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識進校園簡報
❶ 法制知識進校園手抄報
近來抄,我國青少年犯罪率日漸突出襲,給社會、家庭和個人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對實現依法治國的佔率目標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在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抵制各種消極因素和不良環境的影響,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那是關乎到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的,大家都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
❷ 校園法律知識板報
校園安全小常識
1、在校時間學生不得無故離開學校,有事外出得向班主任請假。
2、學生上課要回遵答守紀律,要聽從老師指揮,特別是體育課、活動課等,應在老師的指導下使用體育器材。
3、課間玩耍不打鬧追逐,嚴禁爬圍牆、爬樹、爬走廊欄桿、攀校門等。
4、上下樓梯靠右行,不在樓道玩耍,嚴禁從樓梯把手上滑下。
5、不喝生水,不買無證小攤的食品,不吃過期或變質食品。
6、不帶利器及易燃易爆物品來校,不做危險游戲。
7、午間用膳要服從教師的要求,不在用膳時講話、嬉戲或做其他事情。
8、注意用電安全,不要亂摸亂動教室、走廊等公共場所的電器設備、開關、插座等。
9、學生放學回家要按時離開學校直接回家,不要在教室、校園內逗留,也不要在街頭遊逛。
10、上下學要遵守交通規則,過馬路時看清來往車輛,要走人行橫道。學生乘車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規,不乘坐不符合規定的車輛(如摩托車、三輪車、貨動車等),不乘坐超載車輛。
.活動要注強化安全管理,共建和諧校園意安全,要避免發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❸ 法治進校園作文100字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但是,近幾年來,侵害校園的案件以及回學生犯罪答時有發生,嚴重破壞了學校正常的學習、教學秩序。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律就是調整人們行為的「規矩」。
當今社會是法治的社會,學校要發展,離不開教育,離不開師德,更離不開法律的保障。
如何適時地向學生貫徹學習法律知識,引導他們邁好人生的第一步,是人生之旅的關鍵所在。
通過教育,要讓他們從小就明是非,識善惡,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
❹ 100字法律進校園的內容
俗語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在堅持「法治」理念為主導的21世紀,在全民接受普法教育的今天,法律,已經滲透到中國社會的各行各業各種領域,法律也必將與960萬平方公里上生活的人們緊密聯系,生生不息。
(緊接著描述下當今校園學生違法的各種現象)然而,當純凈校園里,上演著層出不窮的未成年人犯罪案的時候;當越來越多的問題學生走出校園犯下彌天大錯的時候;當昔日親密無比的同學拔刀相向的時候;當被紙醉金迷的虛榮潛移默化進而實施敲詐勒索的時候。。。我們是否想過,法,在校園的管理中卻又實實在在過於稀缺、過於疏導呢?
(轉折到本文的重點)法治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得以建立的手段和途徑,和諧校園建設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制定並有效地實行管理規則,實現學生管理法治化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本途徑。但是,要實現校園管理法治化,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一、深化法律進校園,法治化校園管理模式的必要性(這個你可以適當分點詳細描述)
第一,法治化管理的校園模式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然趨勢。(可以結合國家法治化進程與校園建設之間的聯系詳細敘述)
第二,是對學校自治的促進和保障。(可以從法律的特徵上,詮釋為什麼法律對於學校的管理起到了促進和保障的作用)
第三,校園模式的管理法治化承載了公民法治素養的傳承。(這段可以這么說:公民教育是支撐民主政治的根本」。真正有效的法治,必定有道德和教育的充分支持。為此,我國的公民教育就不能進行單一的法制知識教育,應當進行的是包含憲政思想,法治知識、信仰、文化和能力的公民教育。「法治教育」的特點是實踐性的、批判思考性的,它紮根於學校的校園文化,不是局限於課堂上的法律基礎課,而是延伸至校園公共管理的整個過程,要求在學生管理中尊重學生的各項權益,有暢通無阻信息的公開渠道,有評論校園事宜的自由與保障。只有這樣的教育才更能激活創新思維,才能承載創新的使命。)
綜上所述,深化法律進校園,不僅僅是被迫的過程,更為深遠的意義在於法治能為學校自由、民主、有序發展提供保障,能為國家法治建設提供智力支持,能夠提高公民法治素養、提升學校為社會服務的能力。
二、 (可以從校園法治的作用體現續寫)深化法律進校園,對現代教育的管理起到創新與保障作用。
第一,增強學生法律意識,形成良好穩步發展的基礎教育。(自己展開寫)
第二,合理規范學校的管理方式,改善現代教育的管理環境、秩序。(同樣展開寫)
第三,為提供科學教育、優質服務學生的教育平台起到法律保障。(展開)
第四,改變墨守成規的教育模式,開拓創新,保障現代教育科學穩步發展。(展開)
三、深化法律進校園,推動和諧校園建設、服務教育科學發展的有效途徑。
第一,正確認識學校和學生間的法律關系。
正確把握兩者間的行政法律關系和民事法律關系,規范各主體的權利義務和行為,實現校園學生管理的價值定位從「義務本位觀」到「權利」本位觀的轉變,才能讓學校管理者明確其該何去何從,才能維持健康的校園秩序,維護管理雙方的利益,使管理在法治的框架下更有益於高校的健康發展。
第二,在校園管理文化中注入法治精神。
法治文化的基本內涵是民主精神。校園的管理文化建設,需要高校全體成員共同努力,通過在管理文化中注入法治精神,有助於改變傳統文化和原有計劃經濟體制下學生管理觀念的不符合時代發展的因素。只有注入法治文化的內涵,加強與法治要求相適應的高校管理文化建設,構建良好的校園法治環境,才能為和諧校園建設提供更持久的行為保證。
第三,建立健全學生管理法律體系,建立正當的學生管理程序。
(結尾)深化法律走近校園,必將是任重而道遠的長遠目標。讓法律普照校園的大地,不僅僅在於一朝一夕之間,「十年育樹,百年育人」,學校的穩步發展,現代教育的科學發展,離不開我們的不懈努力與不斷追求!
參考範文:
隨著時代的進步,法律之風吹進了我們學校。學校揚起了一股學法,守法的熱潮,大家都可踏入法律之路,享受著法律給我們帶來的方便。另外,在學校開展的學法活動中,我學到了一些法律知識。這不僅使我增長了見識,還使我獲得了許多感觸、體會。這些感觸一直回盪在我的腦海中。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交流一下吧! 我覺得法律是公平、公正的體現,是勞動人民利益的保障,是提醒我們不要去點燃犯罪之火的警惕鍾。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不公平的事情,就像剛剛買的新房,由於質量的問題,到處漏水。這樣,我們就能向有關的部門投訴,踏上法律之路,通過法律的途徑去得到公平。同樣,人們在工作時,也會遇到像被老闆拖欠工錢的事。但是因為工作者無條件去追還,就會發生一些我們不願看到的悲劇。所以,我覺得應該讓一些沒有法律意識的人群進行法律教育,讓他們採用正確的途徑去解決一些不公平的事。這就可以阻止讓人悲痛欲絕的事的發生。還有一點,現在的青少年有著一顆好奇的心,對什麼都有興趣,什麼都想嘗試一下。就像吸毒那樣,完全是他們對毒品的好奇導致他們墮入深淵,不能自拔,到最後不但毀了自己的一生,還給家人帶來了無法忍受的確悲痛。擁有一顆好奇的心,本來是一件好事,這能是他的只是不斷得到增長,可他們卻用到了不正確的途徑上。而法律就有可能盡量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它的制裁使人望而生畏,使心裡存有歪念的人取消了念頭。這就能大大減少那樣的事情發生。
法律對我們來說,雖然是有利的,但是每一件事都像鏡子一樣有兩面,有利就有弊,在給我們帶來方便時,它還給我們帶來了制約。一些無良的人,他們利用法律,和那些不懂法律的人簽上合約,利用他們的貪婪,在合約上標出不平等的條件,使自己受益。雖然那些受害事後知道自己受騙了,但又因為合同是起法律效果的,投訴無門啊!相信大家在電視或者報紙上都會得知這些事,但是在利誘面前,誰能頭腦清醒地去對待這件事呢?所以,我覺得每個人都不要因為貪小便而上當受騙,應受得住利益的誘惑,堅持自己的立場。平時也不要輕信那些看上去有利的事情,不要讓利益蒙蔽了雙眼。記住一句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在不被人欺騙的情況下,也不要去欺騙人。
法律不僅有兩面性,而且它也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假如沒有法律,那大街上川流不息的汽車將變得亂七八糟的,毫無秩序。醉酒駕駛等的事故就會頻頻發生,造成一個又一個的令人悲痛萬分的場面。公眾場所的空氣更加是變得渾濁,我們吸入二手煙的機會就會更多,這不僅會使我們感覺難受,還會威脅著我們的健康。法律無時無刻都在我們的身邊,是它使我們正常地生活,如果我們都去觸犯它,那我們的生活就會由美好變得痛快不堪。
讓我們行走在法律的道路上,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好學生!讓我們盪漾在法律這個小院里,感受它給我們帶來的方便,警惕!讓我們做一個知道法律兩面性並讓自己受住誘惑的學生!讓法律陪伴我們渡過無怨無悔的一生。
❺ 有關於校園法律知識出一期手抄報,都該寫些什麼內容
一、律師的許可權
律師參加訴訟活動,有權按規定查閱案情材料,有權向有關單位、個人進行調查取證。律師擔任刑事辯護人時,可以同在押被告人會見和通信。這些都是一般公眾不可能做到的,對於處理人可能面臨的難題,維護合法權益,往往具有決定意義。
二、 如何聘請律師:
1. 當事人應首選通過一定的方式確認律師機構的合法性及真實性。
2. 了解該機構的業務側重,以權衡是否與自己所委託的案件相適應。
3. 與律師業務交往時,最好分階段進行。
4. 如當事人決定聘請某律師做代理人,雙方需簽訂「律師委託書」。「委託書」應包括:事由、制空權范圍、代理人工作內容、有效期限、費用及給付方式、當事人義務、雙方溝通等基本內容,以明確相互權利和義務。如發現代理人沒有履行「委託書」所約定的條款,甚至發生嚴重違反律師工作準則與職業道德的情形,當事人應及時予以指正,乃至向有關部門投訴。
5. 請律師做代理人,最好不要摻雜朋友情分,因為當事人與代理人的關系是一種契約關系,而不是友情關系。
三、 公證的功能和業務范圍
公證的主要功能是預防糾紛,減少訴訟,保障國家、集體的利益和公民的合
法權益,促進改革開放和對外交流。公證的主要業務有:
1. 證明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有法律意義的文書,如經濟方面的公證,證明各類經濟合同;民事方面的公證,證明繼承、遺囑、贈與委託;涉外方面的公證,證明出生、學歷、經歷等。
2. 辦理其他法律事務,如辦理財產清點、證件保全、提存、現場監督、解答法律咨詢、起草法律文書等等。如申請人購房,公證處可代為審查賣主的資格,使購買的房產有合法的保障;如債務人不履行義務,債權人可以依據公證的債權文書,不經訴訟直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另外,證據保全、提存等公證法律服能及時提供可靠的法律幫助,避免發生有理無據的爭執。
四、 如何辦理公證:
1. 申請人應親自到公證處提出申請,填寫申請表,同時還需提供以下材料:
身份證明(居民身份證、工作證、戶口簿等),法人資格證明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代理人的身份證明(代理人申請明);需要公證的文書原件(合同、協議、遺囑、畢業證等);與公證事項有關的財產所有權證明(贈與產權證明、房屋產權等);與公證有關的其他材料。
2. 公證處根據收到的材料決定是否辦理。
3. 審查,即公證處在公證期限內,對申請公證的事項及提供證明材料的合法性和真實性進行審查。
4. 公證處根據審查的結果,對符合公證條件的公證事項,按照法定程序審批、製作、出具、送達公證書。如在公證過程中因出現法定事由使公證無法繼續辦理或繼續辦理已無意義,公證處可終止公證。如公證處在公證過程中發現證明對象不真實、不合法或有其他違反法律的事實,公證處將拒絕公證。
五、涉外公證須知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涉外公證事項也不斷增多。在公證的當事人、證明對象或公證文書使用地等諸因素中至少有一個以上涉外因素的公證事項即為涉外公證。其公證文書主要是發往境外使用,具有特殊的境外法律效力。與國內公證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 公證的當事人不同。多數是外籍人士或准備出國留學、工作、安居、探親的我國公民以及與外國企業、社團組織或司法行政機構等有公務往來的法人單位。
2. 辦理公證的程序不同。考慮到涉外公證的重要性及認證的方便,大多數省、市都指定專門的公證處辦理涉外公證業務。為使公證文書能在境外發生法律效力,要根據使用國要求辦理必要的認證手續;公證書一般附外文譯本;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當事人可在境外提出書面申請。
3. 公證書的境外法律效力僅限於發往國,而不是世界通用。
4. 涉外公證在適用法律時,既要符合我國法律,又要受使用國法律的約束。
采編: 中國質量信譽咨詢系統管理中心
學校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建設的主渠道、主課堂、主陣地。以法制教育為重點,以平安教育為主線,利用活動增強學生的民主法制觀念是全面落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任務。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最大的教育是學生的自我教育,讓學生在親自體驗中感悟人生,從而逐漸完成從他律到自律的社會化過程。我校在「樂學 尚美 求真 拓新」校訓的指引下積極探索了新時期的學校法制安全教育,讓學生在參與中主動發展,在活動中創設育人環境,實現了法制安全教育的創新。
活動初期,我校提出了「我自護、我平安」的口號,分籌備、實施、總結三個階段,由「成都市錦江區少年兒童平安行動啟動儀式」、「搜尋預防校園侵害自護金點子」、「平安校園徵文活動」、「平安校園知識競賽」、「平安校園訓練營」、「平安校園論壇」、「少年兒童平安行動總結表彰」等七大系列活動組成。和轄區交警「共建警民平安學校」,使法制安全教育進入課堂;以「校園小衛士」和「校園110」為載體,不斷實施宣傳、訓練和實踐,逐步增強少年兒童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提高全社會預防少年兒童意外傷害的責任意識,繼續營造全社會維護少年兒童合法權益、為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服務的良好氛圍。
一、開展爭創「平安校園」五個一的活動
1、搜尋一個自護金點子,號召每個少年兒童尋找一個自護自救的金點子,倡導「平安校園」文化,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內外安全文化建設活動。
2、參加一次「平安校園」徵文活動。開展「我心中的平安校園」的徵文活動。通過開展「火眼金睛」搜索、「安全曝光」等活動,用文字的方式記錄校園內及周邊所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合理化建議,暢想心中對理想的「平安校園」的憧憬,規劃「平安校園」的藍圖。
3、參加一次「平安校園」知識競賽。開展以「交通安全」為主題的知識競賽活動,評選「平安小使者」讓少年兒童通過知識競賽,學習更多的自我保護知識。
4、參加一次「平安校園」訓練營。利用校外社區實踐體驗基地,聘請少年兒童安全教育專家、公安幹警等為學生進行認真的講解、嚴格的訓練,教會學生相關自護自救的實際操作本領。如隊列訓練中要求隊員站姿挺拔、行進整齊,精神面貌好;手勢操訓練中教給隊員們交通指揮手勢,如轉彎、停止、直行等動作,要求反應靈活,動作準確。選拔出優秀的學員在每日清晨、中午和下午上學、放學時,手持安全警示語橫幅,用標準的軍姿,迎送同學,用微笑和行動時時提醒著全校師生及過往車輛、路人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樹立交通安全意識,讓少年兒童親身參與在體驗中提高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
5、舉辦一次「平安校園」論壇。校內開展「平安校園」的論壇活動,引導少年兒童圍繞熱點安全事件、話題展開討論,讓少年兒童自由參與討論,提高認識能力,提高全面素質。
二、警民共建平安學校
學校和交警、社區聯合成立警民共建的平安學校,聘請法制副校長、校外法制輔導員,充分發揮他們作用,利用班隊會、朝會,配合學校對師生普及法律常識,開展了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教育講座。邀請110巡邏總隊的警官們,與全校師生一起開展「110在身邊」的活動;小白鴿廣播站開通「交通安全你我他」欄目;開展以交通安全教育為內容的板報小報評比;在全校師生、家長中開展「中國少年兒童平安行動知識競賽」「交通安全知識競賽」「禁毒知識競賽」,讓師生和家長共同參與,增長法律安全常識,增強依法自我保護意識。成立「校園110」,建立了《校園110制度》,明確責任范圍,由小交警們通過「執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帶動其他孩子自覺遵守《小學生守則》及《小學生行為規范》。維護校園秩序,讓家長放心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學校 「校園110」極大的促進了學生學法、守法的自覺性、積極性,為進一步普及法律知識,杜絕校園大欺小現象,提高學生自主管理能力、自律意識提供了有效途徑。課外,我校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軍營訓練,使學生牢固遵紀守法的信念;參觀成都市交通事故展,可怕的事故使孩子們意識到違反交通規則的嚴重性;參加公益活動,從實踐中感知守法的重要性。節假日期間,在成都市交警一分局和青石橋社區的支持下,我校雛鷹小隊定期上街值勤,糾正違章,宣傳環保、交通安全知識;結合「暢通工程」,要求每一名學生隨身攜帶「交通安全聯系卡」,不僅自覺遵守交通規則,而且爭做交通安全知識宣傳員;與成年人一道參與「告別不文明交通行為」活動等。同時學校專門針對家長開展了《少年與法法制課堂系列講座》,聘請律師結合現實案例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為家長配合學校對孩子進行法制教育提供了指導。利用警民共建的平安學校切實開展平安教育活動,我校學生法制意識增強,自覺遵守交通規則蔚然成風,校園秩序井然;通過各種教育途徑,提高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進了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警民學校堅持以素質促發展、以創新促特色,使法制教育活動系列化、常規化、多樣化,不僅優化了育人環境,而且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促進了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三、開設心理健康課,成立心語小屋
學校開設心理健康課,成立心語小屋,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心理方面的問題,和家長搭建溝通的橋梁。有專人負責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年度計劃,有受過專業培訓的心理健康輔導教師,有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場所,有開展工作所需的充足書籍報刊資料,有向學生傳播心理健康知識的開課情況資料,有心理輔導課的課程設置,有學生心理檔案;能及時發現學生問題行為背後的心理問題,能及時化解學生心理發展中的矛盾與沖突,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學校德育處和心理輔導教師還根據學生普遍的具有共性的問題舉辦心理講座,使學生始終保持健康、樂觀的學習、生活心態。針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現狀,學校積極開展德育研究——小學生安全系列講座:單親家庭孩子管理教育;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格障礙與預防犯罪;班集體建設;後進生轉化等,開展了多維廣角的課題研究與探索。
四、學校、社會、家庭共建安全管理網路
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立體化教育網路。我們積極發揮省優秀家長學校的優勢,每學期開辦兩期家長學校,成立家長委員會,舉行家長開放日活動,向家長宣傳家校配合的重要意義,主動向家長介紹學生在校表現情況,了解學生校外表現,積極探索家校配合的最佳途徑,追求良好的教育效果
❻ 民法典進校園手抄報內容
1、學法以明道,用法以立身。2、學法以正,普法以誠,明法以精,尚法以恆。3、誠信是生活的通行證,法治是社會的安全網。4、傳播法律知識,培養法制觀念,弘揚法治精神。5、依法治國,執政為民。6、與法同行,成長有保障。1、學法以明道,用法以立身。2、學法以正,普法以誠,明法以精,尚法以恆。3、誠信是生活的通行證,法治是社會的安全網。4、傳播法律知識,培養法制觀念,弘揚法治精神。5、依法治國,執政為民。6、與法同行,成長有保障。
❼ 宣講法律法規簡報
全國縣(市)、鄉(鎮)、村級幹部國土資源法律知識宣傳教育培訓活動
簡 報
第 25 期
全國培訓活動辦公室 二○○八年三月七日
中央宣講團首場宣講在石家莊舉行
2008年3月3日至4日,國土資源法律知識中央宣講團在河北石家莊進行首場宣講。河北省副省長孫瑞彬同志,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全國培訓活動辦公室主任王瑞生同志出席並講話。中央宣講團全體成員,河北省國土資源廳、省直有關部門領導,各縣(市)負責人,國土資源、組織部門機關幹部和有關工作人員近400人參加了宣講活動。
王瑞生同志在講話中指出,國土資源法律知識的宣講是整個宣傳教育培訓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宣傳教育培訓活動取得實效的關鍵,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探索保障科學發展新機制的實踐創新。他希望參加培訓的同志充分利用這次機會學習國土資源管理法律法規知識,增強改革創新、依法行政、促進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的能力。
首場宣講的五位同志都是在國土資源部門工作多年,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較高理論水平的領導或專家。宣講內容緊扣十七大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國土資源管理的大政方針,涉及土地管理法律政策、國土資源形勢與任務、礦產資源管理、基層土地管理實務、地質災害防治等,既有理論深度,又有現實針對性。
宣講結束後,中央宣講團的全體成員與部分縣(市)負責人進行了座談。座談中,大家對宣講活動給予了較高評價。大家認為,宣講內容豐富、重點突出、形式生動活潑,對基層領導幹部提高認識、把握政策,在實際工作中切實落實科學發展觀,具有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