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識的小品節目
4.1 語言幽默中見犀利,避免枯燥的道德說教
「央視春晚」小品之所以廣受關注一方面因為它及時地反映社會的熱點問題,引起受眾共鳴。另一方面運用幽默的語言在輕松、喜慶的節日氛圍中中,緊抓當前社會道德文化現狀,對於有違道德文化的現象進行幽默犀利的調侃,指明傳播道德文化的發展方向。因此它既避免了純粹性的娛樂,又不是枯燥的道德說教。幽默調侃的方式既讓受眾開懷,又傳播了社會成員之間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准則。
例如,在 2014 年《擾民了你》中,蔡明所演的房東看到自己不求長進的孫子讓朋友的女朋友懷孕,且要給為了夢想在京拼搏的年輕人漲房租時,說道:「你是孫子,人家也是孫子,你這孫子怎麼這么孫子」.在幽默與笑聲中,將社會上兩種年輕人的品行做了犀利而又深刻地對比。
4.2 巧用沖突與矛盾,展現道德文化觀念
「央視春晚」小品節目普遍短小, 時長大致在 20 分鍾左右,在短短的十幾,二十幾分鍾內要想將節目演繹的深入人心,它必須嚴格考究小品的內容布局和沖突設置。小品表演者既要讓受眾發笑,同時又要把社會生活中的真實沖突與矛盾展現出來,這在很大程度上要藉此展現道德文化觀念,「央視春晚」小品中矛盾的解決通常依賴道德的教化作用。
在 2004 年嚴順開等人的《講故事》中,展現了一位上了年紀有些痴呆的爺爺,在家沒事,喜歡對著孫子反反復講同一個故事,且自己認為這個故事之前從來沒有講過,這引起了孫子的反感。老人反復講述同一個故事和孫子愛玩,不耐煩的表現形成鮮明的矛盾。最後通過父親在對兒子所講的道理中展現尊老的觀念,最後父子倆一起耐心聽爺爺反復將同一個故事。該小品反映了盡管老人上了年紀照顧起來比較麻煩的社會現象,但通過傳播尊老愛幼的家庭美德,家庭成員之間互相理解,同樣可以幸福快樂。
「央視春晚」小品的道德文化要想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離不開非常清晰的故事情節和人物關系,通過使用角色的倒錯與置換,展現人物本身和人與人之間行為或內心的沖突、矛盾等創作技法,讓所持不同道德文化觀念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通過對比突出道德主流文化觀念。
例如,早期陳佩斯,朱時茂的《警察與小偷》《主角與配角》的角色置換;開心麻花的《扶不扶》中扶摔倒老太太的小伙兒,在無奈之下置換角色等,這些都巧用角色的倒錯與置換等手法,將社會問題搬上舞台,在矛盾與沖突中,將社會主流價值觀念深入人心。
⑵ 關於科普法律知識強化法律意識的主題班會的小品稿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天地之魂,萬物之靈,生內命因此而珍貴,容我們要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珍惜眼前的每一天;讓我們永遠牢記安全責任,警鍾長鳴,才會讓安全之花紮根於我們的生活之中。
總之,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在全班上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對安全重要性的認識,增強了全體同學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責任心,安全生產人命關天,安全無小事,安全責任重於泰山等意識已經逐漸成為大家的普遍共識,各項安全措施得到進一步落實。
一切源於生命,生命如此寶貴,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牢記安全,珍愛生命——讓安全與我們同行!與生命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