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身邊的法律知識

身邊的法律知識

發布時間: 2020-12-24 22:42:19

❶ 身邊的一件事要有法律知識 作文

暑假,老師給我們留了一個特殊的作業——寫一篇與法律有關的作文。我天天冥思苦想,可是,暑假快過完了,我也沒有一點靈感,一個字也寫不出來。沒辦法,我只好請教媽媽:「什麼是法?」媽媽說:「我先問你幾個問題,同學發生矛盾動手動刀殺死了另一個同學,這算犯法嗎?」「當然算,這是殺人行為。」「有人在深夜,跑進了別人家偷取了財物,這算犯法嗎?」「這是盜竊行為。算!」我說。 「是的,法就在我們身邊,許多的事都和它相關。」
是呀,法律就在我們身邊,它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比如說在十字路口,有的司機一看沒人,就闖紅燈,違反了交通規則;有的人在紅燈時旁若無人,大搖大擺地過馬路,令一些正常行駛的司機猛踩剎車,車輪下發出刺耳的聲音,令人心驚肉跳。每當看到這種情況,我總會想:「千萬要遵守交通規則,否則就要出人命了!」
記得有人曾經說過:「法律好比一艘在大海上的船,在船上行動是自由的,可一旦跨出了這艘船的底線,就會掉入海里----接受法律的懲罰。在生活中,也有些雖然沒被制裁,但其實已是違反法律的事件。比如說,吸毒,搶劫,偷竊,迷戀網吧等。有一次,我們班有位同學發現自己一千二百塊錢的生活費掉了,於是便給老師說,老師聽後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便馬上和另外一個老師急忙地趕往了教室,說明了情況,便開始調查了。老師們首先便叫我們同桌互相交換檢查書包和抽屜,結果下來還是沒有,老師便又教育我們說:「拿別人錢的那位現在如果站起來承認了可能還會減輕你的錯誤,如果待會兒還不承認,那被我們查出來了,那事情可就嚴重了!」正當老師說完時,老便發現有一個同學的臉色突變,老師們見了一下便把那位同學請上了講台。於是便開始審問她了,先那位同學還鎮靜自如,結果越到後面,她就越慌張,最後便不打自招了。……老師為此便語重心長地教育了他,這事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小時偷針,大時偷金」有時或許只是一時迷惑,卻會讓自己的命運出現另一個大轉折點,讓自己的「畫紙」沾上抹不去的黑點。我們生活在一個法制社會里,因為法律、法規的約束,才得以讓我們的生活如此安定。在21世紀,全社會都提倡和諧發展。我認為,社會的和諧發展需要不斷提高人們的素質,我們必須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立志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小公民
有時,犯罪只是一念之差。我們需要法律來止住將要上前跨出的這一步,也需要朋友拉住我們將要邁下的這一步而不是縱恿。但我們更需要一顆正直善良且堅定的心,指出一條踏實的成長道路,才不會迷失方向……
世界的美麗在於人們對規則、法律的遵守。為了讓世界變得更美,讓我們人人學法、懂法、守法。我們要時時謹記:法律就在我們的身邊。

讓作為當代的學生,我們有幸生活在中國改革開發的年代。我們在法制的藍天下健康成長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國家十分關注我們的成長。這些年,黨一直在加強對我們的法制教育。在法制的藍天下我們從一群羽毛未豐滿的小鳥,逐漸轉換成一群正准備騰飛的雄鷹。
提起法律,就應該給人一種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范著人們的行為舉止。正是因為由於這些規范的存在,我們這個社會才會變得有條有理:正是因為由於法律的存在,才使我們的權利得到了應有的保障,我們應該感謝法律帶給我們的一切。
法律和我們息息相關,「與法律同行」從表面意思看是:和法律一起行動。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走路了,人們走在馬路上可不是那麼簡單的,它也受法律的控制。「紅燈停,綠燈行」這是法律規定的,人人都知道,可是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這樣,法律就起到了它的作用。如果發生了交通事故,當糾紛的出現也意味著法律的到來。它可以合理解決事故,可以讓一切平息。沒錯,如果沒有人違反法律,就沒有事故的出現,也就不需要法律的制裁。這裡面有著很奇妙的關系,而一切都關於法律,所以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與法同行,那麼一切都不會發生了。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我們必須要知法守法,做任何事都要與法律同行。法律素質如何,就關繫到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人品道德,甚至直接關繫到我國依法制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進程。
法律,要靠我們大家自覺遵守。遵紀守法,我們要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小學生的社會經驗不夠豐富,卻自我感覺已經是大人了,喜歡獨來獨往,而有時卻有懷疑自己的能力,需要尋求他人的幫助,因此有些學生喜歡拉幫結派,重「感情」,講「義氣」,崇尚「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有人更是無法無天,強行索取他人的個人財產,發生與他人斗毆,一句話說他不對就拳腳相加,打得你求饒為止。連點學生的樣子也沒有,說難聽點,這就是地痞流氓。當他們在家庭、公共場所遇到社會難題時,只相信自己,過於信任自己的狐朋狗友,而不聽家長老者的勸阻,遇事不冷靜,行動不計後果,喜歡「先動手」,「後動腦」,事過之後也沒任何反應,知道冷靜下來發現出了大禍才驚慌失措,痛恨不已。也有些人沉迷於網路、電子游戲之中,因沒錢玩游戲,常常干出不可饒恕和難以想像的事情來。這時,一切的一切已經遲了,一個人的花季被黑雨所污染了。
要以為上面所說的都是哄哄人而已,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這樣的事例非常多,下面我講個給大家聽聽吧,是有關於迷戀電子游戲機的。王彬同學是某小學五年級學生,成績優秀,還好似班級里的班幹部。有一次他考試考得特別好,爸爸就獎勵了他10元零花錢給他,王彬和同學商量怎樣慶祝一下,就馬上有人提議去打電子游戲機,並說打電子游戲機特別新鮮、刺激。抱著試試的心理,王彬和同學一起去了一家電子游戲廳學打電子游戲。沒想到就這么一腳邁進,他就被游戲機迷住了,而且很快成為了游戲機的「俘虜」。學習時間越來越少,成績越來越糟糕,視力也在不斷下降。父母給的零花錢根本就不夠用。怎麼辦的?他決定鋌而走險,乾脆去偷。他從家裡偷到學校,從學校偷到附近的商店。有一次,他實在沒有錢去打電子游戲了,就想到一家超市偷些值錢的東西去換錢。當時,超市裡只有一位收銀的老太太,沒想到在出口處被當場發現。為了不被抓住,他居然隨手拿起啤酒瓶朝老太太的頭部連擊數下,致使老太太當場死亡。痴迷於電子游戲機會使他喪失了人性,由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淪落成了一個殺人兇手,這是多麼可怕啊。
在守法律的制度的同時,還要懂法的學生。其中離不開學校和家長的教導。學校要經常開展法制教育課。同學們能從中學會不少法律知識,知道什麼是法律,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學會了如何守法,如何面對周圍的突發事件……老師也經常提醒我們,要我們時刻遵守學校、社會制度。在家,只要我們一犯錯,父母就應該立刻指出來,教育我怎樣才是正確的,下次如何避免……我們用法律來約束自己,使自己避免犯錯誤。這樣,我們的確做到了與法同行。要不,將來成為一個法盲,那可就慘了。
在人的一生中,總會有相互對立的力量在起作用,正與邪、善與惡、真與假、美與丑,人性的光輝與丑惡交織在一起,影響著每一個人。願我們在法制的藍天下健康成長,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棟梁之材!

提起法律這個詞,或許大家會很自然的聯想到法庭、監獄和犯罪,大家會認為法律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其實則不然,法律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在你我身邊。法律有各種分類,比如:交通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但是我覺得,與我們聯系最密切的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作為一名消費者,我們必須要了解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只有這樣,在消費權益受到侵犯的時候,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

從六歲那年,我就開始看關於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介紹的節目,但是我從沒想到,自己能學以致用。那是三年前的一天,由於媽媽要早一點去單位,沒有給我做早飯,她讓我去賣些吃的。我走到社區超市,直奔買奶製品的貨架。由於著急上學,我忘記了看生產日期,拿起一袋牛奶,又走到賣餅乾的貨架,隨手拿起了一包餅干,快步走到收銀台結賬。在路上,我一邊走,一邊吃早飯。喝完牛奶,吃了餅干後,我沒找到垃圾桶,就把包裝袋放在小塑料袋裡,塞進了褲兜。到了學校後,我得肚子有些疼,還想吐。剛開始,我還能忍受,但是過了一會兒,像有什麼東西在肚子里絞,疼得直不起了腰。老師發現後,連忙帶我去了醫院。醫生問:「你有沒有吃過期的食物?」我說:「早上我只喝了牛奶,吃了餅干,應該……」話還沒說完,我就急匆匆地把褲兜里的食品袋掏了出來,發現牛奶已經過期2天了,餅干過期了半年。醫生了解了情況,給我開了些葯。

之後,我又去了社區超市,和超市的主管理論:「你們怎麼能買過期食品呢?這樣會危害健康的!」「你一個小毛孩子懂什麼?趕快回家,別給我們搗亂!」我不依不饒:「前幾天,我在這里買了牛奶和餅干,導致我肚子疼,去了醫院。我不僅花了100多元醫葯費,還耽誤了課,你們得賠償!」「你胡說什麼呢,趕快走!」我惱羞成怒,大聲喊:「你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你若不在今天和我好好解決問題,我就要把你告上法庭!」「別拿法律嚇唬我,再說,你要告我,有什麼證據?」「我當然有證據了,銷售小票不是證據?況且食品的包裝袋我還留著呢!還有醫生的診斷證明!」我像機關槍掃射一樣,把幾年中積累的消法知識一股腦地倒了出來。這顯然出乎了主管的意料,他知道自己沒有道理,直說:「賠你不就完了嗎?」說著他就拿出了200元錢,甩在了桌子上,說:「快回家吧!別找我麻煩了。」我往貨架上掃了一眼,居然還有其他過期食品。我又生氣了,指著那些貨品說:「你們怎麼還不把這些過期的商品下架?還想讓更多的人生病嗎?」「行——」主管漫不經心地答著。我見他愛搭不理,就決心把所有過期的商品買下來,去消費者協會告他。他見我來真格的,害怕了,趕忙吩咐店員檢查商品,我幫他們一起把好幾件過期的商品挑了出來。主管對我刮目相看,連連稱贊:「沒想到這么小的孩子也懂得法律了。」

法律並不深奧,它無處不在。我們要多學習法律知識,這樣不僅能遵守法律,還能運用法律來武裝自己,保護自己!

❷ 作為中學生 在我們身邊會涉及哪些法律知識

未成年人保護法,刑法,教育法

❸ 結合學生身邊的小糾紛,從法律角度,寫一下案例分析。從來沒任何法律知識,求大神指教。

權利復和義務是法律的內容,其制中最重要的是權利。人是權利的主體之一,人生而擁有權利直至死去,甚至有些權益是即使身死依然會得到法律的保護。這里的人指的是所有的有生命的人類個體,不分老幼病殘。
學生,列如小學生,因其理解力和控制力的局限,在法律上被視為限制行為能力人(民法刑法上對限制行為能力人的具體年齡各有不同,您可以很容易在網上查到),很多行為都被規范到效力待定。但小學生作為法律關系中平等主體的人,他的有些權利是不會受到局限的。例如,人格權和身份權。在學生中間的小糾紛中如果侵犯到了這些權利,權利主體是有權利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爾採取適當手段的。

❹ 運用思修所學的知識(人生觀 道德 法律等)結合身邊實際,談談你對「知識化智慧,規范化德性」的理

理解
人學習知識還要處理知識
人需要遵守道德規范

❺ 如果身邊的朋友真的借了校園貸,你會如何進行勸解請利用相關的法律知識。

如果抄我的朋友借了校園貸,我會告襲訴他,大學生正處在一個人生階段的過渡期,是一個精神獨立經濟上又不完全獨立的階段,因此在調查中就顯而易見,將近有一半的同學對自己的生活費沒有規劃是一種想咋花就咋花的態度;應該抵制校園貸!拒絕校園貸

❻ 求身邊的法律現象,並用相關法律知識解決

1.1997年8月,法國商人比爾從武漢市某大酒店打的到火車站。車到站後,比爾將一裝有貴重物品的手提包遺忘在計程車內。司機凌某發現皮包後,尋找失主,未果。
比爾丟包後,在武漢人民廣播電台《武漢晚報》上播發尋物啟事,稱送還丟失皮包將給以酬謝,並公布了聯系方式。
第二天,凌某將皮包送還比爾。比爾兌現承諾,付了酬金。
比爾皮包失而復得後,委託中國籍的范女士向武漢市公管處投訴。公管處幾經周折,查到收受酬金的凌某。公管處通知凌某到公管處說明情況。凌某承認接受酬金的事實,並寫下"拾物經過"。3月10日,凌某將酬金交到公管處,由公管處交給失主。公管處以"舉報待查"為由,暫扣計程車凌某上崗證,要求在指定時間和指定地點接受處理。
凌某感到委屈,遂向武漢市漢口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公管處返還酬金。法院受理案件後,進行了審理。 問:

答:
比爾乘坐出租汽車,與凌某構成涉外運輸合同關系。依據最密切聯系的原則,這一法律關系的准據法是中國法律。
比爾發布懸賞廣告,凌某歸還皮包,這構成懸賞合同關系,依據最密切聯系的原則,應以中國法律為准據法。
比爾皮包失而復得後,委託代理人進行投訴,使凌某在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情況下交出酬金,比爾索要酬金構成不當得利。這一法律關系適用國際慣例、中國法律作準據法。

❼ 法律在身邊作文2000字,關於身邊的法律知識你知道哪些或親眼目睹多少

我們生活在法制的國度,處處需有法,處處需遵法,而作為青少年,我們要應該讓法律在心間長駐。
因為重要,所以學法
我們從初中開始便開設了法制教育課程,法律的重要性可見一斑。通過學法,我們對法律有了逐步的認知,法制觀念也由此提高。我們懂得了在法律范圍內什麼事該幫,什麼事禁止做。怎樣行使權利,如何履行義務……而假如我們是法盲,也許在觸犯法律後也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違法的,由此產生的後果就必定嚴重了,據統計,在各類犯罪人員中,不知道什麼是違法行為或不懂法的人數占總數的一半以上。所以,學習法律是我們立足於法律社會的基礎,是創造美好未來的重要保證。
因為重要,所以守法
遵守法律和憲法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俗語有雲:「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法律的制定是維護社會秩序的根本途徑,所以為了社會的安定,更是為了我們自身,我們必須自覺守法。而且法律所規定的內容,必定是著眼於公民的利益,因此我們沒有理由反對,沒有理由不遵循,更沒有理由背道而馳。雖然我們有追求個性的自由,但這並不意味我們能標新立 異,無視法律的存在。與法律抗衡的結果只有一個,就是自毀前程。在我們身邊,同齡人知法犯法的例子不勝枚舉,而為了燦爛的明天,我們能不守法嗎?
因為需要,所以用法
我們都曾做過這樣的一道題目:當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時,該怎麼辦?回答是: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利。我們是這樣說的,但未必能完全做到。當我們真正遇到類似的事時,經常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從而放棄了行使權利。殊不知,這種息事寧人的態度是不明智的,是縱容他人的錯誤行為。既然我們學習了法律,就要善於運用,以法律之矛,攻違法之盾,敢於與黑暗勢力作斗爭,為社會盡自己的一份力。
法律是和諧之基,有了法律社會才能發展進步;法律是文明之花,有了法律公民才能提高素養;法律是實踐之果,有了法律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因此,讓我們一起學法、守法、用法,讓法律在我們心間長駐!

❽ 法律在我身邊主題班會

法律與我們同行
——?(?)班法制教育隊活動方案
一、目標:組織進行一次深刻的有意義的宣傳法律的主題班會活動,進一步了解法規知識,加強同學們的法律觀念,養成自覺遵守和維護法律的習慣。
(先集合列隊整理隊伍,由小隊長向中隊長,中隊長向中隊輔導員報告出席人數。
出旗,敬禮。
唱隊歌。)
二、活動過程:
班長:親愛的同學們,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的生活在一天天的發生著改變,我們身邊也隨之出現了行行色色的不同群體或個人,並且他們的行為有時會侵犯到我們的權利,如果我們不懂法我們也可能侵犯到他們的權利,為了增強我們的法律意識,培養遵紀守法的能力,為此我們准備了這次以《法律與我們同行》的主題班會,在這次班會上我們將通過各種形式來了解掌握法律法規常識,從而使我們自覺遵守發律法規,預祝班會圓滿成功!
主持人1: 我宣布,四(1)班《法律與我們同行》主題隊會現在開始!
同學們,當你走在繁華的大街上與人擦肩而過時;當你走在僻靜的鄉間小路留戀於周圍的美景時;當你與別人交往接待時;當你購物或售物時;你是否想到「侵權」兩個字,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為了每個人幸福和歡樂,讓我們多掌握一些法律知識吧;
主持人2:首先,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法律知識竟答,法律知識竟答分抽簽必答和小組搶答兩部分,必答題20分;搶答題答對10分,答錯扣10分,最後看哪個小隊得分最多就是優勝小隊。
主持人1:必答題:(你對法律知多少?)
(1)說出你所知道的有關青少年的法律法規的名稱。
《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主持人2:(2)請你舉例說說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曠課、夜不歸宿,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偷竊、故意毀壞財物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製品讀物等,打架斗毆、辱罵他人,攜帶管制刀具等等。
為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別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規定,小學生不應當違反這些規定。要自覺做到:不吸煙、酗酒、流浪、聚賭、吸毒,不棄學經商、從工,不進營業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不看淫穢、暴力、兇殺、恐怖等書刊、錄象,不侵害其他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主持人1:搶答判斷
(1)保護在學校中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學生的合法權益只是學校的責任。(×)
(2)《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表明我國用專門法律保護青少年的正當權益,約束青少年的行為。(√)
(3)社會保護歸根結底是要創造一種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學校和家庭環境。(×)
(4)國家專門制定未成年人保護法,要求全社會共同努力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可見保護未成年人是社會的責任,與我們未成年學生無關。(×)
(5)未成年人除了家庭保護和學校保護外,還需要社會保護。(√)
(6)有違法行為的我國未成年人,不屬於我
主持人1: 法治案例:
兩網友來家做客「順」走鑰匙偷兩萬
揚州一初中女生王媛(化名),暑假趁家長外出在家中約見兩名認識不到一周的未成年網友,豈料引狼入室,兩網友偷走王家的大門鑰匙。幾天後兩小毛賊入室盜竊2萬元後逃竄。目前兩人因涉嫌盜竊罪已被維揚區檢察院批捕。
8月14日晚,王媛的母親徐女士報案稱家中2萬元現金被盜。警方勘察後將嫌疑人鎖定在李強(化名)和王剛(化名)身上,並於當晚將兩名嫌疑人抓獲。經查,李強和王剛今年分別只有17歲和15歲。嫌疑人交代,今年8月初,他們通過QQ聊天認識了年齡差不多大的女孩王媛,性格活潑外向的王媛邀請二人到家裡做客。到了王媛的家中,由王剛陪王媛在房間聊天,李強則乘機溜進王媛父母的房間,將床頭櫃里的1000元錢塞入自己的口袋,還偷走了王媛家的備用鑰匙。
揚州一初中女生王媛(化名),暑假趁家長外出在家中約見兩名認識不到一周的未成年網友,豈料引狼入室,兩網友偷走王家的大門鑰匙。幾天後兩小毛賊入室盜竊2萬元後逃竄。目前兩人因涉嫌盜竊罪已被維揚區檢察院批捕。
8月14日晚,王媛的母親徐女士報案稱家中2萬元現金被盜。警方勘察後將嫌疑人鎖定在李強(化名)和王剛(化名)身上,並於當晚將兩名嫌疑人抓獲。經查,李強和王剛今年分別只有17歲和15歲。嫌疑人交代,今年8月初,他們通過QQ聊天認識了年齡差不多大的女孩王媛,性格活潑外向的王媛邀請二人到家裡做客。到了王媛的家中,由王剛陪王媛在房間聊天,李強則乘機溜進王媛父母的房間,將床頭櫃里的1000元錢塞入自己的口袋,還偷走了王媛家的備用鑰匙
8月14日上午,王剛打電話給王媛,得知下午去網吧上網。當天下午,李強再次打王媛家中電話,確認家裡無人後,二人一同用之前竊得的鑰匙開門入室,在王媛父母房間席夢思拉鏈內竊走2萬元現金。慌亂中李強將手機遺落在了王媛家中,成了警方破案的線索.

花季少年迷網吧入室盜竊觸刑法
最近,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4名未成年人被告因沉迷網吧入室盜竊的刑事案件。
本案4名被告均為十五六歲的在校學生,學習成績一直不錯。一次4人出於好奇走進一間網吧。上網聊天、玩游戲使他們感覺新鮮刺激,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有時甚至曠課或夜不歸宿,整天泡在網吧里。後來,手頭的零用錢已遠遠不能滿足他們上網的需要,於是便產生了盜竊的邪念。2000年11月至2001年3月間,4人先後多次入室盜竊27100元及手機、手錶等物,案值近三萬元。

此案的發生令人深思。本案中4名未成年人盜竊後,有的用贓款購置了手機、呼機。由於沉迷網吧,他們有時夜不歸宿。沉迷網吧後,學習成績出現大滑坡,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以致走向犯罪。沉迷於網路空間不能自拔,從而荒廢學業,甚至為支付高昂的上網費用走上犯罪道路。

三、班主任總結
同學們,老師首先祝賀你們班會開得如此成功,通過這次班會,同學們進一步認識了法律法規的意義,願同學們從小樹立法律意識,讓法總結永遠與你相隨,讓幸福快樂永遠與你相伴!

四、 呼號。(中隊輔導員:准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
學生回答:時刻准備著!)

五、 退旗。
主持人宣布:班會到此結束,願同學們從小樹立法律意識,讓法制與我們永相隨,讓幸福快樂與我們永遠相伴!

❾ 在我們的身邊,有些同齡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的原因是( ) A.法律知識缺乏 B.法律意識淡薄

ABCD

熱點內容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法規則 發布:2025-02-08 13:11:43 瀏覽:662
法院解查封 發布:2025-02-08 12:54:48 瀏覽:848
初級經濟法法律關系要素舉例 發布:2025-02-08 12:27:34 瀏覽:618
經濟補償金新勞動法 發布:2025-02-08 12:01:47 瀏覽:184
上海徐匯法院地址 發布:2025-02-08 11:59:39 瀏覽:296
2017勞動法辭職違約金 發布:2025-02-08 11:42:14 瀏覽:347
重慶電動車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08 11:25:45 瀏覽:203
商務談判合同法 發布:2025-02-08 11:03:21 瀏覽:619
行政法3大塊 發布:2025-02-08 10:09:47 瀏覽:333
遼寧大學法律碩士排名 發布:2025-02-08 09:38:54 瀏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