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械法律責任
Ⅰ 衛生法律法規有哪些
衛生法律法規主要抄包括:
1.
有關醫護人員的法律法規:如執業醫師法、護士條例等。
2.
有關醫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如葯品管理法、中醫葯條例等。
3.
有關精神衛生方面的法律法規:如精神衛生法等。
4.
有關醫療和疾病控制的法律法規:如傳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條例等。
5.
有關醫療糾紛處理的法律法規: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侵權責任法等。
Ⅱ 診所規章制度都有哪些
診所規章制度
一、注射室工作職責
1、凡各種注射應按處方和醫囑執行,護士應掌握常用注射葯的葯理作用,毒性反應和過敏反應的臨床表現及處理原則。
2、對病人要熱情、體貼,注射前應向病人作好解釋,取得合作,並詢問病人有無過敏史。如有過敏史,禁止使用該葯。
3、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
4、密切觀察注射後的情況,如發生過敏反應或其他意外應及時進行處理並通告醫生。
5、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操作前後應洗手,操作時應戴帽子、口罩。器械要定期消毒更換,保持消毒液的有效濃度。注射應做到一人一針一管。
6、准備搶救葯品、器械,專人保管、定位放置、定期檢查,及時補充更換。
7、保持室內清潔整齊,每日紫外線消毒一次,定期細菌培養。
8、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二、消毒葯械使用管理制度
1、使用的消毒葯械必須是獲得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衛生許可證》的合格產品。
2、根據消毒目的選擇適宜的消毒葯械和處理方法。
3、注意影響消毒效果的因素。
4、消毒液瓶應保持密閉,保證消毒葯品的有效質量(濃度)。
5、加強消毒效果監測。
6、防止消毒液的再次污染。
7、物體表面按規定用消毒液擦拭,地面濕式清掃,用「84」消毒液拖地。
三、醫師工作職責
1、堅持依法執業,嚴格執行各項工作制度及技術操作規程。
2、嚴格執行門診工作制度,戴口罩、帽子,穿好工作服。
3、要熱情接待每一位患者,耐心細致詢問病情、病史、用葯情況及葯物過敏史等,並對病人做認真仔細的檢查。
4、醫師必須認證填寫門診病歷,做好門診登記,向患者交代治療方面的注意事項,對需要轉診的患者及時提出處理意見。
5、醫師應根據需要按照診療規范葯品說明書中的適應症、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等開據處方。
6、根據社區疾病發生、流行的特點,負責社區健康狀況調查和社區健康診斷,做好社區居民的衛生宣傳工作。
7、負責疫情登記、報告工作,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報告。
8、負責社區的健康咨詢門診工作。
9、積極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培訓,刻苦鑽研業務技術,精益求精,努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四、醫務人員醫德醫風規范
(一)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1、加強學習,牢記宗旨,熱愛本職。
2、工作認真、負責、細致,責任心強。
(二)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權利,為患者保守醫療秘密
1、平等對待患者,做到一視同仁,不得歧視患者。
2、尊重患者知情權、選擇權和隱私權,為患者保守醫療秘密。
(三)文明禮貌,優質服務,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1、服務熱情周到,態度和藹可親,無「生、冷、硬、頂、推、拖」現象。
2、著裝整潔,舉止端莊,語言文明規范。
3、認真踐行醫療服務承諾,加強與患者的交流溝通,自覺接受監督,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四)遵紀守法,廉潔行醫
1、堅持依法執業,嚴格執行各項工作制度及技術操作規程,無差錯、事故。
2、堅持廉潔行醫,自覺抵制各種形式的商業賄賂,嚴格執行《十不準》規定。
3、不開具虛假醫學證明,不參與虛假醫療廣告宣傳和葯品醫療器械促銷,不隱匿、偽造或違反規定塗改、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
4、遵守規定,不私自外出行醫。
(五)因病施治,規范醫療服務行為
1、堅持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葯。
2、認真落實有關控制醫葯費用的制度措施。
3、嚴格執行醫療服務和葯品價格政策,不多收、亂收和私自收取費用。
(六)顧全大局,團結協作,和諧共事
1、服從指揮、調配,積極參加上級安排的指令性醫療任務和社會公益性的扶貧、義診、助殘、支農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醫療活動。
2、團結同志,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勉勵,互相配合,取長補短,共同進取,無鬧糾紛現象。
(七)嚴謹求實,努力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1、積極參加在職培訓,刻苦鑽研業務技術,精益求精,努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2、增強責任意識,防範醫療差錯、醫療事故的發生。
五、傳染病報告制度
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執業醫師有義務做好傳染病的登記、報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瞞報、遲報、謊報或授權他人瞞報、遲報、謊報。
1、臨床醫生必須按規定做好門診日誌的登記工作,填寫專卡和轉卡,要項目齊全、字跡清楚,住址詳細,不得有缺項、漏項。
2、發現甲類及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必須在兩小時內報告防疫科,乙類及丙類傳染病須在六小時內報告。
3、發現傳染病暴發,食物中毒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首診醫生須以最快的速度報告防疫科。
4、防疫科每月對轄區內的門診和住院日誌進行一次檢查核對。
5、醫院防保人員應根據《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對甲、乙、丙類傳染病疫情按要求時限網上直報。
6、醫務工作者在醫療過程中,對疑似或確診甲、乙、丙類傳染病不按要求瞞報、緩報、謊報,一經查實將給予教育、經濟處罰,並及時補報,情節嚴重者按《傳染病防治法》規定追究行政和法律責任。
六、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管理制度
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防止醫源性疾病的傳播,加強對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1、由診所負責人負責購貨、驗收、使用、銷毀等環節的管理工作。
2、購買時必須到有《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經營公司進貨,購進後經驗收三證齊全(衛生許可證、生產許可證、醫療器械注冊證號)。必須取得省級以上葯品監督管理部門頒發《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和衛生行政部門頒發衛生許可證的生產企業或取得《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的經營企業購進合格產品。
3、物品存放於陰涼乾燥、通風良好的物架上,距離地面≥20cm,距牆壁≥5cm。不得將包裝破損、失效、霉變的產品發放使用。
4、使用前檢查包裝有無破損、失效、霉變、標識是否清楚,無可疑現象方可使用。否則,禁止使用。
5、使用後立即就地毀形,用固定的容器浸泡消毒後,塑料類盛於專用回收袋(黃色)內,非塑料類盛於(黑色)醫療垃圾回收袋內,不得混入其他醫療垃圾。每天焚燒一次,作好記錄。醫療廢物存放室由專人管理,定期消毒。做到夏、秋防蚊、蠅,並注意防火。
6、衛生員要做好自身防護。在工作時,必須穿隔離衣、戴口罩、隔離帽及手套。每次工作完要洗手消毒一次。
7、使用時若發生熱原反應,感染或其他異常情況時,必須及時留取樣本送檢,按規定詳細記錄,報告葯品監督管理部門。
8、診所發現不合格產品、質量可疑產品時,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及時報告當地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不得自行作退、換貨處理。
Ⅲ 舉實例說明衛生法律法規的作用
作為衛生法,國家立法的首要目的,是以法律這一武器來控制和杜絕傳染性疾病和不利於公民健康的病源向我國的流入;其次,是依法維護國家衛生事業的社會公益性地位,防止其步入「市場化」歧途;再次,是通過立法,使有關部門能夠在發生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時,有法可依、組織協調、工作有序,以及時、有效地控制疫情;最後,是通過立法,建立健全國家衛生法律法規,維護國家衛生事業健康有序地發展。護士人身安全得到法律保護
原文摘錄:「擾亂醫療秩序,阻礙護士依法開展執業活動,侮辱、威脅、毆打護士……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護士條例》第三十三條明確規定,如有侵犯護士合法權益行為的,將承擔法律責任,由公安機關給予處罰。
護士心聲:據鄭州市中心醫院兒科護士長李金蕊介紹,護士們被侮辱的事件時有發生,甚至還有些患者或其家屬對護士進行人身攻擊。「現在好了,終於有了保障我們護士權利和義務的法規,護士人格尊嚴、人身安全可以得到保護了。」
泄露患者隱私者會丟「飯碗」
原文摘錄:護士有義務監督醫囑,如果發現患者病情危急,應當立即通知醫師;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應當先行實施必要的緊急救護。其中提出,要注意尊重、關心、愛護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如果有違反《條例》規定,將由縣級以上衛生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暫停其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甚至吊銷執業證書。
護士心聲:雖然在醫療工作者眼中,患者來治療疾病在性別上沒有差異,但是每位患者都有不願為他人所知的信息,這就屬於患者個人的隱私。尊重患者的隱私,不僅是患者個人的意願,護士們也必須遵守這份職責,如此將更加有利緩解醫患關系,使雙方關系更加融洽,也有利於患者的康復。
李金蕊說,《條例》的實施不但對護士們進行保護,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她認為以後的工作制度會更加完善,責任也會增大。
3年之內護士配備需達標
原文摘錄:醫療衛生機構配備護士的數量不得低於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規定的護士配備標准。本條例施行前,尚未達到護士配備標準的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規定的實施步驟,自本條例施行之日起3年內達到護士配備標准。
護士心聲:「在節假日期間患者增多,護理人員明顯感到短缺,護士們普遍感覺到工作量超負荷,在精神與體力上都是一種考驗。」據李金蕊介紹,護理質量在臨床保證醫療質量和安全上起著關鍵作用,如果能夠達到國家規定的護士配備標准,那麼對護士和患者都是一個好消息,也就不會出現監護不到位等狀況。
Ⅳ 我國消毒管理辦法以及條例有哪些
消毒管理辦法
(1987年9月18日衛生部發布)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消毒管理,改善衛生條 件,防止疾病傳播,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特製訂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各醫療衛生單位和從事醫療衛生用品生產、銷售、使用部門以及一切須要消毒的環境。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領導全國消毒管理工作,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必須把消毒工作納入醫療衛生發展計劃,制定考核檢查制度。
第四條 各級衛生防疫部門是貫徹執行本辦法的監督管理機構,根據本辦法規定履行監督權。
第二章 醫療衛生單位的消毒
第五條 醫療衛生單位包括:各類醫院、血站、療養院、門診部、救護站、醫務室、衛生防疫保健機構、科研部門的微生物實驗室和個體開業診所等。
第六條 各醫療衛生單位須設立由主要負責人負責的消毒隔離管理機構,負責本單位消毒技術指導和監督、監測工作,建立消毒隔離常規,並接受所在地區衛生防疫部門的監督。
第七條 醫療衛生人員必須接受消毒滅菌技術培訓,掌握消毒知識,牢固樹立消毒隔離觀念,嚴格執行消毒滅菌常規。從事傳染病微生物實驗室工作的人員必須嚴格按傳染病管理辦法進行工作。
第八條 伸入組織、器官的醫療用品必須達到滅菌。接觸皮膚、粘膜的器械和用品要達到消毒。各種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必須1用1滅菌。凡一次性使用的醫療衛生用品,用後必須及時回收,由單位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或銷毀。
第九條 醫療衛生單位要使用經衛生部批準的葯械進行消毒,定期監測消毒效果。空氣、物體表面和醫療用品必須達到衛生標准。
第十條 醫療衛生單位的污水按國家現行醫院污水排放標准執行。污物、運送病人的車輛、工具等必須進行消毒處理。
第三章 疫源地消毒
第十一條 衛生部門或消毒站接到甲類傳染病消毒通知,必須立即趕赴現場進行徹底消毒。
第十二條 對必須消毒的乙類傳染病,在接到傳染病消毒通知後,城區24小時;郊區48小時內由衛生防疫人員進行終末消毒。對暫不能入院的乙類傳染病人,由基層衛生防疫人員負責指導病家自行消毒。
第四章 預防性消毒
第十三條 皮毛、羽毛的收購、運輸、加工部門和可能為疾病傳播蔓延提供條 件的場所和物品必須消毒處理。
第十四條 幼托機構的室內空氣、餐具、毛巾、玩具等必須定期消毒,達到衛生標准。
第十五條 信託舊衣、舊物必須消毒處理後再出售。
第十六條 火葬場和停放屍體場所的污水、污物及運送屍體的車輛必須作消毒處理。
第十七條 公共場所(如學校、賓館、飯店、旅社、招待所、理發館、浴池、游泳場、娛樂場所、車站、碼頭、車、船、飛機等)的消毒,按相應傳染病管理條例、食品衛生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和國境檢疫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五章 醫療、衛生用品的消毒
第十八條 一次性使用的醫療用品產品必須達到滅菌。衛生用品產品必須達到衛生標准方可出廠。
第十九條 生產醫療衛生用品的原料必須清潔、無毒無害。要嚴格防止產品再污染。包裝上註明廠名、批號、消毒日期、消毒方法和有效期,產品需附詳細使用說明,介紹產品保存條 件和使用注意事項等。
第二十條 醫療用品的經銷部門,應嚴格按照產品製造廠提供的說明和規定保存、運輸,不得銷售過期產品。
第六章 消毒監督管理
第二十一條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領導消毒監督管理,各級衛生防疫部門執行消毒監督管理工作。軍隊、廠礦企業、交通運輸部門的衛生防疫機構在管轄范圍內執行消毒監督管理職責,並接受地方衛生防疫機構的業務指導。
第二十二條 各級衛生防疫部門設立消毒監督機構,負責管轄地區各單位的消毒監督管理工作。指定專業人員擔任消毒監督員,由同級衛生行政部門發給證書。
第二十三條 消毒監督機構的職責是開展對本轄區的消毒監督管理、技術指導和培訓工作,對不履行或違反本辦法規定的單位或個人給予適當處罰。
第二十四條 消毒監督員執行任務時,有權向被監督單位或個人了解情況,索取有關資料,進入現場采樣檢查,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拒絕或隱瞞。監督人員有義務對所提供的情況保守秘密。
第二十五條 消毒監督機構有權對消毒劑、洗消劑、消毒器械和醫療用品實行衛生管理,凡從事該項生產的部門必須由當地省、市、自治區和省會市級以上衛生防疫部門報衛生部批准後,方可投產、刊登廣告和銷售。
各級消毒監督機構不得參與消毒葯械的生產和監制工作。
第七章 罰則
第二十六條 由於消毒不嚴造成院內感染,導致疾病流行,醫院要及時報告當地衛生防疫部門。
第二十七條 對違反本辦法的單位或個人,消毒監督機構可給予以下處罰:
1.凡違反本辦法,情節較輕者,可提出具體日期,限期改進。
2.凡違反本辦法,情節較重或限期不改進者,可給予罰款處分。款額:100~5,000元。
3.凡屢次違反本辦法,或造成嚴重後果者,責令其停業整頓或吊銷衛生許可證。
第二十八條 受處罰單位或個人對消毒監督機構給予的處罰不服時,可在15天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但是,對其處罰的決定不履行、而逾期不起訴的,由消毒監督機構申請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規定的程序強制執行。
第二十九條 凡違反本辦法並造成嚴重後果的,對其責任人員應追究法律責任。
第八章 附則
第三十條 "消毒"是指殺滅或清除外環境中的病原體。
第三十一條 "滅菌"是指殺滅一切類型微生物。
第三十二條 衛生用品包括家用衛生敷料、牙刷、牙膏、牙簽、口罩、婦女衛生紙、衛生杯(巾、帶)、避孕工具、一次性使用的餐具、餐巾等。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消毒葯劑的管轄范圍為"中國葯典"上已收載的消毒葯品以外的其它一切消毒葯劑。
第三十四條 本辦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負責解釋。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Ⅳ 遼寧省醫療機構葯品和醫療器械使用監督管理辦法(2021修正)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醫療機構葯品和醫療器械使用的監督管理,保障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患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和國務院《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我省行政區域內的醫療機構使用葯品和醫療器械(以下統稱葯械),應當遵守本辦法。
實行特殊管理的麻醉葯品、精神葯品、醫療用毒性葯品、放射性葯品的監督管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第三條省、市、縣(含縣級市、區,下同)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醫療機構葯械使用的監督管理工作。第四條醫療機構應當設立與其規模相適應的葯械管理機構,或者指定符合條件的人員負責葯械管理工作,保障葯械使用安全,防止葯械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的發生。第五條醫療機構直接接觸葯品和無菌醫療器械的人員,應當每年進行健康檢查並建立健康檔案。患有傳染病及其他可能污染葯品和無菌醫療器械疾病的人員,在治癒或者排除可能的污染前,不得從事直接接觸葯品和無菌醫療器械的工作。第六條醫療機構應當建立下列管理制度:
(一)葯械采購驗收;
(二)葯械出入庫復核;
(三)葯械質量問題報告以及不良反應(事件)的監測和報告;
(四)葯品調配和復核及葯品保管養護;
(五)葯品有效期監控;
(六)制劑的配製、保管和使用;
(七)醫療器械使用和維護保養;
(八)植入性醫療器械質量跟蹤;
(九)一次性使用的無菌醫療器械用後銷毀。
二級以上(含本級)醫療機構對前款規定的事項應當實行微機化管理。第七條醫療機構必須從具有葯品生產或者批發經營許可證的企業采購葯品。
農村的各類診所、衛生所,可以從具有葯品批發資格的配送中心及其在當地設立的配送點采購葯品;直接采購確有困難的,可以委託當地鄉(鎮)衛生院代購。
代購的鄉(鎮)衛生院應當與委託方簽訂質量責任協議,並按照本辦法有關采購葯品的規定執行,不得以任何名義轉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代購葯品。第八條醫療機構應當由其葯械管理機構或者指定人員統一采購、集中管理葯品,並妥善保存能夠證明葯品采購信息的有關憑證,建立葯品采購檔案。
葯品采購檔案應當包括供貨方提供的下列資料:
(一)葯品生產或者葯品批發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的復印件;
(二)葯品生產或者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認證證書的復印件;
(三)進口葯品注冊證或者醫葯產品注冊證以及進口葯品檢驗報告書、進口葯品批件等葯品批准文件的復印件;
(四)生物製品檢驗證明文件的復印件;
(五)葯品銷售人員的單位授權或者委託書及其身份證明。
前款第(一)至(四)項規定資料的復印件,應當加蓋提供單位的印章。第九條醫療機構應當按采購葯品的批號,對購進葯品實行逐批驗收,除驗明供貨方資質和有關葯品證明文件外,還應當查驗葯品的外觀、包裝、標簽、說明書等,並填寫真實、完整的葯品驗收記錄。
葯品驗收記錄應當包括葯品的通用名稱、劑型、規格、批號、生產日期、有效期、生產廠商、供貨單位、購貨數量、購進價格、購貨日期、驗收結論等,並經驗收人簽字。
葯品驗收記錄保存時間不得少於3年。葯品有效期超過3年的,葯品驗收記錄保存時間為葯品有效期屆滿後1年。第十條醫療機構采購的中葯材,其每件包裝上應當註明品名、產地、日期、供貨單位,並附有質量合格的標志;采購的中葯飲片,其每件包裝上應當標明品名、規格、產地、生產企業、產品批號、生產日期等;采購實行批准文號管理的中葯材、中葯飲片,其包裝上還應當註明批准文號。
中葯材、中葯飲片的包裝不符合前款規定的,醫療機構不得采購。第十一條醫療機構對葯品的儲存管理,按照國家《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的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二條醫療機構應當在依法核定的診療科目或者服務項目的范圍內使用葯品。第十三條醫療機構應當嚴格執行葯品有效期監控管理制度,定期開展過期葯品清查工作。對有效期屆滿的葯品,必須立即停止使用,並按照有關規定處理。第十四條醫療機構必須依據本醫療機構醫師處方向患者調配葯品。不得經營或者以義診、義賣、咨詢服務、試用、展銷、郵寄、贈送等方式變相經營葯品。
Ⅵ 遼寧省醫療機構葯品和醫療器械使用監督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醫療機構葯品和醫療器械使用的監督管理,保障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患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和國務院《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我省行政區域內的醫療機構使用葯品和醫療器械(以下統稱葯械),應當遵守本辦法。
實行特殊管理的麻醉葯品、精神葯品、醫療用毒性葯品、放射性葯品的監督管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第三條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和食品葯品監督管理機構(以下統稱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醫療機構葯械使用的監督管理工作。第四條醫療機構應當設立與其規模相適應的葯械管理機構,或者指定符合條件的人員負責葯械管理工作,保障葯械使用安全,防止葯械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的發生。第五條醫療機構直接接觸葯品和無菌醫療器械的人員,應當每年進行健康檢查並建立健康檔案。患有傳染病及其他可能污染葯品和無菌醫療器械疾病的人員,在治癒或者排除可能的污染前,不得從事直接接觸葯品和無菌醫療器械的工作。第六條醫療機構應當建立下列管理制度:
(一)葯械采購驗收;
(二)葯械出入庫復核;
(三)葯械質量問題報告以及不良反應(事件)的監測和報告;
(四)葯品調配和復核及葯品保管養護;
(五)葯品有效期監控;
(六)制劑的配製、保管和使用;
(七)醫療器械使用和維護保養;
(八)植入性醫療器械質量跟蹤;
(九)一次性使用的無菌醫療器械用後銷毀。
二級以上(含本級)醫療機構對前款規定的事項應當實行微機化管理。第七條醫療機構必須從具有葯品生產或者批發經營許可證的企業采購葯品。
農村的各類診所、衛生所,可以從具有葯品批發資格的配送中心及其在當地設立的配送點采購葯品;直接采購確有困難的,可以委託當地鄉(鎮)衛生院代購。
代購的鄉(鎮)衛生院應當與委託方簽訂質量責任協議,並按照本辦法有關采購葯品的規定執行,不得以任何名義轉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代購葯品。第八條醫療機構應當由其葯械管理機構或者指定人員統一采購、集中管理葯品,並妥善保存能夠證明葯品采購信息的有關憑證,建立葯品采購檔案。
葯品采購檔案應當包括供貨方提供的下列資料:
(一)葯品生產或者葯品批發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的復印件;
(二)葯品生產或者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認證證書的復印件;
(三)進口葯品注冊證或者醫葯產品注冊證以及進口葯品檢驗報告書、進口葯品批件等葯品批准文件的復印件;
(四)生物製品檢驗證明文件的復印件;
(五)葯品銷售人員的單位授權或者委託書及其身份證明。
前款第(一)至(四)項規定資料的復印件,應當加蓋提供單位的印章。第九條醫療機構應當按采購葯品的批號,對購進葯品實行逐批驗收,除驗明供貨方資質和有關葯品證明文件外,還應當查驗葯品的外觀、包裝、標簽、說明書等,並填寫真實、完整的葯品驗收記錄。
葯品驗收記錄應當包括葯品的通用名稱、劑型、規格、批號、生產日期、有效期、生產廠商、供貨單位、購貨數量、購進價格、購貨日期、驗收結論等,並經驗收人簽字。
葯品驗收記錄保存時間不得少於3年。葯品有效期超過3年的,葯品驗收記錄保存時間為葯品有效期屆滿後1年。第十條醫療機構采購的中葯材,其每件包裝上應當標明品名、供貨單位名稱、產地、數量、採收(加工)日期;采購的中葯飲片,其每件包裝上應當標明品名、規格、產地、生產企業、產品批號、生產日期等;采購實行批准文號管理的中葯材、中葯飲片,其包裝上還應當註明批准文號。
中葯材、中葯飲片的包裝不符合前款規定的,醫療機構不得采購。第十一條醫療機構對葯品的儲存管理,按照國家《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的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二條醫療機構應當在依法核定的診療科目或者服務項目的范圍內使用葯品。第十三條醫療機構應當嚴格執行葯品有效期監控管理制度,定期開展過期葯品清查工作。對有效期屆滿的葯品,必須立即停止使用,並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Ⅶ 專賣邸氏鼻炎噴劑
哪賣的?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