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斗毆應負的法律責任
1. 打架斗毆中導致對方手指骨折需要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打架斗毆致他人手指骨折,需經法醫鑒定,如果為輕微傷,則應給予相應的行版政處罰;如果為輕傷,則權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 實施家庭暴力的行為人應負哪些法律責任
1、民事責任——根據新婚姻法的規定,家庭暴力是法定離婚理由之一,而版且受害者權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實施者承擔損害賠償的民事責任。2、行政法律責任——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對實施家庭暴力尚未構成犯罪的可處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3、刑事責任——嚴重的家庭暴力會構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侮辱罪等罪。
3. 專家談論什麼是校園暴力及其應負法律責任
「實際上,目前對什麼是校園暴力,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和一個統一的說法。」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名法官介紹道。他認為一般來說,學生在校期間,遭受到校園內或者校園外的暴力侵害,都可以稱為校園暴力侵害,比如學生對學生的侵害、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的侵害、社會其他人員對學生的侵害。「但暴力侵害到什麼程度。不好掌握,有些比如是精神上的傷害,一時也沒辦法顯示出來。」 上海市教育法制研究咨詢中心譚曉玉博士認為,校園暴力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兩類。廣義的校園暴力是發生在校園內的,由教師、同學或者校外人員針對受害人身體和精神所實施的、達到一定嚴重程度的侵害行為。狹義的校園暴力是指發生在校園或主要發生在校園中,由同學或校外人員針對學生身體和精神所實施的造成某種傷害的侵害行為。 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陳鵬騰認為所謂校園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校園為背景實施的暴力攻擊行為。 目前校園暴力大致可分為三種情況:一是校外不法勢力對在校學生實施暴力,二是學生間相互實施暴力,三是師生間實施暴力。 關於校園傷害事件中學校的責任問題,迄今為止,有關的法律、法規對此調整的范圍性文件內容有限。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規定:「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使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 在校園傷害事件中,學校未盡到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主要表現在: 1.學校教師或其他工作人員在負有組織、管理學生的職責期間,發現學生行為具有危險性,但未進行必要的管理、告誡或者制止; 2.對於與學生人身安全直接相關的信息,學校發現或知道,但未及時告訴學生的監護人,導致學生因脫離監護人的保護而發生傷害; 3.學校有違反《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中的有關職責的其他情形的。 如果學校出現上述情況,則可以據以認為學校在主觀上存在故意,疏忽大意或者過於自信的過錯,屬於學校的責任事故,學校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適應的賠償責任。比如學生在校期間受傷,學校沒有及時採取措施,將學生送往醫院,並通知學生的法定監護人,這屬於學校沒有履行保護義務;如教師發現學生攜帶匕首等危險品進入學校等不當行為,沒有履行管理義務。在上述情況下學校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4. 打架致人輕傷,要負哪些刑事和民事責任
打架斗毆如果構成抄刑事犯罪的話,是需要坐牢的。那麼打架斗毆一般可能常見涉嫌的罪名主要有以下兩種:第一種,是聚眾斗毆罪,根據刑法第292條的規定,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與的,應當處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第一點,多次聚眾斗毆的;第二點,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第三點,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都適成嚴重的社會秩序混亂的;第四點,持械聚眾。第二個可能涉嫌的罪名是故意傷害罪。根據《刑法》第234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以上兩種犯罪,如果說想獲得從輕或者減輕的情形呢,需要有以下的量刑情節:第一點,自首的;第二點,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三點,犯罪過程中中止的;第四點,積極賠償獲得被害人諒解的。
5. 家庭暴力實施者應負哪些法律責任
行政、民事、刑事、經濟等責任
6. 打架斗毆致人輕傷該負的法律責任
1、你朋友的行為已經構成刑法234條規定的故意傷害罪,如果是輕傷。法院判決的結果:依法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刑事起訴可以分為兩種:公訴和自訴。
(1)在公訴情況下,具體過程簡單如下。先由公安機關對你朋友的案件進行偵查,偵查終結後,對於犯罪事實、情節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依法應當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即將案件材料、證據連同相關文書一並移送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檢察院應在接到公安機關移送案件後1個月之內審查完畢,如果認為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則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最後由法院審理判決。於是就可能出現文中開始的結局。
(2)鑒於你朋友在斗毆中造成了被害人的輕傷,因此屬於刑法234條中規定的輕傷案。如果被害人有證據證明案件事實。那麼該類案件屬於我國刑訴法規定,可以由被害人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的「自訴案件」。
3、如果你朋友與對方不能「私了」,那麼結果是肯定的。走法院判決這條路,嘿嘿,三年以下了。如果走走關系,公安機關不再插手,也就不用提起公訴了。那麼也就達到了大事化小的目的。無非就是花錢免災了。
4、你朋友交的這3000元錢。應該是取保候審的保證金了。這不證明交錢就不用負責了,只是用3000元錢保證你朋友不會棄保潛逃。一旦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是一定的。
抓緊時間找對方協商處理吧。。。。。。。
7. 打架斗毆情節嚴重該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打架斗毆應當依據具體情節區分是治安案件還是刑事案件,然後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或者刑法定罪處罰。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60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根據《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聚眾斗毆罪】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眾斗毆的;
(二)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三)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持械聚眾斗毆的。
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8. 家庭暴力中的施暴者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1、民事責任——根據新婚姻法的規定,家庭暴力是法定離婚理由之內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容庭暴力實施者承擔損害賠償的民事責任。2、行政法律責任——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對實施家庭暴力尚未構成犯罪的可處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3、刑事責任——嚴重的家庭暴力會構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侮辱罪等罪。