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法律責任嗎
㈠ 員工違法到底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員工違法是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刑事責任由員工本人負責。用人單位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追償。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追償。
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㈡ 公司員工犯法公司有責任嗎
法律分析:公司員工違法如果是職務行為,民事責任由單位負責;刑事責任由本人負責。如果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單位承擔民事責任後可向員工追償。員工違法企業不一定有責任,如果員工是因為執行工作任務違反法律規定,造成他人損害的,企業要承擔侵權責任,員工自己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或者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追償。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㈢ 作為公司員工,代表公司與客戶簽訂的合同出現問題我要負法律責任嗎
您好,嚴格意義上講,需要分析何榮出現的具體問題來確定你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作為公司員工,代表公司簽訂合同是你的職務行為,就合同的履行及法律果而言,由公司承擔,你並不承擔履行合同的法律責任。
但,作為公司的員工,就合同的簽訂過程,有無違反公司的規章制度,是否存在未盡責的情形,則需要具體審查。如存在過錯的,公司可以內部追責,當然,如涉嫌經濟類犯罪的,司法機關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所以,需要根據合同出問題的原因,具體分析有無過錯,是否應承擔責任,以及承擔何種責任。
㈣ 在詐騙公司上班的員工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一、如果員工知道該公司從事的是詐騙活動,仍然參與詐騙活動的實施或者為詐騙活動提供幫助,則該員工構成詐騙罪,是詐騙罪的從犯,要承擔法律責任;
二、不符合上述情況的,該員工不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條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㈤ 公司追究員工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按照現行相關勞動法律法規可知,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採用的歸責原則是「過錯責任原則」,即勞動者存在「過錯」,也即應當符合下列三個條件:第一、勞動者存在過錯,即勞動者有違法或違約行為;第二、用人單位存在損害事實,即勞動者的違法或違約行為給用人單位造成了實際的損失;第三、用人單位的損失與勞動者的過錯行為存在因果關系。只有在上述三個條件全部具備的情形下,勞動者才承擔賠償責任,三者缺一不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一百零二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六條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㈥ 公司對員工違法擔責嗎
法律分析:公司員工違法如果是職務行為,民事責任由單位負責;刑事責任由本人負責。如果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單位承擔民事責任後可向員工追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追償。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㈦ 員工在工作上犯錯了需要承擔責任么
員工在職場上工作,既可以享受相應的權利,又要承擔相應的義務,還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這個責任,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工作任務上的職責。
所謂工作任務上職責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按照相關規章制度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
2,按照本人工作崗位的相關職責,承擔相應的職責。
3,根據有關部門的規定,承擔相應的工作職責。
2,工作上一旦出錯,需要承擔的責任。
當一個人在職場上工作犯錯以後,他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具體來說,當他在工作上犯錯以後,需要承擔以下幾方面責任:
1,工作不利,需要接受相應的考核。
2,工作出錯以後,有關部門會對犯錯誤的員工進行相應的處罰。
3,當員工與工作上犯錯以後,需要彌補工作上的錯誤,造成相關工作任務。
因此,員工在工作上犯錯以後,肯定是需要承擔責任的。
至於具體需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根據具體情況不同,內容各有不同:
1,有關方面對其進行批評教育。
2,有關部門對犯錯誤的員工進行考核,比如扣獎金。
3,有關部門對犯錯誤的員工進行處分。
4,如果犯錯誤的員工所犯的錯誤比較嚴重,甚至可能被解除勞動合同。
因此,一個人在職場上一旦犯錯,他所需要承擔的責任是比較大的……因此我們在職場上工作,必須小心謹慎,力求把工作做好,這樣才能獲得肯定和嘉獎,讓自己獲利最大。
㈧ 員工造成重大損失能否追究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員工造成重大損失,用人單位能夠追究員工的法律責任。員工在工作中因自身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失的要承擔賠償責任,用人單位可以直接從員工的工資中扣減相應的經濟賠償,但扣減的金額不能超過員工每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的規定,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㈨ 公司違法,員工有責任嗎
公司違法,員工通常沒有責任,一般公司董事、經理等高管要承擔責任,有些經濟犯罪公司會計也要承擔責任,但如果是人身傷害之類的犯罪,那參與犯罪的普通員工也要承擔責任。其他情況,普通員工一般不需要承擔責任。
法律分析
以是否直接參與公司的犯罪活動為標准來區分員工,員工大體可以分為兩類:直接參與公司犯罪活動的員工,比如在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集資詐騙的案件中,負責開拓業務,與投資者簽訂合同的業務經理;不直接參與公司犯罪活動的員工,比如在網路詐騙案件中,為公司的詐騙活動提供技術支持的員工。直接參與公司犯罪活動的員工,客觀上直接參與了犯罪活動,主觀上也認識到公司的經營模式,是否認識到是犯罪,並不影響罪名的成立,很可能會構成犯罪;不直接參與公司犯罪活動的員工,只是為公司的犯罪活動提供了幫助,是否構成犯罪,關鍵看主觀上是否明知公司的經營模式,如果證據可以證明對公司的經營模式存在主觀明知,那麼是可能會構成犯罪的,如果是單位犯罪,也很可能會不構成犯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條 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三百八十七條 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情節嚴重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前款所列單位,在經濟往來中,在帳外暗中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以受賄論,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