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協議的法律效力
① 民事調解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當事人雙方在調解協議上簽名或者蓋章後即發生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專於屬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五十一條規定,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九十八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當事人各方同意在調解協議上簽名或者蓋章後即發生法律效力的,經人民法院審查確認後,應當記入筆錄或者將調解協議附卷,並由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前款規定情形,當事人請求製作調解書的,人民法院審查確認後可以製作調解書送交當事人。當事人拒收調解書的,不影響調解協議的效力。
② 關於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應
只要是當事人自願、公平簽的協議,協議內容合法(內容違法無效)就一定專有法律效力。
協議屬自雙方均簽字時生效。且協議效力大於法律一般規定。
民事協議具有很高的法律效力的。
簽訂完了協議,後補充的內容,效力較之前內容會被優先使用。
簡言之:協議只要自願、合法,簽字承認後均有效。補充的內容經雙方簽字認可後,有效。且優於原協議內容。
③ 民事糾紛私了和解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
民事糾紛私了和解協議具有法律效力。簽了私了協議不等於自己承認對糾紛事件有主要責任。
④ 民事協議書僅有一份持有方私′自添加條款有法律效力嗎
如果可以認定的話,私自添加條款當然是無效的。
⑤ 民事調解協議的法律效力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應當進行調解。
1,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不得違反社會公德。否則,調解協議無效。
2,民事調解協議必須在雙方自願原則下進行。違反雙方自願原則的調解無效的。
3,在符合上述兩點的要求下,經過雙方當事人一致同意,並且在協議上簽字或者蓋章後,經過人民法院的確認,民事調解協議發生法律效力。
4,當事人可以依據調解協議請求人民法院製作調解書。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給當事人。當事人拒收調解書的,不影響調解協議的效力。當事人一方不履行調解協議,另一方可以持調解書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⑥ 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符合規范的協議書抄,襲具有法律效力。
協議書是社會生活中,協作的雙方或數方,為保障各自的合法權益,經雙方或數方共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後,簽訂的書面材料。
協議書是契約文書的一種。是當事人雙方(或多方)為了解決或預防糾紛,或確立某種法律關系,實現一定的共同利益、願望,經過協商而達成一致後,簽署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記錄性應用文。
(6)民事協議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協議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協議書是指社會集團或個人處理各種社會關系、事務時常用的「契約」類文書,包括合同、議定書、條約、公約、聯合宣言、聯合聲明、條據等。
狹義的協議書指國家、政黨、企業、團體或個人就某個問題經過談判或共同協商,取得一致意見後,訂立的一種具有經濟或其它關系的契約性文書。協議書是應用寫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格式
1 、標題:雙方單位名稱事由,協議書三部分組成。
2 、正文:條款內容
協商目的
協商目的責任
協議的時間和期限
協商目的條款和酬金{價格明確總額大寫必須明確貨幣種類}
履行條款期限
違反條款的責任處理
落款{簽署}
簽署日期
參考資料:《協議書》網路
⑦ 民事糾紛私了和解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
和解協議不具有法律文書的「名義」和具備可執行的生效法律文書的強制回力,其不具有強制執行依據答的效力。只有在當事人已將和解協議全部履行完畢的情況下,法院才能認為雙方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消滅,從而終結案件的執行。當事人一方反悔,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該和解協議,則協議不再具有約束力,對方當事人只能在合理的期限內向法院申請恢復原判決的執行,不能依據執行和解協議強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