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責任法律關系

責任法律關系

發布時間: 2020-12-25 02:11:01

❶ 責任與義務的區別

區別如下:

義務:

公民或法人按法律規定應盡的版責任。

法律義務是指法律規定的法律關系主體應該這樣行為或不權這樣行為的限制和約束;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由於違約行為、違法行為或者由於法律規定而應承擔的某種不利的法律後果。

責任:

分內應做的事。

法律責任必是與不利後果相關的,需要由國家機關來追究。

拓展資料:

義務是「權利」的對稱。

①又稱「社會責任」、「直接社會義務」。

社會普遍認為的為了滿足一定社會關系參加者享受直接社會權利,其他人應作出的一定作為或不作為,是客觀的社會規律、人們曰常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活動以及其他各種條件直接作用的結果,一般為習慣、道德等社會規范所確認。

這種意義上的義務是法律義務的直接基礎和社會內容。

②「法律權利」的對稱。又稱「法律義務」。

法律規定權利主體應作出一定行為或不作一定行為的責任,是保證法律權利得以實現的條件,是國家對一定的直接社會責任的確認,有鮮明的階級性,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意志,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

法律關系的主體一般都應履行法律義務,但並非所有法律主體都必然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義務並不必然同不利後果相關,只有違反法律義務者才承擔不利後果;

❷ 案例中涉及哪些法律關系

回答:1,本案中涉及的法律關系有:第一,王小五與母親,繼父之間的撫養關系;第二,王小五被車輛撞傷的交通事故法律關系;第三,司機李風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以及執行工作時因侵權導致第三方損害的法律關系;第四,李風駕駛的汽車投保後,投保人/被保險人與保險公司的保險法律關系;第五,王小五對爺爺遺產的繼承權的法律關系;第六,王小五小姨對王小五贈與玩具的贈與法律關系;第七,王小五贈與與撤銷贈與和小美之間的贈與糾紛法律關系;第八,王小五傷害小美的侵權責任。
2,本案涉及的發條包括:民法通則,道路交通安全法,保險法,繼承法,婚姻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勞動法刑法,未成年人保護法
3,在交通事故案件中,原告方應當是王小五,因為王小五是受害人,而其母親作為其法定監護人,有權代王小五行使訴訟的權利;被告應當為李風供職的大道公司,同時應當追加車輛投保的保險公司作為共同被告。理由:依據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在履行工作職責時,非故意造成第三人損害的,應當由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責任,而依據保險法,機動車投保保險,保險公司應當依據保險合同承擔賠償責任。交通事故案件中,交警部門認定雙方為對等責任,因此,在交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依據交強險規則,只要機動車有責任,就進行全額賠付;超出交強險范圍的,保險公司在商業保險范圍內,承擔50%賠償責任,剩餘部分由王小五的母親承擔。
而在王小五和爺爺遺產繼承問題里:依據繼承法規定,子女先於父母去世的,孫子女可以以代位繼承的方式成為第一順位繼承人。而依據婚姻法規定,公民有婚姻自由的權利。因此,母親攜子改嫁,不影響子女對於父母遺產繼承的權利,王小五作為代位繼承,有權繼承爺爺的遺產,其奶奶和叔叔的說法沒有法理依據。
4,王小五和小美之間存在兩個法律關系:一個是王小五對小美贈與和撤銷贈與的法律行為;另一個是王小五對小美傷害的侵權行為。
關於贈與和撤銷:依據民法通則,物權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來說,王小五隻有五歲,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而玩具價值5000元,也明顯超過了王小五贈與的范疇。因此,王小五贈與小美玩具的行為屬於效力待定行為,其母親有權撤銷贈與,將玩具追回,也可以追認贈與有效。但同樣,王小五是可以向小美追回玩具的。因為民法里雖然限定了未成年人的民事行為,但並不限制其受益行為(如繼承遺產)。
關於傷害和侵權:依據刑法第十七條,未滿14周歲未成年人不負刑事責任,王小五五歲,顯然不符合刑事責任的條件;而王小五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法定監護人依法有義務就王小五對他人的侵權行為進行民事賠償。依據侵權責任法來說,王小五在和小美爭執中,故意用鉛筆傷害小美,構成了侵權行為,其法定監護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小美在傷害案件里沒有責任,因此10萬元費用應當由王小五的母親承擔。

❸ 法律關系主體和法律責任主體有什麼聯系區別

1以民事上分析
首先:限制行為能力人能夠從事與其年齡相當的行為,版如打醬油,其中法律關權系的主體是醬油店和限制行為人。限制行為能力人有的是限制行為能力,但是超過其能力范圍的行為就屬於沒有行為能力也就構不成法律關系的主體。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應當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也就是說是不會成為法律主體的。
除外的是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純獲利的行為
如在商店抽獎後中獎的,商店不能以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來拒絕給付獎品。
這里的法律關系主體包括
法人
自然人
其他組織
其中自然人的權利能力生來就有不用考慮,行為能力記住那些例外就行。
2
法律主體未必是責任主體
責任主體一定是法律主體
法律主體是指適用法律的人格主體,這種主體可以是法人,非法人,自然人,或者其他組織,他們的行為都由法律來約束和調控,作出的行為只有超過法律才會成為責任主體
責任主體是指承擔法律後果和責任的主體,是屬於法律主體的范圍

不知道自己說清楚了沒
。呵呵

❹ 法律關系、法律事實、法律責任之間的關系

法律關系;就是法律的權利義務關系。
法律事實:可以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內,消滅的客觀情況。 分為事容件和行為。
法律責任:法律責任是指因違反了法定義務或契約義務,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產生的,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後果。
從他們的概念上會了解到,
1.法律事實會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消滅。
2.打破和違背了正常的法律關系,就會承擔法律責任。
3.三者的發生順序是:法律事實、法律關系、法律責任。

❺ 請問民法上監護法律關系的權利義務構成以及法律責任是什麼

民事來法律關系,指源 基於民事法律事實並由民事法律規范調整形成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是民法所調整的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在法律上的表現。
民事法律關系有廣狹二義:
廣義的民事法律關系是指民法調整社會關系而形成的具有法律意義的社會關系;
狹義的民事法律關系是指在現實生活中形成的以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基本內容的社會關系。

❻ 法律責任和法律義務的關系是什麼

法律責任與法定權利與義務有密切的聯系。
首先,法律責任規范著內法律關系主體行使權利的界容限,以否定的法律後果防止權利行使不當或濫用權利;
其次,在權利受到妨害,以及違反法定義務時,法律責任又成為救濟權利、強制履行義務或追加新義務的依據;
再次,法律責任通過否定的法律後果成為對權利、義務得以順利實現的保證。總之,法律責任是國家強制責任人作出一定行為或不作一定行為,救濟受到侵害或損害的合法利益和法定權利的手段,是保障權利與義務實現的手段。
http://www.law-lib.com/law/

❼ 法律規則,法律行為,法律關系,法律責任間的邏輯關系是什麼

法律規范約束法律行為,但法律行為包含法律規范。法律規范和法律行為都可造成法律關系的形成、變更和消滅。法律行為可直接導致法律責任的產生,也可以通過形成一定法律關系之後產生法律責任。

❽ 法律關系、法律事實、法律責任的關系

簡單的說:法律事實是法律上規定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化,發展,消滅的事由。法律事實影響或決定法律關系,法律關系是確定法律責任的依據。有法律關系才能有法律上的責任。

熱點內容
刑法哲學下載 發布:2025-02-08 20:14:30 瀏覽:630
法院小段子 發布:2025-02-08 20:01:44 瀏覽:252
王田律師 發布:2025-02-08 19:59:53 瀏覽:891
法律碩士填寫報考院校 發布:2025-02-08 19:58:12 瀏覽:393
密室免責聲明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8 18:29:32 瀏覽:716
雙方協議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8 18:29:32 瀏覽:758
勞動法對臨時年齡工規定 發布:2025-02-08 18:23:50 瀏覽:467
職場倫理道德 發布:2025-02-08 18:23:15 瀏覽:487
老婆出軌保證書怎麼寫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8 17:52:03 瀏覽:844
民法通則健康權 發布:2025-02-08 17:43:30 瀏覽: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