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補償協議公證書的法律效力
1. 房子拆遷,本人不在,能否委託他人辦理,如果辦理委託書是否需要公證急盼,謝謝!
對,必須公證來,才有自法律效力。
需要提交如下材料:
1、委託人為自然人的,需要提供身份證、戶口;
2、委託事項的權屬憑證:如房屋拆遷協議,驗收小票、搬遷驗收單等;
3、受託人的身份證復印件;
4、委託的事項涉及重大財產權益處分的,還需要提供結婚證或者是單身證明等,如夫妻共同委託等。
(1)拆遷補償協議公證書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根據《城市房屋權屬登記管理辦法》
第十二條權利人(申請人)可以委託代理人申請房屋權屬登記。
第十三條權利人(申請人)申請登記時,應當向登記機關交驗單位或者相關人的有效證件。
代理人申請登記時,除向登記機關交驗代理人的有效證件外,還應當向登記機關提交權利人(申請人)的書面委託書。
第十四條總登記是指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在一定期限內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房屋進行統一的權屬登記。
登記機關認為需要時,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房屋權屬證書進行驗證或者換證。
凡列入總登記、驗證或者換證范圍,無論權利人以往是否領取房屋權屬證書,權屬狀況有無變化,均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辦理登記。
總登記、驗證、換證的期限,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定。
2. 房屋拆遷怎麼補償 拆遷費如何計算
房屋拆遷補償方式:
1、貨幣補償
貨幣補償是通過不同的法定依據由專業的評估機構對被拆遷房屋進行專業的估價,生成有據可循的多元組成的補償金額。
2、產權置換
產權置換也被稱作產權調換,根據評估方法不同,有兩種置換方式。價值標准產權置換指的是依照法定程序,通過對被拆遷人房屋的產權價值進行評估,之後再以新建房屋的產權予以價值的等價置換。面積標准產權置換指的是以房屋建築面積為基礎,在應安置面積內不結算差價的異地產權房屋調換。
3、結合型補償
顧名思義,這種補償方式就是指既給貨幣補償又給產權置換。由於我國城市化進程與其他諸多客觀因素,導致房價和地價的虛高,因此造成了諸多不能夠單單用貨幣補償或者產權置換解決的問題,所以就出現了貨幣補償和產權置換相結合的補償方式。
補償計算:
1、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准
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合法擁有房產評估價格+房屋裝修裝飾商定補償金額(或經評估確定的房屋裝修裝飾補償金額)
房屋拆遷補償差價=合法擁有房產評估價格+房屋裝修裝飾商定補償金額或經評估確定的房屋裝修裝飾補償金額)-被拆遷人獲得調換產權的房屋的評估價格
2、房屋拆遷安置費計算標准
(被拆遷人或承租人)房屋拆遷安置費=搬遷補助費+沒有提供周轉房情況下的臨時安置補助費+超過過渡期限的臨時安置補助費+非住宅房屋因停產、停業造成的損失賠償費
註:如果拆遷人提供周轉房且拆遷房屋使用人居住,則公式第二項補助費為0;如果拆遷房屋屬住宅房屋,則公式第四項賠償費為0。
(2)拆遷補償協議公證書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房屋拆遷補償的注意事項:
宅基地補償的是宅基地使用權,貨幣補償就是根據相關補償標准,對宅基地按每平方米多少錢直接付錢。置換補償就是在規劃的安置區域按不同價格折換成多少平方米進行安置。
還有就是房屋及地上附著物的補償。這個補償的是物產所有權,包含了所有的房屋、構築物、相關設施、樹木蔬果等等。但這項補償一般就只有貨幣補償了。
一是明確評估價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二是強調評估機構的中立性。對比實務中補償結果,在新條例出台後,因補償數額不合理所引起的矛盾降低不少。
3. 房屋徵收補償安置協議必須公正嗎
你好,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中必須有拆遷當事人的單位、姓名、經辦人姓名,協議必須經雙方當事人簽名蓋章後才具有法律效力。
拆遷非出租房屋,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簽訂協議;拆遷出租房屋,拆遷人應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簽訂協議。協議的主要內容有:
1、拆遷補償方式,貨幣補償金額及其支付期限;
2、安置用房面積、標准和地點;
3、產權調換房屋的差價支付方式和期限;
4、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
5、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或停產停業損失費發放標准和支付方式;
6、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的方式;
7、當事人約定的其他條款。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拆遷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代管的房屋所訂立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必須經公證機關公證,即實行強制性公證。通過公證,保證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內容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有利於消除被代管人對協議的疑慮。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簽訂後,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訴訟期間,拆遷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先予執行。
1、房屋拆遷面積的確定。如果實際面積大於房產證上的面積,務必要求拆遷方丈量,堅持以實際面積計算。
2、房子裝潢的補償。比如鋁合金窗和防盜門的補償與一般門窗不同,石英水磨地和一般水泥地的補償不同,需要補償和不補償的項目容易混淆,都必須在拆遷方作記錄後一一過目。
3、違章建築的年限和補償。如果有違章建築,事先最好有違章年份的憑證,哪怕是一張用料單或用工單,因為不同年份的補償多少不同。
4、簽訂合同時,要仔細搞清合同內容,不清楚的問清以後才簽字。
望採納,謝謝。
4. 房屋拆遷協議公證如何辦理
就此問題,市第三公證處鄭利民公證員做了如下解釋:
辦理拆遷協議專公證,需由拆遷協議的雙屬方當事人,即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共同到當地公證機關辦理,並向公證機關提交如下材料:
1、拆遷人的法人資格證明(營業執照),拆遷資質證明,拆遷許可證以及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及其復印件。如果拆遷人不是由法定代表人而是由其代理人代為辦理公證手續的,還應提交授權委託書以及受託人的身份證及其復印件。
2、被拆遷人的身份證及其復印件。代理人代為辦理的,需提交授權委託書及代理人的身份證和身份證復印件。
3、被拆遷房屋的產權證明。
4、拆遷協議書文本。
5. 沒有公證的房屋拆遷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1、協議來書不以公自證為生效前提。只要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規定,就具有法律效力。
2、在雙方協調一致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公證。
3、對於容易發生糾紛、事關重大的協議,還是公正為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44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6. 房屋拆遷分配協議沒有公證受不受法律保護
房屋拆遷協議無須公證 ,仍然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等著按雙方簽訂的合同書分配吧 。
7. 房屋拆遷協議是否需要公證
房屋逝遷協議公證由拆遷行為發生地的公證處管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共內同到有管轄權的公容證提出申請,填寫公證申請表,並提供: (1)拆遷人的法人資格證明和代表人身份證件,被拆遷人的身份證件和戶籍證明,代管人、代理人的委託書或其他代管、代理權資格證明: (2)拆遷單位應提供縣以上政府房屋主管部門頒發的房屋拆遷方案等; (3)被拆遷人應提供享有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證書或證明材料; (4)房屋拆遷協議文本(公證處可以代當事人草擬); (5)其他有關的證明材料。辦理房屋拆遷協議公證應當注意 :(1)房屋產權人已死亡的,應當先辦理繼承公證,再辦理房屋拆遷協議公證。(2)屬於共有房產的,要注意防止遺漏其他共有人。(3)根據規定,房屋拆遷協議應報房屋拆遷主管部門備案。公證處應提醒當事人注意這一點。
8. 只有公證書,請問拆遷時怎麼賠償
拆遷的賠償標准抄是按照所在地政府拆遷文件來執行,拆遷進場時會有公告,以前很多老房子都沒有房產證的,這個問題文件中也會提及,一般情況下,拆遷部門會按照統一的標准進行補償;房地產公司在辦理新房產證的過程中,沒有原房產證的向房產交易提供街道辦事處證明和拆遷補償協議的公證書進行辦理,契稅也是根據拆遷補償協議來免除。這些只是一般情況,結合當地具體政策和辦證流程,還得查閱政府相關補償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