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法律責任
1. 法律責任和刑事責任的區別是什麼
刑事責任,是依據國家刑事法律規定,對犯罪分子依照回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的法律責任。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答1、管制。管制是刑法規定的一種相對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罰,刑罰中最輕的一種。2、拘役。拘役是一種短時間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罰,由法院根據刑法對犯罪情節與危害後果較輕的人判處的刑罰判決,公安機關就近執行,一般為拘役所執行。3、有期徒刑。有期徒刑是刑法規定的一種對大部分犯罪人普遍適用的、高度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罰,刑期為六個月以上,十五年以下。4、無期徒刑。無期徒刑也即沒有期限的徒刑,是對罪行較重的人終身監禁的刑罰。5、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對罪行特別嚴重犯罪人的罪行依法判處了死刑,但又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犯罪分子,宣告緩期兩年執行的刑罰。6、死刑。對罪大惡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犯罪判處剝奪生命的極刑;一般採取注射、電擊、槍斃的方法執行,家屬可以收屍。死刑的執行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 法律責任和刑事責任的區別
法律責任的外延大,包括刑事責任。而刑事責任是法律責任內容的一種。
3. 急求一個能夠講解 法律責任的構成 的刑事案例
對於刑事犯罪而言,按照國內的通說,一般有四大構成要件,包括:主體、主觀方面、客體、客觀方面。當然,也有三要件說很有影響力。刑事案例的話還是按照普通的四要件說吧。
案例:張縣某私營麵粉廠經營者張三從一個體業主處購買了一台變壓器,並於4月9日下午,與其之子張小四共同將該變壓器安裝在麵粉廠院內廁所後牆隱蔽處,並繞過電力局安裝的電能計量裝置,擅自從外引線接入該變壓器上進行用電,當年9月9日上午,張縣電力局抄表人員發現其竊電行為後逐向公安機關報案,經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張三和其子張小四涉嫌盜竊,經鑒定竊電價值12.4萬余元,被依法逮捕。當年11月,張縣人民檢察院就張三和其子張小四涉嫌盜竊罪向張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張縣電力局向法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分析:這是一起典型的盜竊電能的刑事案件,電能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屬於法律意義上的財產,受國家法律的保護。所謂盜竊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秘密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或者多次盜竊公私財物的行為,而本案被告人張三和其子張小四的竊電行為符合盜竊罪的構成要件。
1、盜竊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包括佔有、使用、收益、處 分等權能)。侵犯的對象,是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一般是指動產,電力、煤氣也可成為本罪的對象,因此,張三和其子張小四的行為已侵害了國家財產。
2、盜竊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具有秘密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或者多次秘密竊取公私財物的行為。所謂秘密竊取,是指行為人採取自認為不為財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經手者發覺的方法,暗中將財物取走的行為。張三和張小四將變壓器隱秘在不被人發現的地方進行竊電,符合客觀要件。
3、盜竊罪主體要件是一般主體,即: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16 周歲)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均能構成。張三和張小四是完全民事行為人,符合主體要件。
4、盜竊罪主觀要件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張三和張小四楊竊電的目的在於不交電費,以謀取更大的利益。因此,楊和其子楊有竊電的共同故意,並實施了竊電的具體行為,且盜竊價值數據較大。
綜上,張三和張小四的行為已具備共同盜竊罪的所有構成要件,應當當受到刑法的制裁。
4. 中國公民多少歲要負責刑事責任
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負刑事責任。」
也即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人只對自己實施的這八種嚴重犯罪承擔刑事責任。
具體規定: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
2、己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14周歲—16周歲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責任。
3、不滿14周歲的人,不管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刑法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國理論界對於刑事責任的界定,觀點不一。影響較大的是否定評價說,即認為,刑事責任是指犯罪人因實施犯罪行為而應當承擔的國家司法機關依照刑事法律對其犯罪行為及本人所作的否定評價和譴責。
具體表現為犯罪分子有義務接受司法機關的審訊和刑罰處罰。中國刑法規定: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行為人實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為所必須承擔的法律後果。負刑事責任意味著應受刑罰處罰。這是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道德責任的根本區別。
5. 刑事責任和法律責任啥區別
刑事責任是法律責任的一部分,因為法律責任還包括刑事責任之外的民事等責任
刑事責任一般比較嚴重,是違反了刑法規定以後所要承擔的責任
而法律責任不一定很嚴重,可以視具體情節
6. 刑事法律責任怎麼承擔
刑事責任,是依據國家刑事法律規定,對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的法律責任。
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主要是刑罰,依照中國刑法的規定,刑罰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兩種。
一、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
1.管制是對罪犯不予關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機關執行和群眾監督改造的刑罰方法。判處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單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勞動,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數罪並罰時不得超過3年。
2.拘役是短期剝奪犯罪人自由,就近實行勞動的刑罰方法。 拘役由公安機關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監管場所執行,在執行期間,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兩天,參加勞動的,可以酌量發給報酬。 拘役的期限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數罪並罰時不得超過1年。
3.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監獄或者其他執行場所執行。「其他執行場所」,是指少年犯管教所、拘役所等。凡是被判有期徒刑的罪犯,有勞動能力的,都應當參加勞動,接受教育和改造。
4.無期徒刑,是人民法院判決的,對犯罪分子終身剝奪人身自由和政治權利,押送監獄執行強制勞動改造的重刑之一。
5.死刑分為死刑並緩期2年執行(死緩),與死刑並立即執行兩種死刑判決。
二、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
此外,對於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7. 我國法律規定多少歲犯罪要負刑事責任
刑事來責任能力指行為人構自成犯罪和承擔刑事責任所必須具備的刑法意義上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對於一般公民來說,只要達到一定的年齡,生理和智力發育正常,就具有了相應的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從而具有刑事責任能力。有的人因患病等原因會喪失或減弱刑事責任能力。
自然人的刑事責任能力刑事責任年齡
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14周歲(≥14周歲)不滿16周歲(<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8種)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8. 法律問題刑事責任
這個首先要能夠證明你媽媽的精神病發作的前提條件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