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法律責任主體
Ⅰ 國際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主體
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應注意的是,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同於違法主體
過錯
主觀故意或過失。
在刑法上故意或過失是判定行為人主觀惡性的重要依據;民法上故意和過失統稱為過錯,是構成一般侵權行為的要素;在行政法領域,實施過錯推定的方法。
違法行為
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
違法行為與法律責任的關系是既聯系又區別的,違法行為是法律責任產生的前提,而法律責任的承擔不以違法的構成為條件
損害事實
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人身、財產、精神三方面。
損害應當具有 確定性,即是業已發生的而不是即將發生的,
損害必須根據社會的一般觀念和公眾意識予以認定;有此責任的承擔不以實際損害存在為條件
因果關系: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有一因一果的關系
Ⅱ 國際環境法的主體有
法律分析:國際環境法的主體是各個國家以及環境組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四條 保護環境是國家的基本國策。
國家採取有利於節約和循環利用資源、保護和改善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第五條 環境保護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公眾參與、損害擔責的原則。
第六條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防止、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
公民應當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採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
Ⅲ 國際公法的主體
國際法主體是指具有獨立參加國際關系資格,並直接享受國際法上權利和承擔國際法上義務的能力的國際法律關系的獨立參加者。是否具有國際法主體資格,關繫到誰可以作為國家法律關系中平等的一員、獨立參加國際交往、享受國際權利、承擔國際義務的問題。在當前的國際社會中,具有國際法主體資格的有:國家、正在爭取獨立的民族和某些國際組織。其中,國家是最重要的國際法主體。這是因為,沒有國家,也就沒有國際關系和國際法。按照國際法的規定,國家作為國際法的基本主體,必須同時具備四個主要因素,即:有一定數量確定的領土;有一定數量定居的居民;有一定的政權組織;具有獨立處理內外事務的主權。
國家領土是指處於國家主權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包括地下及上空。領土是國家行使主權的范圍和空間。一國的領土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領陸。領陸是指一國疆界內的陸地及其底土。一國的領陸包括其大陸領土,也包括其所屬島嶼。如果是島國或群島國,其領陸就由其全部島嶼或群島組成。
2、領水。領水指位於一國疆界內的或與陸地疆界鄰接的一定寬度的水域乃至水床和底土。具體包括一國境內的河流、湖泊、運河、河口、港口、內海灣、內海峽以及領海。
3、領空。領空是指領陸和領水上面一定高度的空間。每一國家對其領土之上的空間具有完全的和排他的主權。由於領空和外層空間之間沒有一條明確的界限,領空的高度原則上指空氣空間的高度。
一國對其領土行使國家主權,國家領土神聖不可侵犯,國家對其領土享有完全排他的管轄權。 國家的基本權利是國家固有的,是與國家主權相聯系的要包括獨立權、平等權、自保權和管轄權。
1、獨立權。獨立權是指國家按照自己的意志處理本國對內對外事務而不受他國的控制和干涉的權利。獨立權是國家主權的根本體現。一個國家如果喪失了獨立權,也就失去了主權,國家就要淪為他國的殖民地或附屬國。在當代,獨立權主要指一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獨立。
2、平等權。平等權是指國家在國際法上的地位平等。在國際關系中,一國對他國強行發號施令,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他國,或者以表面上合法的方式侵奪他國的權利,就是對他國平等權的侵害。
3、自保權。自保權是指國家保衛自己的生存和獨立的權利。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指國家有權使用自己的一切力量,進行國防建設,防備可能來自外國的侵犯;二是指當國家遭到外國的武力攻擊時,有權行使單獨或集體的自衛。
4、管轄權。國家的管轄權主要有兩種:一是國家對其領域內的一切人(享受豁免權者除外)和物以及所發生的事件有權按照本國的法律行使管轄,即國家擁有屬地管轄權。二是國家有權對一切具有本國國籍的人實行管轄,而不管其是否居住在國內,這種管轄也稱為國籍管轄。
國家的基本義務是國際法規定的國家應該履行的對他國的責任。國家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是相互聯系在一起的。國家享有上述的基本權利,同時也必須承擔國際法規定的義務。因為,一國的權利往往正是別國的義務,反之亦然。在國際關系中,不容許有隻享有權利而不承擔義務的特殊國家;也不應該有隻承擔義務而不享有權利的無權國家。 國際法上的承認是以一定形式,對新國家或新政府等的出現加以確認,以表明自己願意與它們在一定范圍內建立相互關系的一種政治行為兼法律行為。國際法上的承認,按承認對象的不同,主要有對國家的承認和對政府的承認兩種。此外,還有對民族、交戰團體和叛亂團體的承認。
國際法上的承認可分為明示承認和默示承認兩種。明示承認是一種直接的、明文表示的承認。從國際承認的實踐來看,明示承認的方式有:承認國以照會(或函電)正式通知被承認者,表示予以承認;數個國家(包括新國家在內)簽訂條約,表示對新國家承認;數個國家(不包括新國家在內)簽訂條約,其中載有宣布承認新國家的條款。默示承認是一種間接的通過某種行為表示的承認。默示承認通常也有三種方式,即:既存國家與新國家正式簽訂條約,構成對新國家的承認;既存國家與新國家建立外交關系,構成對新國家的承認;與被承認國建立領事關系,構成對新國家的承認。在國際實踐中,各國大都採用明示承認,默示承認較為少見。
承認一經作出,就會產生一系列的法律後果。一般來說,承認會產生以下後果:兩國關系正常化,雙方可以建立正式的外交關系和領事關系;雙方可以締結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條約或協定;承認被承認國的法律法令的效力和司法管轄權和行政管轄權;承認被承認國的國家及其財產的司法豁免權。 國際法上的繼承是指國際法上的權利和義務從一個承受者移轉到另一個承受者所引起的法律關系。包括國家的繼承、政府的繼承和國際組織的繼承。
國家的繼承是由於領土變更的事實而引起的國家之間權利和義務的轉移。它所涉及的范圍主要有:與領土有關的條約、公共財產、公共債務、法律制度、居民身份、既得權利、經濟資源和國家檔案等等。國家繼承必須符合國際法,凡與國際法基本規則相抵觸的有關條約和條約以外事項的權利義務,均不屬於國家繼承的范圍。此外,被繼承的條約和條約以外的事項必須具有一定的領土性,與領土變更無關的權利和義務不屬於國家繼承的范圍。 政府的繼承是由於社會變革或改變導致政權更迭的結果而產生的。一般說來,舊政府被推翻以後,它的國際權利應由新政府來繼承,符合國際法的義務新政府亦應繼承。
國際組織的繼承是現代國際法的一個新問題。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出現的,國際組織的繼承是指由於國際組織合並,或者國際組織本身解散而不復存在時,按照國際協定或協議發生的國際組織間的職能繼承,以及國際組織間的財產、債務和文檔案等的繼承。 海洋法是有關國家管轄下及國家管轄外的各種海域的法律地位和各國在各種海域中從事航行、資源開發和利用、海洋科研等活動,以及海洋環境保護的原則、規則和規章、制度的總稱。
1994年11月16日生效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是當今國際社會最具權威的規范海洋海域地位和海洋行為的規范。其主要內容包括:領海和毗鄰區、用於國際航行的領海、群島國、專屬經濟區、大陸架、公海、島嶼制度、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科學研究、海洋技術的發展和轉讓等規定,內容十分詳盡,基本上照顧了世界不同國家的利益和要求。 根據國際法的規定,海洋主要由內海、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大陸架、公海、國際海底等組成。
1、內海。內海是領海基線以內的海域,包括領港、領灣、領峽等。根據國際法的規定,沿海國對它行使完全的、排他的主書權;各國根據具體情況,各自製定有關港口、領灣、領峽的管理制度。
2、領海。領海是鄰接一國陸地領土及其內水並受國家主權支配和管轄下的一定寬度的海域。《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領海寬度不超過12海里。沿海國對其領海享有領土主權。由於國際往來的需要,外國非軍用船舶在領海內享有「無害通過權」,即在不損害沿海國的和平、安全和良好秩序的前提下,而無須事先通知或獲得許可就可以從其領海通過,外國軍用船舶一般必須徵得沿海國的同意或許可,才能進入和通過領海。1992年,第七屆人大常委會第24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海寬度為12海里。
3、毗連區。毗連區是指一國在與其領海外緣相毗連的一定范圍內,為對海關、財政、衛生、移民等類事項行使必要管制而劃定的區域。《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毗連區從測定領海寬度之基線量起,不得超過24海里。毗連區與領海不同,不屬於沿海國主權的范圍。
4、專屬經濟區。這是指領海以外並鄰接領海的一個區域。沿海國對該區域內自然資源的勘探、開發、養護和管理享有主權權利,並對該區域內人工島嶼、設備、結構的建造使用,海洋科學研究和海洋環境的保護和保全享有專屬管轄權。外國在專屬經濟區內享有船舶航行、飛機飛越和鋪設海底電纜和海底管道的自由,但是必須遵守沿海國的有關法律、規章。專屬經濟區從測定領海寬度之基線量起,不得超過200海里。專屬經濟區既不是公海,也不是領海。
5、大陸架。大陸架是領海范圍以外依其陸地領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擴展到大陸邊的外緣的海底區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從測定領海寬度之基線量起,到大陸邊的外緣的距離不到200海里,則擴展到200海里的距離,但不得超過350海里或不超過連接2 500公尺深度各點的等深線100海里。沿海國為勘探大陸架和開發其自然資源的目的,對大陸架行使主權權利,大陸架的自然資源是海床和底土的礦物質以及定居著的生物。在大陸架上,所有國家都有權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管道路線的劃定須徵得沿海國同意。
6、公海。公海是指不包括在國家的專屬經濟區、領海或內水或群島國的群島水域內的全部海域。公海是全人類的共同財產,對所有國家開放。任何國家不得將公海的任何部分據為已有,不得對公海行使管轄權。公海自由是公海法律制度的基礎。
7、國際海底區域。這是指國家管轄范圍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國際海底區域及其資源是人類的共同財產,任何國家不得對它主張或行使主權。對它的管理由國際海底管理局負責。
Ⅳ 簡述國際法律責任的形式
1、終止不當行為:當不當行為是一個持續行為時,責任國首先應當停止該不當行為。
2、恢復原狀:恢復原狀是要求把被侵害的事物恢復到不當行為發生前存在的狀態。
3、別國或國際組織交與一國支配的機關的行為。一國或國際組織將某個機構交與另一國支配,則在行使該支配權范圍內的行為,視為該支配國的國家行為。
4、上述可歸因於國家行為的國家機關和國家授權人員的行為,一般地也包括他們以此種資格執行職務內事項時的越權或不法行為。
5、叛亂運動機關的行為。在一國領土上的被承認為叛亂運動的機關自身的行為,根據國際法不視為該國的國家行為。已經和正在組成新國家叛亂運動的行為,被視為已經或正在形成的新國家的行為。
6、一個行為可以歸因於幾個國家時,相關國家對於其各自相關的行為承擔單獨或共同的責任。
(4)國際法律責任主體擴展閱讀:
國際法律責任的發展:
國際法律責任的主體發生了變化。近代國際法只確認國家是國際法主體,因而國家是國際法律責任的唯一主體。在現代,國際法主體不僅是國家,還有政府間國際組織和爭取獨立的民族,從而,使得國際法責任的主體也從國家擴展到政府間國際組織和爭取獨立的民族。
國際法律責任的范圍和內容發生了變化。近代國際滇池中,國際法律責任多指國家違反對外國人待遇方面的義務的後果。
國際法律責任的根據也擴大了。在近代國際法中,國際法律責任的定義一般表述為:國家對其國際不法行為所承擔的責任這一定義強高了不當行為是國際法律責任的唯一根據。
最後,國際法律責任的形式和方法也發展了。在近代國際法中,國際法律責任的形式或方法有限制主權、恢復原狀、賠償和道歉等,在現代國際法中,除保留了對國際滇池中合理的追究責任的措施外,雙確定了對國家的國際犯罪行為和負有責任的國家領導人和團體機關的國際犯罪行為追究國際刑事責任制度。
Ⅳ 個人是否是國際法的主體
在西方國際法學者的眼中及其著作中,認為個人是國際法主體的比較多。在國內,主流的國際法教材和意見都不承認個人是國際法的主體,而認為國家是國際法的主要主體,國際政府間組織和某些特定的爭取民族獨立的實體也可以是國際法的主體。在國內,關於個人是否國際法的主體,有一個語境的問題。
應該說,在具體的領域,比如人權法當中,因為自然人是公約規定的權利主體。可以說,在特定的法律討論領域內,個人是法律主體。而在一般國際法上,說個人是國際法的主體,還是有些牽強,也被認為實踐中有一些操作上的困難。
Ⅵ 國際法的主體概念和范圍是什麼國際組織是否具有國際法主體資格
國際法是指適用主權國家之間以及其他具有國際人格的實體之間的法律。國際法的主題是指擁有主權的國家。主權國家既是國際社會最主要和基本的構成單位,也是國際法最主要的主體。這是因為國際法是屬於規范政府組織之間關系的規則,有時也包括民族意識的法人和自然人。
際法的發展,國際法也在越來越完善。現在國際法主要被概括為7個原則,那就是主權、承認、同意、信實、公海自由、國際責任和自衛。這7個原則是國家與國家在相互交流之後根據需要所指定的國際法相關原則。國際組織被納入國際法的主體。說明了現在國際組織在國際交流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國際法能夠為國家規定了國際法上的權利和義務。將國際組織納入,同時能夠約束國際組織的權利和義務。將國際法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Ⅶ 國際法律責任的特徵
法律分析:國際法律責任的特徵為:1.國際法律責任的主體是國際法主體;2.國際法律責任的起因是國際不當行為或損害行為;3.國家不法行為及其構成要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五條 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Ⅷ 國際法律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你好,這是一個國際公法問題,主權國家、獨立經濟區域(如我國的港澳台)、政府間國際組織、爭取民族獨立的叛亂(解放)團體;
Ⅸ 國際法主體的范圍
二、國際法主體的范圍
國際法主體包括國家、國際組織、爭取獨立的民族、非政府組織、法人和自然人。國家是基本主體,國際組織、爭取獨立的民族、非政府組織、法人和自然人是不同程度上的有限的主體;
1.國際法主體的歷史發展:從國家發展到非國家實體;傳統國際法一向認為,國家是國際法的唯一主體。Bentham's classic definition of international law is that 「international law is a collection of rules governing relations between states」
2. 國家是國際法的基本主體:
1. 國傢具有主權是國家作為國際法基本主題的主要依據。其他的國際法主體均不是主權者;
2. 國家作為主權者既是國際法的制定者,又是國際法的主要實施者;
3. 國傢具有國際法上完全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
4. 國傢具有完全的國際求償能力;
5. 從內容上說,國際法主要是國家間的法律;
3. 國際組織的國際法主體資格:
1. 依據國際組織章程:The question of personality will in the first instance depend upon the terms of the instrument establishing the organisation. If states wish the organisation to be endowed specifically with international personality, this will appear in the constituent treaty and will be determinative of the issue.105 But this actually occurs in only a minority of cases. However, personality on the international plane may be inferred from the powers or purposes of the organisation and its practice. 案例:執行聯合國職務時遭受傷害賠償案(Reparation for Injuries Suffered in the Servi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Advisory Opinion of 11 April 1949, 國際法院). The Court held that the UN had international legal personality becausethis was indispensabl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s and principles specified in the Charter.
2. 限制:受國際組織章程的限制,國際組織僅在其職權范圍內具有國際法上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
3. 行為能力的范圍:國際組織有權與其他國際法主體交往,建立正式關系,派遣和接受外交代表,締結國際條約,享受外交特權與豁免,提出國際請求等;
4. 區別國際組織的國際法主體與國內法主體資格:憲章第104條規定:本組織於每一會員國之領土內,應享受於執行其職務及達成其宗旨所必需之法律行為能力。(The Organization shall enjoy in the territory of each of its Members such legal capacity as may be necessary for the exercise of its functions and the fulfillment of its purposes) 這主要是規定了聯合國在會員國國內享有國內法上的人格。
4. 爭取獨立民族的國際法主體資格:
1. 爭取獨立的民族在國際法上權利和義務的基礎是民族自決原則;
2. 爭取獨立的民族還沒有成為國家,而是一種准國家的或過渡性的國際法主體,如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3. 行為能力的范圍:對外進行國際交往,派遣外交代表,參加外交談判,出席國際會議,參加國際組織,締結國際協定等。在民族解放戰爭中,享受戰爭法規的保護,請求和接受外國和國際組織的援助等;
5. 關於非政府組織:
(1) 一般國際法:國際紅十字委員會雖然是一個依據瑞士民法設立的私人團體,但被認為在國際公法上是一個獨立的實體。其代表與日內瓦公約當事國的代表一起參加定期的國際紅十字大會,主要任務則是援助和保護武裝沖突的受難者以及自然災害的受難者[1];
(2) 區域性國際法:1986年4月24日部分歐洲理事會成員國簽訂的《關於承認國際非政府間組織的法律人格的歐洲公約》(European Convention on the Recognition of the Legal Personality of INGOs)明確承認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的法律人格。該公約1991年1月1日生效,現有8個締約國;
6. 關於個人是不是國際法主體的問題
(1) 這個問題存在很大的爭議,目前我國學者傾向於否定個人是國際法主體;
(2) 個人在國際法上的權利和義務的例子:
a. 國際法(包括強行法規則)賦予個人權利:參見Domingues v. US (2002);
b. 1965年《解決國家與他國國民之間的投資爭端公約》(Convention on the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ispute between States and Nationals of other States),簡稱《華盛頓公約》,賦予自然人和法人在國家同意的情況下提起國際仲裁的權利;
c. 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賦予自然人和法人權利:自然人和法人可以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作為該公約附件六的《國際海洋法法庭規約》將在海底區域開發活動中產生的特定糾紛訴至國際海洋法法庭海底爭端分庭而成為分庭的當事方;
d. 個人違反國際人道法而承擔國際責任的例子;
e. 隨著國際法的發展,支持非政府組織、法人和個人是有限的國際法主體的例子無疑將增加;
(3) 奧本海:在任何法律體系中,法律主體在其性質上或在其權利的范圍上並不一定都相同,一個國際人格者不必具有各國通常具有的一切國際權利、義務和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