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免責聲明的法律效力

免責聲明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0-12-25 19:11:10

A. 免責聲明有沒有法律效力,需不需公證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般來說免除自己責任的聲明想要發生法律效力會受到較為嚴格的限制。

B. 集體活動的免責聲明是否有法律效力

您好。 目前的戶外運動還沒有專門法律規定。結伴出遊中受到人身損害而引發糾紛,內都是按照民容法通則若干規定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來處理。領隊的所謂「免責聲明」在法律上是無效的。 現提出如下法律意見僅供參考—— 第一、組織者所做的免責聲明是單方...

C. 免責聲明有沒有法律效力,需不需公證

合同法》抄第五十二條襲對確認免責條款無效作出了規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一是造成對方人身傷害;二是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對方造成財產損失的。」之所以規定這兩種免責條款無效,是因為它不僅違反了誠實信用的原則,而且也侵害和損害了對方當事人的人身權利和合法權益,所以必須堅決禁止。除了這兩種情形,只要雙方認可免責內容就不需要公證。

D. 網路交易平台免責聲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一般都是有法律效力的,不過要看免責的內容,如合情合理則可以免責

E. 集體活動的免責聲明是否有法律效力

集體活動的免責聲明具有法律效力。但排除參與人主要權利,或者免除組織者主要義務的,該免責條款不具有法律效力。

F. 個人免責聲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有效的

G. 簽訂免責申明書和免責承諾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要看你的免責條款是否符合法律規定如果你說賣了假冒偽劣產品也免責就是無效的沒有法律效力的尤其是約定在工作期間出現事故免責的內容就沒有法律效力

H. 身份證丟失了,有具有法律效力的免責聲明方式嗎

公民居民身份證丟失、被盜的,可持居民戶口簿到常住戶口所在地公安機關申報掛失並專辦理補領屬手續;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可到就近的戶籍派出所或者戶政大廳申報掛失。符合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條件的,可在異地受理點辦理補領手續。居民身份證掛失申報須由公民本人提出申請。負責掛失申報工作的公安機關應當核驗公民的身份信息,核實的應當現場受理。居民身份證的掛失申報不收取費用。

I. 下面這份「免責聲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其實公司的舉動也是無奈之舉。
協議有效,你們的活動是自治性的活動,在這里公司是不享有權利的,讓它承擔義務,是不符合民法的基本原則的。

J. 請問網上的免責聲明有法律效力嗎

這種網上的免責聲明是無效的。

不管他說自己是智障或是聯系原作者都沒用,是無效的聲明。

「先授權、後使用」這是著作權法基本的原則,所以一切未經授權的刊載理論上都是侵權的,無論聲明與否。

很多人在使用網路資源時,常常認為,從網路上可以自由下載的東西就是免費的,可以任意使用。

事實上,此類「來自互聯網」式的免責聲明在法律上毫無意義。

這是因為,《著作權法》上的「表明作品來源」,並非使用者獲取他人作品的大致環境和場所,而是要表明作品與原創作者的淵源,即不能侵犯作品的署名權。

因此,在網路上使用他人影視作品及其字幕等構成作品的資源時,要標明相關作品名稱、作者姓名等基本信息,不能任意侵犯作者的署名權和其他合法權益。

(10)免責聲明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於(1990年9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根據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次修正)於(2010年2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獲得通過)。

2012年3月31日,國家版權局在官方網站公布了《著作權法》修改草案,並徵求公眾意見。侵犯著作權的賠償標准從原來的50萬元上限提高到100萬元,並明確了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功能。

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

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

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的權利,計算機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

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

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的權利;

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攝制權,即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

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

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

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著作權人可以許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並依照約定或者本法有關規定獲得報酬。

熱點內容
後勤領導幹部學習准則條例心得 發布:2025-02-11 21:03:29 瀏覽:639
注冊公司後法律條文 發布:2025-02-11 20:02:13 瀏覽:835
浙江省水土保持條例宣傳 發布:2025-02-11 19:33:43 瀏覽:191
消費者權益屬於社會法嗎 發布:2025-02-11 19:29:40 瀏覽:14
廣東計劃生育條例2017 發布:2025-02-11 18:47:46 瀏覽:217
一個店鋪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11 18:05:14 瀏覽:830
教育法學案例 發布:2025-02-11 17:45:19 瀏覽:198
鎮公共法律服務 發布:2025-02-11 17:11:04 瀏覽:512
湖南省耒陽市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2-11 16:58:13 瀏覽:970
立水橋律師 發布:2025-02-11 15:58:04 瀏覽: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