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法律責任
1. 建築法中有關施工單位法律責任的條款有哪些
建築法規定:
第六十六條建築施工企業轉讓、出借資質證書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許他人以本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對因該項承攬工程不符合規定的質量標准造成的損失,建築施工企業與使用本企業名義的單位或者個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第六十七條承包單位將承包的工程轉包的,或者違反本法規定進行分包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
承包單位有前款規定的違法行為的,對因轉包工程或者違法分包的工程不符合規定的質量標准造成的損失,與接受轉包或者分包的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第六十八條在工程發包與承包中索賄、受賄、行賄,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分別處以罰款,沒收賄賂的財物,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
對在工程承包中行賄的承包單位,除依照前款規定處罰外,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
第七十一條建築施工企業違反本法規定,對建築安全事故隱患不採取措施予以消除的,責令改正,可以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建築施工企業的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職工冒險作業,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四條建築施工企業在施工中偷工減料的,使用不合格的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的,或者有其他不按照工程設計圖紙或者施工技術標准施工的行為的,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造成建築工程質量不符合規定的質量標準的,負責返工、修理,並賠償因此造成的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五條建築施工企業違反本法規定,不履行保修義務或者拖延履行保修義務的,責令改正,可以處以罰款,並對在保修期內因屋頂、牆面滲漏、開裂等質量缺陷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第七十六條本法規定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和吊銷資質證書的行政處罰,由頒發資質證書的機關決定;其他行政處罰,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部門依照法律和國務院規定的職權范圍決定。
依照本法規定被吊銷資質證書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其營業執照。
2. 建築法中有關施工單位法律責任的條款有哪些
對於監理企業和監理工程師個人來說,在其執業過程中有可能發生的違法行為主要版包括行政違法、權民事違法、刑事違法等幾個方面,與之相對應,監理的法律責任也可分為行政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等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第六十九條,六十八條都有相關規定。另外,《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也有相關規定。
其主要就是行政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等等。
3. 建築過程中出現事故責任由誰承擔法律依據是什麼
給你推薦篇文章好好看看吧,肯定有幫助:
頻頻發生的農民工墜樓事件提示我們:只有建立良好的勞動關系,才能減少生命之痛
進城務工應找「靠山」
--------------------------------------------------------------------------------
中國婦女報 杜永浩
核心提示:
頻頻發生的農民工墜樓事件,由於其勞動關系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在法律上會產生不同的後果和責任。
生命之痛
今年6月9日,一起未成年保潔工因在業主新房中做保潔服務,在擦外側玻璃時不慎墜樓導致重傷,從而將業主告上法庭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在北京昌平回龍觀法庭開庭審理。
該保潔工金某的代理人訴稱,原告受雇於被告房屋做保潔工作,在被告未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情況下,被告就要求原告作高空危險作業,原告系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對自己的行為缺乏認知性,在沒有任何安全保證的情況下,發生墜樓事故,被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據此,要求業主賠償醫療費用4萬余元。
北京已經發生過多起工人在作業過程中的墜樓事件。
2006年6月4日,在回龍觀的另一個小區流星花園小區東邊的一棟新建樓房上,一名裝修工人突然從6樓墜下。事故導致他左小腿粉碎性骨折。
2005年11月18日,一名叫劉寬的送貨員,由於強扒電梯門,發生意外,墜入電梯井中,不治身亡。
2005年6月27日,一名安裝空調的工人在安裝空調室外機時不慎從中關村一大廈18層上墜下,當場死亡。
2005年6月15日,在草橋附近的一個小區內,一名安裝空調的工人從12層樓上不幸墜落死亡。
2005年4月10日,在二環建國門橋西北角市檢察院新建辦公業務用房工地上,一名來自內蒙古的建築工人老李從11層樓高的鋼構架上掉下,告別了親人和這個世界。
……
面對頻頻發生的工人墜樓事件,我們不難發現:其中的受害人,絕大多數是進城打工的農民。
農民工這一從農村進入大都市的特殊社會群體,不僅面臨著老闆拖欠、剋扣工資問題,而且其生命安全同樣面臨著巨大的威脅,成為我們不得不說的痛。
農民工的不同類型
面對頻頻發生的農民工墜樓事件,我們必須弄清楚的第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就是:誰該對此負責?
這是農民工墜樓事件所必然引起和面臨的法律糾紛。那麼,究竟應該由誰來為農民工墜樓產生的傷亡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回答這一問題,並非易事。由於此類事件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在法律上並沒有統一的法律規定。在不同情形的墜樓事件中,其中的法律關系也會大相徑庭。而法律關系的不同,則會適用不同的法律規則,從而產生不同的法律後果。
從目前發生過的眾多農民工墜樓事件中,我們大致可以從不同角度區分為不同的類型。
首先,從不同的工作類型來看,農民工墜樓事件主要有建築施工、裝修裝潢、空調安裝、家政服務等。
然而,從法律關系和法律責任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從事何種行業的農民工發生的墜樓事件,從最終追究法律責任和法律後果的承擔上,則主要看農民工發生墜樓事件時的身份情況。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1.公司員工型
這種類型的農民工,從法律上看,與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之間形成了事實上的勞動關系,或者與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之間簽有書面的勞動合同,屬於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的員工。
這種類型的農民工,由於實際服務於某一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與該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之間形成了勞動關系。因此,一旦發生勞動安全事故,其合法權益會受到相應的法律保障。
2.散兵游勇型
與公司員工型的農民工不同,在勞動力市場,有相當大一批農民工沒有實際上的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作為依託,而是獨自或者三五成群地自行「攬活」,有的到處發名片和小廣告,甚至編造或者盜用正規公司企業的名義,到處「打游擊」。其中,還不乏童工現象。
在這種類型的農民工當中,有的沒有明確的負責人;有的則有一定的組織性和負責人,有明確的「工頭」。這種情形的農民工,由於沒有明確的用工單位和勞動關系,因此,其合法權益難以受到勞動法律法規和勞動社會保障機關的實際保護,一旦發生人身傷亡事故,很難尋求到充分、有效的法律救濟。
不同的法律關系
結合農民工的上述不同身份特徵,其在實際作業中會產生以下三種不同的法律關系:勞動關系、僱傭關系、承攬合同關系。這三種不同的法律關系,會產生相應的三種不同的法律後果與責任。
1.勞動關系
勞動關系產生於公司員工型的農民工與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之間。
無論這些經濟組織與農民工簽訂了書面的勞動合同,還是形成了事實上的勞動關系,農民工都依法享有工傷保險。一旦在作業過程中發生工傷事故,便可以被認定為工傷,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如果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沒有依法為農民工繳納工傷保險費用,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就有責任在工傷保險待遇范圍內負有賠償責任。
2.僱傭關系
僱傭關系則產生於部分散兵游勇型的農民工之中。這些農民工沒有公司企業作為依託,但他們受命於某一「個人」,即「工頭」。他們把勞動力出賣給「工頭」,從而從「工頭」那兒換取勞動報酬。
僱傭關系和勞動關系並無實質差別,僅僅是農民工「效力」的對象不同,形成勞動關系的農民工效力於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形成僱傭關系的農民工則效力於某一「個人」。
3.承攬合同關系承攬合同關系中,承攬即當事人約定一方為他方完成一定工作,他方按工作給付報酬之契約。約定完成工作之人,稱為承攬人,相對人稱為定作人。
我國《合同法》第251條規定:承攬合同是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給付報酬的合同。承攬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復制、測試、檢驗等工作。
誰來買單?
對身處不同法律關系中的農民工而言,其在發生墜樓事件後所受損失的承擔上也是不同的。
處於勞動關系之中的農民工,依法享有工傷保險待遇。
如果用人單位沒有為農民工繳納工傷保險,則用人單位對此負有賠償責任。其基本法律依據就是國家《工傷保險條例》。
如果農民工沒有建立勞動關系,但與個人之間形成了僱傭關系,則農民工可以依法從僱主處獲得同樣的經濟賠償。
其法律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的規定:「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僱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如果農民工既沒有建立勞動關系,也沒有建立僱傭關系,而只是和「客戶」之間形成了承攬合同關系,那麼,這樣的農民工如果在作業中不慎墜樓,並且客戶沒有過錯的話,從法律上來講,就只能「後果自負」了。
對此,《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規定:「承攬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對第三人造成損害或者造成自身損害的,定作人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定作人對定作、指示或者選任有過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從中可見,最好的情況是農民工找到正規的用人單位,由此可以享有工傷保險待遇。最壞的情況就是,農民工既沒有用人單位,也沒有明確的僱主,而是私自攬活。那麼,一旦發生墜樓事故,結果就只能是自食苦果。
那麼,哪些農民工會產生和面對這三種不同的法律關系和後果呢?從實際情況來看,通常,從事建築施工、空調安裝的農民工一般會受雇於用人單位,建立起勞動關系。也有少部分農民工會直接受雇於「工頭」,建立起僱傭關系。既沒有建立勞動關系,也沒有建立僱傭關系的農民工只是一少部分,主要分布在家政服務、室內裝修行業。
須要特別指出的是,不少人認為,接受家政服務、室內裝修的業主與家政服務員、裝修工之間存在僱傭關系。這是一種嚴重的誤解。
事實上,業主與這些農民工之間只是一種承攬合同關系,一般不會產生僱傭關系。特別是一次性的室內保潔等服務中,業主與保潔員之間完全不存在任何僱傭關系。
文前提到的在北京回龍觀發生的未成年保潔工因作業不慎墜樓受傷而將業主告上法庭的做法,很可能會面對敗訴的法律後果。
面對接連發生的農民工墜樓事件,我們必須想方設法堵住吞噬農民工兄弟生命的黑洞。
首先,農民工必須樹立和加強安全意識,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安全作業;必須為自己的人身安全找一個可靠的「靠山」,用人單位和僱主必須具有相應的安全保障資質和措施,必須有人身安全保險;不私自攬活,不找「黑活」。
其次,勞動和社會保障、城管、工商等部門應切實加強勞務市場的監管,堅決打擊非法用工現象,對私自攬活等現象堅決予以制止,從社會環境上杜絕和減少農民工安全事故的發生。(作者為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4. 施工單位違反《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的規定,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六十二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施工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業整頓,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有關規定處以罰款;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時無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現場監督的;
(二)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作業人員或者特種作業人員,未經安全教育培訓或者經考核不合格即從事相關工作的;
(三)未在施工現場的危險部位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或者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施工現場設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配備消防設施和滅火器材的;
(四)未向作業人員提供安全防護用具和安全防護服裝的;
(五)未按照規定在施工起重機械和整體提升腳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設設施驗收合格後登記的;
(六)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藝、設備、材料的。
第六十三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施工單位挪用列入建設工程概算的安全生產作業環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費用的,責令限期改正,處挪用費用20%以上50%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六十四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施工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業整頓,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一)施工前未對有關安全施工的技術要求作出詳細說明的;
(二)未根據不同施工階段和周圍環境及季節、氣候的變化,在施工現場採取相應的安全施工措施,或者在城市市區內的建設工程的施工現場未實行封閉圍擋的;
(三)在尚未竣工的建築物內設置員工集體宿舍的;
(四)施工現場臨時搭建的建築物不符合安全使用要求的;
(五)未對因建設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損害的毗鄰建築物、構築物和地下管線等採取專項防護措施的。
施工單位有前款規定第(四)項、第(五)項行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六十五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施工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業整頓,並處1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降低資質等級,直至吊銷資質證書;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一)安全防護用具、機械設備、施工機具及配件在進入施工現場前未經查驗或者查驗不合格即投入使用的;
(二)使用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施工起重機械和整體提升腳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設設施的;
(三)委託不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承擔施工現場安裝、拆卸施工起重機械和整體提升腳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設設施的;
(四)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未編制安全技術措施、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方案或者專項施工方案的。
第六十七條施工單位取得資質證書後,降低安全生產條件的,責令限期改正;經整改仍未達到與其資質等級相適應的安全生產條件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其資質等級直至吊銷資質證書。
(4)建築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部分省份施工單位違反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辦法的法律責任
1、《安徽省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辦法》第三十二條施工單位負責項目管理的技術人員違反本辦法第十八條規定,未告知施工班組、作業人員安全施工技術要求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
2、《湖北省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辦法》第三十八條施工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項目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處1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取得安全資格證書進行施工的;
(二)未按本辦法規定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
(三)施工現場經安全檢查考核達不到《建築施工安全檢查標准》要求的。
3、《福建省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辦法》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施工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一)違反本辦法第二十條規定,項目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同時負責兩個以上工程項目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
(二)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三條規定,未按要求組織專家論證的;
(三)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九條規定,施工單位使用國家和本省已淘汰的嚴重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藝、設備、材料的。
4、《黑龍江省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辦法》第二十九條施工單位違反本辦法有關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並給予下列行政處罰:
(一)違反第十二條、第十八條第三款規定的,處以三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二)違反第十三條一款規定,使用無證人員上崗作業的,處以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三)違反第十五條規定的,處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四)違反第十四條、第十九條第(五)至第(七)項、第十八條第二款、第二十二條規定的,處以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
5. 工程掛靠要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1、什麼是掛靠行為? 「掛靠」,即所謂「企業掛靠經營」,就建築業而言,是指一個施工企業允許他人在一定期間內使用自己企業名義對外承接工程的行為。允許他人使用自己名義的企業為被掛靠企業,相應的使用被掛靠企業名義從事經營活動的企業或個人(個體工商戶和其他有經營行為的自然人)為掛靠人。最高人民法院在制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時並沒有直接將該行為定義為「掛靠」,而是表述為「借用」,即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從事施工,「掛靠」與「借用」實際上系同一概念。 2、工程掛靠的認定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掛靠: (1)沒有資質的單位或個人借用其他施工單位的資質承攬工程的; (2)有資質的施工單位相互借用資質承攬工程的,包括資質等級低的借用資質等級高的,資質等級高的借用資質等級低的,相同資質等級相互借用的; (3)專業分包的發包單位不是該工程的施工總承包或專業承包單位的,但建設單位依約作為發包單位的除外; (4)勞務分包的發包單位不是該工程的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單位或專業分包單位的; (5)施工單位在施工現場派駐的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質量管理負責人、安全管理負責人中一人以上與施工單位沒有訂立勞動合同,或沒有建立勞動工資或社會養老保險關系的; (6)實際施工總承包單位或專業承包單位與建設單位之間沒有工程款收付關系,或者工程款支付憑證上載明的單位與施工合同中載明的承包單位不一致,又不能進行合理解釋並提供材料證明的; (7)合同約定由施工總承包單位或專業承包單位負責采購或租賃的主要建築材料、構配件及工程設備或租賃的施工機械設備,由其他單位或個人采購、租賃,或者施工單位不能提供有關采購、租賃合同及發票等證明,又不能進行合理解釋並提供材料證明的; (8)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掛靠行為。 3、掛靠合法嗎? 《建築法》已對掛靠行為作出了禁止性規定。《建築法》明確禁止掛靠行為,該法第二十六條明確規定「禁止建築施工企業超越本企業資質等級許可的業務范圍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築施工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禁止建築施工企業以任何形式允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使用本企業的資質證書、營業執照,以本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 4、工程掛靠的法律責任 (1)最高院 最高院2004年14號《司法解釋》不是很明確具體。該解釋沒有使用「掛靠」術語,第四條使用了「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建築施工企業名義」的表述。「掛靠」行為責任包括:行政、民事、刑事等責任。建設工程質量責任,以及大量的對外采購、租賃、借貸等商事責任等。關於建設工程質量責任承擔,14號解釋第2條規定明確,總包、分包和實際施工人共同承擔。
6. 建築工程法律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是有哪些條件構成
建築工程法律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由以下的4個條件構成:
法律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由以下四個條件構成,它們之間互為聯系、互為作用,缺一不可。
(1)有損害事實發生
損害事實,就是違法行為對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造成的侵害。
具有客觀性,即已經存在,沒有存在損害事實,則不構成法律責任。
損害事實不同於損害結果。損害結果是違法行為對行為指向的對象所造成的實際損害。
(2)存在違法行為
法律規范中規定法律責任的目的就在於讓國家的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符合統治階級的意志,以國家強制力來樹立法律的威嚴,制裁違法,減少犯罪。如果沒有違法行為,就無需承擔法律責任,而且合法的行為還要受到法律的保護。行為沒有違法,盡管造成了一定的損害結果,也不承擔法律責任。
(3)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
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是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著客觀的、必然的因果關系。就是說,一定損害事實是該違法行為所引起的必然結果,該違法行為正是引起損害事實的原因。
(4)違法者主觀上有過錯
所謂過錯,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及由此引起的損害事實所抱的主觀態度,包括故意和過失。如果行為在主觀上既沒有故意也沒有過失,則行為人對損害結果不必承擔法律責任。如企業在施工中遇到嚴重的暴風雨,造成停工,從而延誤了工期,在這種情況下,停工行為和延誤工期造成損失的結果並非出自施工者的故意和過失,而屬於不可抗力,因而不應承擔法律責任。
7. 建築過程中出現事故責任由誰承擔法律依據是什麼
由雇傭人承擔,具體規定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九條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前款所稱「從事僱傭活動」,是指從事僱主授權或者指示範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僱傭活動」。
(7)建築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雇員的追償權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一條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僱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僱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屬於《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
第十二條 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
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第三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8. 工程偷工減料要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工程偷工減料抄,違反我國《襲建築法》第七十四條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六十四條,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第七十四條「建築施工企業在施工中偷工減料的,使用不合格的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的,或者有其他不按照工程設計圖紙或者施工技術標准施工的行為的,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造成建築工程質量不符合規定的質量標準的,負責返工、修理,並賠償因此造成的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六十四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施工單位在施工中偷工減料的,使用不合格的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的,或者有不按照工程設計圖紙或者施工技術標准施工的其他行為的,責令改正,處工程合同價款2%以上4%以下的罰款;並賠償因此造成的損失;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