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質法律責任
1. 根據引起責任的行為性質,可將法律責任劃分為( )
選A、B、C
2. 公務員的法律責任按性質和內容有哪些分類
根據責任的性質和內容,分為行政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刑事法律責任、違憲法律責任。
行政法律責任是指公務員由於違反行政法律規范或不履行行政法律義務,損害行政法保護的個人、組織的合法權益或國家社會公益所應承擔的否定性法律後果。公務員承擔行政法律責任的方式主要是行政處分,其具體形式有三類:一是精神處分,包括通報批評、警告、嚴重警告、訓誡、記過、記大過等;二是職務處分,包括停職、降職、免職、撤職、調離、強制退休、開除或解僱等;三是薪俸處分,包括減薪、停薪、罰薪、停發補貼等。
民事法律責任是指公務員因實施民事違法行為而依照民法應承擔的不利的民事法律後果。《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一條明確規定,「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承擔民事法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
刑事法律責任是公務員因實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是國家根據刑事法律對其犯罪行為的否定性評價和譴責。承擔刑事法律責任的基本方式是刑罰,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的種類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的種類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除刑罰之外,其輔助方式還有訓誡、責令具結悔過、保安處分等不同形式。
違憲法律責任是指公務員因其行為與憲法的原則或內容相抵觸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其規范分為兩大類:一類規范明確、具體,可以直接約束有關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另一類規范則具有原則性、概括性,只對國家機關、公民、法人具有間接約束力。也就是說,後一種憲法規范一般不能直接適用,需要將其精神具體化為部門法的法律規范,依據具體法律進行處理。在現實生活中,公務員的違憲法律責任與行政法律責任多是在責任競合的情況下出現的,大都可以依據部門法進行追究和懲戒。
3. 根據法律責任的性質的不同,可以把法律責任分為什麼
根據法律責任性質的不同,可以把法律責任分為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三種。
4. 吸毒屬於什麼性質的違法行為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單純的吸毒是違法行為,但不構成刑事犯罪。
根據《關於禁毒的決定》中第五十六條:「吸食、注射毒品的,由公安機關處十五日以下拘留。吸食、注射毒品成癮的予以強制戒除,進行治療、教育。強制戒除後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實行勞動教養,並在勞動教養中強制戒除。」
(4)性質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青少年走上吸毒的道路,自己的原因佔了很大的部分,所以在預防吸毒的時候,青少年本身更要積極主動地遠離毒品,珍愛自身。可總結一下幾點對策:
1、認真接受關於預防吸毒的教育:有非常多的案例都是青少年在初次接觸毒品的時候並不知道毒品為何物,不但沒有遠離,而是對它充滿好奇。
就在好奇的推動下開始吸毒,從此走上了不歸路了。因此當社會上、學校、或者是自己的父母上自己介紹關於毒品的知識時,一定要認真接受。
甚至可以自己主動地通過上網、翻閱書籍等方式了解毒品的知識。總之,一定要充分了解毒品的特性以及危害,這樣才能讓自己時刻保持警惕,遠離毒品!
2、形成獨立的人格以及樹立正確的三觀:通過分析數據可以看出,有些青少年即使知道毒品的危害,但在受挫折、空虛的時候會忍不住通過吸毒來獲得精神支持。
在騙子或者是朋友的鼓吹下也容易動搖自己的決心。這就是青少年自己本身就沒有獨立的人格,沒有形成獨立的自我認知。
而一些把吸毒當成炫耀的方式、認為這非常酷,是高端人士才能做的事,把吸毒當成自豪的事,這就是三觀不正。
因此,在預防吸毒的時候,青少年就需要形成自己獨立的人格,不受他人的鼓吹,有自己獨立的判斷。還需要拋棄貪圖享樂、熱衷炫耀等不良的價值觀。
3、慎重交友:社會學上認為同輩群體在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與同輩群體頻繁的互動中,青少年極容易習得其他成員的價值觀還有行為方式。
同輩群體的亞文化、以及非正式的制約力都會對青少年形成非常大的壓力,讓青少年服從同輩群體的行為規范。
如果自己身體有一群吸毒的朋友,那吸毒就會成為行為規范,如果你不吸毒就會和他們無話可說,被他們排斥。
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服從就會脫離這個群體,可惜的是,很多青少年都會選擇吸毒。因此,青少年一定要慎重地結交朋友,遇到吸毒的朋友一定遠離。
5. 法律責任根據違法所違反的法律的性質,可以分為
根據違法行為所違反的法律的性質, 可以把法律責任分為民事責任、行政責任、經濟法責任、刑事責任、違憲責任和國家賠償責任。
1、民事責任是指由於違反民事法律、違約或者由於民法規定所應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
包括10種: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2、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因其犯罪行為所必須承受的,由司法機關代表國家所確定的否定性法律後果。
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其中,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
3、行政責任是指因違反行政法規定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分為:行政處分(內部制裁措施)、行政處罰兩種。其中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行政處罰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4、違憲責任是指由於有關國家機關制定的某種法律和法規、規章,或有關國家機關、社會組織或公民從事了與憲法規定相抵觸的活動而產生的法律責任。
5、國家賠償責任是指在國家機關行使公權力時由於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所引起的由國家作為承擔主體的賠償責任。
6. 傳謠捏造屬於違反什麼性質的法律責任
無中生有地捏造事實就屬於誹謗了,根據情節輕重,可能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或者專刑事責任。情屬況不嚴重的話,通常只是賠禮道歉、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甚至賠償損失,再嚴重些,可以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報警給予治安處罰,治安處罰屬於行政處罰。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可以追究其誹謗罪的刑事責任,當然誹謗罪屬於自訴刑事案件,應直接向法院起訴。
7. 關於刑法責任的性質
刑法的性質具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刑法的階級性質;二是刑法的法律性質。
(一)刑法的階級性質
刑法是一個歷史的范疇,和其他法律一樣,不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在原始社會末期,隨著私有制和階級的出現,刑法才作為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應運而生。刑法是統治階級根據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是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實行專政的工具。刑法規定的基本內容是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也就是通過對犯罪人追究刑事責任和適用刑罰來為統治階級服務。
刑法的階級本質是由國家的階級本質決定的。一切剝削階級國家的刑法,包括奴隸制國家刑法、封建制國家刑法和資本主義國家刑法,盡管因國家類型不同和朝代更替使得刑法的內容和形式有所差異,但它們都是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反映剝削階級意志並為剝削階級利益服務的。它們都是鎮壓人民的工具。這就是剝削階級國家刑法的共同階級本質。當然,剝削階級國家刑法為了統治階級的整體利益,也處罰統治階級內部的某些犯罪人,也規定了一些所謂保護全體人民利益的條款,但這並不能掩蓋剝削階級國家刑法的階級性。與剝削階級國家刑法不同,我國刑法是社會主義類型的刑法,它是建立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保衛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保護廣大人民當前及長遠的利益。
(二)刑法的法律性質
刑法的法律性質,亦即刑法作為法律體系中之一部分所具有的特徵。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憲法是根本大法。憲法之下有刑法、民法、行政法、經濟法等基本的部門法律。刑法與其他部門法如民法、行政法、經濟法等比較起來,有兩個顯著的特點:
其一,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范圍更為廣泛。民法、行政法等部門法律都是調整一定范圍內的社會關系的。凡調整同一類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就構成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例如民法是調整一定范圍內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經濟法調整的只能是一定范圍內的經濟關系。但在這一點上,刑法是一個例外。刑法不以特定的社會關系為調整對象,而是以特定的調整方法使它與其他部門法律區別開來。刑法的調整對象不限於某一類社會關系,而是調整各個領域的社會關系。僅以調整對象為標准,無法把刑法與其他部門法區別開來。任何一種社會關系,只要受到犯罪行為的侵犯,刑法就規定對這種行為予以一定的刑罰處罰,從而使這種社會關系進入刑法調整范圍。在這個意義上,刑法可以說是其他部門法的保護法,沒有刑法作後盾和保證,其他部門法往往很難得到徹底的貫徹實施。就懲治違法行為而言,其他部門法可以說是「第一道防線」,刑法則充任「第二道防線」的角色。
其二,刑法的強制性最為嚴厲。任何法律都具有強制性,任何侵犯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行為人,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受到國家強制力的干預。例如,違反民法的,要承擔民事責任;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要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等等。但是,所有這些強制,都不及刑法對犯罪分子進行刑事制裁即適用刑罰嚴厲。刑罰不僅可以剝奪犯罪分子的財產,限制或剝奪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剝奪犯罪分子的政治權利,而且在最嚴重的情況下還可以剝奪犯罪分子的生命。
正因為刑法具有以上特點,所以刑法的法律性質不同於其他法律,它是直接用來同犯罪作斗爭的法律。
8. 法律責任分為哪幾種
題主您好,之了很高興為您解答
法律責任包括了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
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返還財產,修理、重作、更換,繼續履行,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
【方向】懲罰力度較小
行政責任
1. 行政處罰(針對行政管理相對人)
警告
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財產)
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行為)
2.行政處分(針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刑事責任
1.主刑
管制(期限通常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最高不超過3年);
拘役(期限通常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最高不超過1年);
有期徒刑(期限通常為6個月以上15年以下)
無期徒刑
死刑(包括死刑立即執行和死刑緩期2年執行)
2.附加刑(可與主刑一起適用,也可以獨立適用)
罰金
剝奪政治權利(「當官權」和「說話權」)
(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2)擔任國家機關職務的權利
(3)擔任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領導職務的權利
(4)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沒收財產
【區別】沒收非法財物
驅逐出境(適用於外國人)
希望能夠幫助您,我是之了,您的會計摯友!望採納!免費領取2019初級會計全套課程,歡迎一起探討會計問題,不定期分享干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