;⑵自負的人,自以為了不起,過高的估計自己,看不起別人,自以為是。(生活中注意區分這兩種人)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自負與自卑都是以我為中心,以我為中心的心態會使他遠離成功。
自信有助成功 自信者良好的心理品質:⑴樂觀,⑵好奇,⑶專注。
唱響自信之歌
有了自信才能有成績,有成績就會更自信。
看到我們學習、生活中的進步(想一想)
發現自己的長處,是自信的基礎。
實力,才是支撐信心最重要的杠桿。
我們只有把個人的命運與祖國的發展結合在一起,的自信才有堅如磐石的根基。
第三課 走向自立
自己的事自己干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自立在生活中的表現 (舉例)
人生需要自立:走進社會,經歷風雨、見世面;法律要求我們自立。
走向自立我們需要培養哪些能力? 如展示:⑴推銷自己的能力,⑵與人溝通、善解人意的能力 ,⑶遠用法律維護自己權益的能力,⑷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的能力等等。
告別依賴 走向自立
依賴思想的危害: ⑴會使人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會使人缺乏生活的責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⑵只想不勞而獲,貪圖享受,就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甚至危害社會和他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是。
告別依賴,一個重要的表現是獨立地生活。
自己的事自己負責的前提是要自主。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見,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自立與自主的關系: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現是自立。
有了獨立自主的願望,即自立的意識後,又該怎樣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呢? 最基本的就是立足於自己當前的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從小事做起。多實踐多鍛煉。正如「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親口嘗一嘗;要學會游泳,就在水中反復練習。」 (請你列舉你生活學習中需要自己做的小事或遇到的問題)
請你談:你如何「告別依賴,走向自立」? ⑴從思想上認識到依賴的危害,主動告別依賴;⑵學會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條件;⑶立足當前的生活、學習中的小事做起,多實踐多鍛煉。
第四課 人生當自強
人生自強少年始
自強,就是對未來充滿希望,永遠向上,奮發進取。
自強精神表現在困難面前:⑴不低頭,不喪氣;⑵自尊自愛,不卑不亢;⑶勇於開拓,積極進取;⑷志存高遠,執著追求;等等。
自強是,通向成功的階梯。
自棄與自強是對立的。
自棄,是指自己懶惰成性,得過且過,不求上進,不思進取。
自棄的人最終將一事無成。
少年能自強
所有自強者共同的特點:對人生理想執著追求。
自強的關鍵:戰勝自我。 自強的捷徑:揚長避短。
人最大的敵人:自己。
少年怎樣才能自強? ⑴樹立正確的理想;⑵戰勝自身的弱點;⑶發揮自己的特長,揚長避短。就能在自強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斬浪,抵達成功的彼岸。
第三單元 做意志堅強的人
第五課 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
人生難免有挫折
挫折,就是所謂 「釘子」,即人們所遇到的失利、失敗和阻礙等。
挫折與人生相伴;挫折普遍存在,難以避免。
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多方面的:⑴不能預測和及時防範的天災人禍,⑵各種人為因素,⑶個人的道德品質、智力、體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等因素的限制。
面對挫折和困難,大致有三種人:⑴膽怯、懦弱的人,⑵意志不堅定或者容易滿足的人,⑶意志堅強、有堅定信念的人。 第三種人善於把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變成墊腳石,從而鋒利成功,實現生命的價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挫折面前也從容
挫折的作用:⑴消極作用 使人產生憂愁、焦慮、不安、恐懼等消極心理。⑵積極作用 磨煉意志,增長才乾和智慧。(品味「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蚌病成珠」)
人們在戰勝一次又一次挫折後贏得的最寶貴的禮物:智慧。
挫折的有效方法? ⑴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⑵正確認識挫折,採取恰當的解決方法。⑶激發探索創新的熱情。⑷會自我疏導。
戰勝挫折、克服消極心理的有效方法: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創新,
自我疏導的方法:⑴合理宣洩法,⑵移情法,⑶目標升華法。
第六課 為堅強喝彩
讓我們選擇堅強
意志堅強的人有哪些表現? 意志堅強的人,⑴對自己的行動的動機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認識。⑵能在復雜的情境中冷靜而迅速地判斷發生的情況,毫不遲疑地採取堅決的措施和行動。⑶在碰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可以調節自己的消極情緒,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氣餒、不焦躁。⑷能夠以頑強的精神、百折不撓的毅力,戰勝挫折和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即:自覺性、果斷性、自製力、堅韌性。)
堅強意志的意義(作用)?⑴堅定正確的人生方向,需要堅強意志。⑵走出失敗的陰影,需要堅強意志。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堅強意志。⑷成就一番事業,需要堅強意志。
能否將失敗轉化為成功的關鍵:有沒有堅強的意志品質。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堅強的意志是怎樣煉成的? ⑴必須樹立明確的目標。⑵要從細微之處做起,從小來做起。 ⑶善於管理自己。 ⑷主動在艱苦的環境中鍛煉自己。你需要從哪些小事做起:想一想
品味: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第四單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七課 感受法律的尊嚴
走近法律
規矩,就是人們說話、做事所依據的標准,也就是社會成員都應遵的行為規則。
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十分重要。
我們身邊的規矩有很多。可分為三類:道德、紀律、法律。
法律的顯著特徵:⑴由國家制定或認可。⑵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⑶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
我國法律:作為人民意志和利益和體現,它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
法律的作用: ⑴規范作用。(突出地表現為規定人們可以做什麼,必須做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⑵保護作用。
法不可違
我們維護自尊,培養自信,實現自立,力求自強,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要守規矩,尤其是不能違反法律。
違法行為,凡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
違法行為,可分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違憲 行為)
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又叫一般違法行為; 刑事違法行為,屬於嚴重違法行為,是犯罪行為。
刑法,以國名義規定什麼行為是犯罪和對犯罪分子處以何種刑罰的法律。
犯罪,是指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並依法應受刑法處罰的行為。
犯罪具有三個基本特徵:第一,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嚴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徵。第二,一種觸犯刑法的。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標志。第三,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刑罰的當罰性,是犯罪的嚴重危害性及刑事違法的必然後果。
刑罰,又叫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人民法院對犯罪分子實行懲罰的一種強制方法。
我國刑罰的種類分為: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五種; 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三種。
10犯罪歷來是國家法律打擊的重點,犯罪分子終究要受到來歷的刑事處罰。
防患於未然
遵守法律,是踐行道德的表現。
犯罪行為人的心理都是想獲得某種滿足。
要在心靈深處憎惡違法犯罪,行為上遠離違法犯罪。
規范未成年人行為的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想一想,我們身邊的不良行為有哪些?並能採取相應的預防和矯正措施。
品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補,大洞吃苦」。「忽以惡小而為之,忽以善小而不為」。
第八課 法律護我成長
特殊的保護 特殊的愛
凡未滿18周歲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專門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的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為我們設置了四道防線: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
家庭保護的含義: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撫養、監護的職責,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
學校保護的含義:要求學校等教育機構依照法律的規定,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並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實施保護。
學校保護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發展、人身權利的維護、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社會保護的含義:要求全社會創造一種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社會保護包括對未成年人的社會文化保護、身體健康保護、勞動保護、自由權和精神的保護等方面。
司法保護的含義:要求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等依法履行職責,對未成年人實施專門保護措施。
善用法律保護自己
我們維護權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能夠為我們提供法律幫助的機構: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
維護我們合法權益的途徑:1)非訴訟手段;2)訴訟手段。
非訴訟手段是我們維護合法權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包括:⑴向政府有關部門、司法機關、人民團體、有關社會團體等等方面反映問題,尋求幫助,以解決問題;⑵通過調解、仲裁等方式,解決爭議、糾紛,保障公民權益
訴訟的含義:它是指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關系人參與的處理糾紛的程序。
訴訟是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最正規、最權威、最有效的一種手段,是保護我們權益的最後屏障。
訴訟通常分為三種類型: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
刑事訴訟:是指由國家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證實犯罪、罪犯的活動。
民事訴訟:是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審理案件的解決糾紛的活動。
行政訴訟:俗稱「打官司」,是人民法院在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依照司法訴訟程序解決行政爭議案件的活動。
10敢打官司。
11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12違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惡、狡猾的。我們與其斗爭時,既要勇敢,又要機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設法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
⑵ 大學思想政治都包括哪些知識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近現代史綱要
思想道德修養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⑶ 什麼是法治素養,是思維政治素質
法治素養和思維政治素養是有一定區別的,總的來說,思想政治素養的范圍更大,而法治素養只是思想政治素養的一個方面。
法治素養是指人們通過運用法治思維,依法維護權利與依法履行義務的素質、修養和能力,對於保證人們尊法守法用法有重要意義。
但不論怎樣,對於我們個人來說,無論是法治素養和思維政治素養都是我們必須不斷提高的,這是國家教育的核心要求之一,更是作為一個公民的基本素養。
⑷ 如何提高中學生法律意識在思想政治課中培養
一、閱讀講解法 守法、用法的前提是學法、懂法。初二一學年來我和學生共同學習了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刑法、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教育法、環境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勞動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規知識,學生自我閱讀,熟悉法律條文,質詢探討,教師講解釋疑,指點迷津。由於法源於生活,貼近實際,因而對學生產生了特殊魅力。並引起心靈強烈的震撼。很多學生發出「不學法不知道,生活處處皆有法」的感慨,知曉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的道理。 二、案例教育法 課堂上我經常以身邊的案例引發學生思考、討論。比如我在跟學生研究「當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時,應該怎麼辦?」時,選取了這樣一則案例:公民建俊霞曾被李自超打成重傷,一直懷恨在心。這天,她發現李自超5歲的女兒李敏敏獨自一人在家門口玩,便哄著將她和自己9歲的女兒帶到村裡的蓄水池邊,唆使女兒將李敏敏推入深達六米的水池,致李死亡。建俊霞想以3000元私下了結此事,但李自超夫婦沒有同意,及時報告公安機關案件很快被逮捕歸案,最後人民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建俊霞死刑。我發動學生展開系列討論:建俊霞沒有親自殺人,為何要判處他死刑?李自超夫婦依法報案的做法對不對?建俊霞當初被李自超打成重傷後,應該怎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李自超將人打傷,能不能因女兒已死而逃脫法律責任?學生興趣盎然,討論激烈,整個課堂形成了「天光雲影共徘徊」的良好局面,
在不知不覺中法律知識潛入腦海、深入心田。
三、練習鞏固法
既有書面練習,也有口頭練習,有教師發講義要求當堂獨立完成,也有課後完成練習冊思考題,有同學之間相互提問,一問一答,也有通過投影儀打出是非題或選擇題,要求集體回答,最讓大家感興趣的是不定期進行的拈鬮答題,表現最佳者將獲得小小的獎品,雖緊張刺激,但學生們卻躍躍欲試,搶答將訓練推入高潮。由於練習形式不一,內容豐富,因而學生們得到充分的鍛煉,知識掌握比較牢固,這對規范他們的言行、指導他們的實踐將產生較
大的作用。 四、活動深化法
學習切忌死記硬背,寓法制教育於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就會讓政治課堂「活」起來,諸如:模擬選舉人民代表、模擬法庭、討論「青少年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自編法制小報展評、「我與規范」知識競賽等,都曾經出現在政治課堂中。這些活動的開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學生能力提高了,法律意識也增強了。比如辯論課「道德與法律哪個更重要」之前,我先讓同學們觀看有關辯論的電視錄相,然後再讓他們推薦辯手、主持人、計時員、評審員,各人做好精心准備,其他同學也不閑著,有人要布置場地,美化黑板,所有的人要做好被主持人點名談看法的准備。這場辯論活動人人投入,個個緊張,准備的過程即
研究探索的過程,活動的過程即認識深化的過程。
在依法治國、依法治校的氛圍中,通過不斷地學習法律常識,同學們的是非觀念日益明確,法制意識逐步增強,不但加強了遵章守紀的自覺性,而且認識到法律所禁止的,堅決不做;法律所要求的,必須去做;法律所鼓勵的,積極去做。他們常常運用學過的法律知識,從法的角度去剖析、評論某件事,並且能自覺地運用法律武器去維護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如有一同學中午上學路上遭遇社會不三不四青年敲詐勒索,及時撥打110,聞訊趕來的警察
及時截住了尚未離去的一名作案者,並最終將逃之夭夭的另一名青年捉拿歸案。 由於學校對普法教育的重視,也由於我們堅守了政治課堂這塊主陣地,多年來我校違法犯罪率保持零紀錄,省教育電視台、《關心下一代周報》等新聞媒體都曾對我校的成功經驗做過宣傳報道。當然,普及法律常識,增強青少年法制意識,任重而道遠,需要做耐心細致的工作,需要時時警惕,防微杜漸,這樣,學生們才能沿著法制的軌道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⑸ 如何將法治思想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
增強法治意識,運用法治思維,充分發揮法律規章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規范和保障作用。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一方面,大學生思想素質的形成本身需要充分發揮政策法律規章制度的導向和約束作用,要通過科學的法治實踐推動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養成,用有效的制度機制來規范學生的行為,使符合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受到鼓勵,使違背核心價值觀的現象受到制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也需要常態化長效化的制度保障,以讓工作持續推進,以讓成效不斷深化,進而在全社會特別是高校中營造一種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格局。
在新的形勢下,我們要根據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總體要求,聚焦主要矛盾和關鍵環節,搞好各項規章制度的配套銜接,使各項法律規定和制度在政策取向上彼此呼應、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我們將整體設計和推動實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建立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長效機制,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融入到學校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之中。研究制定關於加強和改進高校基層黨支部建設的意見,以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重點,把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統一起來,推動基層黨建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積極探索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積極推動破解學校安全、學生權益保護等教育重點、難點問題,以法律制度建設為引領,利用各方面力量,建立以法治為基本原則的學校安全風險防控體系,積極構建在法治框架內妥善解決學校糾紛,保障學生安全和權益的體制機制。
堅持德育為先,推進法治教育,切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和實效性。青年學生法律素養的高低,是建設法治中國的基礎性工程,要把培養具備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合格公民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方面,將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思想政治素質要求融入日常教育各方面,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要大力推進普法教育,創新大學生法治教育的內容與形式,以多種形式推進學校法治文化建設,促進法治觀念的養成和法律知識的普及。要健全法治教育考核制度,將法律素質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要加強道德引領,以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不斷增強大學生厲行法治的道德底蘊,同時要充分考慮大學生成長規律和日漸多元多樣的個性化差異化成長需求,准確把握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和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對大學生的影響,積極探索和創造更多貼近性、對象化、接地氣的有效載體,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現科學性,彰顯實效性。要廣泛開展各類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深入實施「高校實踐育人共同體建設計劃」,加強實踐育人基地建設,建立健全大學生志願服務制度,將志願服務納入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切實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好學雷鋒和道德模範、各行各業先進模範校園巡講等活動,發揮大學生年度人物等青年榜樣的示範帶動作用,引導大學生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⑹ 思政與法學之間有何聯系
思政包含一部分法學知識,特別是初高中教材中包含的是比較概括性的的范圍比較廣闊的法學知識。而法學的簡略或者詳細的的知識,都是貫穿和體現著正確的思政思想。
⑺ 大學生如何提升法治素養思修
大學生如何培養法制思維:
1、法治知識概念比法律知識概念的內涵更深刻、外延更廣泛。因此,要培育和養成新時代大學生核心法治素養,就要對大學生進行普法和法治宣傳教育,使大學生的法律知識不斷更新,還要擴展其法治知識儲備、豐富其法治知識結構。
2、一要認識和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特徵、理論體系、發展規律和實踐經驗;二要了解和掌握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的憲法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識;三要熟悉和掌握大學生應當遵循的有關教育方面的基本知識,特別是與自身專業和未來職業實踐需要相關的法律知識。
3、健全的法治意識,是新時代大學生法治素養的精神要素。對於新時代大學生而言,健全法治意識的基本要求是,一要增強尊崇憲法、尊崇法律的法治意識,樹立憲法至上的法治觀念;二要增強規則意識,明確守法守規是每一個法治國家中公民的基本意識,堅持依法辦事。
4、三要增強程序意識,明確「程序是法律的生命」,學會依靠程序辦事,遵循程序要求,形成程序觀念;四要增強平等意識,自覺維護和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上沒有特權」,堅持公平正義;五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維權、護權,尊重和保障他人的權利,自覺維護自身的權利,以法律為武器自覺與任何侵權和不法行為作斗爭。
(7)思政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嚴謹的法治思維,是新時代大學生法治素養的思維能力要求。法治思維是現代國家治理應當確立的基本思維模式。大學生是新時代國家建設的中堅力量,學會和運用法治思維是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思維能力。
法治思維模式,就是運用法律的思維,是依靠法治本身固有的運行特性和對法治的信念來認識事物、判斷是非、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法治思維與道德思維、政治思維、經濟思維、行政思維等思維模式的本質區別是,在治國理政、社會治理和行為方式上,它更側重於對法律規則和法律手段的運用與重視,強調法律的權威、依法行動和依法辦事。
大學生樹立法治思維,就是要樹立權力服從於法律的權力思維、理性平等的權利思維、依法辦事的程序思維、自覺主動的法律責任思維,提高對法治的踐行能力和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