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出資不實法律責任

出資不實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0-12-25 03:42:56

Ⅰ 1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出資不實在公司內部應承擔何種法律責任 2公司被宣告破產時發現股東出資不實應作何處理

1,根據公司法規定:復
股東應當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
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發現作為設立公司出資的非貨幣財產的實際價額顯著低於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股東補足其差額;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承擔連帶責任。
被執行人無財產清償債務,如果其開辦單位對其開辦時投入的注冊資金不實或抽逃注冊資金,可以裁定變更或追加其開辦單位為被執行人,在注冊資金不實或抽逃注冊資金的范圍內,對申請執行人承擔責任。

2\公司股東出資不實的,該股東應補繳資金。不足的部分由公司成立時其他股東承擔連帶責任。

Ⅱ 認繳制下注冊資金不到位,股東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認繳制下注冊資金不到位,股東應承擔法律責任和規定如下:

一、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十三條明確,公司債權人請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由於在認繳制下,出資期限由股東自行約定,理論上可以是五年、十年甚至更長。

二、在公司破產清算時,未繳納的出資加速到期

1、《企業破產法》第三十五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債務人的出資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資義務的,管理人應當要求該出資人繳納所認繳的出資,而不受出資期限的限制。

2、《公司法》司法解釋二第22條規定,公司債權人請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已經承擔上述責任,其他債權人提出相同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三、公司人格否認下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1、《公司法》第20條規定,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2、實踐中,如果股東實繳的資本與公司經營規模和所需財產極不相稱,公司資本顯著不足,導致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就有可能認定股東濫用了法人地位和有限責任規避債務,將經營風險外化給債權人,在這種情況下股東將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2)出資不實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公司增資需要准備的資料

1.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領取,公司加蓋公章)。

2.《企業(公司)申請登記委託書》(領取,公司加蓋公章),應標明具體委託事項和被委託人的許可權。

3.有限責任公司提交股東會決議,內容應包括:增加/減少注冊資本的數額、各股東具體承擔的增加/減少注冊資本的數額和出資方式,修改章程相關條款;由股東蓋章或簽字(自然人股東)。

4.公司章程修正案; 以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和土地使用權出資的,應當就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和土地使用權所有權轉移的方式、期限在章程中做出明確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章程修正案由股東蓋章或簽字(自然人股東)。

5.驗資報告。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司辦理變更注冊資本必須報經有關部門批準的,提交有關部門的批准文件。

7.公司營業執照正副本原件; 註:依照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設立的公司申請注冊資本變更登記適用本規范; 以上各項未註明提交復印件的,一般應提交原件; 提交復印件的,應由公司加蓋公章並署明與原件一致。

Ⅲ 股東出資不足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Ⅳ 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設立時實際出資比例與股權比例不同,是否有法律風險

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設立時實際出資比例與股權比例不同,沒有直接的法律風險。內
股權容比例可以與出資比例不同,只要全體股東一致同意,就沒什麼不可以的。
1、如果要是硬性規定,出資比例就是股權比例的話,那麼出資多的股東,完全可以將其因出資而出取得的股權一部份或者全部,贈送給出資少的股東。這樣,就可以成功規避
「出資比例就是股權比例」的規定。
2、股權畢竟是一種民事權利,股東可以行使,也可還不行使,也可以放棄、贈送,法律沒有必要規定股權必須行使。

Ⅳ 股東出資不足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出資不足是相對足額出資而言的,性質上是一種違約行為。公司法對出資不足股東的法律責任有明文規定:

(1)公司法第二十八條規定,股東不按約繳納出資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2)公司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有限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後,發現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的實際價額顯著低於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股東補足其差額。

(3)公司法第三十五條規定,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

(4)公司法第四十三條還規定,股東會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

(5)公司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應當向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出資證明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公司名稱;

(二)公司成立日期;

(三)公司注冊資本;

(四)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繳納的出資額和出資日期;

(五)出資證明書的編號和核發日期。出資證明書由公司蓋章。

(6)公司法第七十一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Ⅵ 股東之間出資均不實,股東之間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股東之間承擔補足的連帶責任。

Ⅶ 注冊公司認繳的資金到時交不了有什麼後果

公司的注冊資金如果在承諾期限內不到位,工商部門限期到位,處罰款,有可能會被被認定為虛假出資,面臨未到位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罰款。

根據《公司法》

第二十八條
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

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第一百九十九條
公司的發起人、股東虛假出資,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為出資的貨幣或者非貨幣財產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虛假出資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罰款。

(7)出資不實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各類公司最低注冊資本

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3萬元【新公司法第26條】2014年2月18日取消有限責任公司最低資本3萬元限制。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0萬元,且股東應當一次繳足出資額【新公司法第59-64條】2014年2月18日取消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10萬元限制。

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500萬元【新公司法第81條】2014年2月18日取消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500萬元的限制。

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500萬元。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50萬元。勞務派遣有限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200萬元。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00萬元。

2006年新公司法修改後取消了按照公司經營內容區分最低注冊資本額的規定,將有限責任公司的最低注冊資本從10萬―50萬元統一降至3萬元,將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冊資本從原來的1000萬元降至500萬元。

同時,由於各種原因,雖然最終沒有採納授權資本制,但卻允許兩種公司的資本都可以分期繳納,而不必一次性繳足,只是要求全體股東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20%,而其餘部分必須在兩年內繳足,其中投資公司可以在5年內繳足。

2014年2月18日國務院印發了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取消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3萬元、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10萬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500萬元的限制

Ⅷ 股東出資不實的行為,在公司內部應承擔何種法律責任

1、違約責任。這就是股東應當足額繳納在公司章程中記載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如回果股東不按答照這個要求繳納出資,或者未能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2、連帶責任。這就是在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發現作為出資的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的實際價額顯著低於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股東補交其差額,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對其承擔連帶責任。
之所以規定上述兩種法律責任,主要是由於有限責任公司有人合的因素,又是封閉的,應當由股東之間相互負責,共同對公司負責。再就是有限責任公司出資構成比較復雜,不像單純的以貨幣出資,不會發生差額問題,而以實物等出資,則由於評估作價不準確,或者有欺詐行為等多種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實際價值顯著低於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狀況,當然出資的股東要首先承擔責任,而其他股東也是有責任的,要承擔連帶責任。這種連帶責任在實際生活中,具體表現為出資的股東如果無力補交其差額時,其他承擔連帶責任的股東應當補齊這個差額。
股東若沒有按章程約定的義務繳納出資額,應該承擔三種責任:
一是民事責任,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內部責任 一是向公司補足出資;
二是向其他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Ⅸ 認繳制下注冊資金不到位,股東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認繳制下注冊資金不到位,股東應承擔法律責任:

一、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十三條明確,公司債權人請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由於在認繳制下,出資期限由股東自行約定,理論上可以是五年、十年甚至更長。

二、在公司破產清算時,未繳納的出資加速到期

1、《企業破產法》第三十五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債務人的出資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資義務的,管理人應當要求該出資人繳納所認繳的出資,而不受出資期限的限制。

2、《公司法》司法解釋二第22條規定,公司債權人請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已經承擔上述責任,其他債權人提出相同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三、公司人格否認下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1、《公司法》第20條規定,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2、實踐中,如果股東實繳的資本與公司經營規模和所需財產極不相稱,公司資本顯著不足,導致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就有可能認定股東濫用了法人地位和有限責任規避債務,將經營風險外化給債權人,在這種情況下股東將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9)出資不實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注冊資金認繳制優勢特點:

一、減少投資項目審批,最大限度地縮小審批、核准、備案范圍,切實落實企業和個人投資自主權。對確需審批、核准、備案的項目,要簡化程序、限時辦結。同時,為避免重復投資和無序競爭,強調要加強土地使用、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管理,發揮法律法規、發展規劃、產業政策的約束和引導作用。

二、減少生產經營活動審批事項,按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原則,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生產經營活動和產品物品的許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各類機構及其活動的認定等非許可審批。

三、減少資質資格許可,對不符合行政許可法規定的,一律予以取消;按規定需要對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進行水平評價的,改由有關行業協會、學會具體認定。

四、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降低收費標准,建立健全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制度。

    Ⅹ 股東出資不實怎樣對股東提起訴訟

    公司股東參與公司的活動大多會以出資的形式來,也有以其他方式的,但在出資的過程中,有些股東會不按時履行出資義務或者出現出資不實的情況,那麼股東出資不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一、出資不實的概念
    股東出資不實是指公司股東在公司設立或增加註冊資本時,違反公司章程規定,未出資或出資不足,以及在出資後抽逃出資的行為。對股東出資不實行為目前我國公司法理論界很多人採用的是股東瑕疵出資的概念。
    所謂瑕疵出資,從字面意義理解,指出資時存在的各種各樣不符合法律及公司章程要求的行為,瑕疵出資的概念在內涵上大於出資不實。事實上有一部分瑕疵出資,股東並不一定要承擔民事責任。例如,某股東在公司設立時,依章程出資50萬元,但因故未能經合法驗資機構驗資,這屬於一種出資瑕疵,但在這種出資瑕疵情況下,該股東並不需要對其他股東、公司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僅需要從驗資程序上予以補正。因此,在探討股東出資不實的法律責任這一問題時,舍棄股東瑕疵出資概念,有助於確定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股東的范圍,避免對承責范圍的擴大。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對符合公司設立協議和章程的約定,如實、足額、適當的繳付注冊資本且無抽逃出資行為的股東,稱為如實出資股東。這是不用足額出資股東的概念,一是以如實出資概念與出資不實概念前後呼應,另外因為足額出資可能還存在抽逃出資行為,而如實出資表明出資前和出資後均不存在出資不足或抽逃出資行為,筆者力圖以此從概念上做出更准確的界定。
    二、股東出資不實的分類
    出資不實的基本分類。出資是股東依造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以及公司設立時的協議向公司交付財產的行為,是股東最基本的義務。在實踐中,股東出資不實表現為股東根本未出資、未足額出資及抽逃出資三種情形。至於股東因出資時間、形式或不符合章程、法律規定而出現的股東未正當出資的情形,應根據股東最終對公司是否出資或出資額多少而分別歸為根本未出資和未足額出資二種情形中,不應與上述三種情形並列。因為無論股東如何未適當出資,其結果應可以做出最終認定。而這一最終認定即可確定股東是出資還是未出資,以及出資額是多少。事實上,出資不適當情形,通過程序上的補正,完全可以修正其不適當的形態,而成為完全適當的出資行為,這一觀點與前述瑕疵出資的股東不是承擔法律責任的股東范圍是一致的。
    三、股東出資不實的再分類
    如上,股東出資不實分為根本未出資、未足額出資、抽逃出資三種情形。而前二種情形可歸結為出資不足,後一種情形可以歸結為抽逃出資。有人依《公司法》第208條、第209條規定,將股東出資不實分為虛假出資與抽逃出資二大類並不十分科學,因為抽逃出資亦是股東虛假出資的一種方式,屬於以出資後又抽逃的方式,掩蓋其未出資的事實,虛構了其已出資的事實,虛假出資與抽逃出資概念上互有重疊,以此分類並不準確。
    出資不足指股東違反《公司法》第23、24、25、26、78、80、187條規定的行為,抽逃出資指股東違反《公司法》第34、93條規定的行為,二者本質均是未支付相應對價而取得股權,是一種違法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四、法律責任
    在有限責任公司設立過程中,股東對出資主要承擔以下兩種法律責任:
    1、違約責任。這就是股東應當足額繳納在公司章程中記載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如果股東不按照這個要求繳納出資,或者未能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2、連帶責任。這就是在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發現作為出資的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的實際價額顯著低於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股東補交其差額,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對其承擔連帶責任。
    之所以規定上述兩種法律責任,主要是由於有限責任公司有人合的因素,又是封閉的,應當由股東之間相互負責,共同對公司負責。再就是有限責任公司出資構成比較復雜,不像單純的以貨幣出資,不會發生差額問題,而以實物等出資,則由於評估作價不準確,或者有欺詐行為等多種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實際價值顯著低於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狀況,當然出資的股東要首先承擔責任,而其他股東也是有責任的,要承擔連帶責任。這種連帶責任在實際生活中,具體表現為出資的股東如果無力補交其差額時,其他承擔連帶責任的股東應當補齊這個差額。
    股東若沒有按章程約定的義務繳納出資額,應該承擔三種責任:
    一是民事責任,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內部責任 一是向公司補足出資;
    二是向其他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熱點內容
    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電話地址 發布:2025-02-08 23:51:49 瀏覽:696
    網路安全立法過程 發布:2025-02-08 23:40:38 瀏覽:552
    詐騙罪立法目的 發布:2025-02-08 23:39:25 瀏覽:820
    司法三效果 發布:2025-02-08 23:33:26 瀏覽:534
    刑事訴訟法的公民代理 發布:2025-02-08 23:28:23 瀏覽:731
    與道德有關的詩 發布:2025-02-08 23:08:55 瀏覽:973
    廣州天河法院招聘 發布:2025-02-08 23:03:48 瀏覽:675
    東方市的律師 發布:2025-02-08 22:54:46 瀏覽:977
    全國法律碩士報名人數 發布:2025-02-08 22:46:13 瀏覽:23
    勞動法休息休假的案例 發布:2025-02-08 22:39:05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