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婚內欠條有法律效力嗎

婚內欠條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0-12-25 13:16:44

A. 老公婚內出軌了,寫了一個十萬的欠條,有法律效力

沒有法律效力!來!
如果是老公欠老婆的自錢,那同樣都是婚內財產,無法分清楚。
如果是老公欠了婚外戀那個女士的錢,那更不靠譜。
這欠條如果是挾迫情況下產生的,又支付了,這屬於綁架罪。
如果寫了欠條,對方又沒有將十萬元錢交付與當事人,那屬於無效借款。

B. 婚內夫妻間的借條有法律效力嗎

您好,婚內借條是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之間互相寫的欠條,就是夫妻間的債權債務。我國法律並不禁止有夫妻身份的自然人作為借款合同的主體,借條就是借款合同一種形式,所以夫妻之間可以形成債權債務關系。

雖然我國絕大部分家庭的夫妻財產大都處於共有狀態,很少出現上述案例夫妻為同一借貸關系的雙方當事人的情形,但是這並不排除夫妻雙方可以成為借貸關系的雙方當事人的可能性。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C. 婚內打欠條有法律效應嗎

1、夫妻間婚內打欠條是有法律效力的。《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要根據財產性質和用途來作具體分析。

2、若資金屬於共同財產,且用於共同開支,即借款前夫妻雙方沒有約定婚內財產的性質,或者借款方沒有證據證明該借款為其個人財產,且婚內借款的用途系用於家庭經營以及生活開銷的。此時,婚內借款好比自己的錢從左邊口袋放入右邊口袋,應認定夫妻雙方債權債務關系不成立。

3、若資金來源屬於共同財產,且用於個人事務,因夫妻雙方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分權,這種借貸行為應當視為夫妻雙方對共同財產的合法處分,對雙方產生的借貸糾紛應當適用自然人之間借款合同的民事法律規定,尊重雙方當事人意思自治,按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借款協議的約定進行處理。由於該借款為夫妻共同所有,所以借款方應給予出借方借款的一半。

4、若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借給另一方進行個人經營活動或者進行個人事務的情形,則應按普通債權債務關系處理。若夫妻一方以其個人財產借給另一方進行家庭支出時情形,因夫妻雙方對家庭支出具有共同的義務,所以此時的借款金額應以一半計算。

5、參考資料:
光明網:http://court.gmw.cn/html/article/201211/30/112556.shtml
光明網:http://court.gmw.cn/html/article/201412/24/170915.shtml
中國法院網: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4/05/id/1290722.shtml

D. 夫妻婚內打欠條有法律效力嗎

婚內夫妻之間復打欠條,是制否有效,要看借款的用途是什麼?

如果是用於家庭生活,就是無效的。如果是用於個人經營活動或用於其他個人事務的,就是有效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六條 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用於其他個人事務的,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離婚時可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處理。

E. 婚內的借條有效嗎具有法律效力嗎

當然有效了,是受法律保護的,我國這樣的案例也不少,我給你舉個案例,你仔細看看吧。
現實生活中,我們有時也會遇到夫妻雙方在婚姻締結期間存在的相互之間借款關系,比如說,結婚期間,丈夫侯先生向妻子借款10萬元用於開銷,可沒過多久兩人鬧起離婚,並約定侯先生歸還欠款,但前夫卻遲遲不願履行。陳女士將前夫告上法庭。日前,相關法院對這起離婚後財產糾紛作出一審判決:判令侯先生給付前妻陳女士10萬元。

2006年8月7日,侯先生向陳女士借款10萬元用於個人開銷,並出具一份借條。2007年,雙方訂立自願離婚協議,協議中寫明,男方欠女方債務10萬元整,以男方寫給女方的借據為證。嗣後,侯先生一直未予歸還。
侯先生辯稱,夫妻關系存續期間財產混同,雙方收入均為共同收入,即使借條存在,也不能證明借款事實已實際發生。且借條和離婚協議均是前妻以不法手段脅迫所為,並非自己的本意。

法院審理認為,侯先生認為離婚協議系被脅迫書寫,未提供充分證據予以證明,其提供的證人證詞也不足以證明其主張。其次,離婚登記需夫妻雙方親自在離婚登記機關辦理,難以確認侯先生在陳女士脅迫下達成自願離婚協議書的情況,因此對侯先生的該項辯解不予採信。

婚內借條離婚後是否有效?這是一個很常見的法律問題,很多離婚當事人經常為此發生糾紛。鑒於新婚姻法規定對個人財產的性質不因夫妻關系存續時間長短而發生變化,婚內借條一般都會被法院作為有效證據採信,除非存在相反的證據。出具借條一方當事人對存在相反情形負有舉證責任,如舉證不力則承擔不利法律後果。為此,我們認為有必要提請大家不要隨意因感情或者其他非真實債務原因向配偶出具借條或者欠條。

熱點內容
月息3違約金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9 09:01:01 瀏覽:551
刑事訴訟法再審抗訴 發布:2025-02-09 08:58:44 瀏覽:371
財經法規習題集 發布:2025-02-09 08:53:13 瀏覽:838
集體土地司法強拆 發布:2025-02-09 08:37:26 瀏覽:538
第三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9 08:26:03 瀏覽:301
行政法派出機關類型 發布:2025-02-09 08:25:17 瀏覽:74
全國法院系統學術 發布:2025-02-09 08:24:34 瀏覽:770
論民法的精神 發布:2025-02-09 08:24:31 瀏覽:389
教師法律法規學習 發布:2025-02-09 08:18:17 瀏覽:201
社區政策法規 發布:2025-02-09 08:01:14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