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肖申克的救贖法律知識

肖申克的救贖法律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8-09 05:45:48

『壹』 《肖申克的救贖》講的什麼故事

影片講述了一個被誣陷謀殺自己妻子與其情夫的銀行家安迪被終身監禁在肖申克監獄里,他非凡的氣質引起了囚犯里德的注意並逐漸與他結為好朋友。

安迪總是以一種沉默冷靜的方式全力維護自己作為正常人應該擁有的一切。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開始以他豐富的金融知識幫助獄卒們安全的逃稅,幫典獄長洗黑錢,以此來換取他們對囚犯、對自己輕微的寬松。

他為爭取獄內圖書的擴建不厭其煩的給州長寫信,並在幾年後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後來,他從一個新來的囚犯口中得知妻子被殺的真相後便向典獄長申訴,然而典獄長不但拒絕了他的要求,甚至暗中殺了那個知情人,只為了留住安迪,滿足他對金錢無休止的貪欲。

安迪最終走上了一條自救的道路——天時地利,安迪成功的穿過自己十九年挖成的秘密通道來到自己嚮往的世界。

希望只會給予那些心懷希望的人,安迪說過:「不要忘了這個世界上還有可以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他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達到,也觸摸不到,那就是希望。」肖申克的救贖告訴我們:人生終有兩件最重要的是,它們可以在我們最難熬無助時支撐我們堅強地走下去,那就是——希望和信仰。

自來到大學,常會有迷茫,有時看到身邊同學瀟灑的生活著,每天睡到自然醒,隨意上課,隨意玩耍,沒有對自己的約束。

而自己雖然嚴於律己,每天在為自己的目標奮斗,卻沒有成就感。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閉上眼睛,從安迪的故事中,堅定自己的夢想。這就是我沉迷此影片的原因,它帶給我的,是心靈的震撼和啟迪。

人生並非平坦,社會中的不公,出身的不同,環境的差異,縱不能成為放棄希望、放棄信念的借口。起點不同,哪怕再落魄,也要努力去改變它。有些鳥兒註定是不會被關在籠子里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1)肖申克的救贖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勵志型影片,我看了很多遍,依然感觸良多。

影片故事情節很簡單:被誣謀殺自己的妻子及其情夫的銀行家安迪被判終身監禁來到了肖申克監獄。他的與眾不同引起了黑人囚犯瑞德的注意並最終結成了很好的朋友。

安迪總是沉默寡言並舊能地維護自己作為一個正常人應該保有的一切。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開始用自己豐富的金融知識幫助獄卒們「合法」地逃稅,甚至幫助典獄長洗錢,以此換得一些對囚犯、對自己稍微寬松的待遇。

然而安迪終於從一個新來的囚犯那兒得知了自己妻子被殺的真相,當他向典獄長提出申訴的要求時卻遭到了粗暴的回絕。

因為此時貪婪的典獄長已將安迪當作自己謀取暴利的搖錢樹,他甚至不惜殺掉那個知情的囚犯從而將安迪永遠地留在肖申克來滿足自己對於金錢無止境的貪欲。

安迪對於法律公正的幻想破滅之後,安迪成功地穿越了自己十九年來挖成的秘密通道,重新獲得了自由。

是的,這是一部崇尚自由的電影。重要的是,它向人展現了取得自由的過程,它告訴你,自由不可能那麼輕而易舉,甚至可能會依靠向強權妥協來換取自身的生存,它告訴你自由是那樣一個艱難甚至是必須穿越猥瑣與骯臟的過程。

而高大森嚴的肖申克監獄是一個含義豐富的象徵,彷彿我們在現實中經常遭遇的一種冷酷的權威的代表。

當我們對自己還懵懂無知的時候,我們便開始不斷地接受這種權威的訓練、鍛造和暗示,我們不斷地被告誡要完全清除干凈自己內心的道路,竭力地、由衷地接受它的教化,從而贏得它的獎賞,獲得我們做人的一切需求:被尊重並實踐自己單純的夢想。他形象的表達了制度化之下的人是順從制度失去自我,還是懷有希望找尋自由。

然而,它雖然閃爍著自由與人性的光輝,卻是這么的英雄主義,當安迪終於爬出管道,滾到小溪里,鏡頭從仰角給了他一個全景,此時雷電交加,大雨滂沱,安迪靠著無比的毅力與信念獲得了自由,不,在鏡頭里不如說他自己已經成了自由精神的象徵;

當安迪在海邊實現著出獄前對自己的承諾---天哪,這些形象在讓我們激動的同時又是多麼的讓我們覺得可望卻不可企及。

肖申克的救贖把生命變成了一種殘酷的選擇。肖申克的救贖是我們簡單的生活中值得一再回味的東西。相信自己,不放棄希望,不放棄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屬於自己的輝煌,這就是肖申克的救贖。

『貳』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都教會了我們什麼道理

如果說有什麼電影可以讓我百看不厭,那麼《肖申克的救贖》一定排在第一個,不管是演員的顏值還是劇情,還是電影給予我們的教育意義,都足以讓這部電影名流青史。這部電影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道理:

『叄』 用法律知識解讀肖申克的救贖

謀殺罪是誤判,抄但是整個審理過程符合司法程序,故翻案後不會獲得國家賠償。
越獄罪已經構成,但是可以免於處罰。
--誤判殺人罪入獄,在推翻原判決之前,原判決有效,主人公即是囚犯身份,一系列行為完全符合越獄罪構成。

『肆』 《肖申克的救贖》讓你明白了什麼人生道理

看完這部劇,深思:到底是社會讓我們變成這樣,還是我們自己的問題。當你習慣了別人的幫助,並把它作為一種習慣,別人很容易在幫助你的過程中毀掉你。我們必須相信知識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如果我們真的想有所成就,強大的動力是不夠的,但我們必須長年累月的堅持下去。

這世上最惡毒的人,永遠都不會是那些違法亂紀的人,而是那些偽裝高尚的人,干著違法亂紀的壞後依然能夠逍遙法外。沒有利益的朋友關系才是最長情的友誼「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是適用於站在得失立場上的人;夾雜利益的朋友,本身就算不上朋友。


『伍』 在《肖申克的救贖》中,安迪所犯的所有罪行都是正當的嗎

在《肖申克的救贖》中,安迪·杜德蘭在監獄牆後犯下的任何罪行都是正當的嗎?

我想這取決於你對"正當"的定義

從法律的角度來看,從諾頓典獄長的角度來看(我們可能不會把這兩者稱為同一件事,不是嗎?)安迪已經是罪犯了,所以他做的任何事都會立即受到質疑,因此他的行為是不正當的。

在這種情況下,就安迪而言,誰會在乎他是否幫助諾頓建立了strawman銀行賬戶來洗錢典獄長的賄賂收入呢?

還有,越獄逃到墨西哥?

如果他們認為你是有罪的,而諾頓要殺了那個能幫你證明清白的人,那當權者不是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沒有理由不按常理出牌嗎?

不管怎樣,這是一種看待它的方式。無論安迪做還是不做,他都會受到譴責。所以…他…

我認為這屬於舊的道德倫理法律難題有些人可能還記得我們在大學里上過的一門法律課。

從法律上講,安迪是不正當的。他是在違法。脅迫,強迫,脅迫,隨你怎麼說,但安迪幫助諾頓是違法的。

但是……那又如何?我們認為法官會看著安迪,然後說:「嗯,我知道他被判犯有謀殺罪,但我們沒必要再給他定罪為敲詐犯……」

即使從道義上講,安迪的所作所為也不是正當的,因為他並不是在搶富人的錢去施捨窮人。從這個角度來看,他似乎陷入了無人區。他沒有權利,但他也沒有完全有罪。無論如何,不是以任何直接的方式。

在這一點上,一旦詐騙當局的注意,諾頓是得到他應得的濫用權力,安迪獲得自由錯誤地否認他,隨著資金他生活在和平、和緬因州少一個犯人房子和飼料。

我想說的是,安迪當時已經平衡了賬目。

『陸』 肖申克的救贖的影評(從法律的角度)

越獄的電影故事很多,且大多情節曲折,很吊人胃口,與之相反,《肖申克的救贖》卻在平緩的情節和低沉的旁白中,精彩的詮釋了一個道理,即對生的嚮往是忍受苦難的重要精神支柱,主人公杜福雷始終信仰法律,並且成功的運用了法律武器,懲罰了那可惡的典獄長諾頓。人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對該片進行解讀,我選擇從法律的角度進行解讀,因為可以發現很多令人深思的問題。
從程序法的角度來看,杜福雷這個年輕有為的銀行副總裁謀殺妻子的罪名是完全成立的,因為,案發現場留下的證據完全可以認定他就是兇手,所以,當他被送進肖申克監獄時,不像別人那麼恐慌,哭鬧,他冷靜的接受了這一切,從他後面對獄友海德瑞的表述來看,一方面是出於對妻子死亡的一種懺悔,因為妻子的出軌他自己也有一定的原因,他想尋求一種靈魂的救贖;而另一方面,他深知法律的冰冷與無情,在沒有足夠證據的情況下,他無力改變終身監禁這殘酷的現實。顯然,這與我國的佘祥林悲劇存在本質的區別,因為佘案的錯誤在於程序違法,一旦程序違法,皮之不存毛將覆焉?只有保證程序正義才有可能實現實體正義,當然,後者不是前者的必然結果,可法律就是如此,立法者在設立法律時主要是將其作為裁判規范而不是行為規范來考慮的。這一如辛普森殺妻案一樣,法官能做的就是嚴格遵守法律,證據不足就只能疑罪從無,由於世間事物的復雜性,不排除冤枉或者放縱,但,這就是法律。
當新來的獄友無意中說出杜福雷妻子的兇手另有其人時,杜福雷充滿了希望,實際上,這是杜福雷信仰法律的結果,在他的心目中,法律依然能給他帶來正義,認為這可以讓自己重新翻盤,實現自由。但自私的典獄長諾頓為了一己自私使哈德利卻指將關鍵證人槍殺了,以此永遠控制杜福雷為其洗黑錢,典獄長的權力殘忍地掐滅了杜福雷嚮往自由的火花。在強暴的權力面前再談什麼權利和自由,卻顯得多麼不合時宜。其實杜福雷殺死諾頓的機會很多,他完全可以將其殺死,但他卻沒有選擇這么做,他清楚的知道由此將付出的代價,而是理性的選擇了收集證據,寄希望法律公正的裁判,這看是平淡的舉動,卻表現出人類的進步之處,與野蠻社會相比,沒有將報復交給私權而是理性的交給公權,由國家來裁判。
監獄,作為人類發泄的場所,充斥著罪惡與黑暗。新來的杜福雷經常遭到同性戀犯人侵犯的性侵犯,甚至被暴打,杜福雷一如既往的沉默,然而始終沒有屈服,他求生的希望如監獄高牆之上的探照燈始終明亮,他夢想著外面自由的生活。這與海德瑞以及年邁的布魯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布魯斯被告知假釋出獄,卻想以傷害獄友的方式繼續留在監獄,因為他們已經完成被制度化了,即使布魯斯最後出獄了,也努力著嘗試融入社會,但他無法適應,最終選擇的自殺。這也是被某些刑法學家所詬病的封閉式的監禁制度,使犯人完全與社會隔離,造成了很大的社會問題。將犯人繩之以法實現特殊預防之後,怎樣使犯人能真正融入社會是個極其重要卻又經常被忽視的問題,在西方國家,假釋後的犯人經常想法設法違法假釋條例又被送進監獄,因為在這里吃喝不愁;而在中國,釋放後的犯人卻成了第二次犯罪的重要群體,而且,監獄的交叉感染使這些人具備了更強的犯罪能力,獄友之間的特殊感情使他們的人際關系更為復雜,種種跡象表明,對犯罪人的改造,現實與理想還相差很遠。因此,怎樣在特殊預防的實現與犯罪人的合理改造並對社會有用之間找到合理的平衡,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柒』 《肖申克的救贖》的深層含義是什麼

學術著作指出,《肖申克的救贖》紮根於基督教神秘主義,片中的安迪仿若彌賽亞,是耶穌般的人物,瑞德在電影前段的台詞稱他雖然置身監獄,但卻彷彿有光環保護。

安迪和獄友用焦油打理屋頂可以視為最後的晚餐的娛樂,安迪為12名獄友(門徒)爭取啤酒(葡萄酒),倘佯在自由的陽光之中,就像耶穌祝福中的「萬物之主」。對此導演弗蘭克·德拉邦特表示,他無意傳達上述理念,但也希望觀眾對本片都有各自的理解。

劇本中《費加羅的婚禮》唱片類似聖杯,囚犯紛紛停下聆聽,病卧在床的也站起身來。

典獄長諾頓在電影早期對安迪引述耶穌基督的話「我是世界的光」,自稱安迪的救星,但這段引述同樣能意指光的使者路西法。典獄長之後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他不行使法治,而是定下自認合適的規矩和懲罰,自訂法律,所作所為一如撒旦。

學術文章還將諾頓比作美國前總統理查德·尼克松,他的外貌和公開講話都有尼克松的影子。諾頓將自身塑造成聖人,衣冠楚楚地向囚犯和公眾演說,借服務社會之名,行剝削貪污之實,尼克松也因類似行徑臭名昭著。

安迪和瑞德重聚的鏡頭是在美屬維爾京群島聖克羅伊島桑迪角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取景,分析文章認為此地代表逃亡或天堂。

評論認為,錫瓦塔內霍在片中代表極樂世界或天堂。根據安迪的描述,這里沒有記憶,能夠通過遺忘罪過或用太平洋的水洗凈罪行,同時「太平」就包含「平靜詳和」之意。

安迪是在承認對夫人的死負有責任後才提到錫瓦塔內霍,瑞德也是在承認罪行無法挽回或彌補後才重獲自由。一如罪人必須承認罪行才能獲得救贖,飛升天堂。

瑞德的台詞稱安迪已經獲得救贖,但自己的確有罪,故而只能期盼得救。部分信仰基督教的觀眾將錫瓦塔內霍視為天堂,但根據尼采哲學,這里也是超越傳統善惡觀念的無罪之地,遺忘不代表寬恕,是對罪的破壞,所以安迪的目標更加世俗化,與神無關。

觀眾一方面可以把安迪視為耶穌般的聖人,另一方面也能理解成查拉圖斯特拉般的先知,通過教育和體驗自由逃離禁錮。

影評人羅傑·伊伯特認為,本片是人身處絕境時保持自我價值感的寓言。安迪的誠信是片中重要主題,特別是在通常缺乏誠信的監獄。

蒂姆·羅賓斯認為,錫瓦塔內霍引起觀眾共鳴的重要原因是它代表逃離苦難,無論對任何自認身陷某種「牢籠」——如惡劣的工作、生活及社交環境等——多年的人來說,這樣的理念都很誘人,更重要的是,人們需要相信有這樣供人逃離的地方。

艾薩克·莫爾豪斯(Isaac M. Morehouse)認為,影片從非常宏大的角度說明人物如何獲得自由,無論他是身處牢籠、遭受禁錮,哪怕尚處自由身,也能根據不同的人生觀找到希冀的自由。

哲學家讓-保羅·薩特認為,自由是持續不斷的目標,需要保持關注和韌性,沒有自由,人就落入其他人或機構的支配,就像瑞德認為囚犯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監獄一樣。安迪的反叛體現出韌性,他用監獄擴音喇叭播放音樂、拒絕繼續為管理人員洗錢。

片中包含大量電影元素,可以視為向電影的影響力致敬。犯人在監獄影院觀看1946年的電影《吉爾達》(Gilda),但此處原訂放映的是1945年電影《失去的周末》。

監獄影院能夠變更計劃播放的電影,表明犯人不在乎影片內容,只是要體現逃離現實的感覺。安迪接下來馬上在放映室遭三姐妹襲擊,使用電影膠卷自衛。之後安迪又利用電影海報掩護挖出通道,最終逃離肖申克監獄。

另有評論認為,安迪和瑞德的關系已經超越性別限制,其他電影中很少會有類似的同性關系,兩人的友誼與閑聊、追車或是追求女人無關。哲學家亞歷山大·胡克(Alexander Hooke)指出,安迪和瑞德的友誼便是兩人真正的自由,即能夠彼此分享快樂和幽默。

劇情

1947年,緬因州波特蘭法庭裁定銀行家安迪·杜弗倫(Andy Dufresne,蒂姆·羅賓斯飾)謀殺夫人及其情夫罪名成立,判處兩個無期徒刑。

進入肖申克州立監獄服刑後,安迪結識同樣被判無期徒刑的埃利斯·「瑞德」·雷丁(Ellis "Red" Redding,摩根·弗里曼飾),後者能為獄友走私各種違禁商品,安迪從瑞德手中買到石錘和麗塔·海華絲的巨幅海報。

不過,在洗衣房工作的安迪經常遭遇以伯格斯(Bogs)為首的「三姐妹」性侵。

1949年,安迪在做工時聽到警衛隊長拜倫·哈德利(Byron Hadley)抱怨政府徵收的遺產稅,於是主動上前提議幫他合法避稅。三姐妹在又一次企圖性侵時把安迪打得重傷入院,哈德利出手將伯格斯打成痴呆。

伯格斯隨後轉送其他監獄,再也沒有人敢欺負安迪。典獄長塞繆爾·諾頓(Samuel Norton,鮑勃·岡頓飾)見過安迪後安排他到監獄圖書館協助老犯人布魯克斯·哈特倫(Brooks Hatlen)工作,以此為安迪給包括他在內的監獄工作人員洗錢逃稅掩護,甚至還有其他監獄人員慕名而來。

工作之餘,安迪還堅持每周致信州議會,要求撥款改善老朽的監獄圖書館。

1954年,已服刑50年的布魯克斯獲得假釋,但他對外界生活無所適從,最終上吊自殺。州議會給監獄圖書館發來捐贈品,其中包括《費加羅的婚禮》唱片,安迪打開公共廣播並播放詠嘆調《微風輕輕吹拂的時光》(Sull'aria...che soave zeffiretto),結果受到單獨監禁懲罰。

事後他告訴其他獄友,單獨監禁時他心中充滿希望,所以並不難熬,瑞德對此嗤之以鼻。1963年,諾頓開始動用監獄勞工承包公共工程,利用低廉的用工成本並收受回扣大發橫財。

安迪向瑞德透露,他洗錢時是用化名「蘭德爾·斯蒂芬斯」(Randall Stephens)。

1965年,湯米·威廉姆斯(Tommy Williams)因盜竊入獄並與安迪和瑞德成為朋友,安迪還幫他取得普通教育發展證書。一年後,湯米告訴安迪和瑞德,之前在其他監獄服刑時曾遇到自稱殺死銀行家太太和情夫,最終卻是銀行家頂罪的犯人。

安迪將線索告訴諾頓,但典獄長根本不信,安迪又稱出獄也不會泄露洗錢的秘密,憤怒的諾頓又將安迪單獨監禁,然後安排哈德利槍殺湯米並偽裝成越獄現場。安迪不想再配合獄方洗錢,但面對諾頓摧毀圖書館、把他扔進環境更惡劣區域並取消警衛保護的威脅被迫讓步。

兩個月的單獨監禁結束後,安迪告訴瑞德,他夢想能在墨西哥沿海小鎮錫瓦塔內霍生活,還稱他在緬因州約克縣巴克斯頓(Buxton, Maine)某處藏有包裹,請瑞德獲釋後去取。

瑞德覺得安迪行為反常,擔心他會自殺,特別是在得知安迪向另一名獄友拿了條近兩米的繩子後。

次日早上點名時,警衛發現安迪不在牢房內。憤怒的諾頓將手中石頭胡亂砸向周圍,其中一顆打中牆上懸掛的拉克爾·韋爾奇海報並穿牆面過,眾人這才發現牆上的大洞及安迪19年來用石錘開挖出來的通道。

鏡頭回到前一天夜晚,安迪洗錢後取走諾頓的西服、皮鞋,以及證明洗錢犯罪的賬本,利用繩子從通道和監獄排污管越獄。警衛和警察搜查期間,他扮成蘭德爾·斯蒂芬斯從多家銀行共計取走37萬美元,並將賬本及肖申克監獄貪污謀殺的其他證據寄到報社。州警趕到監獄逮捕哈德利,諾頓選擇吞槍自殺。

一年後,服刑40年的瑞德終獲假釋。他對外界生活也很不適應,擔心會走上布魯克斯的老路。但他記得對安迪的承諾,來到巴克斯頓取出包裹,裡面留有現金和信件,邀請他前往錫瓦塔內霍。

瑞德違反假釋規定來到得克薩斯州哈得斯佩斯縣漢考克堡(Fort Hancock),並穿越國境進入墨西哥,電影最後,他在錫瓦塔內霍的海灘找到安迪,兩名老友開心擁抱。

『捌』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涉及哪些法律問題

安迪是自由的象徵。在整個故事中,這只被囚禁的鳥兒身上就不斷地閃爍著自由的熠熠光輝:含冤入獄的安迪,面對監禁的遙遙無期,沒有過多的抱怨,反而能悠閑地徜徉於操場、監獄,如同公園的遊人自由地呼吸;外出勞作,他冒死進言,贏得一箱冰啤,自己不喝,只想感受一下陽光下獄友暢飲的痛快,重溫自由的瞬夕;他不顧一切,沖進典獄長的辦公地,將所有的喇叭開啟,讓全監獄的犯人都能像常人一樣聆聽樂曲,也享受一刻莫扎特美妙的《費加羅的婚禮》,……從安迪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自由是人之本能與天性,是難以被徹底剝奪的。即便是神聖的法院,即便是剝奪人自由的刑罰工具監獄,也只能剝奪人肉體的自由,而不是心靈的自由。美國著名的漢德(Hand)法官有一句至理名言:「我堅信自由……主要不是在法庭中贏得或失去的……我常常想知道,是否我們不應將希望過多地寄託在憲法、法律和法院上。這些是錯誤的希望;相信我吧,這些希望是虛假的。自由活在人們的心中。如果人們心中的自由之光已不復存在,憲法、法律、法院都不可能挽救得了它。」

人心中的自由是不能失去的,否則上演的一幕將註定會是悲劇。影片里,「百貨公司」雷德,不僅把自由之身,而且把自由之心也交給了監獄。他說:「(心中的自由)那是個危險的東西,能叫人瘋狂。(監獄)這沒它的地方。」他還說:「這些圍牆很有意思。你先是恨它們,然後習慣了它們。時間一長,你會越來越依賴它們。」失去自由之心的悲劇是,當雷德服刑40年被假釋後,他根本無法融入高牆外自由的世界。出獄後,工作時,每次撒尿他都要堅持報告,否則根本擠不出一滴;他無時不充滿焦慮和恐懼,即使在工作時間,也要沖進狹小的衛生間躲起來,去感受牆壁,只有這樣,才能使他稍許平靜。這時的他只想立刻解除假釋,回到他熟悉的監獄——多麼令人悲哀!同樣無法適應社會生活的老布,當他跨出監獄大門的一刻起,等待他的,只有樑上的繩索。

面對公正的審判和牢刑,犯人應當深深反省,胸懷自由心,為早日獲得自由身而贖罪服刑。自由刑剝奪的只應是人行為的自由,而不是心靈的自由。自由之心不可失,失去者將落得老布那樣的悲情結局;自由之心不可奪,剝奪者會變成典獄長那般的兇殘。人無論地處繁華世界,抑或身陷囹圄,無論面對兇殘獄卒,還是冷漠世人,永懷嚮往自由之心,才終為自由之人。

面對不公正的審判,我們又該如何?我想,道路無非有兩條:一是忍受;一是反抗。
古希臘,蘇格拉底選擇了前者。他說,城邦的法是偉大的,是我所推崇的。我被自己信賴的法律判處死刑,我甘心受罰。雖然我認為審判是不公正的,但為了尊重偉大的城邦的法,我願用生命來捍衛它。蘇格拉底審判的程序無可非議,但程序運行的結果卻是實體不公的死刑判決。面對不公的死刑判決,蘇格拉底的默默忍受實現了法的秩序。面對秩序,蘇格拉底對生命亦淡然釋之。我輩對此惟有充滿敬佩之情。

同為此境,相信大多數人無法像蘇格拉底一樣灑脫。我們的理由是,「有些鳥兒,把它們關起來本身就是有罪的。」換句話說,面對不公正的審判,公民為何不能不服從?為何不可以選擇反抗法律?西塞羅說:「為了得到自由,我們才是法律的臣僕。」葡萄牙憲法更是有雲:「任何人均有權抗拒侵犯自身權利、自由與保障的指令,並有權在無法求助於公共權力機關的場合,以武力抗拒任何侵犯。」當法律懲罰行凶的罪犯時,它自己卻在不停地錯殺好人。當我們過多地寄希望於神聖的法律和公正的法官,卻依然無法洗清冤屈時,我們守法的根據何在?當神聖的法律連公民的生命都無法保護時,這種法的秩序即便得以維護了,又能有多大價值?人類的許多價值追求如自由,恐怕法律無力追求和維護的。當我們把一切託付給法律時,面對法律規范的滯後、被動甚至無能,我們很可能得到的只是不公,這時法律的正當性何在?法律作為人們一種生活方式的理由何在?如果把維護自由這一重任的一絲空間,也留一分給依靠著自由之心對自由的不懈追求,留給追尋自由與正義的私力救濟,這樣的結果也許會比神聖的法律更神聖,比法官的裁決更公正。因此安迪選擇了反抗。我覺得,這種反抗的崇高,也不比蘇格拉底的殉道遜色幾分。這就是自由之心對自由之身的引領,就是安迪的精神,就是肖申克的救贖。

『玖』 肖申克的救贖主要是表達了什麼思想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人什麼時候都要對未來充滿希望,不論現在是多麼窮困潦倒,都要在心底埋藏一顆永不放棄的心

熱點內容
法院掃描錄入 發布:2025-01-20 16:52:17 瀏覽:708
民法典橫幅 發布:2025-01-20 16:40:47 瀏覽:667
勞動法頒布和實施 發布:2025-01-20 16:30:34 瀏覽:411
合同法翻譯中的錯誤 發布:2025-01-20 16:23:15 瀏覽:688
B站講刑法 發布:2025-01-20 15:53:42 瀏覽:328
法院強制執行的影響 發布:2025-01-20 15:27:19 瀏覽:106
行政法思維pdf 發布:2025-01-20 15:03:16 瀏覽:718
西林縣司法局 發布:2025-01-20 15:02:14 瀏覽:742
東城法院主審法官 發布:2025-01-20 14:58:43 瀏覽:693
吉林法院司法改革 發布:2025-01-20 14:48:53 瀏覽: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