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個可以查到法律知識
⑴ 從哪些途徑可以獲得法律知識
1.網上尋找法律知識的文章。
2.看一些普法欄目劇(例如:CCTV-12〈也可以叫央視12套〉專)。
3.網上看些屬法律教授的講課(例如:最近很火的[羅翔教授]在B站可以搜索到他)
4.購買些有關法律知識的書籍。
5.向懂法律或從事法律工作的人員請教法律問題。
6.可以多參與旁聽法院的庭審,也可以學到很多的法律知識。
7.通過學校來學習法律知識,例如可以參加有關法律知識的各種成人教育、培訓等,也可以報考各學校的法律專業來系統學習法律知識。
目前只能想到這些了,還有哪些不足的幫忙補充下,望題主採納。
⑵ 除了裁判文書網和無訟案例網,還有什麼查詢案例的網站或者軟體
聚法案例聚法案例是以檢索精準,快速,全面為主要特點的。其不僅可以為用戶提供優質的法律案例服務,讓用戶能夠精準的掌握到相關案例的具體流程,所具備的檢索工具還具有較強的可視化性,能夠讓數據變得更加直觀個精準。使用方法也相對簡單,即在瀏覽器中進入官網,完成注冊和登錄,之後點擊高級檢索即可進入檢索功能頁面,輸入關鍵詞後就能夠看到相關的案例。
⑶ 從哪些途徑可以知道法律知識
可以從一些法制節目,比如cctv-12很不錯的,也可以上網找資料,還有一些宣傳資料,方法很多的,還可以去書店購買
⑷ 從哪些渠道可以了解更多法律知識
如果只是想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識,可以看看中國普法網或者法宣在線,裡面有各種普法板塊,包括條文解讀、視頻講座、案例分析等等。
單純查閱法條的話,可以去全國人大官網的法律釋義與問答頻道,都是權威解讀。
⑸ 從哪些途徑可以獲得法律知識
可以獲得法律知識的途徑主要有:
1、通過法律書籍自學法律知識。這些法律書籍包括各種法律知識的教材、有關各種法律規定、司法解釋的單行本、匯編本等。
2、通過學校來學習法律知識,例如可以參加有關法律知識的各種成人教育、培訓等,也可以報考各學校的法律專業來系統學習法律知識。
3、向懂法律或從事法律工作的人員請教法律問題。
4、可以多參與旁聽法院的庭審,也可以學到很多的法律知識。
⑹ 在哪裡可以查找各類法律法規條文
1、打開網路搜索,在搜索框輸入中國法律法規資料庫。
⑺ 查法律案件去哪裡查
法律分析:1、可以上當地法院網站查詢
登陸當地法院網站,按照步驟一步步輸入案號、查詢碼、驗證碼等信息就可以查詢案件狀態了。按照《受理通知書》上的操作就可以了。自受理之日(2014年1月1日後受理)至結案文書送達最後一名當事人之日止,可查詢信息。如果不知道當地的網站,可以直接上省一級查詢。
2、到法院人工或自助查詢機查詢
攜帶自己的身份證,到當地的法院找到人工的櫃台,把案件的查詢碼告訴櫃員,讓櫃員直接幫忙查詢。或是到法院的自助查詢機自己查詢,根據自助查詢機上的提示依次輸入自己的案件查詢碼,這樣也能查到。
3、打法院服務電話12368查詢或其他法院電話查詢
直接撥打法院的服務電話12368,告知自己的案件查詢碼就可以查詢;或是撥打別的法院電話查詢也可以。
4、聯系案件的法官或法官助理
可以聯系受理這件案件的法官或者是法官的助理,直接告知案件的查詢碼,也可以直接查詢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九條 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
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⑻ 各類最新法律法規在哪個網站上可以查到
可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上進行查詢。
方法如下:打開人民政府網(內http://www.gov.cn/),點擊【法律法規容】即可查看。
⑼ 請問大家有什麼比較好的查詢法律知識的軟體
網路、專業點的北大法網都可以啊
⑽ 在哪裡可以查到國家相關法律
《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第五章 工傷保險待遇
第二十九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
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所需交通、食宿費用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職工因公出差標准報銷。
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
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康復性治療的費用,符合本條第三款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第三十條 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第三十一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第三十二條 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並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
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准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第三十三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三十四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五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4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准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並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六條 工傷職工工傷復發,確認需要治療的,享受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和第三十一條規定的工傷待遇。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的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直系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第三十八條 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護理費由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和生活費用變化等情況適時調整。調整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九條 職工因工外出期間發生事故或者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從事故發生當月起3個月內照發工資,從第4個月起停發工資,由工傷保險基金向其供養親屬按月支付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有困難的,可以預支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50%。職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本條例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死亡的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