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意思表示法律效力
1. 辨析:要約的意思表示,只有書面形式具有法律效率。
根據合同法規定,要約是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發出的希望與對方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同時,合同法規定,合同有兩種形式,一是書面合同,二是口頭合同,即除了法律規定的要式合同必須以書面訂立外,都可以採取口頭的形式。由此可見,要約與承諾也都不必局限於書面形式,所以,認為要約的意思表示只有書面形式具有法律效力的判斷是錯誤的認識,是對合同法的誤解。
2. 《情況說明》具有法律效力嗎或者說什麼樣的情況說明具有法律效力
視內容而定,如果內容合法雙方簽字則有效,如內容違法,則即使雙方簽字亦無法律效力
3. 法律行為意思表示不真實,不自由產生的後果
意思表示不真實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行為人的意思表示不自由:如受欺詐、脅迫等外部原因導致意思表示不自由,在民法通則和合同法上,表現為欺詐、脅迫、重大誤解、顯失公平等。二是行為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實,有三種情況真意保留,指行為人故意隱瞞真意,而表示其他意思的意思表示,大多為開玩笑的行為;虛偽表示,即行為人與相對人通謀而為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行為,指行為人將其真意隱藏在虛假的意思表示中,如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行為。
我國《民法通則》沒有對單獨虛假表示作規定,但在第58條明確規定:「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民事行為無效。這一規定主要是針對「以虛假的合法行為掩蓋真實的非法行為」而設置的。具體包括:
(1)以虛假的民事法律行為掩蓋某種違法行為(如以無息借款掩蓋高利貸);
(2)以虛假的民事法律行為掩蓋其他真實的違法行為(如以買賣行為掩蓋行賄受賄)。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對通謀的虛假的意思表示均認定為無效。對以虛假行為掩蓋合法的真實行為的(如行為人基於某種原因,以贈與行為掩蓋買賣行為),則認定其虛假行為無效,按被掩蓋的真實行為予以認定。
誤解:
(一)誤解的概念和特徵
誤解是指認識與對象的不一致,即行為人對民事行為的內容或其他有關情況產生認識上的錯誤,以至於意思表示與內心意志不一致。例如,買受人對出賣物的價格發生誤解(價格為10000元,誤解為1000元)等。
誤解具有以下特徵:
1.誤解是行為人對民事行為的基本要件形成了錯誤的概念或缺乏必要的認識,從而使其意思表示與真實意志不一致。其表現為,如果當事人了解真實情況,就不會進行該種意思表示。
2.誤解只能於誤解一方當事人未受對方的不法影響時才能存在。如果一方因相對方故意進行的錯誤陳述或其他欺騙行為而陷入錯誤認識並作出意思表示,則構成因受欺詐而為的意思表示。例如,買受人對價格產生的錯誤認識,是由於買受人自己的疏忽大意造成的,而不是因為出賣人的欺詐行為導致的。
3.誤解必須是對民事行為有關事項的認識錯誤。下列情形一般不能構成誤解:
(1)意思表示動機上的錯誤。意思表示的動機是當事人作意思表示的起因或最終想要達到的目的。為保護交易安全,意思表示動機的錯誤不能影響行為的效力。只有當行為人將動機以條件的形式附加於意思表示,使動機成為意思表示的內容時,行為人對動機的錯誤,才能構成誤解。例如,甲在病中的朋友已經去世,但甲誤認為其朋友還活著,因此與乙訂立買賣合同,購買紀念品准備贈與其朋友。此種情形不構成誤解。
(2)行為人對標的物的用途等判斷失誤而產生的錯誤。這種情形類似於意思表示動機的錯誤,也不能構成誤解。如甲公司誤認為乙公司出賣的機器設備可以經過改造後用於自己的生產流水線,從而與之訂立買賣合同,在乙交付後,甲發現根本不可能使用於自己的流水線。
(3)當事人對履行合同的能力的認識錯誤。當事人過高估計自己的履行能力而與他人訂立合同,後來發現自己根本無力履行合同義務。此種情形不屬於對合同本身內容的認識錯誤,故不構成誤解。例如,甲運輸公司與托運人乙公司訂立運輸合同之後,發現自己根本無適當的機器設備完成合同規定的運輸義務。此種情形,甲無權主張撤銷運輸合同,而只能承擔不能履行合同的違約責任。
(二)誤解的效果
誤解通常是因為發生誤解的一方當事人的過失而產生的。同時,誤解有時僅僅是對民事行為部分事項或次要內容發生認識錯誤。如果任何誤解都可以影響意思表示的效力,則善意相對人乃至第三人的利益就有可能遭受不應有的損害。因此,各國民法都規定,只有對於行為內容的重大誤解,才能導致民事行為的無效。我國《民法通則》第59條也明確規定,只有當「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時,才允許當事人提出變更或撤銷該行為的請求。
一般認為,下列情形為重大誤解:
1.對民事行為性質的誤解(如將買賣行為誤認為是租賃行為而在合同文本上簽字等);
2.對相對方當事人的誤解(如將甲誤認為是乙而與之為民事行為)。一般情況下,對相對方當事人的選擇不會對民事行為的結果發生重大影響(如買賣行為中,買受人的身份對出賣人的利益一般影響不大),但是,如果相對方的特定身份已成為民事行為的實質性要素或相對方當事人的確定對民事行為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那麼,對相對方當事人的誤解,也可構成重大誤解。例如,贈與行為中對受贈人是誰的誤解、委託合同中對受託人身份的誤解等;
3.對標的物同一性的誤解。如果當事人雙方所認定的標的物實際上不是同一事物,即為對標的物同一性的誤解。例如,甲有A及B兩處房屋,甲想將A房出賣給乙,而乙誤認為甲想出賣的是B房,雙方就此訂立了房屋買賣合同。根據雙方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必須基於雙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原則,前述情形,由於當事人雙方實際上並未就同一標的物達成任何協議,因而其行為不具有效力。
4.對標的物質量的誤解並且在交易習慣上被認為十分重要的。 對於重大誤解的認定,我國司法解釋比較注重考察誤解的結果是否導致雙方利益的重大不平衡。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71條規定:「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和數量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後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並造成較大損失的,可以認定為重大誤解。」
4. 說明有法律效力嗎
說明在特定情況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於當事人的內心真實意思表示,做出的說明對特定一方或者多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法官在審查說明的效力時,也會綜合考慮各種情況,對說明的效力作出認定。
【(4)關於意思表示法律效力擴展閱讀】《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條 民事法律行為是民事主體通過意思表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行為。
第一百三十四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基於雙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於單方的意思表示成立。
第一百三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 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特定形式的,應當採用特定形式。
第一百三十六條 民事法律行為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行為人非依法律規定或者未經對方同意,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民事法律行為。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五十五條 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第一百五十六條 民事法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一百五十七條 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後,行為人因該行為取 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5. 意思表示解釋在民法通則的相關內容
意思表示為法律行為的核心要素,而法律行為是司法自治的實踐手段,因此意思表示意義重大。意思表示,指向外部表明意欲發生一定私法上法律效果的意思的行為。意思表示由客觀要件與主觀要件構成。客觀要件是指在客觀上可認識其在表示某種法律效果意思。主觀要件,是指內心的意思,更可分為行為意思、表示意思與效果意思。 意思存於內心,是不能發生法律效果的。當事人要使自己的內心意思產生法律效果,就必須將意思表現於外部,即將意思發表。發表則須藉助語言、文字或者表意的形體語匯。意思表示所發表的意思,是體現為司法效果的意思,亦即關於權利義務取得、喪失及變更的意思。
法律效果
拘束力
意思表示的拘束力,亦即意思表示的成立效力。意思表示一旦成立,表意人須受其約束,非依法律,不得擅自撤回或者變更的法律效力。意思表示作成後,將要影響表意人、相對人或第三人的利益。如表意人作成訂立合同的要約,相對人即產生承諾權,表意人拋棄某物的所有權,他人佔有該物即不構成非法佔有或者不當得利行為。再則,對於已作成的意思表示,表意人可否撤回或者撤銷,也事關表意人本身以及相對人和第三人的利益。
拘束力的發生
意思表示拘束力自何時發生,事關表意人對於撤銷權的行使期間(即該期間始期與終期的確定),以及相對人的信賴利益,同時關涉非對話意思表示傳達途中遺失或者遲到風險的負擔。民法通則第57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從成立時起具有法律約束力。行為人非依法律規定或者取得對方同意,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而合同法第16、23條等就合同意思表示成立的時間做了進一步規定。
意思表示的生效
意思表示何時生效,應視意思表示有無相對人;在有相對人的情形,尚應區分對話意思表示與非對話意思表示。分述如下:
無相對人之意思表示
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何時生效,民法未設明文規定,解釋上應認與意思表示成立之時同時生效。例如所有權的拋棄,在其拋棄行為完成時,即發生效力。
有相對人之意思表示
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通過經過四個階段,A意思表示的作成,B意思表示的發出,C意思表示到達相對人,D意思表示的意思為相對人所了解。應采何者作為意思表示發生效力的時間點,涉及當事人的利益甚巨。為合理分配危險,民法就對話的意思表示采「了解主義」,就非相對人的意思表示采「到達主義」。分述如下:
1、對話意思表示:了解原則
對話人為意思表示的,其意思表示,以相對人了解時,發生效力。
對話,指意思表示可直接溝通而言,例如對面相談,打電話。雖近咫尺,但以紙條相傳時,不能直接表達意思表示,因此不屬於對話意思表示,仍應適用非對話意思表示的規定。所謂「了解」,指依通常的情形,客觀上可能了解而言,故對不懂中文的外國人,以中文為解僱的意思表示,不生效力。
2、非對話的意思表示:到達原則
(1)到達及撤回。非對話而為意思表示的,其意思表示,以通知達到相對人時,發生效力。但撤回之通知,同時或先於到達者,不在此限。分二點言之:
A到達,指意思表示已進入相對人的支配范圍,置於相對人可了解的狀態而言。例如解除契約的信函已於通常時間到達相對人的信箱時,即為到達。即使相對人沒有閱讀,也應發生效力。
B意思表示的撤回性。例如甲某日致函於乙表示解除買賣合同,其後改變心意,即發另一一函表示不欲解約。若郵差將兩函一同放入相對人的信箱,即使相對人先閱讀第一封,第二封亦然生效,將第一封的解約意思撤回。
(2)意思表示發出通知後表意人死亡、喪失行為能力,或其行為能力受限制。此時,表意人的意思表示,不因之失其效力。所謂發出,拽表意人已作成使其內心意思表示於外部的行為。所謂通知,指使意思表示進入得預期其到達受領人的過程,如書信投稿郵筒,將電報交付於電信局。所謂喪失行為能力,指受禁治產宣告而言。[8]
意思表示瑕疵
民事法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核心要素,若意思表示有瑕疵,將要影響到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使當事人的意思無法達成預定的目的。意思表示瑕疵究竟如何影響民事法律行為的效果,民法通則的規定與合同法的規定有不同。
意思表示不一致
一、單獨虛偽表示
單獨虛偽表示,是指表意人單獨不願受到其意思表示的拘束,而為意思表示。但該單獨虛偽表示,因相對人明知與否,效果不同。原則上,該意思表示有效,但例外的若相對方明知的則意思表示無效。例如甲開畫展,乙再三贊賞,甲表示願意贈A畫,原本期待乙的拒絕,但不料乙竟為允諾接受。因在公開場合,甲於展覽後不得不將A畫贈於乙時,其意思表示有效,乙取得該畫的的所有權。假設乙明知甲無欲為其意思表示所拘束,只是一種謙讓,其債權及物權的意思表示均為無效,乙不能取得該畫的所有權。
二、通謀虛偽表示
通謀虛偽表示,是指表意人與相對人通謀而虛假的意思表示,相對人不僅須知表意人非真實意思,並須表意人非真意這表示與而與其為非真意的合意。若僅一方無欲為其意思表示所拘束,而表示與真實符意思者,尚不能指為通謀虛偽表示。通謀虛偽意思表示無效,但不得以其無效對抗善意第三人。通謀虛偽表示包括合同,及有相對人的單獨行為等,無論其財產上還是身份上行為,皆有適用餘地。實務上最常見的是,為詐害債權人而通謀虛偽為不動產的買賣或設定抵押權。虛偽意思表示,隱藏他項法律行為的,應當適用該他項法律行為的法律規定。例如甲乙本欲為贈與合同,但是不想為他人所知,故作成買賣合同。贈與合同則是被隱藏的法律行為,因此買賣合同無效,但是贈與合同並不因此無效。[9]
三、重大誤解
重大誤解行為是基於重大錯誤認識而實施的意思表示。所謂重大誤解,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見》第71條的解釋是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和數量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後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並造成較大損失的,可以認定為重大誤解。概括法律的規定,重大誤解行為的要件可以分解為:
(1)須有錯誤認識。所謂錯誤認識,既包括表意人方面的錯誤,也包括受意人的誤解。前者是發動型錯誤,後者則是受動型錯誤。錯誤的形態很多,有把想要設定的法律關系性質搞錯,如把租賃當成借用;有把標的搞錯的,如把18K金當成赤金;有把價格搞錯的,如把100元1市斤當成100元1公斤;有把履行時間、地點或甚至把當事人搞錯的,等等。
(2)須當事人不了解其錯誤。即當事人屬無意中犯了錯誤。如果是故意搞錯,那就屬於欺詐或虛偽行為,而不再是誤解行為。
(3)須錯誤性質嚴重。判斷錯誤是否嚴重,應從一般人處於表意人的地位,如果有此誤解,會不會實施該行為的標准來把握,如果不會實施,則屬性質嚴重。
意思表示不自由
一、欺詐
所謂欺詐,是故意欺騙他人,使之陷於錯誤的行為。受欺詐而實施的行為,則是由於他人的欺詐行為陷於錯誤,進而作出的意思表示。欺詐行為的法律要件是:
在欺詐人方面
(1)須有欺騙他人的行為。欺詐行為是故意把不真實的情況表示給別人,無論虛構事實、歪曲事實或者隱匿事實均屬之。欺詐往往呈現為積極行為,而消極行為,尤其是沉默,則必須是法律、合同或者商業習慣上有告知事實的義務,而未告知時才能構成欺詐。
(2)須有欺詐故意。欺詐故意,是指具有欺騙他人的故意,這種故意的含義包括兩層:第一是使相對人陷於錯誤的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所表示的情事不真實,並且明知相對人有陷入錯誤的可能;第二是有使相對人陷於錯誤而作出意思表示的故意。這兩種故意從根本上妨礙了被欺詐人意思形成的自由。
在被欺詐人方面
(1)須被欺詐人因受欺詐而陷於錯誤。被欺詐人陷於錯誤與欺詐人的欺詐行為之間須有因果關系。如果被欺詐人並不陷於錯誤,或者雖然陷於錯誤,但該錯誤不是受欺詐而產生,則欺詐行為不能成立。
(2)須被欺詐人因錯誤而作出意思表示,即錯誤與意思表示之間須有因果聯系。如果被欺詐人雖然陷於錯誤,但是並沒有因之而作出意思表示;或者雖有意思表示,卻不是因錯誤所致,欺詐行為也不能成立。
二、脅迫
脅迫是因他人的威脅或者強迫,陷於恐懼而作出的不真實意思表示。威脅是指以預告未來的損害使相對人精神感到恐懼。強迫是指以對相對人或其親屬的身體強制或傷害。當事人因受脅迫而作出的不真實的意思表示,即是脅迫行為。脅迫的法律要件是:
在脅迫人方面
(1)須有脅迫行為存在。脅迫是不正當地預告危害,以使他人陷於恐怖的行為。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見》第69條規定: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對方作出違背真實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脅迫行為。
(2)須有脅迫的故意。脅迫人的故意包括兩個方面:第一,須有脅迫相對人使之產生恐懼的故意;第二,須有使相對人因恐懼而作出意思表示的故意,即脅迫的目的在於使相對人作出迎合性意思表示。
(3)須預告危害屬於不正當。所謂不正當,即違背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道德准則。違法當然屬於不正當,但不正當卻不一定都違法。例如,某甲對某乙說:「如果不簽訂合同,則告發你私拿回扣的事」,是很難說這預告是違法的,卻肯定屬不正當,因為它干涉了相對人的意思自由。
在被脅迫人方面
(1)須因受到脅迫而產生恐懼。如果脅迫人縱然施加脅迫,但被脅迫人並不因此恐懼,或雖有恐懼,但恐懼並不是因脅迫而生,就不能構成受脅迫而實施的瑕疵意思表示或瑕疵法律行為。
(2)須因恐懼作出意思表示。即脅迫人的意思表示與其恐懼須有因果聯系。而且,其意思表示,又須迎合脅迫人的意思作出。這兩個方面必須同時存在,如果被脅迫人並不因脅迫而恐懼,就不能構成受脅迫而實施的行為。進一步看,即使被脅迫人產生恐懼,但是所實施的行為卻不迎合脅迫人的意思,也還是不能構成受脅迫而實施的行為。因為,受脅迫而實施的行為,其實質在於行為人的意思形成和表示均受到不正當干涉。
三、乘人之危
因危難處境被他人不正當利用,不得已而作出對自己嚴重不利的意思表示,是乘人之危而實施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危難人的意思形成和表示,都受到了乘危人的不正當干涉,違背了意思自由原則,因而不能被認為是健全的意思表示。乘人之危的行為,須具備以下要件:
在乘危人方面
(1)須乘人之危。即對他人的危難處境加以利用。危難處境一般指經濟上的窘迫,以及生命、身體、健康、名譽、自由等方面面臨或者陷於危險或困難。
(2)須有乘人之危的故意。即須有使危難人按照自己意思進行意思表示的故意。
在危難人方面
(1)須危難人被迫進行意思表示。即乘人之危與危難人的意思表示之間具有因果聯系。危難人進行意思表示是不得已而為之,是乘危人不正當利用的結果。如果危難人臨危不懼,不為利誘所動,當然談不上危難為人所用而實施的行為。
(2)須危難人迎合乘危人的意思進行意思表示。即危難人無奈而使自己的意思表示迎合乘危人的意思。如果危難人並不迎合乘危人的意思,那麼他所實施的行為也就不構成危難為人所用而實施的行為。
(3)須後果對危難人嚴重不利,違反了公平原則。
6. 意思表示有瑕疵的行為有沒有法律效力
1,真意保留,指表意人故意隱匿其內心真意,而表示與其真意不同的意思的意思表內示。
【原則上有效,如果真容意保留的事實為相對人所明知的,無效】
2,虛偽表示,指表意人與相對人同謀而為的虛假的意思表示。
【如果虛偽表示隱藏的行為不違反法律的規定有效】
3,重大誤解,指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和數量等發生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後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並造成較大損失的行為。
【可撤銷】
4,誤傳,指因意思表示傳達人之錯誤而導致的意思與表示的不一致。
【可撤銷】
5,欺詐,指當事人一方故意編造虛假情況或隱瞞證實情況,是對方陷入錯誤而為違背自己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
【《民法》規定為無效;《合同法》規定為損害國家、集體和第三人利益的無效,否則可撤銷】
6,脅迫,指為達到非法的目的,採用某種方法造成他人精神上的巨大的壓力或直接對他人肉體施加暴力強制的行為。
【《民法》規定為無效;《合同法》規定為損害國家、集體和第三人利益的無效,否則可撤銷】
7,乘人之危,指行為人利用對方當事人的急迫需要或為難處境,迫使其作出違背本意而接受於其非常不利條件的意思表示。
【《民法》規定為無效;《合同法》規定為可撤銷】
7. 意向書的法律效力
如果意向書中明確了雙方的詳細權利義務,則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只是簡單的意思表示,沒有其他實際約束,則法律效力無法體現。從嚴格意義上講,意向書不是一個法律概念。傳統的「意向書」是一種單方面的意思表示,通常是以書信的形式。在目前的交易實踐中,意向書大多是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當事人出具的法律文書,在雙方深入接觸並就諸多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後,要求收受人確認或接受的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四條
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1、內容具體確定:
2、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8. 意思表示可以是違法的嗎如果可以依,那麼此意思表示產生的民事法律行為成立嗎
舉2個例子說明
1張3偷了李四的牛,要賣給王五,賣牛的意思張三是真實的意思表示。但標的物版是違法權所得。不受法律保護。盡管王五善意市價買下該牛,最後因為標的物不受法律保護而被返還給李四
2甲臨終時立遺囑把所有的財產全部送給其情人。未給妻子和兒女留下一分錢,違反中國的法律,盡管司儀表示真實,但因為遺囑和法律想沖突。則以法律為主,甲的遺囑只能算是無效或者部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