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合同無法律效力

合同無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0-12-25 15:46:43

① 協議有法律效力

具有復法律效力。

民間協議具制有法律效力的前提為:協議雙方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且是在雙方都自願的前提下簽訂,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協議所具備的格式、內容、項目齊全,經雙方簽字確認,且雙方都沒有欺騙的行為,代理人代理手續合法。

合同法》規定合同有效要件為: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4、合同標的須確定和可能。

(1)合同無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協議的格式

1 、標題:雙方單位名稱事由,協議書三部分組成。

2 、正文:條款內容

協商目的

協商目的責任

協議的時間和期限

協商目的條款和酬金{價格明確總額大寫必須明確貨幣種類}

履行條款期限

違反條款的責任處理

落款{簽署}

簽署日期

② 什麼樣的合同或者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一般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也是就是具有法律效力。具體要符合以下條件:

簽定合同或協議的當事人需是雙方或多方,而不能是單方所為,經過平等、自願協商而訂立;

簽訂的主體是有資格的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自然人、法人等),他們對自己的行為的內容能夠正確認識,可自由支配自己的行為,能夠以自己的名義簽訂相關合同、協議;

簽定的合同、協議的內容不違反法律的強行性效力性法律規定(如,不得違反公序良俗,說白了就是公共道德秩序)。

合同或協議內容不損害國有、社會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合法利益。

(2)合同無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合同是當事人或當事雙方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廣義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門中確定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狹義合同指一切民事合同。

還有最狹義合同僅指民事合同中的債權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85條: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條: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合同(Contract),又稱為契約、協議,是平等的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合同作為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是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產物,是兩個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協議。

只有當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國家法律約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從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國家法律約束力 。

③ 怎麼看一份合同或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了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只要沒有上述情形,雙方意思表示真實,合同都是有效的。

因違法法律強制性規定而無效的舉例:

《合同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租賃期限不得超過二十年。超過二十年的,超過部分無效。


(3)合同無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合同法》

第三章合同的效力

第四十四條 合同的生效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五條 附條件的合同

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第四十六條 附期限的合同

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第四十七條 限制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

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八條 無權代理人訂立的合同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

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九條 表見代理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第五十條 法定代表人越權行為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該代錶行為有效。

第五十一條 無處分權人訂立的合同

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網路-合同

④ 應當簽訂書面合同而沒有簽訂,法律效力如何

對於合同的形式,《合同法》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條明確規定:

當事人未以書面形式或者口頭形式訂立合同,但從雙方從事的民事行為能夠推定雙方有訂立合同意願的,

人民法院可以認定是以合同法第十條第一款中的「其他形式」訂立的合同。

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法律另有規定:借款人合同、融資租賃合同、技術開發合同、技術轉讓合同等;保證合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4)合同無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簽訂合同的方式

簽訂合同使用口頭和書面形式。經濟合同的形式是指經濟合同當事人之間明確權利義務的表達方式,也是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的表現方法。

根據經濟合同法規定,經濟合同的形式主要有口頭形式和書面形式兩種。

1、口頭形式。口頭形式是指當事人雙主用對話方式表達相互之間達成的協議。

當事人在使用口頭形式時,應注意只能是及時清潔的經濟合同,才能使用口頭形式,否則不宜採用這種形式。

2、書面形式。書面形式是指當事人雙方用書面方式表達相互之間通過協商一致而達成的協議。

根據經濟合同法的規定,凡是不能及時清潔的經濟合同,均應採用書面形式。

在簽訂書面合同時,當事人應注意,除主合同之外,與主合同有關的電報、書信、圖表等,也是合同的組成部分,應同主合同一起妥善保管。

書面形式便於當事人履行,便於管理和監督,便於舉證,是經濟合同當事人使用的主要形式。

⑤ 什麼樣的合同具有法律效應

合同具有法律效應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簽定合同或協議的當事人需是雙方或多方,而不能是單方所為,經過平等、自願協商而訂立;

2.簽訂的主體是有資格的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自然人、法人等),他們對自己的行為的內容能夠正確認識,可自由支配自己的行為,能夠以自己的名義簽訂相關合同、協議;

3.簽定的合同、協議的內容不違反法律的強行性效力性法律規定(如,不得違反公序良俗,說白了就是公共道德秩序)。

4.合同或協議內容不損害國有、社會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合法利益。

(5)合同無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只要雙方同意合同書上的內容並在上面共同簽字的,就具有法律效力,對雙方都有拘束力。
但是,合同要具有法律效力,還要注意合同內容不能違背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不能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不能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另外,有一些特殊種類的合同是需要到國家相關部門登記才能生效的,例如專利轉讓要到專利局登記等,這種情況一般在你這種合夥做生意中可能涉及較少的。

參考資料: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 -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

⑥ 合同被確認無誤後 自什麼就不足有法律效力

你好,這個合同被確認無誤後,如果是合法就有法律效應的呢

⑦ 沒簽合同,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具有同等效力,但是如果違法條款無效!但是沒有合同,你手上沒有相關證據,只有他們手裡有,將來出現糾紛可能吃虧

⑧ 合作協議沒有按手印 有法律效力嗎

簽字和蓋章都具有法律效力。只要當事人簽字,合作協議也同樣具有法律效力。內

《合同法》第三十容二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第三十五條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

致於他有這樣的行為,先的嚴重說清楚並警告他,並叫他寫個承諾書,如果在出現類似情況,他將自行與你解出協議,你一次性退還給他一定的投入費用,這樣你就不太被動了。

(8)合同無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1)合同的基本條款要具備,尤其是交易的內容、履行方式和期限、違約責任要約定清楚。

(2)查閱國家對該交易有無特別規定,目的在於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是否合法有效。

(3)向律師事務所、公司法律顧問咨詢相關業務的實際開展情況,了解業務發生糾紛的概率和糾紛的起因、種類,以便在訂立合同時盡可能避免同樣缺憾的發生。

(4)可能的話,通過行政機關的公證、律師見證和公證,通過相關機構的中介作用,使合同的內容盡可能完備。

⑨ 什麼樣的合同沒有法律效力

關於欺詐合同來的法律效力源,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無效。「對於意思表示不真實的法律行為,民法確認其為無效,以保護意思受壓迫當事人的利益」 ,這種觀念源於我國《民法通則》第58條的規定。另一種觀點認為:其損害了國家利益的,無效;其損害了私人利益的,可以撤銷。

⑩ 合同沒經過律師具有法律效力嗎

合同不一定非要由律師起草才有效,只要合同內容完善,不出現《合同法》五十二條的內容的情況,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熱點內容
法社會學在中國的地位 發布:2025-02-10 07:34:37 瀏覽:674
民法典對賠償的 發布:2025-02-10 07:30:27 瀏覽:484
公司法實物出資比例 發布:2025-02-10 07:16:02 瀏覽:713
銀川中級人民法院新聞 發布:2025-02-10 07:15:50 瀏覽:25
新刑事訴訟法第33條 發布:2025-02-10 06:59:51 瀏覽:951
勞動合同法重要意義 發布:2025-02-10 06:28:26 瀏覽:826
朝國刑法 發布:2025-02-10 06:18:30 瀏覽:633
金華法院判決 發布:2025-02-10 05:36:59 瀏覽:471
婚姻法中婚後財產分配 發布:2025-02-10 05:19:15 瀏覽:152
民法基本制度 發布:2025-02-10 05:13:03 瀏覽: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