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民事責任

法律民事責任

發布時間: 2020-12-25 15:32:48

① 如何區分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

三者的區別在於:

1、產生原因不同:

民事責任是民事主體之間因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規定的、或者當事人所約定的義務而承擔的責任;

刑事責任是犯罪人違反了刑法規定構成犯罪而承擔的責任;

行政責任是指犯有一般違法行為的單位或個人,依照社律法規的規定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3、承擔形式不同

民事責任的承擔形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刑事責任的承擔形式有:刑事處罰

行政責任的承擔形式有:行政處罰與行政處分

4、追究責任的形式不同

民事責任按照不告不理的原則,由當事人向法院起訴後再由法院判決

刑事責任則由國家司法機關予以立案偵查以追究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責任,在符合《刑法》規定的指定情形的,也可以由當事人向法院提起刑事訴訟。

追究行政責任是在確定行政責任的基礎上,有權追究行政責任的機關強制負有責任的行政機關或公務人員履行一定義務。有權追究行政責任的機關主要是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和審判機關。

(1)法律民事責任擴展閱讀

一、民事責任是指是民事主體違反了民事義務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民事義務包括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也包括積極義務和消極義務、作為義務和不作為義務。民事責任主要是由三個部分的內容構成,包括締約過失責任、違約責任、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一)賠禮道歉。

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

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二、中國理論界對於刑事責任的界定,觀點不一。影響較大的是否定評價說,即認為,刑事責任是指犯罪人因實施犯罪行為而應當承擔的國家司法機關依照刑事法律對其犯罪行為及本人所作的否定評價和譴責。

具體表現為犯罪分子有義務接受司法機關的審訊和刑罰處罰。中國刑法規定: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行為人實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為所必須承擔的法律後果。負刑事責任意味著應受刑罰處罰。這是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道德責任的根本區別。

三、行政責任是指犯有一般違法行為的單位或個人,依照社律法規的規定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責任主要有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兩種方式。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行政管理相對人給於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可依法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行為的單位和個人作出行政處罰。[1]

② 民事法律責任包括哪些形式

一、依據民法通則規定,民事法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內、返還財產、容恢復原狀、修理重做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形式。

二、法律依據:《民法通則》
第一百三十四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賠償損失;
(八)支付違約金;
(九)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賠禮道歉。
以上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適用上述規定外,還可以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並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處以罰款、拘留。

③ 民事責任的法律特徵

同意樓上的觀點:)
法律責任包括:刑事責任;行政責任;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回體違反答民事法律規范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民事責任包括合同責任和侵權責任。合同責任是指合同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所應當承擔的責任;侵權責任是指民事主體侵犯他人的人身權、財產權所應當承擔的責任。民事責任的責任形式有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包括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以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這些責任形式既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可以說民事責任是民事法律責任的簡寫,因此,二者應該沒有區別

④ 什麼是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對民事法律責任的簡稱,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因實施了民版事違法行為,根據權民法所承擔的對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後果或者基於法律特別規定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

民事責任屬於法律責任的一種,是保障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實現的重要措施,是民事主體因違反民事義務所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它主要是一種民事救濟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權益得以恢復。

(4)法律民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一)賠禮道歉。

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

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⑤ 法律民事責任

是否需要賠償要看四人是否有救助的義務,由於五個人都是未成年人,沒有法定的救助義務,所以,沒有賠償的責任。
望採納謝謝

⑥ 什麼叫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對民事法律責任的簡稱,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因實施了民事違法行為,內根據民法所容承擔的對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後果或者基於法律特別規定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

民事責任屬於法律責任的一種,是保障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實現的重要措施,是民事主體因違反民事義務所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它主要是一種民事救濟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權益得以恢復。

民事責任主要是由三個部分的內容構成,包括締約過失責任、違約責任、侵權責任。

(6)法律民事責任擴展閱讀:

構成要件:

1、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損害是指因一定的行為或事件使民事主體的權利遭受某種不利的影響。權利主體只有 在受損害的情況下才能夠請求法律上的救濟;

2、行為的違法性。指對法律禁止性或命令性規定的違反。除了法律有特別規定之外,行為人只應對自己的違法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3、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作為構成民事責任要件的因果關系指行為人的行為及其物件與損害事實之間所存在的前因後果的必然聯系;

4、行為人的過錯。行為人的過錯是行為人在實施違法行為時所具備的心理狀態,是構成民事責任的主觀要件。

⑦ 民事責任有哪些

民事責任

  1. 對民事法律責任的簡稱,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因實施了民事違法行為,根據民法所承擔的對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後果或者基於法律特別規定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

  2. 民事責任屬於法律責任的一種,是保障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實現的重要措施。

  3. 是民事主體因違反民事義務所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它主要是一種民事救濟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權益得以恢復。

簡介

  1. 自然人或法人因違反法律或合同規定的民事義務,從而侵害了他人的財產或人身權利時,依法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

  2. 違反民事義務的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因而導致承擔的民事責任有:

  3. 違約責任,即不履行、不適當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中規定的義務的民事責任。

  4. 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

  5. 不履行法定義務(如扶養)的民事責任。

  6. 在刑事訴訟中如果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則犯罪人除服刑外,還要承擔民事責任。 承擔民事責任一般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7. 要有民事違法行為的存在。違法行為人要有過錯,包括故意與過失。

  8. 但是,隨著工業交通事業中具有高度危險性的技術 民事責任的使用日益增多,經濟交往的情況日益復雜,工業污染日益普遍,公害日益嚴重,為了維護受害人的利益,立法原則上相應地提出了無過錯責任原則,在英美法中也稱作結果責任原則,即只要有損害結果,就要負民事責任。

  9. 中國《民法通則》規定 :「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在司法實踐中,這一規定的實施在交通事故等民事案件中佔有重要地位。

民事責任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免除:

  1. 不可抗力。即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如地震、水災、戰禍等。

  2. 正當防衛。即為了保護國家、集體、他人或自己的合法權益免受正在進行的違法行為的侵害,對侵害人進行必要限度的反擊行為。

  3. 緊急避險。即在發生了某種緊急危險時,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財產損害和人身傷害而不得不對他人的財產或人身造成一定的損害(見自力救助)。

  4. 民事責任是對違反民事義務的自然人或法人提出的必須履行其民事義務的行為要求,具有國家強制性。在中國,公民和法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主要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

民事責任具有以下主要特徵:

  1. 民事責任以民事義務為基礎,是違反民事義務的法律後果。

  2. 民事責任以恢復被侵害人的權利為目的。

  3. 民事責任具有法律上的強制性。

  4. 民事責任是保護性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

  5. 常見的民事責任分類有以下幾種:

  6. 債務不履行的民事責任與侵權的民事責任。 根據民事責任發生的原因,民事責任可分為債務不履行的民事責任與侵權的民事責任。 債務不履行的民事責任,是指因債務人不履行已存在的債務而發生的民事責任。 侵權的民事責任,是指因實施侵權行為而發生的民事責任。

  7. 履行責任、返還責任和賠償責任。 根據民事責任的內容,民事責任可分為履行責任、返還責任和賠償責任。 履行責任,是指責任人須履行自己原負擔的債務的責任。 返還責任,是指以返還利益為內容的責任。 賠償責任,是指以賠償對方損害為內容的責任。

  8. 按份責任與連帶責任。 根據承擔民事責任一方當事人之間的關系,民事責任可分為按份責任與連帶責任。 按份責任,是指責任人為多人時,各責任人按照一定的份額向債務人承擔民事責任,各債務人之間無連帶關系。 依法懲處
    連帶責任,是指債務人為多人時,每個人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責任,各責任人相互間有連帶關系。

  9. 財產責任與非財產責任。 根據民事責任的內容有無財產性,民事責任可分為財產責任與非財產責任。 財產責任,是指直接以一定的財產為內容的責任,如返還財產,賠償損失。 非財產責任,是指不直接具有財產內容的民事責任,如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又稱為民事責任的形式,是指民事主體承擔民事責任的具體措施。 根據《民法通則》第134條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1. 停止侵害。

  2. 排除妨礙。

  3. 消除危險。

  4. 返還財產。

  5. 恢復原狀。

  6. 修理、重作、更換。

  7. 賠償損失。

  8. 支付違約金。

  9. 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10. 賠禮道歉。

  11. 以上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⑧ 民事責任主要包括哪些

(一)合同責任、侵權責任與其它責任
華律網
根據責任發生根據的不同,民事責任可以分為合同責任、侵權責任與其他責任。合同責任是指因違反合同約定的義務、合同附隨義務或違反《合同法》規定的義務而產生的責任。侵權責任是指因侵犯他人的財產權益與人身權益而產生的責任。其他責任就是合同責任與侵權責任之外的其他民事責任,如不當得利、無因管理等產生的責任。
(二)財產責任與非財產責任
根據民事責任是否具有財產內容,民事責任可以分為財產責任與非財產責任。財產責任是指由民事違法行為人承擔財產上的不利後果,使受害人得到財產上補償的民事責任,如損害賠償責任。非財產責任是指為防止或消除損害後果,使受損害的非財產權利得到恢復的民事責任,如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
(三)無限責任與有限責任
根據承擔民事責任的財產范圍,民事責任可以分為無限責任與有限責任。無限責任是指責任人以自己的全部財產承擔的責任,如合夥人對合夥債務承擔的責任,投資人對個人獨資企業債務的責任等。有限責任是指債務人以一定范內或一定數額的財產承擔的民事責任,如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有限責任;物的擔保,以特定物價值為限的有限責任;等等
(四)單方責任與雙方責任
單方責任是指只有一方對另一方當事人的責任,如合同履行中違約方對非違約方承擔的違約責任,侵權中加害方對受害方承擔的責任。雙方責任是指法律關系雙方當事人之間相互承擔責任的形態。單方責任和雙方責任形態,既可以是直接責任,也可以是替代責任。如果在侵權責任中加害人屬於多數人,則可能形成連帶責任、補充責任或按份責任。
(五)單獨責任與共同責任
根據承擔民事責任的主體數量的不同,民事責任可以分為單獨責任與共同責任。單獨責任是指由一個民事主體獨立承擔的民事責任,多數責任屬於單獨責任。共同責任是指兩個以上的人共同實施違法行為並且都有過錯,從而共同對損害的發生承擔的責任,如加害人為兩個以上的人對受害人承擔的責任。
(六)按份責任、連帶責任與不真正連帶責任
在共同責任中還可以區分為按份責任、連帶責任與不真正連帶責任。
(1)按份責任
按份責任是指多數當事人按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各自承擔一定份額的民事責任。在按份責任中,債權人如果請求某一債務人清償的份額超出了其應承擔的份額,該債務人可以予以拒絕。如果法律沒有規定或合同沒有約定這種份額,則推定為均等的責任份額。
(2)連帶責任
連帶責任是指多數當事人按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連帶地向權利人承擔責任。如因違反連帶債務或者共同實施侵權行為而產生的責任,各個責任人之間具有連帶關系,應當承擔連帶責任。在連帶責任中,權利人有權要求責任人中的任何一個人承擔全部或部分的責任,責任人不得推脫。任何一個連帶債務人對手債權人做出部分或全部清償,都將導致責任的相應部分或全部消滅。民法上的連帶責任主要有:(1)合夥人對合夥之債權人的責任;(2)共同侵權人的連帶責任;(3)連帶保證人之間的連帶責任;(4)代理關系中發生的連帶責任。

熱點內容
法社會學在中國的地位 發布:2025-02-10 07:34:37 瀏覽:674
民法典對賠償的 發布:2025-02-10 07:30:27 瀏覽:484
公司法實物出資比例 發布:2025-02-10 07:16:02 瀏覽:713
銀川中級人民法院新聞 發布:2025-02-10 07:15:50 瀏覽:25
新刑事訴訟法第33條 發布:2025-02-10 06:59:51 瀏覽:951
勞動合同法重要意義 發布:2025-02-10 06:28:26 瀏覽:826
朝國刑法 發布:2025-02-10 06:18:30 瀏覽:633
金華法院判決 發布:2025-02-10 05:36:59 瀏覽:471
婚姻法中婚後財產分配 發布:2025-02-10 05:19:15 瀏覽:152
民法基本制度 發布:2025-02-10 05:13:03 瀏覽: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