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乾巴法律責任

乾巴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8-04 00:13:24

1. 火車上能帶牛乾巴嗎

吃的沒事
可以
火車.動車.高鐵禁止攜帶物品:
這些物品禁止攜帶上火車
1.國家禁止或限制運輸的物品;
2.法律、法規規章中規定的危險品、彈葯和承運人不能判明性質的化工產品;(法律、法規、規章中規定的危險品、彈葯和承運人不能判明性質的化工產品,則主要包括:槍支子彈、爆炸物品、管制器具、易燃易爆物品、毒害品、腐蝕性物品、放射性物品、傳染病病原體、其他危害列車運行安全、及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禁止攜帶、運輸的物品)
3.動物及妨礙公共衛生(包括有惡臭等異味)的物品;
4.能夠損壞或污染車輛的物品;
5.規格或重量超過行李說明中的物品。
火車限量攜帶物品:
1.氣體打火機5個,安全火柴20小盒。
2.不超過20ml的指甲油、去光劑、染發劑。不超過100ml的酒精、冷燙精。不超過600ml的摩絲、發膠、衛生殺蟲劑、空氣清新劑。
3.軍人、武警、公安人員、民兵、獵人憑法規規定的持槍證明佩帶的槍支子彈。
4.初生雛20隻。
另據鐵路相關人員表示:除了指甲油,家用的空氣清新劑、殺蟲劑、真皮保養劑、發膠、香水、香氛噴霧等日用化工品由於它們製作原料均屬於易燃、易爆物品,故在乘坐火車時也是禁止攜帶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攜帶上述物品進入火車站,一經發現鐵路公安機關將依法予以收繳,情節嚴重的將依法追究當事人刑事責任。除此之外,菜刀、餐刀、大型水果刀、工藝品刀、大型剪刀、斧頭、鋸子、鋼銼及其它生產用利器鈍器也不能隨身攜帶。

2. 請教一下,寫恐嚇信是屬於犯罪行為,那麼信里具體寫哪些內容會構成犯罪或犯罪動機且承擔法律責任

內容造成嚴重後果才能構成犯罪,如果要錢那就是敲詐勒索。所以寫恐嚇信不一定都犯罪。

3. 特殊的盜竊犯!網曝狗狗往返多次將村民年貨盜走,這件事怎麼處理

我個人認為先調查一下是否有狗狗有主人。如果狗狗有主人,那麼需要再調查一下,是否是狗狗的主人指使狗狗去偷盜村民的年貨。如果狗狗有主人,並且是狗狗受主人的指使。那麼狗狗的主人需要全額賠償村民的年貨,並且狗狗的主人應該負有一定的法律責任。若狗狗的主人不知情,那麼狗狗的主人可以和村民相互商量進行賠償。若狗狗沒有主人,我認為可以將狗狗送到流浪狗收養所進行專門的看管和養護。並且尋找村民的年貨,查看村民的年貨有沒有損壞,若村民的年貨沒有受到大部分的損壞,那麼損壞的那一部分,村民也只能自認倒霉了。

另外,村民應該也嚴加看管自己的年貨,盡量將貴重的食物放在狗狗夠不到的地方。如果調查到最後狗狗沒有主人,只是為了偷到食物填飽肚子,也希望村民能夠吸取教訓,但是我個人建議還是不要做出牛肉債狗肉償的這樣不太好的舉動。

4. 財務負責人可以一個人給多家企業做嗎

目前法律上對數量沒有上限規定,只要不觸犯"同業禁止"之類的規定就可以。
司法同業禁止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未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同意,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屬於公司的商業機會,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所任職公司同類的業務」。
勞動者對企業的忠實義務,是勞動法的重要內容。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薪水高、權力多、責任大,所以必須對公司承擔廣泛的善意義務和忠實義務。這種義務的必要性,使其與勞動法上的約定義務相對,強化到了法律規定高度。
拓展資料:競業限制違約金
1、用人單位與負有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義務的勞動者在競業限制協議中對經濟補償金的標准、支付形式有約定的,從其約定。因用人單位原因不按協議約定支付經濟補償金,經勞動者要求仍不支付的,勞動者可以解除競業限制協議。
2、競業限制協議對經濟補償金的標准、支付形式等未作約定的,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雙方當事人由此發生爭議的,可按勞動爭議處理程序解決。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繼續履行競業限制協議的,應當按勞動爭議處理機構確認的標准及雙方約定的競業限制期限一次性支付經濟補償金,勞動者應當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用人單位放棄對剩餘期限競業限制要求的,應當按勞動爭議處理機構確認的標准支付已經履行部分的經濟補償金。
3、競業限制協議生效前或者履行期間,用人單位放棄對勞動者競業限制的要求,應當提前一個月通知勞動者。

5. 買女式摩托車需要上牌嗎需要駕照嗎

踏板(女式)摩托車只是車型與跨騎和彎梁摩托車不同,對駕照和牌照的要求是一樣的。踏板摩托車也是需要上牌的,發動機在50CC以下(不含50CC)的輕便摩托車可以上藍牌,50CC以上的一律黃牌,必須要有行駛證、年檢等才能上路,而且駕駛員要考取相應的駕照才能合法上路行駛。50CC以下(不含50CC)的兩輪輕便摩托車,考F證、E證和D證都可以,50CC以上的必須要E證或D證,而三輪摩托車必須D證。D證的准駕車型包括E證和F證,E證的准駕車型包括F證,一般的踏板車考E證就行了,E證可以駕駛所有的兩輪摩托車。

6. 請從道德與法律兩個層面分別對"范跑跑現象"加以分析

以契約精神統攬職業道德

作為後汶川地震時代的職業道德重構,教育部把教師「保護學生安全」寫進了《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徵求意見稿)》中。老子曰:「眾人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教育部的「善意」必須立足在契約之上,否則,善有可能成為大不善。

這是一個廣義上的契約,是由教育主管部門、當事學校、教師、學生(學生家長)幾方參與而訂立的,只有明晰行為規范後,我們所真正期待的特定行業職業道德才會滋長,才會出現教師像教師,學校像學校,教育主管部門像教育主管部門,學生像學生,學生家長像學生家長的有序社會。

中國缺乏「契約即法」的傳統,說到契約責任好像就是「私力救濟」的代名詞,認為是私人之間避開法律的內部事務。其實不然。它的確發生在私人之間,但它仍然匍匐在國家法律的框架內,它的最終效力是由法律提供的。

西方「契約即法」的傳統始於古代希伯來人,「約」往往賦予了神聖的色彩,對「約」的尊重體現了對天神的敬畏和對誠實守信的篤志追求。到了古羅馬法,「合意創立法律」逐漸成為全歐洲基本原則,古羅馬《十二銅表法》詳細載明對違約行為的嚴厲處罰措施。法國13世紀《博韋的習俗和慣例》甚至斷言「契約勝於法律」,為後來自由資本主義興起開道,「締約自由」一直是契約法的重要內容。

「契約即法」的傳統不只體現於平等民事主體之間,它甚至是解釋社會組織的合法性的重要理論根據。「企業契約論」把以人與人或人與資本相結合形成的組織或團體視為由一系列契約組成的「合同網路體」,肯定了企業的根源正當性,杜絕了企業的「原罪」。盧梭更進一步,指明離開契約即法的基本點,社會將誤入歧途。

對契約的尊重以及法律對契約的終極關懷會促使契約當事方都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履行契約明示或暗示的義務,以誠實守信的方式承擔因違約所產生的契約責任,而這樣的思想基礎也是滋潤特定行業職業道德成長的關鍵所在。

以「范跑跑事件」為例。從對范先生行為後果的公眾反應和政府回應足可以看出缺失「契約即法」的精神的嚴重性。當事學校面對洶涌而來的輿論壓力手足無措,釋放出前後矛盾的信息,一會說教育部撤銷了范的教師資格,一會說當地教育部門開除了范先生,一會又說范怎麼在網路上亂說話等等,始終沒有提及當事學校與范先生所簽訂的工作合同。「開除」是涉及公權力的懲罰行為,而「解聘」是契約行為。公眾則陷入言論群毆的混亂之中,沒有多少人警覺地提出范先生或當事學校的行為事實是否構成契約責任這一實質性問題。

范先生和當事學校之間的契約由主契約,即聘用合同,和附屬契約,即學校規章制度、國家及法律強制性規范等組成。主契約則由待遇、工作年限、職責等主條款構成,附屬契約則由當事學校或主管部門訂立的職業道德規范、應急行為規范等組成。附屬契約已經隱含了這樣的條款:聘用方有培訓、動員、組織受聘人學習、演練附屬規范的義務,而受聘人則有遵守所接受培訓的特定職業道德、應急行為規范等方面的義務。當事學校或主管部門不能倚仗於強勢地位,不顧及另一方的接受程度,只一味出台規定,而不行使培訓、動員、演練之責,迴避薪酬待遇等關鍵問題。沒有契約平台的職業道德,肯定是行不通的。(和靜鈞)

教師職業道德不能承受之重

據報道,教育部日前公布《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徵求意見稿)》,首次將「保護學生安全」寫入其中。根據眾所周知的原因,筆者可以相信教育部試圖通過修訂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填補漏洞,作為特殊情況下譴責和制裁「范跑跑」們的理由和依據。

教育部此舉合乎情理。最初,對於「范跑跑」們,口誅筆伐者動用的武器就是道德,尤其是教師職業道德。只是,由於不同的人道德觀不同,故在這一回合中誰也沒有取得明顯優勢,甚至情急之下,有人上演「郭跳跳」。失望之餘,大家將目光轉向了法律。不過,檢索《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之後,人們「定紛止爭」的夢想再次破滅,反而因為法條文義的解釋而陷於又一輪的無盡爭論。因為已有的法律提供給人們的是一些不確定概念,諸如「為人師表」、「關心、愛護全體學生」、不得「體罰學生」、不應「品行不良」等等。總之,法律條文並沒有給出明確的「說法」,批判和處罰「范跑跑」們的理由並未「如期而至」。

法律是社會規范,也是行為准則,因此法律必須是具體、明確而肯定的,具有可操作性與可預測性,此即法律的確定性。為此,人們總是期望法律概念內涵清楚、外延明確,以通過簡單的邏輯推理操作而適用法律。然,確定概念並不佔多數。大多概念,需審判者於個案中斟酌情事、衡平利益後方可確定,此即不確定法律概念。不確定概念雖與法律的確定性目標格格不入,但恰恰正是不確定概念與法律原則的存在,法官方可不斷進行「價值補充」,並倚相對穩定之法律,應付不斷變遷的社會經濟及倫理觀念,從而實現法律與時俱進的使命。因而,盡量確保法律的確定性,是立法者的夢想,但即便立法者聖明之極,也難克服和消除法律的不確定性一面。是故,我們無需因為法律沒有為制裁「范跑跑」們准備一件好用的武器而指責立法者或絕望於法律。

但教育部絕望了,再次回到了教師職業道德。只要稍加分析道德的特性、實施方式及違反後果,即不應當對職業道德寄予此等「厚望」!道德與法律的界分,主要有三:法律通常具有確定性,道德一般呈現模糊性;法律的適用有一套完整的執法、司法、法律監督體系為保障,以國家強制力作後盾,而道德只能通過新聞媒體、群眾輿論等實施,還要取決於相對方的抵抗能力、抗壓能力等,社會強制力相對較小;對法律的違反,肯定遭受明確的不利後果,且不考慮違法主體的主觀感受,而違背道德的後果,主要是自我良心的譴責和社會輿論的壓力,一旦喪失良心,藐視輿論,道德之規范作用自然消失。「范跑跑」事件發生之後,正反兩大陣營各執己見,口誅筆伐者慷慨陳詞,以守為攻者頭頭是道,越吵越亂,即是最好的證詞。

再看看,教育部擬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乾巴巴六個條文,區區五百餘字,且頻頻使用「保護學生安全」之類不確定術語!善良的人哪,期望修訂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以消除法律之不確定性留給人們的遺憾……試問,教師職業道德能承受如此之重任嗎?

法律的不確定,並非始終不能確定,在個案中仍可藉助法官能動司法而具體化。然道德之不確定,由於缺乏統一的、操國家強制力的道德裁判,最終無以確定。看來,與其寄厚望於道德,不如重返法律的軌道。(侯國躍)

范跑跑應當承擔什麼責任?

范跑跑事件之所以引起輿論如此大的「動靜」,個人推測,不是因為范老師在地震險情發生的危急時刻,置一群未成年學生於不顧,率先跑離危險區域所表現出的所謂「道德瑕疵」上,很多人認為人在求生本能驅使下的行為,是可以得到寬恕的;而是因為范老師事後在網上一再高調出場,甚至搬出諸多諸如「自由」之類理論來支撐自己並不光彩的行為,進而發出連自己的母親都不會救的言論上。

范某事後一而再、再而三地大放厥詞,其言令人反感。正如教育部的官員所言,你可以不高尚,但不能無恥。

顯然,人們認為范某的言論已踐踏了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底線,一個守不住道德底線的人要為人師表,要對人講師道尊嚴,並承擔大眾一致認為的崇高職業責任,怎能不受到質疑?

在感性的憤怒後,輿論也學會了思考,作為教師的范某某該對自己的言行承擔什麼責任?大多數的觀點傾向:「范跑跑」必須承擔道義上的責任,也有人表態其行為涉嫌違法。其實,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雖然同屬於人們的行為准則,但道德責任和法律責任卻不處於同一層面,承擔責任的條件也不一:道德責任受社會輿論左右,而承擔法律責任需要立法依據。

「法律責任」是一個廣義的、綜合性的概念,一般而言,法律責任可以分為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范某某的言行應當承擔道德責任,看起來似乎爭議不大,但若說要讓其承擔法律責任,就有一言難盡的感嘆了。

如果以法律的視角看范某言行,本人認為可以從行政責任作些有意義的討論。范某是教師,其言其行受到《教師法》的規范調整毋庸置疑。對比《教師法》的相關條文,我們感覺范某的行為表現是有很大欠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規定教師應當履行下列義務: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制止有害於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教師法》第八條規定:教師應當關心、愛護全體學生。范某在危險的第一時刻跑離現場,難以體現教師對學生的關心與愛護;《教師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對於教師品行不良及影響惡劣的,學校及有關部門有權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因此,如果學校或有關部門能夠認定范某事後發表的言論符合「品行不良」的標准並已造成惡劣的影響,因此,追究其行政法律責任就不是沒有理由和依據的。

應該說,在地震等自然災害面前,如果因為學校沒有妥善盡到保護學生的職責,從而導致學生發生傷害事故的話,學校可能因此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但前提條件是有過錯。很多時候,學校的這種保護責任是由每個老師的具體行為完成的,根據老師的過錯程度,學校來追究老師的行政責任。

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第七章第五十五條規定:「在發生地震、洪水、泥石流、台風等自然災害和重大治安、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時,教育等部門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及時轉移、疏散學生,或者採取其他必要防護措施,保障學校安全和師生人身財產安全。」這里的執行人顯然是老師。對於教師該如何應對地震之類的突發災難,地震管理部門或教育部門各種地震應急手冊,都明確寫著類似「震時值班教師應立即組織學生在桌下避震」「任課教師則要臨時承擔組織指揮者的責任」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章第四十條規定:「學校、幼兒園、托兒所和公共場所發生突發事件時,應當優先救護未成年人。」

我們慶幸,此次被「范跑跑」拋棄的學生所幸沒有人傷亡,但如果僅僅將此事件以炒作為目的,最後歸為個人道德問題結束的話,意義是不大的,誰能保證,下一個「范跑跑」的學生也能如此幸運?

我們期望,「范跑跑」現象引發「教師道德品質」大討論後有其更深層的意義,即給我們的立法機關出一道思考題:法治時代,教師的法律義務和法律責任應當包括哪些內容?(石峰)

摘自《檢察風雲》2008年第14期

7. 政府人員與群眾發生爭執 群眾腦梗 政府承擔什麼責任

一、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為人民服務,就是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作為國家領導人,人民把我放在這樣的工作崗位上,我就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同樣,作為地方和基層的黨員、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也是人民把你放在那個工作崗位上,也應當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1、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把「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這一理念和要求貫徹到各項工作中、貫徹到日常行為中,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事事想著人民,處處裝著人民,想為人民群眾之所想,做為人民群眾之所做。2、要銘記人民利益至上。在我們作出決策、發表指令、開展工作的時候,銘記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贊成不贊成作為檢驗的尺碼和標准。堅持為民利民便民,本著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原則,切實落實各項民生政策,解決群眾在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問題,解決生態環境、食品葯品安全、安全生產、社會治安、執法司法、征地拆遷等方面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解決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解決與民爭利的問題。3、要尊重人民能動精神。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力量的源泉。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努力調動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什麼困難也能克服,什麼人間奇跡也能實現。4、要關注人民期望願境。廣大人民群眾對黨政幹部、各級官員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強烈不滿、深惡痛絕,他們期望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期望黨員、黨員幹部時常檢點自己的心術、拷問自己的言行,廉潔奉公,清正公道,腳踏實地,勤懇干凈地為國家為人民多做事、做好事。二、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為人民服務,就是要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黨員、黨員幹部是為人民服務的,是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的,人民對美好生活和追求就是奮斗的目標。要常懷為民之心、善謀為民之策、多辦惠民之事,在學校教育、勞動收入、看病就醫、養老救助、住房改善等方面為人民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要下去調研,接地氣、通下情,不要當官做老爺,高高在上,老是坐在辦公室里打電話,遠離了群眾,生疏了群眾。要到一些困難多的地方、最困難的地方、問題多的地方去,到一些最偏僻的地方、邊遠地方去,同群眾聚一聚,見見面,聊聊天,到貧困地區走一走,到貧困戶家裡坐一坐,同困難群眾聊一聊,多了解困難群眾的期盼,准確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所憂、所急,把群眾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調研不能浮光掠影、走馬觀花,不能光看好的,好的、差的,先進的、落後的都要看,看了困難多、問題多的地方,把情況摸透了,心中更有數,才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三、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為人民服務,就是要牢記責任重於泰山,事業任重道遠。責任感、事業心是黨員、黨員幹部開展職務工作的思想基礎,是必備的基本素質。責任感促進事業心,事業心成就責任感。有古人雲:「為官避事平生恥。」一個有職位、職務、職級的黨員、黨員幹部開展日常正常職業工作就是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奮斗、就是在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而奮斗,就是在為人民服務,責任重大,征途艱難,挑戰頻發,考驗嚴峻。有了高度的責任感,就會經常性地對自己的工作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監督、自我評價,做了有利於人民群眾的事,就會感到滿足和欣慰;如果為官一任,一事無成,甚至是損公敗業,就會深感內疚、慚愧和悔恨。有了強烈的事業心,就會有使命感和緊迫感,就會真抓實干、銳意進取,把本職工作當作第一要務,從而產生強大的工作激情、動力和創新力,產生緊迫感和昂揚向前的精神面貌,就會專心致志、全身心地投入到職務工作中去,創造性地開展作,追求工作成績的最大化、實現擔當起責任為人民服務成就的最大化。四、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為人民服務,就是要兢兢業業,夙夜在公,勤勉工作。黨員、黨員幹部要擔當起為人民服務的責任,必須對工作小心謹慎,認真踏實,必須夜以繼日、真抓實干、埋頭苦幹、任勞任怨、勤奮刻苦地工作。1、要講認真。講認真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態度,講認真是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的大問題,是關繫世界觀方法論的大問題,是關系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大問題。講認真就要面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面對矛盾問題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困難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面對失誤錯誤敢於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於堅決斗爭。2、要艱苦奮斗。人民群眾都「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我們要更加努力地奮斗。要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風,把為人民服務的民生工作、各方面工作和中央省市各項惠民政策做好、貫徹落實好。3、要轉變作風。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不能眼睛總是向上,任何事情都要向上看看,向下看看。要經常問問自己,我們是不是在忙著與黨的根本宗旨毫不相關的事情?是不是在圍繞黨和國家中心任務而工作?有沒有一心一意在為老百姓做事情?要改變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現象,糾正老爺作風、衙門習氣,杜絕吃拿卡要那一套,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黨員領導幹部除了工作需要以外,少出去應酬,多回家吃飯,省下點時間,多讀點書充電,多思考點問題,多領會點政策,多研究點工作,讓自己不舒服一點、不自在一點,讓老百姓的舒適度好一點、滿意度高一點,對我們的感覺好一點。4、要公平正義。社會收入分配、司法行政、機會門道等種種不公平不正義現象已經令人不滿,再加上人事制度、幹部政策中的不公平現象更是使黨群干群關系雪上加霜。社會利益格局矛盾,貧富收入差距矛盾,行業部門待遇矛盾等,加劇了社會基本矛盾,給社會穩定給政府形象給執政基礎造成嚴重破壞和威脅,當引起廣大黨員、黨員幹部嚴重自責和自覺。要著力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加強與群眾真誠溝通,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讓群眾辦事更加便利、得到更多實惠,增強安全感、提高滿意度,切身感受到社會公平正義。5、反對「四風」。黨員、黨員幹部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嚴重損壞黨和政的形象,人民群眾很不滿意。要經常「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真真正正地反對「四風」,真真正正地擔當起為人民服務的責任,保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自覺,照顧好、回應好人民群眾的感受、意願、期盼,把親民、為民、利民、富民的事情做好,把黨的形象、政府的形象、黨員幹部「人民公僕」的形象建設好。五、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為人民服務,就是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黨員、黨員幹部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根本的重要的關鍵的都就是堅持群眾路線,堅守群眾意識,堅強群眾關系。1、與人民心心相印就是要與群眾在一塊。「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親近群眾,聯系群眾,服務群眾」。中央總書記在北京、遼寧、河北、山東、湖南、廣東、海南等地,在海軍、陸軍、空軍、邊防哨所,在工廠車間、農村田野、學校醫院等等地方,和藹可親的臉龐、平易近人的微笑、親切諄諄的話語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農民家黑乎乎的的板凳他坐下了、臟兮兮的豬圈裡他去看了,農民那雙長滿老繭的手他握住了,老工人老技術人員的手他握住了,皺紋滄桑的老臉他面對了,年輕稚氣的笑容他面對了,問寒暖、問生計、問安危、問發展,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2、與人民同甘共苦就是要與人民群眾一塊過。現在我們談不上說一塊苦,但一定要一塊過、一塊干,保持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切實把工作做好」。其身正,不令而從。做出了示範、樹立了榜樣。3、與人民團結奮斗就是要與群眾一塊干。團結人民最好的辦法、最好的表現、最好的效果,就是和人民群眾一塊干。過去講「同吃同住同勞動」,現在也應該還是可以「同吃同勞動」,試想,別人吃的是家常便飯,你吃的是宴席大餐;別人在干,你卻在看。這是怎樣的窘境、何等的不協調。實干興邦,空談誤國。這個道理,一定要牢記在心。說一千道一萬,不如真抓實干。真抓才能攻堅克難,實幹才能夢想成真。黨員、黨員幹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群眾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幹部心繫群眾、埋頭苦幹,群眾就會贊許你、擁護你、追隨你;幹部不幹事、驕奢淫逸,群眾就會痛恨你、反對你、疏遠你。為官一方,為政一時,要有擔當意識,遇事不推諉、不退避、不說謊,勇於承擔責任。要艱苦奮斗,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犧牲自己的休息日和節假日,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不圖虛名,不務虛功,不擺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不搞那些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勞民傷財、吃力不討好的東西。要從實際出發,尊重群眾意願,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大膽工作,銳意進取,不要為了顯示所謂政績去另搞一套,真正做到一張好的藍圖一干到底,不折騰,不反復,切實干出成效來。要做焦裕祿式的幹部,象焦裕祿那樣為人民服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您好,屬於行政不作為,這個具體要看是什麼事情了,是否造成損失或其他嚴重後果。造成損失大或者其他嚴重後果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新聞媒體是黨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承擔著重要責任。把握正確導向是形成積極健康思想輿論氛圍的前提。必須始終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使有利於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成為時代的最強音。新聞媒體是黨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新聞工作者要充分認識自己肩負的責任,堅持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積極宣傳黨的主張,弘揚社會正氣,引導社會熱點,通達社情民意,疏導公眾情緒,搞好輿論監督,努力營造倍加顧全大局、倍加珍視團結、倍加維護穩定的良好氛圍。要深入研究各種受眾群體的接受習慣和心理特點,把我們所倡導的和群眾所需要的結合起來,把正確導向體現在新聞事實之中,寓思想教育於信息服務之中。要深入研究社會思想動態,從群眾的關注點、興奮點入手,把握好輿論引導的時機、節奏和力度,在與群眾的交流互動中引起共鳴。要下力氣改進文風,防止把正確導向變成居高臨下的空洞說教,變成乾巴巴的大話套話,以清新朴實的文風和豐富多彩的形式,使新聞宣傳更加生動活潑,更具親和力、感染力。我國正處在黃金發展期和矛盾凸顯期,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必須高度重視做好熱點引導、突發事件報道和輿論監督工作。必須緊緊圍繞幹部群眾普遍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針對人們的思想疑慮,積極主動做好解釋說明工作,充分反映黨和政府的積極努力,引導社會輿論沿著理智、建設性的軌道發展;必須進一步健全突發事件新聞報道機制,及時發布准確信息,表明政府部門的立場態度、處置意見和工作進展,最大限度壓縮噪音、雜音的傳播空間。必須按照有利於反映群眾意見和呼聲、有利於維護黨和政府的形象、有利於維護社會穩定的要求,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必須從社會輿論多層次的實際狀況出發,充分發揮各方面的作用,努力形成以宣傳部門為主導、實際工作部門相配合,以主流媒體為骨幹、各類媒體齊心協力的輿論引導工作機制。要研究媒體分眾化、對象化的新趨勢,堅持以黨報黨刊、電台電視台為核心,有效整合都市類媒體、網路媒體等多種宣傳資源,努力構建定位明確、特色鮮明、功能互補、覆蓋廣泛的輿論引導新格局。黨報黨刊和廣播電視的新聞時政類節目,要充分挖掘自身的政治資源、品牌優勢、隊伍潛力,強化新聞報道與受眾需求的關聯度,積極關注社會熱點,有效引導社會輿論,充分發揮「社會安定團結中心」的作用。都市類報刊和廣播電視專業頻率、頻道,要充分發揮發行量大、覆蓋面廣、服務性強的優勢,不斷強化導向意識,主動融入宣傳工作體系,自覺承擔重大宣傳任務,多側面、多角度地弘揚主旋律。網路媒體要針對青少年和知識分子的特點,注重發揮傳播及時、交流互動的優勢,做大做強重點新聞網站,辦好政府網站,團結商業網站,共同壯大輿論引導力量,形成網上正面輿論強勢。鼓勵是政策支持,政策支持與法律保障並不是替擔風險。風險責任只能受益人與利益享有者承擔,但最新出台的司法解釋為民間借貸提供了法律保障。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第一條為了有效地防範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嚴肅追究特大安全事故的行政責任,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領導人和政府有關部門正職負責人對下列特大安全事故的防範、發生,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本規定的規定有失職、瀆職情形或者負有領導責任的,依照本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玩忽職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七)其他特大安全事故。地方人民政府和政府有關部門對特大安全事故的防範、發生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比照本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玩忽職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特大安全事故肇事單位和個人的刑事處罰、行政處罰和民事責任,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執行。第三條特大安全事故的具體標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第四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採取行政措施,對本地區實施安全監督管理,保障本地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對本地區或者職責范圍內防範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後的迅速和妥善處理負責。第五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每個季度至少召開一次防範特大安全事故工作會議,由政府主要領導人或者政府主要領導人委託政府分管領導人召集有關部門正職負責人參加,分析、布置、督促、檢查本地區防範特大安全事故的工作。會議應當作出決定並形成紀要,會議確定的各項防範措施必須嚴格實施。第六條市(地、州)、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本地區容易發生特大安全事故的單位、設施和場所安全事故的防範明確責任、採取措施,並組織有關部門對上述單位、設施和場所進行嚴格檢查。第七條市(地、州)、縣(市、區)人民政府必須制定本地區特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本地區特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經政府主要領導人簽署後,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第八條市(地、州)、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本規定第二條所列各類特大安全事故的隱患進行查處;發現特大安全事故隱患的,責令立即排除;特大安全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責令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法律、行政法規對查處機關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第九條市(地、州)、縣(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本地區存在的特大安全事故隱患,超出其管轄或者職責范圍的,應當立即向有管轄權或者負有職責的上級人民政府或者政府有關部門報告;情況緊急的,可以立即採取包括責令暫時停產、停業在內的緊急措施,同時報告;有關上級人民政府或者政府有關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組織查處。第十條中小學校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能教育以及組織學生參加公益勞動等社會實踐活動,必須確保學生安全。嚴禁以任何形式、名義組織學生從事接觸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險品的勞動或者其他危險性勞動。嚴禁將學校場地出租作為從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險品的生產、經營場所。中小學校違反前款規定的,按照學校隸屬關系,對縣(市、區)、鄉(鎮)人民政府主要領導人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正職負責人,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記過、降級直至撤職的行政處分;構成玩忽職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中小學校違反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對校長給予撤職的行政處分,對直接組織者給予開除公職的行政處分;構成非法製造爆炸物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十一條依法對涉及安全生產事項負責行政審批(包括批准、核准、許可、注冊、認證、頒發證照、竣工驗收等,下同)的政府部門或者機構,必須嚴格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安全條件和程序進行審查;不符合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安全條件的,不得批准;不符合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安全條件,弄虛作假,騙取批准或者勾結串通行政審批工作人員取得批準的,負責行政審批的政府部門或者機構除必須立即撤銷原批准外,應當對弄虛作假騙取批准或者勾結串通行政審批工作人員的當事人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行賄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負責行政審批的政府部門或者機構違反前款規定,對不符合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安全條件予以批準的,對部門或者機構的正職負責人,根據情節輕重,給予降級、撤職直至開除公職的行政處分;與當事人勾結串通的,應當開除公職;構成受賄罪、玩忽職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十二條對依照本規定第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取得批準的單位和個人,負責行政審批的政府部門或者機構必須對其實施嚴格監督檢查;發現其不再具備安全條件的,必須立即撤銷原批准。負責行政審批的政府部門或者機構違反前款規定,不對取得批準的單位和個人實施嚴格監督檢查,或者發現其不再具備安全條件而不立即撤銷原批準的,對部門或者機構的正職負責人,根據情節輕重,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構成受賄罪、玩忽職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十三條對未依法取得批准,擅自從事有關活動的,負責行政審批的政府部門或者機構發現或者接到舉報後,應當立即予以查封、取締,並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屬於經營單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相應吊銷營業執照。負責行政審批的政府部門或者機構違反前款規定,對發現或者舉報的未依法取得批准而擅自從事有關活動的,不予查封、取締、不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予吊銷營業執照的,對部門或者機構的正職負責人,根據情節輕重,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構成受賄罪、玩忽職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十四條市(地、州)、縣(市、區)人民政府依照本規定應當履行職責而未履行,或者未按照規定的職責和程序履行,本地區發生特大安全事故的,對政府主要領導人,根據情節輕重,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構成玩忽職守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負責行政審批的政府部門或者機構、負責安全監督管理的政府有關部門,未依照本規定履行職責,發生特大安全事故的,對部門或者機構的正職負責人,根據情節輕重,給予撤職或者開除公職的行政處分;構成玩忽職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十五條發生特大安全事故,社會影響特別惡劣或者性質特別嚴重的,由國務院對負有領導責任的省長、自治區主席、直轄市市長和國務院有關部門正職負責人給予行政處分。第十六條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後,有關縣(市、區)、市(地、州)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和時限立即上報,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報告,並應當配合、協助事故調查,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礙、干涉事故調查。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後,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及政府有關部門違反前款規定的,對政府主要領導人和政府部門正職負責人給予降級的行政處分。第十七條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後,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迅速組織救助,有關部門應當服從指揮、調度,參加或者配合救助,將事故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第十八條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迅速、如實發布事故消息。第十九條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事故調查工作應當自事故發生之日起60日內完成,並由調查組提出調查報告;遇有特殊情況的,經調查組提出並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批准後,可以適當延長時間。調查報告應當包括依照本規定對有關責任人員追究行政責任或者其他法律責任的意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自調查報告提交之日起30日內,對有關責任人員作出處理決定;必要時,國務院可以對特大安全事故的有關責任人員作出處理決定。第二十條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政府部門阻撓、干涉對特大安全事故有關責任人員追究行政責任的,對該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領導人或者政府部門正職負責人,根據情節輕重,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第二十一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向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政府部門報告特大安全事故隱患,有權向上級人民政府或者政府部門舉報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政府部門不履行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或者不按照規定履行職責的情況。接到報告或者舉報的有關人民政府或者政府部門,應當立即組織對事故隱患進行查處,或者對舉報的不履行、不按照規定履行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情況進行調查處理。第二十二條監察機關依照行政監察法的規定,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履行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實施監察。第二十三條對特大安全事故以外的其他安全事故的防範、發生追究行政責任的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參照本規定製定。第二十四條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8. 貴州省富莉特色牛乾巴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貴州省富莉特色牛乾巴有限責任公司是2016-05-23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何官屯鎮利民村前進組。

貴州省富莉特色牛乾巴有限責任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20502MA6DLJHD0Q,企業法人李茂學,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貴州省富莉特色牛乾巴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禁止的不得經營;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應當許可(審批)的,經審批機關批准後憑許可(審批)文件經營;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無需許可(審批)的,市場主體自主選擇經營。(牛肉製品生產加工、銷售;畜產品生產加工、銷售。)。

通過愛企查查看貴州省富莉特色牛乾巴有限責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9. 我們住的廚房 沒有積水 也沒有漏水地面乾巴巴的,但是樓下卻在漏水 怎麼回事好像是一個管道的四周在漏

水往低處流,你家看不到水,有水漏到下面也可能!法律依據是《民法通則》第83條: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假若相鄰方不履行法院的判決,受損方可自請施工隊從樓下維修,發生的費用可向法院提出要求樓上業主賠償。 所以,如果不是你樓下人為造成的滲漏水,都是樓上責任,樓上有責任維修到不再漏水到樓下及賠償樓下相應的損失。所以,你要責任盡快檢查並維修好,不然造成更多損失,你賠償越多,可以先找物業幫看看是什麼情況,另外,防水質保5年,管道2年,質保期內非人為的開發商責任,不給處理可到當地質監部門投訴,他們專管這事,再不行上法院告,不然拖過質保期就是自理!!更多信息,更好建議,免費提供混凝土防水滲漏水修復專業技術咨詢,免除今天修,明天漏,年年修,年年漏的煩惱

10. 用《教師法》和《教育法》分別分析「范跑跑」和「楊不管」

為避免斷章取義和先入為主,本文作者首先友情建議,地球上所有的讀者在完成了對本文的完整閱讀後再去評論。因為,我的許多文章屢次遭遇讀者嚴重誤會,有的讀者略過文章中心思想直接抓住某一細節有意識地使用聯想和想像的閱讀消化方法,導致作品觀點人為走形;有的讀者往往不看內容,瞟一眼標題就迫不及待地直接發表與作品觀點風馬牛羊驢豬狗雞不相及的評論,且往往是辱罵性評論。我感激並相信絕大多數善良的負責任的讀者,但對個別喜歡南轅北轍或刻舟求劍的匿名或不匿名網友也實在難以恭維——雖然我對他們給予我的辛苦關注同樣心存感激。

瀏覽了上述閱讀指引,感興趣者可以藉助滑鼠繼續讓自己的眼球隨著我下面的文字而有意識的轉動:四川省都江堰光亞學校教師范美忠,在汶川大地震發生時,棄全班學生於教室,隻身一人率先跑到學校操場,近乎完美地避免了一場突如其來的災禍,堪稱是一名成功的逃難者。

他,還活著。可是,在眾多網友和民眾眼裡,他,已經死了。與那些在地震中寧願犧牲自己也要救活學生的老師相比,范美忠的「臨震脫逃」行為,顯然成為了輿論地震的前兆,鋪天蓋地的不良道德評價迅速席捲而來。有人甚至藉助越來越流行的網路惡搞,說他勇奪2008年地震杯全國教師田徑運動會110米障礙跑冠軍,並頒發了榮譽證書。「范跑跑」這個稱呼,就這樣頃刻間成名,影響力的傳播速率遠遠蓋過同姓明星范冰冰。

面對網上如潮的罵聲,范美忠並沒有選擇沉默,更沒有出來「認錯」,而是撰文自我辯護,向網友交代他「每天陪著妻子、女兒,在網上看著網友如何罵我」,並且振振有詞地反駁說 「地震不是我造成的,我無須內疚」雲雲。這一辯解,又使輿論「餘震」進一步升級,范跑跑徹底淹沒於網民的唾液。他,躲過了一次汶川地震,卻又遭遇了一場口水洪災。沒辦法,這就是社會。

對此,法學界劉大生教授撰文認為范跑跑「說的不好跑的好」。依我看,跑的不好說的也不好。因為首先,范美忠這一跑,可不是一般的跑。在重大自然災害來臨之後,面對全班學生,跑還是不跑,這固然是一個意思自治范圍內的自主選擇問題,用范美忠的話來說就是「一種對自由和公正的追求」。然而,此時此刻,當事人選擇跑還是不跑,卻不只是一個自由和公正的問題。因為跑的自由在這一特殊時刻實際上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道德限制固然存在,但法律限制也同樣不容忽視。

范美忠一再聲稱他的這一跑並沒有違反《教育法》,說該法「並沒有規定在地震時,老師一定要救學生」,也有不少評論者認為范美忠的行為只涉及道德而與法律無涉。從法律對人的行為的具體指引來看,確實如此,現行法律體系中沒有哪一部法律、哪一個條文明確規定地震發生時教師有保護學生的義務。但是,法學基礎理論告訴人們,法具有概括性,不可能對人的各項具體活動設置一一對應的行為模式。也就是說,包括義務性規范在內的法律規范只能做到「疏而不漏」而無法完成「密而不漏」。易言之,法律在可預見的范圍內,不大可能做到對更多具體行為的調整和規范。因此,具體問題和個別行為只能在抽象規則和一般模式中找尋適用空間。

就範跑跑「臨震脫逃」這一具體行為,至少可以從四部現行法律中翻出能夠對應的一般義務規范。第一,《教師法》第8規定了教師的義務,其中包括「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制止有害於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第二,《教育法》第29條規定,「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充分發展」、「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第三,《未成年人保護法》第6條規定「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責任」,第40條規定,「學校、幼兒園、托兒所和公共場所發生突發事件時,應當優先救護未成年人」;第四,《防震減災法》第8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參加防震減災活動的義務」。

顯然,這些關於教育教師、未成年人保護以及防震減災的法律,都包含了對教師保護學生之義務的規定。也就是說,關心、愛護學生,是教師的法定義務。這一義務不因為是否發生地震災害而取得或者免除。就汶川大地震事件中范美忠的行為來看,盡管他強調法律並沒有規定在地震時老師有救學生的義務,但這種對法律的理解恰恰是忽略了法律的一般調整功能。試想,法律對狗咬人或者人咬狗沒有作出具體規定,但不能由此認為兩者發生時就不會產生動物侵權之特殊侵權行為或者人侵犯他人對動物的財產權之一般侵權行為。

只不過是,法律中存在相當多的「太監法條」,只有乾巴巴的義務性規定,至於違反了這些義務之後,應當承擔何種法律責任,卻沒有任何規定。這種「下面沒有」型的條款,不管其在文本表述形式上體現為「應當」、「必須」還是「不得」、「禁止」,在本質上都是倡導性條款。違反倡導性法律條款也是一種違法行為,但這種違法行為卻不見有相應的法律責任與其對應,因而屬於無責任保障的倡導性條款。

法律義務缺少了法律責任作為保障,往往是形同虛設,「反了也白反」,除非對該義務的違反同時又觸及了其他有責任保障的義務規范。例如,《婚姻法》規定夫妻之間有「互相忠實」的義務,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太監法條」,違反此義務性規定並沒有相對應的法律責任條款加以制裁,除非違反一方將這種不忠實的行為推演至極端嚴重的地步,如重婚、與他人同居等,則可能會在離婚中引起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登場,有損害賠償責任作為基本保障。

這種義務性規范的存在,使人們對自己行為的認識往往出現「去違法性」,即只要該義務沒有相應的法律責任,即便違反之也算不上違法。於是,除非是在做知識的研究,否則在違法的行為分析上,就很容易忽略那些沒有具體責任保障的義務性條款。彷彿是,即使違反了這些義務性規范,也若無其事,甚至儼然是一個合格的守法公民。於是,造就了這樣一種局面:不少人在倡導性義務規范面前善於掩耳盜鈴,旁若無人的挑戰這些義務的人自然也就不計其數。

其實,倡導性義務規范體系中有一些規范是有法律責任作為保障的。例如,誠實條款原本是一個道德規范,但一旦賦予其法律地位之後,不僅成為了法律尤其是民商事法律的一般原則,而且在諸多法律制度中還逐步發展成為了有法律責任保障的包含有具體誠信准則的義務性規范。合同法律制度中,在締約過程中如果當事人有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給對方造成了損失,則有締約過失責任作為追求方法;在保險法律制度中,對待違反最大誠實信用原則和體現誠信義務的具體條款的違法行為,將會有諸如「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不退還保險費」、解除保險合同等相應的民事法律後果,嚴重者甚至還要負刑事責任。

然而,倡導性規范體系中很大一部分是不需要法律責任作為保障的,因為這些義務性規范原本只是一種道德規范,只不過是被法律所正式吸收而已。因而,制裁違反義務者的方式方法也往往是道德責任,而不是法律責任。用屬於道德范疇的道德責任之承擔去保障屬於法律范疇的法律義務之履行(遵守),這並非法律內部自身的邏輯,而是因為那些倡導性義務規范自身同時具有雙重屬性,即道德性與法律性。道德責任所擔負的只是道德領域之內的調整任務,而絕非法律領域內自身要求其承擔的調整任務。申言之,在這種情形中,所謂的倡導性規范在規范的屬性上發生了歸屬上的競合,但在責任的承擔上卻別無選擇,因為它們在法律范圍內沒有相應的責任保障。此時,如果說這些倡導性規范還有存在價值,那麼也只能藉助於道德責任來彌補或者掩蓋其在法律范圍內的尷尬處境。

因此,對道德性的義務規范,盡量留給道德規范在其自身體系內消化吸收。法律規范在道德規范面前,具有天然的局限性,因為它在如何給道德性條款設置法律責任上實在無能為力。之所以說「無能為力」,緣由至少有二:一是因為正如前文所述,這些規範本身來自於道德領域,法律責任制度掌控其實效,無異於牛刀宰雞,反而容易使這些原本溫柔的規范變為人們抗拒的對象。二是因為法律責任制度自身必須藉助於具體規范,應具有相當的可操作性,對於道德色彩極為濃厚的倡導性規范,如何設置一套「丁是丁、卯是卯」的技術性責任規范,是有著巨大操作難度的。更何況,倡導性義務規范自身就欠缺技術分析上的可操作性,其內涵往往具有模糊性,外延邊界也並非十分清晰。例如,「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平等對待學生」,這是教師的一項義務,但對這項義務的遵守和違反應如何界定,實無妙法。於是,立法者也只能在需要的立法文本中就這類條款作出象徵性的號召,視為倡導性規范。

既然倡導性規范不都是無法律責任保障的,那麼,在有關師生關系的法律中,哪些有法律責任保障哪些沒有法律責任保障呢?先看《教師法》第37條的規定: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這是《教師法》中對教師法律責任的唯一規定。從該條規定所涉法律責任要保障的師生關系方面的教師義務履行來看,主要是教師對學生的關心愛護義務。這本是一項倡導性義務,賦予一般意義的法律責任保障措施並不合法理,於是,立法者挑選了對學生的體罰和侮辱這兩種行為表現,設置了共同的法律責任種類,情節嚴重者甚至要追究刑事責任。但即便對這兩種行為也分別給出了極為謹慎的限制,即「經教育不改」和「影響惡劣」。除了這兩種行為,其餘的有違關心愛護學生、平等對待學生的義務規范行為,則沒有去加以列舉並設置法律責任保障措施。

據此,范美忠在「臨震脫逃」行為中,因其並未盡到在地震面前關心愛護學生的義務,與法律所確立下來的倡導性規范不相吻合,顯然屬於違法行為。重度明顯者,可以認為其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的「發生突發事件時,應當優先救護未成年人」之規定;中度明顯者,可以認為其違反了《教師法》規定的「關心、愛護全體學生」之規定;輕度明顯者,可以認為其違反了《防震減災法》中規定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參加防震減災活動的義務」之規定。

耐人尋味的是,法學基礎理論或者法理學教科書在界定違法行為時,往往不只說違反了法律規定的義務,還要附加一句「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依照這樣一個認識邏輯,凡是對無法律責任之義務的違反,均不是違法行為。然而,法律明確規定了眾多無法律責任的義務,屬於法定義務,人們在違反這些義務時又不能稱為「違法行為」,那麼,對待這些行為又該如何界定呢?不是違法行為,又該是什麼行為呢?

在這種困惑面前,人們藉助於道德規范進行道德轟炸,似乎更具有說服力。在道德規范面前,人人都可以爭做道德審判官。單純從道德規范的角度觀察,范跑跑「臨震脫逃」,無疑屬於一個典型的道德事件。教師作為中國公民中的一分子,《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第16條也規定,職業道德是所有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隨著現代社會分工的發展和專業化程度的增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整個社會對從業人員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的要求越來越高。要大力倡導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鼓勵人們在工作中做一個好建設者。具體到教師職業,《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有規定,教師應該「熱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教導,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展」。可見,關心愛護學生已經寫入了職業道德規范。在地震面前,教師愛護學生不僅是應盡的法律義務,也是應盡的職業道德義務。

顯而易見,法律是對人的最低限度的要求,道德才是對人的高要求。如果說道德規范要人「做好人」,那麼,法律規范則僅僅要人「不做壞人」。在這種不同規范的要求程度存在顯著差異的環境下,即便法律規定再多的教師義務規范,也仍然不能牽引大眾從道德審判的優越地位轉向法律評價的蒼白論說。於是,范美忠只好老老實實地面對無數無需特別任命的道德法官的集體審判。更為糟糕的是,道德規范中的職業道德規范,尤其是特定群體的職業道德規范,對相應群體的要求格外嚴格。其中,教師群體就面臨這樣的處境。假如范美忠不是教師,而是地震那天的一個送水工或者是那群孩子的家長,即便他「跑的比兔子還快」,也不至於淪落到今日之尷尬下場。

在規范與規范之間,究竟人們傾向於藉助法律工具還是道德工具來說事,范美忠無法作出選擇,而人們卻偏偏選擇了對人要求更高的道德規范;在職業與職業之間,范美忠選擇了教師職業,那就意味著要有承擔職業道德的各種評說的充分准備,而人們也恰恰是抓住了其教師職業,甚至還扯上了他的畢業母校北京大學。如此處境,即使范美忠拿「自由公正」來為自己的行為辯護,也無法阻止人們對他這份「自由」的價值評判。自由固然為每一個人所生來就有,但在行使自由的時間、地點、方式等問題上,卻能反映出行為人對自由的態度(自由觀)以及該態度所彰顯出來的自由價值。如果行為人對自由的態度超出了某種規范或者人們對某種職業的特別要求,那麼,再純粹的自由也就變的不再純粹了。自由一旦變的不純粹,那就是一種不自由。

因此我說,范美忠跑的雖快,但並沒跑好。地震發生時,逃跑是一種躲避的方法,越快越好,如果能夠帶領其他人跑,也更值得稱道。在這個意義上,劉大生教授說他「跑的好」,顯然是有其道理的。可是,范美忠卻在不適當的時間、不適當的地點、不適當的環境下以不適當的方式跑出了與自己身份並不適當的一跑。這一跑,盡管是其自由,但在當時特定的自然環境下以及當今特定的人文環境下,這個自由已不再純粹和適當。不然,也不會有「范跑跑」這個幾乎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特別字型大小。

當面臨不自由時,理性的選擇是應該積極尋求自由,而不應是使自己進一步陷入不自由。但范美忠的選擇恰恰是非理性的,5月22日,范美忠在天涯論壇寫下了《那一刻地動山搖——「5•12」汶川地震親歷記》一文,表示自己「是一個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卻不是先人後己勇於犧牲自我的人!在這種生死抉擇的瞬間,只有為了我的女兒我才可能考慮犧牲自我。」之後,范美忠又發表了一篇《我為什麼寫〈那一刻地動山搖〉》,說「你有救助別人的義務,但你沒有冒著極大生命危險救助的義務,如果別人這么做了,是他的自願選擇,無所謂高尚!如果你沒有這么做,也是你的自由,你沒有錯!先人後己和犧牲是一種選擇,但不是美德!從利害權衡來看,跑出去一個是一個!」

這些話是在他行使了「跑」的行為自由之後,又在行使「說」的言論自由。兩者都是自由,但都已不再純粹。此時,范美忠早就因為「跑的不好」而陷入了不自由,要想尋回過去的純粹自由,最好是不說為好或者少說為好。不說即是沉默,少說可以認錯。須知,在流行沉默的歲月,在認錯誤、表決心遺風尚存的年代,選擇不說的沉默和少說的認錯,或許還能從道德判官那裡挽回些許的從寬處理。否則,越要說、還要多說,那就只好錯、錯、錯。說的再好也是狡辯;說的再妙也是遮掩。沒辦法,這就是社會。

因此我又說,范美忠說的雖多,但並沒說好。這年月,唾沫可以淹死人,閑話可以吵死人。有時候,遇到恨不得把桌子掀翻的憤慨之事,確實有奉獻唾沫的本能;但也有時候,並不是被淹、被吵的人想遭受那樣的折騰,而是想淹、想吵的人有那樣的快感。換一個角度,如果我們國家的中小學校,也像日本國那樣,經常進行防震演習訓練,在地震來臨之時,能夠迅速作出嫻熟而地道的疏散應急,能蹲則蹲,能躲則躲,能跑則跑,老師跑老師的,學生跑學生的,看誰跑的又快又好。在那種訓練有素的「避震術」環境下,也許,誰跑的比兔子快,將會變成一個對個人應變能力的素質評價,而不是僅僅停留於唾沫星子和口水大混戰中的道德評價了。只要這樣的理念土壤還未生成,那麼,跑的速度就不會是一個正常的能力評價指標,而是一個純粹的道德論說依據,即跑的快的人是道德侏儒,跑的慢或者不跑而被掩埋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總之,一夜成名的范美忠跑的不好說的也不好。最終,使自己在不自由的旋渦里越陷越深。這種不自由帶來的危害,說的輕一點,至少在熱炒時期不會消除;說的重一點,此事或許能夠成為其終生相隨的抹不去的陰影。這是給他本人造成的可能性危害。而這種不自由也會給制度帶來危害,使人無法體會到制度安全帶來的生活愉悅。例如,范跑跑這一史上最牛之「跑」,就立刻刺激了有關部門製作「文件」的沖動。這不,陝西省漢中市勉縣教育局6月2日作出規定,高考的監考老師在餘震發生時,要保證將全部學生疏散完畢後才能離開考場,違反規定的,將給予停職或開除的處理。

看來,范跑跑這一跑,可真不是一般的跑。他的跑,不僅跑出一個馳名中外的別致字型大小,跑出一堆鋪天蓋地的評論作品,還跑出了一紙政府決定,沒准還有可能把現行法律給跑改了。

熱點內容
浙江導司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20 21:35:58 瀏覽:697
法律責任的特點是 發布:2025-01-20 21:13:14 瀏覽:172
多措並舉開展法律援助 發布:2025-01-20 20:13:22 瀏覽:955
法院凍結汽車 發布:2025-01-20 19:39:02 瀏覽:447
鄭州名律師 發布:2025-01-20 18:42:13 瀏覽:519
中級經濟法只看郭守傑 發布:2025-01-20 18:40:48 瀏覽:501
新疆司法拍賣網 發布:2025-01-20 18:27:06 瀏覽:509
噪音擾民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0 18:10:15 瀏覽:906
刑事案件法院旁聽 發布:2025-01-20 17:42:50 瀏覽:486
職業衛生法律知識櫥窗資料 發布:2025-01-20 17:37:23 瀏覽: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