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法律英語需要看法律知識嗎
❶ 完全沒有法律基礎,去考法律英語證書(LEC)會很難嗎
沒有法律基礎,你怎麼翻譯法律術語呢?比如Short Title ,應該翻譯成法律簡稱。你沒有基礎的話,考起來有難度,不考貿易方面的附上大綱供你參考
試卷(一), 客觀題(單選題),共100道小題,每題1分。
本部分試題有以下兩部分內容組成:美國法基本知識(90-95%)和邏輯推理(5-10%).
難易程度比例設置:容易題目佔50%,中等難度試題佔30%,高難度試題佔20%。
(1)、美國基本知識各部門法比例設置:
1 合同法 10-15%
2 憲法 2-4%
3 侵權法 10-15%
4 證據法 5-7%
5 民事程序法 2-4%
6 刑事程序法 2-4%
7 知識產權法 5-7%
8 商事組織法 10-15%
9 證券法 5-7%
10 財產法 10-15%
11 票據法 2-4%
12 刑法 10-15%
(2)、邏輯推理 (5-10%)
試卷(二), 主觀題,有案件閱讀、翻譯和法務寫作三部分組成。各部分分數分別為25分、40分和35分。
難易程度比例設置:中等難度試題佔80%,高難度試題佔20%
(1)、案件閱讀 (case reading and comprehension)共25分
本部分試題包括一篇美國真實案例。要求應試者在准確、快速閱讀案例後,根據獲得的案例中的信息簡略回答有關問題。
(2)、翻譯(Translation)共40分
本部分試題有兩節,Section A 和Section B。Section A 是中譯英,Section B 是英譯中,各佔20分。
(3)、法務寫作(Legal Writing)共35分
要求應試者根據所給信息,用英文撰寫一封律師函,或寫一篇法律備忘錄(Law Office Memo);或根據所提供的案例,代表某一方寫一篇案件辯論書(Case Brief)。
❷ 法律英語論文的寫作大綱,哪裡有
1語言知識、文化知識的講授
1.1基礎英語課應重視語言知識的講授和語言技能的培養
(1)語音知識的掌握是專業英語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語音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學生聽力水平、口語水平以及閱讀速度和理解效率的提高。「人們發出的音,其傳遞的過程就是接收者聽的過程。沒有良好的語音基礎,就無法把單詞的音和義聯系起來,就會嚴重影響聽力水平的提高。因此,學好語音,是提高聽力的基礎,對最終提高聽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郭瑞芝,2003)而基礎英語又是聽、說、讀、寫、譯的綜合學習與提高,所以語音知識的講授對學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對重音的掌握。一些單詞由於重音不同,詞性、詞義就會發生變化。語音、語調的准確度也會影響學生對課文理解的准確程度。
(2)語法是語言學家對語言本身規律的系統化的歸納總結。教師教授語法知識的過程就是學生對該門語言內在規律的學習和掌握過程。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的語法知識運用到閱讀和寫作之中,達到鞏固和熟練的程度。在基礎英語課上,教師更應該鼓勵和引導學生說出、寫出符合語法規則的句子。
(3)英語專業一、二年級的一項基本任務就是擴大學生的詞彙量,而基礎英語則是詞彙知識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基礎英語課的重點內容之一。中學階段,學生雖然積累了一定數量的詞彙,但詞彙意義比較單一。上大學以後,作為英語專業的學生,要想在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方面有較大的提高,就必須擴大詞彙量,豐富詞彙知識。
1.2基礎英語課應融入文化知識的講授和學習
語言本身是一種外在表現形式,一種載體,一種外殼,其內在富含著很多內容,包羅萬象。其中有網路知識、社會文化,更有著人們對生活的哲理和智慧,這就要求基礎英語課教師在教授語言知識的同時,要融入文化知識的講授與學習。語言的內涵是知識與文化,而語言是不能離開知識與文化的;離開了內容,運載工具是沒有意義的,是空的。教師一定要讓學生了解語言的文化背景、中西文化的差異,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2基礎英語課堂中情感教育的融入
(1)教師利用課文內容進行情感教育。筆者所在的延安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所用的基礎英語課本是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現代大學英語精度》。現就第一冊的第二課為例,對利用課文內容進行情感教育進行分析。
第二課(GoingHome)教師在分析完全文後可讓學生對文章主題進行歸納總結。學生在熟悉文章故事情節的基礎上很容易就會總結出「Forgiveness」是通篇的主題。教師可引導學生就這一話題展開討論,讓學生明白人與人之間的諒解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人能夠快樂生活的一項重要法則。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那四個熱心的年輕人進行分析,得出人與人之間應該存有信任和熱情。進而,引申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鼓勵學轉自生用一顆善良的心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學會包容和原諒別人的錯誤。
(2)教師用自身的眼神、表情及課堂用語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情緒是調動語言交際的有利手段。教師如果能在課堂上營造一種友好、寬松、自由的表達氛圍,就會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為輕松的氣氛能開啟人的左腦(主管語言)和嘴唇」。加之教師帶有啟發性的提問和鼓勵性的眼神、表情更會使學生處於一種躍躍欲試的學習狀態中,從而敢於表達、願意表達。
(3)大學生正處於思維活躍期,對呆板、教條的教學模式充滿了排斥。教師可結合所講授的內容合理的加入「對話表演」、「游戲」、「辯論」、「唱歌」、「自由談話」等形式,讓學生在課堂上保持新鮮感和愉悅感,從而減少中國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的「矜持」和「被動」,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這樣會更有利於開啟學生的表達能力,調動學生語言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❸ 知識產權法復試法律英語應該怎麼准備
《法律英語》(修訂版)編寫遵循語言學習規律和法律英語的特點,力求使之具有科版學性、實用性和針對性。在權選票上,以介紹世界主要法律制度和部門法為主,每一個單元盡可能體現某一個部門法主要內容,並覆蓋相關法律術語。在練習編排上,以培養學生運用聽、說、讀、寫、譯等技能為基點,以法律知識為內容,全面提高學生及其他法律英語學習者的法律英語水平。練習版塊包括:閱讀理解、術語練習、完型填空、短文翻譯、聽寫、補充閱讀、詞義辨析和討論。
❹ 什麼是法律英語
所謂的法律英語說的通俗一點就是法律方向的英語,涉及面最廣的都是法律知識、條文。就如同英語又分為商務英語,旅遊英語等等。
法律英語(Legal English),在英語國家中被稱為Legal Language或Language of theLaw,即法律語言,在英語中指表述法律科學概念以及訴訟或非訴訟法律事務時所用的語種或某一語種的部分用語。從此概念可以看出,法律英語所使用的語言不僅是英語本身,還包括其它語種,如法語、拉丁文等。
學好法律英語需要需要學會一些基本的詞彙,筆者此處描繪的是關於一些基本的法律詞彙,他們分別在法律英語中充當主語、謂語及賓語的比重很高,需要在本系列的經驗中首先描述。
關於主語,由於筆者擅長的是經濟法,在經濟法中常見的主語有這些主語。買主the buyer 賣主 the seller 以及第三方,the third party這里需要注意的是party不是派對的意思,是第三方的意思。
關於謂語,在法律英語中謂語比較多,就用delivered來描述,這個詞是交付的意思,什麼warrant保證與claim聲稱都不如他,在以後的考試中很經常見到,當然筆者此處描繪的不僅是如何學習英語,更為大家描繪如何在以後的應試中有更好的籌碼。
關於法律賓語中需要注意的是什麼筆者認為就是權利與義務了,因此需要注意的便是right和obligation。法律中最常見的賓語,權利與義務。
❺ TOLES法律英語考試分為幾個級別
法律英語水平考試分為基礎、中級和高級3個級別。通過參加TOLES考試,可以測試律專師在法律行業從業屬以及學生在英美法學院就讀所具備的英語語言能力。因此,TOLES考試並不是英國或美國的法律考試,而是考察掌握最新法律英語知識的實用性的語言能力測試,考試題目和詞彙涉及當今全球商務活動。
考生應該根據自身的英語水平和法律知識水平選擇相應的考試,而不是三個考試全都參加。詞彙測試是最為基礎的,也能為考生的法律英語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建議希望提高自身法律英語水平的考生都能達到TOLES Foundation的詞彙水平。請謹記,和流利程度一樣,准確性對於一個法律事務所來說,是同等重要的。
❻ 推薦能幫助學習法律英語以及英美法知識的美劇(英劇)
法律劇經典當然是《波士頓法律》
法律與秩序 Law & Order (1990)
律政狂鯊 Shark (2006)
金牌律師 Justice (2006)
裂痕專 Damages (2007)
傲骨賢妻 The Good Wife (2009)
法網恢屬恢 Outlaw (2010)
辯護律師 The Defenders (2010)
鞋店事務所 Harry』s Law (2011)
至於你說的 法律分析 這個太專業了 只有去網上找一些大學法律公開課的視頻 不過資源很少
❼ 幫我收集一下中國法律英語翻譯的一些知識!
法律英語翻譯技巧
「開場白」、「結束語」以及「規定與罰則」是每一部法律法規必不可少的內容,掌握了這三個部分的翻譯,法律法規翻譯會變的簡單、容易的多。
一、「開場白」
下面便是一部典型的地方法規的卷首語:
第一條為加強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創造和維護整潔、優美的市容環境,保障人民身體健康,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摘自天津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開場白一般有四個雷打不動的組成部分。即「為了」、「根據」、「結合」、「制定」。根據英語行文特點,應該先翻譯「制定」,These Regulations are enacted(formulated),一般formulate用的多些,從英語詞義分析,enact似乎更加准確些。有學者主張把enact與 formulate一起用上。准確是准確了,但是畢竟顯得有點兒累贅。下面是譯文:
Article 1These Regulations are enacted in accordance with pertine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in light of the concrete conditions of this Municipality,with the purpose of strengthen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cityscape and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creating and maintaining aclean,beautiful cityscape and environment,protecting people's health,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of society.還有三處小地方需要說明一下。
1.條例也可以用單數。
2.「條例」與「本市」大寫的目的是為了醒目、突出,並與本條例中提到的另外一些條例加以區別。
3.With the purpose of或者with the aim to後邊都應該用動詞+ing的形式。
在開場白中,往往還有一些關鍵名詞的解釋,實施本法的范圍以及負責單位的任命等項內容。現分別說明如下:
關鍵名詞解釋:
第三條本條例所稱的勞動和社會保障(以下簡稱勞動保障)監察,是指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依法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就業服務機構、醫療服務機構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行為依法進行處理的行政執法活動。(摘自《天津市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條例》)
Article 3The labour and social security(hereinafter abbreviated as labour security)supervision mentioned in this Regulation refers to the activities of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for labour security,in supervising and checking,according to law,employing units and labourers,employment intermediary agencies,and medical facilities of their observation of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labour security and,in handling,according to law,acts breach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labour security.實施本法范圍:
第二條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建設工程的新建、擴建、改建等有關活動,以及對建設工程質量實施監督管理的,必須遵守本規定。(摘自《天津市建設工程質量管理規定》)
Article 2These Regulations apply to the newly-built,expanded and renovated construction projects carried out in this Municipality and the quality control thereof.負責單位:
第六條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開發區管委會)是天津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代表市人民政府對開發區實行統一管理。(摘自《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條例》)
Article 6The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of the Tianjin Economic―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EDAAC)is delegated by the Tianjin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and shall exercise auniform administration of TEDA on behalf of the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既然在中文法律文書行文中,開場白的上述內容是必不可少的,翻譯起來,也有一些比較固定的譯法,不妨一記。「所稱」…「是指」,有幾種常見的譯法。
一是如上面的譯文所示「mentioned…refers to」,也可以翻譯成「be referred…shall be」;
「必須遵守本規定」或者「適用本規定」,可以一律翻譯成「apply to」,不要把前者翻譯成「must abide by」…
二、「結束語」
結束語首先要說,本條例從何時起生效,有的時候還要說明以前制定的某某條例同時廢止。請看上述有關市容條例的結束語以及譯文:
第五十九條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8年2月25目天津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次會議通過的《天津市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Article.59 These Regulations shall become effective as from the date of promulgation.The Regulations of Tianjin Municipality on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that was adopted at the 40th Session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Twelfth Tianjin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on February 25,1998 shall be abrogated simultaneously.「生效」譯法不一而足。經常選用的有:take effect,come into effect,become effective等等。如果原文是從某日起實施,要用as of這個片語,比如從2003年12月20日起實施,要說These Regulations shall take effect as of December 20,2003,而不要說成as from December 20,2003.「同時廢止」則比較簡單,譯成be abrogated simultaneously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