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託書法律效力
❶ 委託書是否具有法律效應
《民法通則》第六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的委託代理,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用口頭形式。法律規定用書面形式的,應當用書面形式。
書面委託代理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間,並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
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或者其他人代理訴訟,從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寄交或者託交的授權委託書,應當經所在國公證機關證明,並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者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該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中規定的證明手續後,才具有效力。
❷ 委託書怎樣才有法律效力
嚴格按照委託書格式要求正確填寫就行了。
❸ 個人委託書怎樣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只要是委託人真實意思表示,並親筆簽字的都是有效的。在效力上來說,經過公證的內委託書會更有公信容力。
❹ 什麼樣的委託書才有法律效力
只要是雙方具有簽訂委託書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委託事項不違反現行法律法規,委託書就是合法有效的。
如果是涉外的民事委託書,需要經過公證機關公證才具有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六十五條民事法律行為的委託代理,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用口頭形式。法律規定用書面形式的,應當用書面形式。
書面委託代理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間,並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
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四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或者其他人代理訴訟。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寄交或者託交的授權委託書,應當經所在國公證機關證明,並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者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該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中規定的證明手續後,才具有效力。
(4)委託書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委託書要符合相關法律規定。
見:民法通則第六十五條民事法律行為的委託代理,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用口頭形式。法律規定用書面形式的,應當用書面形式。
書面委託代理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間,並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
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第六十六條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委託書是法律文書的一種,都具有法律效力。但是他們的法律效力范圍視委託書的種類而定。委託分為一般委託和代理委託。
一般委託被委託人要在委託人的意願下進行法律活動(如:訴訟,立遺囑,財產分割等),被委託人不得擅自放棄委託人的權利或處分財產,否則無效。
代理委託被委託人享有委託人的所有權利(如:財產處分,撤訴等)且具有委託人做出行為的同等法律效力。委託書的形式有口頭式和書面式之分,一般多為書面式。公證是使委託書具有直接證據的效力(除有確切證據外不用辨別委託書真偽)。所以說公正是起到強化作用,不是委託書具有法律效力的必需要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❺ 授權委託書有法律效力嗎
如果該法定代表人依法簽署該授權委託書並依法簽字蓋章(公章),該授權委託書是合法有效的,具有法律效力。
❻ 有關"委託書"的法律效力!急!!!
不應該認為這是賺取差價,這不過是雙方約定的一種支付代理費的方式,此委託書內同時又容相當於一份合同,並不違法,可以有效。
當然,從合同的角度來看,確實不夠全面,在執行過程中出現問題就會引起爭議,最好請律師把關簽訂專門的代理合同。
❼ 個人委託書有法律效力嗎
授權委託書需要注意幾點:
1、委託人和受委託人身份信息要明確,並且需要委版託人和受委託人簽字權;
2、委託的事項要自委託書中明確;
3、委託人授予給受委託人的許可權要在委託書中明確;
4、委託的時限要明確;
上述事項同時具備,委託書就具有法律效力了,如果到政府部分辦理相關事項,可能還需要將委託書公證。
❽ 委託書怎麼寫才能有法律效力
只要是委託人真抄實意思表示,並襲親筆簽字的都是有效的。在效力上來說,經過公證的委託書會更有公信力。
在訴訟中,是指委託代理人取得訴訟代理資格,為被代理人進行訴訟的證明文書,其記載的內容主要包括委託事項和代理許可權,並由委託人簽名或蓋章。但在其他民事法律行為過程中,也可能存在有授權委託的法律文書。
於境外當事人出具的授權委託書,人民法院應當根據不同當事人的具體情況進行審查。對於自然人的,應當由其本人或者其法定監護人出具授權委託書;對於法人的,應當由其法定代表人或者有權出具授權委託書的部門或者個人出具;屬於其他組織的,應當由其負責人出具。上述當事人出具的授權委託書,均應當履行公證及認證手續,否則沒有法律效力。
❾ 委託書法律效力
寫委託書不存在私下與公開之說,只要是當事人,即委託人與受託人約內定的合法內容,容就有法律效力。
《民法通則》第六十三條 公民、法人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雙方當事人約定,應當由本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第六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的委託代理,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用口頭形式。法律規定用書面形式的,應當用書面形式。
書面委託代理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間,並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
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百九十六條委託合同是委託人和受託人約定,由受託人處理委託人事務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